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电路西电雷振亚老师的定向耦合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479619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8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波电路西电雷振亚老师的定向耦合器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微波电路西电雷振亚老师的定向耦合器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微波电路西电雷振亚老师的定向耦合器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微波电路西电雷振亚老师的定向耦合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电路西电雷振亚老师的定向耦合器(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1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原理定向耦合器的技术指标定向耦合器的技术指标包括频率范围、插入损耗、耦合度、方向性、隔离度等。(1)工作频带:定向耦合器的功能实现主要依靠波程相位的关系,也就是说与频率有关。工作频带确定后才能设计满足指标的定向耦合器。(2)插入损耗:主路输出端和主路输入端的功率比值,包括耦合损耗和导体介质的热损耗。第1页/共42页(3)耦合度:描述耦合输出端口与主路输入端口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分贝表示,dB值越大,耦合端口输出功率越小。耦合度的大小由定向耦合器的用途决定。(4)方向性:描述耦合输出端口与耦合支路隔离端口的比例关系。理想情况下,方向性为无限大。(5)隔离度:描述主路输入端口

2、与耦合支路隔离端口的比例关系。理想情况下,隔离度为无限大。描述定向耦合器特性的三个指标间有严格的关系,即方向性耦合度-隔离度。第2页/共42页定向耦合器的原理定向耦合器是个四端口网络结构,如图6-1所示。第3页/共42页图 6-1 定向耦合器方框图第4页/共42页信号输入端1的功率为P1,信号传输端2的功率为P2,信号耦合端3的功率为P3,信号隔离端4的功率为P4。若P1、P2、P3、P4皆用毫瓦(mW)来表示,定向耦合器的四大参数则可定义为:插入损耗 第5页/共42页6.2 6.2 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设计方法常用的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是电感和电容组成的分支线耦合器。其基本结构

3、有两种:低通L-C式和高通L-C式,如图6-2所示。第6页/共42页图 6-2 L-C分支线型耦合器(a)低通式;(b)高通式 第7页/共42页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耦合器的指标,包括耦合系数C(dB)、端口的等效阻抗Z0()、电路的工作频率fc。步骤二: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k、Z0s及Z0p:第8页/共42页步骤三: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元件值:(1)低通L-C式:(2)高通L-C式:第9页/共42页 步骤四:利用模拟软件检验,再经过微调以满足设计要求。集总参数定向耦合器设计实例设计一个工作频率为400 MHz的10 dB低通L-C支路型耦合器。Z0=50,要求S11-13

4、dB,S21-2 dB,S31-13 dB,S41-10dB。步骤一:确定耦合器的指标,C=-10dB,fc=400MHz,Z0=50。步骤二:利用下列公式计算K、Z0s、Z0p:第10页/共42页 步骤三: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元件值:步骤四:进行仿真计算,如图 6-3 所示。第11页/共42页图 6-3低通L-C支路型耦合器等效电路第12页/共42页仿真结果如图6-4所示。图 6-4 低通L-C支路型耦合器仿真结果第13页/共42页6.3 6.3 耦合微带定向耦合器平行耦合线耦合器基本原理通常,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由主线和辅线构成,两条平行微带的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如图6-5所示。信号由1口输入

5、,2口输出,4口是耦合口,3口是隔离端口。因为在辅线上耦合输出的方向与主线上波传播的方向相反,故这种形式的定向耦合器也称为“反向定向耦合器”。当导线12中有交变电流i1流过的时候,由于43线和12线相互靠近,故43线中便耦合有能量,能量既通过电场(以耦合电容表示)又通过磁场(以耦合电感表示)耦合。通过耦合电容m的耦合,在传输线43中引起的电流为ic4和ic3。第14页/共42页图 6-5平行线型耦合器第15页/共42页同时由于i1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在线43上感应有电流iL。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iL的方向与i1的方向相反,如图6-6所示。所以能量从1口输入,则耦合口是4口。而在3口因为电耦

6、合电流的ic3与磁耦合电流iL的作用相反而能量互相抵消,故3口是隔离口。平行耦合线耦合器设计方法平行线耦合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耦合器指标,包括耦合系数C(dB)、各端口的特性阻抗Z0()、中心频率fc、基板参数(r,h)。步骤二: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奇模阻抗和偶模阻抗Z0e和Z0o。第16页/共42页图6-6 耦合线方向性的解释第17页/共42页步骤三:依据设计使用的基板参数(r,h),利用软件Mathcad11计算出Z0e、Z0o的微带耦合线的宽度及间距(W,S)和四分之一波长的长度(P)。步骤四:利用模拟MicrowaveOffice软件检验,再经过微调以满足设计要求。第18

7、页/共42页平行耦合线耦合器设计实例设计一个工作频率为750 MHz的10dB平行线型耦合器(Z0=50)。步骤一:确定耦合器指标,包括C=-10dB,fc=750MHz,FR4基板参数r=4.5,h=1.6 mm,tan=0.015,材料为铜(1 mil)。步骤二:计算奇偶模阻抗:第19页/共42页步骤三:电路拓扑如图6-7 所示,利用Mathcad11软件计算,得出耦合线宽度W=2.38mm,间距S=0.31mm,长度P=57.16mm,且50微带线宽度W50=2.92mm。第20页/共42页图 6-7平行线型耦合器电路图第21页/共42页Microwave Office软件仿真结果如图6

8、-8 所示,图中自上而下便是S21、S31、S41、S11的dB值,这些值可以在附录1的实验中测量作比较。第22页/共42页图 6-8平行线型耦合器仿真结果第23页/共42页在上述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各种变形结构,如图6-9 所示。结构越复杂,计算越困难。在正确概念的指导下,实验仍然是这类电路设计的有效方法。第24页/共42页图 6-9耦合线的变形第25页/共42页图 6-9耦合线的变形第26页/共42页图 6-9耦合线的变形第27页/共42页图 6-9耦合线的变形第28页/共42页6.4 6.4 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原理如图6-10 所示分支线耦合器结构,各

9、个支线在中心频率上是四分之一波导波长,由于微带的波导波长还与阻抗有关,故图中支线与主线的长度不等,阻抗越大,尺寸越长。第29页/共42页图 6-10分支线耦合器第30页/共42页如果分支线耦合器的各个端口接匹配负载,信号从1口输入,4口没有输出,为隔离端,2口和3口的相位差为90,功率大小由主线和支线的阻抗决定。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设计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耦合器指标,包括耦合系数C(dB)、各端口的特性阻抗Z0()、中心频率fc、基板参数(r,h)。步骤二: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支线和主线的归一化导纳a和b:第31页/共42页 步骤三:计算特性阻抗Za和Zb,以及相应的波导

10、波长。步骤四:用软件计算微带实际尺寸。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设计实例设计3 dB分支线耦合器,负载为50,中心频率为 5 GHz,基板参数为r9.6,h=0.8mm。步骤一:确定耦合器指标(略)。步骤二:计算归一化导纳:b=,a=1 第32页/共42页步骤三:计算特性阻抗:步骤四:计算微带实际尺寸:支线 50 W=0.83 mm,L=6.02mm 主线 35.3W=1.36 mm,L=5.84 mm 第33页/共42页6.5 6.5 环形桥定向耦合器混合环又称环形桥,结构如图 6-11(a)所示。它的功能与分支线耦合器相似,不同的是两个输出端口的相位差为180。当信号从端口1输入时,端口4是隔离端

11、,端口2和端口3功率按一定比例反相输出,也就是相位差为180。当信号从端口4输入时,端口1是隔离端,端口3和端口2功率按一定比例反相输出。同样地,端口2和端口3也是隔离的,无论从哪个口输入信号,仅在端口1和端口4比例反相输出。第34页/共42页图 6-11 微带环形桥与波导魔T第35页/共42页用波程相移理解这个原理比较简单:当信号从端口1输入时,到端口2为90,到端口3为270,故端口3比端口2滞后180。端口1的信号经端口2到达端口4为180,经端口3到达端口4为360,两路信号性质相反,在端口4抵消形成隔离端。理论上,环形桥的两个输出口的功率比值可以是任意的,实际中,各个环段上的阻抗不宜相差太大,阻抗差别过大难于实现。工程中,常用的环形桥两个输出口是等功率的。第36页/共42页等功率输出环形桥与波导魔T如图6-11(b)所示,两者有相同的性质,故环形桥又称魔T。其用途与分支线相同,频带和隔离特性比分支线更好。由于隔离口夹在两个输出口之间,输出信号要跨过隔离端,实现微波电子线路不如分支线方便。合环的设计关键就是按照分配比计算阻抗值和长度。对于等分环形桥,有Z1=Z2=Z0每个端口之间的距离为g/4或3g/4。第37页/共42页第38页/共42页第39页/共42页第40页/共42页24GHz混频器第41页/共4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2页/共42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