行政诉讼要件审判九步法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1483512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政诉讼要件审判九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行政诉讼要件审判九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行政诉讼要件审判九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行政诉讼要件审判九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诉讼要件审判九步法(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行政行为类型多元化,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多元化、复合化, 行政诉讼的类型呈现出千差万别特点。但与之相对应的是, 行政审判法官仍然凭经验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审查的传统 思维普遍存在,行政诉讼类型模式尚未建立,要件式审判思 维尚未形成,已不能适应现代行政诉讼审判的需要。以此, 本文在考察S省J市法院2015年一2017年所办理的367 件行政案件的基础上,查阅了中国裁判文书网部分生效法律 文书,参考学界对行政诉讼类型的分类标准及民事诉讼要件 审判法,针对常见的几种行政诉讼类型,探索不同类型行政 诉讼的要件模式,提出可操作的审判步骤。、行政审判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调阅了 S省J市法院20152017年所办理

2、的 367件行政案件的证据材料、庭审笔录和裁判文书,对典型 案件进行了分析,对审理时间及实质化解争议等情况进行了 统计和跟踪,同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阅了部分生效一审行 政裁判文书,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审判效率不高367件案件中,普通程序323件,简易程序44件o 323 件普通程序案件虽然大部分在6个月审限内结案,但审理时 间指数在2个月内的案件仅占普通程序案件的14.86%,还 存在审理时间长达1年至3年的案件(见表1)。简易程序 审限45日,44件简易程序案件中,无15日内结案的案件,1630日内结案的20件,占简易程序案件的45.45%。可 见,从整体看,审判效率并不高。从庭审时间来看

3、,存在两 种极端,一种情形是开庭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案件一次庭审 持续3小时以上;另一种情形是开庭时间极短,不足30分 钟。据统计,一次开庭成功且当庭宣判率不足50%。表1:普通程序案件审理时间指数审理时30日内30-6060-9090-180180-3651-2年2年以间日日日日上数量262224321371(件)(二)裁判尺度不统一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的判决书来看,裁判尺度不统一 集中表现在同案不同判方面。如以冒用他人身份登记结婚的 案件为例,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为“请求撤销婚姻登记机关的错 误婚姻登记”,存在多种判决,如“绕过起诉期限,直接判决 撤销婚姻登记”“判决由婚姻登记机关撤销婚姻登记”

4、“以超过 起诉期限为由裁定驳回起诉”“判决确认婚姻登记行政行为无 效”等。又如不作为的行政案件中,原告的诉讼请求为“请求 确认行政机关未对非法占地行为进行处罚的行政不作为违 法,并责令行政机关予以行政处罚”,基本案情相同的情形下, 存在以下判决类型,如“被告已经对原告的投诉作出答复,原 告所诉的不作为理由不成立,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被告的答 复未在实质上回应原告的投诉及请求保护事项,判决责令被 告对原告的请求作出处理”“判决被告未对原告的请求作出实 质答复的不作为行为违法,并责令被告对原告的请求作出处 理”等。司法尺度不统一对司法权威造成了影响。(三)法律适用不够准确法律适用不当将直接影响裁判

5、结果的准确性。如原告申 请被告公开政府信息的案件,被告未予答复,原告诉至法院 请求判令被告不予答复的行为违法并责令被告履行公开信 息之职责。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第74条之规定,判决 确认行政机关未予以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违法并责令答复。 从表面来看,该判决似乎并无不当,但仔细分析原告的诉讼 请求便可知该类案法律适用值得商榷。对照行政诉讼法 第74条的规定,该条第一款是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 行为的要件,包括“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 利益、社会共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 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很显然,该类案件 并不适用此款。分析第二款,判决确认违法需

6、具备的要件: “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或者被告改变原违 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或者被告 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不需 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而这类案件中虽然原告提出了两个诉 讼请求,确认违法并履行职责,但原告的诉讼目的显然是要 求公开政府信息,所以,不属法条中“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情形,不能满足该要件,故判决确认违法在法律适用上不当。(四)庭审实质化解争议的功能发挥不理想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而诉诸于法院,目的是 解决实际问题,法院通过组织庭审,实质化解争议,则是庭 审功能发挥的体现,但从367件案件来看,案结事未了的情 形

7、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诉讼程序“空转”、重复起诉等,如 毛爱华案,其为同一的诉讼目的,以相同的事实,先后提起 政府信息公开之诉,确认公安机关同意其将户籍由农村转为 城镇的行政行为无效之诉,确认公安机关注销其农村户籍违 法之诉,要求公安机关履行注销其城镇户籍的法定职责之 诉,行政赔偿之诉等多达6个一审案件。涉行民交叉的案件 也较突出,如四川万千房地产开发公司诉简阳市房管局、第 三人杨加文行政登记一案,以“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驳 回起诉后,当事人又提起了请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诉 讼。再如,钟红英诉简阳市民政局、第三人钟君民政行政登 记一案,以超过期限驳回其诉讼请求后,其以同样的事实, 并增加

8、了一名被告继续提起行政诉讼,而诉讼请求并无变 化,实质是重复诉讼,仍应驳回其起诉,并未实质解决问题。 经统计,案件虽然审结但当事人又提起新的诉讼案件约占 21%,离一个庭审解决一个实质争议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原因:类型化思维和要件式审判模式的缺失关于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将367件案件当事人的诉讼 请求、诉讼主张、基础规范、争议焦点、所举证据、事实认 定、法律适用、裁判主文等进行一一对照后,认为排除各种 客观原因外,主要问题的根源集中在于缺乏类型化审判思维 和要件式审判两方面。()合法性审查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诉讼请求通过样本分析,发现诉讼请求呈现多样性。在367件案 件中,仅提出一项诉讼请求

9、的案件有333件,占90.74 %, 包括请求履行职责(或合同)237件,请求撤销行政行为73 件、请求行政赔偿13件、请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5件、请 求确认行政行为无效4件、请求确认安置资格1件。其余34 件案件均提出了两项或者三项诉讼请求,占9.26%。* MERGEFORMAT从统计情况来看,几乎所有案件均按照传统的四段论模式 进行审理,即审查原告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是否超过起 诉期限、被告是否享有做出被诉行政行为的职权、被诉行政 行为的合法性(不作为类案件,则为审查被告不履行法定职 责的理由)。这种庭审模式的核心在于合法性审查,但传统 的合法性审查不能完全回应当事人的诉请,适用范围有限

10、, 主要适用于撤销类诉讼、确认违法类诉讼。而司法实践中的 诉讼类型丰富,仅提出一项诉讼请求的案件中,请求撤销、 确认违法、确认无效的案件共计82件,占单一诉讼请求案 件的24.62%,在367件案件中则仅占22.34%,说明合法性 审查的审判方式具有一定的适用空间,但这类案件在所有案 件中毕竟数量有限。在复合诉讼请求(原告提出两项及以上 诉讼请求)的案件中,仅3件提出撤销并确认违法之诉或确 认无效之诉,占比为1.11%,诉讼请求虽有多项,但诉讼目 的仅仅为撤销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行政行为无效或者确认行 政行为违法,与单一诉讼请求的诉讼目的并无实质差异,而 高达98.9%的复合诉讼请求案件,当事人的

11、诉讼目的均不仅 在此,确认和撤销之诉仅仅是其达到诉讼目的的基础,其真 正的诉讼目的为要求行政赔偿或要求继续履行行政行为(或 行政合同)等。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单一诉讼请求还是复合 诉讼请求,适用或者说仅适用合法性审查的案件只有85件, 在367件案件中占比为23.16%。可见,对此类案件,如按 照传统的合法性审查,则往往将重点放在第一个诉求的审查 上,庭审容易遗漏当事人真实的诉求。单纯的合法性审查在 保障庭审有效性和针对性方面局限愈加明显,甚至对审判结 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二)要件审查思维缺失影响案件审判质效通过对庭审笔录及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缺乏系统化的 涵摄归入(即把案件事实与分析出来的法律

12、规范构成要件进 行对应)是影响案件质效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提炼诉讼请 求所对应的要件,并按照要件进行审查的思维模式,导致庭 审结构不精炼,庭审思路不清晰,存在从民事审判的角度审 理行政案件的情形,庭审着重查明事实,而不是审行政行为 认定的事实。实体审理花费时间较长,甚至存在将实体全部 审理完毕,最后以超过起诉期限为由驳回起诉的情形,浪费 司法资源,也影响审判效率。更重要的是,不一一对照基础 规范的要件,极易影响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如前文提及的政 府信息公开案件,系给付之诉中典型的履行职责之诉,其准 确的诉讼标的,就是原告基于一个具体的事实状况提出的如 下主张:他的权利由于所请求的行政行为被拒绝或

13、未作出而 受到了伤害。如果原告的诉讼目的是不再要求获知政府信 息,或者判决履行公开之职责已无意义,则可以适用行政 诉讼法第74条判决确认违法,否则应责令被告限期作出 处理。可见,如果严格按照要件审判法进行审理,一个要件 一个要件对照,可有效避免案件瑕疵,对提升案件质效大有 裨益。三、解决思路:类型化诉讼和要件审判法的结合由于行政行为的多样性,行政相对人提起的诉讼请求亦 多样,解决庭审千篇一律、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以及裁 判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可尝试类型化审理,并按照实体 裁判要件进行审查和裁判归入。()建立诉讼类型化行政诉讼类型化理论和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行政法治 进程的重要环节。行政诉讼法

14、修订期间,最高人民法院修改 建议稿(二)受案范围部分,即以行政诉讼类型化为目标草 拟了修改建议,以诉讼请求类型确立受案范围,包括撤销与 变更诉讼、履行与义务诉讼、违法与无效确认诉讼、预防性 停止作为诉讼、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诉讼、行政协议诉讼等。 虽然行政诉讼法最终未采纳该方案,但仍然体现了诉讼类型 化的思路。1有关行政诉讼类型化的理论探讨。有关行政诉讼类型 的探索,学界已经进展多年,存在不同的构建方案。如早期 研究行政诉讼类型问题的薛刚凌教授将行政诉讼扩展为个 人救济诉讼和公法救济诉讼两大类、七种具体类型,个人救 济诉讼又包括当事人诉讼、行政赔偿诉讼、行政合同诉讼、 纠正违法秩序诉讼,纠正违法

15、秩序诉讼下面再分四个子型, 即撤销诉讼、变更诉讼、履行诉讼、确认诉讼,公法秩序诉 讼则包括公民监督诉讼、国家监督诉讼、执行诉讼三个亚型。 章志远教授在薛刚凌教授的基础上,以诉讼请求的内容作为 行政诉讼诉讼类型化的主要标准,主张重点探讨四个诉讼亚 类型:即撤销诉讼、课予义务诉讼、一般给付诉讼、确认诉 讼。马怀德教授的分类考虑了诉讼目的、原告的诉权、行政 诉讼的客体等因素,将行政诉讼分为七个类型:即撤销诉讼、 课予义务诉讼、给付诉讼、确认诉讼、公益诉讼、机关诉讼、 当事人诉讼。上述学者在对诉讼类型进行分类时,采用了不同的标 准,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但并不能完全适应庭审的需要。 如公法秩序诉讼中的公

16、民监督诉讼、国家监督诉讼、执行诉 讼,马怀德教授主张的机关诉讼等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多见。 相比较之下,我们更赞同章志远教授的分类标准,即以诉讼 请求的内容作为行政诉讼诉讼类型化的主要标准,这种紧紧 抓住当事人诉讼请求这条主线的分类标准,在类型化审判方 面更具有操作性。2.司法实践中有关行政诉讼类型的分类方法。在专家 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件,课题组建议以 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为出发点,结合行政诉讼法判决类型所对 应的法条,将行政诉讼类型进一步体系化,分为形成之诉、 义务之诉、确认之诉、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诉讼、一并解决 民事争议诉讼、行政协议诉讼等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 形成之诉、义务

17、之诉、确认之诉三大类,形成之诉又包括撤 销之诉和变更之诉等亚型,义务之诉包括履行职责之诉、给 付之诉等亚型,确认之诉包括确认违法之诉和确认无效之诉 等亚型(见图2)。当然,这种分类并未涵盖司法实践中所有的类型,且采 用列举式区分诉讼类型具有较大争议,但就适用案件审判而 言,从具体的案件审理中提炼诉讼类型,并随着诉讼请求的 发展,由法官对诉讼类型进行再造和完善,应属当前最适应 审判需求的分类方式。确定诉讼类型的具体方法步骤有三:第一步:对诉讼请求进行形式审查。当事人的权利请求 必须明确且固定。权利请求是当事人诉权的核心所在,也是 审判的最原始起点,是所有诉讼行为展开的基本依据,如果 当事人的诉讼

18、请求不明确,甚至多项诉讼请求间互相矛盾, 法官则无法确定其诉讼类型,因此,法官在接收案件后首先 应对诉讼请求进行形式审查。具体而言,包括三层含义:明 确相对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相对人诉讼请求中模糊含 义;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 错误、荒谬或非理性的诉讼请求。在对367件案件的诉讼请 求进行分析时,发现有2件案件的诉讼请求为“请求撤销行政 行为、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确认行政行为无效”,有1件案件 的诉讼请求为“请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撤销该行政行为”。 同一行政行为,请求撤销与请求确认违法、请求确认无效之 间在逻辑上不可能处于并列关系,应当向当事人释明,由当 事人明确作出

19、选择,或请求撤销,或请求确认,若当事人拒 不明确,可以诉讼请求不明确为由裁定驳回起诉。第二步:对诉讼请求进行实质审查。所谓实质审查,就 是初步分析当事人的诉讼目的。当然,此处所讲的诉讼目的 是狭义的目的,仅仅针对诉讼请求而言。对于单一诉讼请求, 不难确定其诉讼目的;对于复合诉讼请求,则应进行分析审 查,必要时询问当事人以明确和固定其诉请。如“请求撤销行 政行为并赔偿损失”“请求撤销行政机关明示拒绝的行政行为 并责令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请求撤销行政行为并重新作出处 罚决定”等诉讼请求中,原告请求撤销行政行为或者请求确认 行政行为违法均不是其诉讼要达到的目的,其诉讼的目的往 往落脚在后一个诉讼请求

20、上,如赔偿损失、责令履行职责、 重新做出行政行为等。因此,法官在审查诉讼请求时,应注 意其诉讼的中心。第三步:确定诉讼类型。前两步完成后,则可以根据具 体、明确的诉讼请求归纳出其所属诉讼类型,单一诉讼请求 的案件诉讼类型的归入较为简单,如请求履行职责(或合同) 可归入义务之诉中履行职责诉讼,具体诉讼请求包括请求行 政机关撤销婚姻行政登记、请求办理户籍登记、请求履行拆 迁安置补偿协议、请求公开政府信息等;请求赔偿损失的案 件可归入义务之诉的亚型给付之诉;请求撤销行政行为的案 件可归入形成之诉的亚型撤销之诉,具体诉讼请求包括请求 法院撤销婚姻登记、请求撤销处罚决定等;请求确认行政行 为违法的案件可

21、归入确认之诉的亚型确认违法之诉,请求确 认行政行为无效的案件可归入确认之诉的另一种亚型确认 无效之诉;请求确认拆迁安置资格的案件,从表面看似乎属 于确认之诉,但通过分析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当事人系因行 政机关取消其安置资格不服,其真实的诉求是要求行政机关 对其是否具有安置资格作出认定并享受安置补偿款,故该案 件应归入义务之诉种类的履行职责之诉。对于复合诉讼请求 的案件的诉讼类型,如“请求确认房管局注销其网签备案违法 并赔偿损失”归入“确认违法之诉+给付之诉”,确认之诉是义 务之诉的前提,若审查确认之诉,原告的诉请不成立,可不 必继续审查义务之诉,如确认之诉中原告的主张成立,则注 意重点审查义务之

22、诉;又如“请求撤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 出的行政处罚并重新作出处罚决定”归入“撤销之诉+履行职 责之诉”,对于撤销之诉,进行合法性审查,若合法,不予撤 销,则不必审查义务之诉,即可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若不合 法,则再进入“义务之诉”的审查。(二)要件审查的步骤在确定诉讼类型后,根据不同的类型确定要件审查的步 骤。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法院需主动审查起诉期限以 及被告是否享有作出行政行为的职权等,此类形式上的问题 不作为本文探讨的重点,现以最常见的形成之诉、义务之诉、 确认之诉为例展开探讨。要件审查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识别基础规范。包括两方面,既包括审查原告 提出主张所依据的法律基础,也包括

23、审查被告的答辩理由, 识别被告是否提出抗辩及抗辩权基础。如形成之诉对应的主 要基础规范为行政诉讼法第70条、第77条等,行政协 议中的形成之诉的基础规范还包括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15条、合同法94条等;给付之诉对 应的基础规范主要包括行政诉讼法第72条、第73条, 若涉及赔偿请求的,还包括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等, 行政协议中的给付之诉的基础规范还包括关于适用 行政 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5条、合同法相关规定等;确认 之诉对应的主要基础规范包括行政诉讼法第74条、第 75条,行政协议中的确认之诉对应的基础规范还包括关于 适用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5条、合同法52 条等。第二步:

24、提炼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即分析权利请求基础 规范及对应规范的构成要件,将要件提炼出来并逐一进行实 质审查,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基础规范对应的要件需要全部审 查,有些基础规范对应的要件只需审查具备其中一项即可。 如形成之诉包括撤销诉讼和变更诉讼,撤销诉讼需要审查的 要件包括行政诉讼法第70条确立的6项要件,庭审只 查明具备其中一个要件,即可作出相应的判决;变更诉讼需 审查行政诉讼法第77条确立的2项要件,只需查明具 备其中一个要件即可作出相应判决。又如义务之诉主要包括判决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给 付义务,判决履行法定职责需要审查的要件主要为行政诉 讼法第72条规定被告是否不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给 付

25、义务需审查的要件主要为行政诉讼法第73条规定的 被告是否依法负有给付义务。再如确认之诉,大体可分为确 认行政行为违法和确认行政行为无效两类。确认行政行为违 法需要审查的要件为行政诉讼法第74条列举的5项要 件,即“行政行为依法应当被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 会共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 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 销内容的;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 政行为违法的;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 行没有意义的”,只需审查具备其中一项要件,即可作出相应 判决,需要注意的是第74条区分了两种类型,具备前两个 要素之一则判

26、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具备后三个 要素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仅判决确认违法。 确认行政行为无效需审查的要件为行政诉讼法75条列举 的两个要件,即“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 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 无效”,需两个要件同时具备(见表2)。表2:确认之诉案件审查要件亚型审查要件备注确 认 违 法要件1行政行为依法应当被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共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具备其中一个要件即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要件2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要件3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具备其中一个要件,不需要撤销或者判

27、决履行的,仅判决确认违法要件4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要件5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确认无效要件1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两个要件同时具备,则判决确认无效要件2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第三步:审查要件事实。首先检索诉讼主张。形成之诉 中的撤销诉讼,确认之诉中的确认违法诉讼和确认无效诉讼 主要是根据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对比被告作出行政行为 所依据的事实是否清晰、完备,程序是否合法;给付之诉中 原告要求赔偿或者履行义务(包括履行行政合同)等,则是 根据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对比原告提出的主张是否清 晰

28、、完备。被告的诉讼主张,如存在相互矛盾、不完备或者 程序不合法,不能合理说明理由的,则可能存在败诉的诉讼 风险,对于原告的诉讼主张如果存在相互矛盾、不完备的, 法官应当予以释明,并要求其补充、修正或明确,尤其涉及行政协议的案件,虽行政协议不同于民事协议,但法官应适 时参照民事合同的相关规定行使释明权。其次,整理争点。根据双方的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请求权基础规范和抗辩权 基础规范,以及对应的诉讼主张,引导双方当事人形成交锋, 法官在听取双方的交锋意见,归纳出争议焦点。需要注意的 是,争点整理需灵活、随机、细化、逐步深入,并且以要件 为基本元素,不能以“被告的行为是否合法”等非常笼统的内 容为争点

29、,否则争点整理不准确,既影响审判效率也影响裁 判质量。再次,认定要件事实。争点整理结束后,审判的核 心即已明确,此时,法官应紧紧围绕争点,组织双方当事人 进行举证质证。法官要最终认定要件事实,需以争点为主线, 紧扣要件,如确认之诉中,原告请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举 证责任应分配给被告,给付之诉中若原告主张被告不履行职 责,应举证证明其向被告请求履职之事实等。当然,举证责 任的分配并非一成不变,法官应根据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并通过释明、对证据的认证、法律观点 的开示等,使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明确知晓证据存在明显 缺陷或真伪不明情形下的风险所在。通过举证质证及法庭认 证,对案件事

30、实作出认定。第四步,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 将通过法庭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与双方当事人主张所对应 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逐一进行分析比对,逐一归入,并据此 作出裁判。具体的逻辑模式可以参照邹碧华的要件审判九步 法,表现为“法官请求权请求权基础规范要件 判决”。现以一起婚姻登记行政案件进行演示,原告诉讼请求可 能存在四种:一是请求判决确认被告1997年作出的婚姻登 记行政行为无效;二是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被告明示拒绝 撤销婚姻登记的行为违法;三是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履行撤销 1997年的婚姻登记的法定职责;四是请求法院判令撤销 1997年的婚姻登记。第一种诉讼请求属于确认之诉中的确 认

31、无效之诉、第二种诉讼请求属于确认之诉中的确认违法之 诉,第三种诉讼请求属于义务之诉中的履行职责之诉,第四 种请求属于形成之诉中的撤销之诉。本案诉讼请求、诉讼类 型、法律基础规范、基础规范构成要件、裁判方式的对应关 系如下表(见表3)。表3:诉讼类型及要件审查的涵摄归入类 型诉讼 请求基础 规范需具备的要件裁判结果确 认 之 诉确认无效之诉判决确 认被告1997 年作出的 婚姻登 记无效行政诉讼法第75条1.原告申请确认2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没有依据 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两认不确认违法之诉判决确 认被告 明示拒 绝撤销 婚姻登 记的行 为违法行政诉讼法第74条1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

32、销会给国家 利益、社会共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2行 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 实际影响的;3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 撤销内容的;4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 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5.被告 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 有意义的。具认不请义务之诉判令被 告履行 撤销婚 姻登记 的行政 行为行政诉 讼法第72条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具备要件,则判令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撤 销义务不具备要件,则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形成 之诉撤销之诉请求法 院判决 撤销行政诉讼法第70条、第77条1主要证据不足;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3. 违反法定程序;4超越职权;5滥用职权;6. 明显不当;7行政处罚明显不当;8其他行政 行为涉及对款项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判判出判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