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14755865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_称为盐;_叫做中和反应。答案: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答案:H+和OH-结合生成水3.人的胃液呈_性。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_进行中和处理。答案:酸 熟石灰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取一支试管,倒入2 mL氢氧化钠稀溶液,再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用_逐渐滴入稀盐酸,同时不停地_,直至溶液恰好变成_色为止。此时试管内溶液的_比滴加稀盐酸前一定_。答案:胶头滴管 振荡 无 pH 减小2.(2010山东邹城中考模拟)在实

2、验室用15 mL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2)要判断氢氧化钠恰好被盐酸中和,需要加入_试剂,观察到的现象是_。(3)要从中和后的溶液中获取氯化钠晶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答案:(1)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或“量筒、锥形瓶、胶头滴管”)(2)无色酚酞 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3)蒸发、结晶3.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思路解析:酸的pH小于7,故开始的时候溶液的pH小于7,加入NaOH后,酸碱中和反应开始,溶液的酸性减小,则溶液的pH逐渐增大,当NaOH与HCl完全中和

3、时呈中性,而中性溶液pH永远不会大于7。答案:B4.将下列不同pH的各组溶液混合,得到溶液的pH可能为7的是( )A.pH=3 pH=4 B.pH=11 pH=7 C.pH=6 pH=8 D.pH=0 pH=5思路解析:pH为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A中两个都是酸,则混合后也是酸,pH不可能为7;B中一个是碱性,一个是中性,混合后是碱性溶液,故也不可能是7;D中都是酸,同A。答案:C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B.铜和氯化银反应生成银和氯化铜C.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D.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思路解析:氯化银不

4、溶于水,不与铜反应;浓H2SO4滴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抹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再涂上NaHCO3溶液。答案:BC6.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能够达到除掉杂质目的的是( )A.NaOH中混有少量Na2CO3 B.Na2SO4中混有少量CaCO3C.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屑 D.KNO3中混有少量KOH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除杂问题,对于除杂问题,要遵循除杂不引入杂质的宗旨。A中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B中引入了氯化钙,C中铜不和稀盐酸反应,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就可以得到铜单质,D中引入了氯化钾。答案:C快乐时光化石 地质系学生做野外实习,一个学生碰巧发现了一块大化石。讲师甲说这是一块树木化

5、石,讲师乙坚持是一根恐龙腿骨。双方争论不已。学生们不知道是谁说得对,但是他们知道两位讲师都要给他们的实习报告评分,于是一个聪明的同学在报告上写,发现的是恐龙的木腿。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图中的四个图象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C.向盛有10 g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100 g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思路解析:B中不应是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而是NaOH全中和掉

6、了稀HCl后才产生沉淀Cu(OH)2;C中w(NaOH)最后应为10%;D中W(NaCl)不变。答案:A2.(2010山东嘉祥中考模拟)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错误的是( )思路解析: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后其pH应由高逐渐下降。答案:D3.简答题: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1)NaOH+HCl(2)AgNO3+HCl(3)K2CO3+HCl(4)NaCl+KNO3思路解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为复分解反应,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关键看该反应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看生成物中有没有沉淀、气体

7、或水,反应物的可溶性是否符合要求。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可溶性的要求可以总结为酸碱、酸盐一般行,盐碱、盐盐都要溶。有的同学不太注意盐和碱、盐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对反应物要求全部是可溶的。答案:(1)NaOH+HCl=NaCl+H2O(2)AgNO3+HCl=AgCl+ HNO3(3)K2CO3+2HCl=CO2+2KCl+ H2O(4)NaCl+KNO3(不反应)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答案:2Cu+O22CuOCuO+H2Cu+H2OCuO + H2SO4=CuSO4+ H2OCuSO4+ 2NaOH=Cu(OH)2+ Na2SO4Cu(OH)2+ 2HCl=CuCl2+ 2H2O5.写出

8、由石灰石、碳酸钠和水作原料制备氢氧化钠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CaCO3CaO+CO2CaO + 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家族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A. B. C. D.思路解析:中油污可以溶解在汽油里,利用的溶解性是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利用纯碱可以和酸反应而减少酸味;大理石耐磨实用,是其物理性质;加入少量的食醋可以和骨头里面的钙盐结合生成溶于水的钙盐,从而减少钙的流失。答案:B7.

9、某海边化工厂利用海水中含有氯化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产纯净的氯化镁,主要生产流程如图: 请写出(1)(4)的操作或生产方法。思路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如何从海水中把镁离子富集并提纯。富集需要生石灰,可以把海水中的镁离子变成沉淀,富集镁元素需要的生石灰,由煅烧石灰石获得。然后根据要求把所得到的氢氧化镁用盐酸溶解后结晶析出。答案:(1)高温煅烧(2)加水(3)沉淀后富集(收集)(4)加盐酸溶解后结晶,制得无水氯化镁8.向40 g 10%的NaOH溶液中加入60 g 20%的NaOH溶液,混匀后取一半溶液,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逐渐滴加10%的稀盐酸,直到溶液的红色刚好褪去。求:(1)混合后,

10、所得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2)中和反应完毕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混合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40 g10%+60 g20%)/(40 g+60 g)100%=16%(2)设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NaOH + HCl=NaCl+H2O40 36.5 58.516% 10%x yx=73 g y=11.7 g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51%(或9.5%)答:略9.73克10%的盐酸与80克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设NaOH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NaOH+HCl = NaCl+H2O40 36.5 58.5x 73 g10% y x=8 g y=11.7 gw(NaOH)=100%=10%w(NaCl)=100%=7.6%答: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