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案 语文版

上传人:天****猫 文档编号:21480053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案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案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案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案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案 语文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案教学要求:初步了解和体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探求、了解古代诗歌里所沉淀的古代社会、文化、人任知识。培养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教学内容:一、探究准备1.从诗歌中了解古代交通状况。2.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的情况。3.从古代赠别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二、阅读材料1.蜀道难:李白在诗中描绘了古代的道路栈道。栈道又名阁道,是古代人为了生

2、活及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可见当时的交通是多么的不方便。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骊山,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从这首诗来看,唐代使用的交通工具有马,其交通设施是驿站。民间通信主要靠专使骑着驿马,一站一站送达。3.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朋友去

3、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从汉代以来,阳关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古代陆路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4.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晁监(衡),即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入唐。仕于

4、唐,并受玄宗皇帝重用。与李白,王维等交往颇深。753年,回国途中,遇狂风暴雨阻挡,重返唐,死于长安。虽然唐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巨大进步(如船体比前加大,结构更加坚固,指南针、牵星术、航海图以及季风助航普遍应用),航海活动进人了繁荣时期,但海上的风浪还是阻挡了晁监回国的路。三、推荐网址1.http/2.http/3.http/四、探究活动1.围绕三个方面,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1组负责了解古代交通状况;第2组负责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的情况;第3组负责从古代赠别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2.温习以前所学过的古诗中有关交通的内容,搜集阅读材料中有关古代交通的信息以及涉及古代交通的诗歌。3.采取讨论的方式,对古代

5、产生众多的送别诗进行探索。4.每组组长在班上进行专题发言。5.将探究的成果写成小论文,与同学、老师交流。五、有关资料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

6、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元朝继续开挖运河。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蜂,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2.中国古代出行交通素描我国古代的出行交通工具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为了出行方便,就已经学会了制造和利用代步工具了。传说黄帝之时,曾“刳木为舟”,即用一个大原木从中剖开制独木小舟以济深行远。传说,中国最早的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明创造的。从史记夏本纪所记的大

7、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的记载可见,夏代之时已经出现了适应于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据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先公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即训练牛马等家畜以驾辕驱车。到商汤之时,已将马车作为战车用于征伐阵战,商汤正是凭借着这一先进于夏王朝的坚船利炮,“革车三百乘”,一举打败了夏桀王,而建立了商王朝。从甲骨文内容来看,除了用于征战以外,商代的车子也用于商王及贵族们的出行和田猎。从商代晚期殷墟遗址已经发现了的车马坑来看,车子已有复杂的构造和精美的装饰,当时已由发达的车马制造业。从甲骨文“舟”字等字形来看,商代已经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水上交通工具发展史的一大进步。道

8、路径、途、道、路、阡、陌。3.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车、马、牛、舟、船、轿。4.涉及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古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行道迟迟,载渴栽饥。诗经采薇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5.有关送别的古诗标题唐郑谷淮上与友人

9、别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渡荆门送别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无名氏送别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唐高适别董大唐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六、试题样式(一)主题探究。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围绕“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这一主题写下两点探究成果。(提示: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出行观念、交通道路、民间通信等)材料一:过清华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材料二: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材料三: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

10、雨时。探究结果:123(二)写出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古诗句四句。(三)写出古诗中有名的送别诗四句。中考连接:05四川省眉山市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怀。(2)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答案:(一)1.交通设施:馆驿。交通工具:马。2.交通道路:路。交通工具:马;马车。3.交通工具:船。民间通信。(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行道迟迟,载渴栽饥。(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05四川省眉山市(1)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2)选取句子并言之成理(可以从思想感情、修辞、炼字或者根据自己的联想、想像来谈,2分),表达有个性(1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