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 7.2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必修2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21472532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 7.2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 7.2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 7.2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 7.2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 7.2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第2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作业命 题 报 告考查点难易度简单中档稍难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1、3、62、5、74“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8、129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1011一、选择题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解析:在殷商时期,由于占卜的是龟甲,祭祀用牛、羊、猪等牲畜甚至出现“人牲”即使用奴隶,C最具有迷惑性和干扰性,但可以从图片内对甲骨文的翻译看出四字均与货物交易或流通相关,所以选D最为恰当。答案:D2.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

2、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解析:贾客乐体现商人地位的提高,促使商人努力从事商业。庄居野行则表现了当时更多的人从事商业的现象。以上诗句充分体现了唐朝商业的繁荣和发展。答案:B3.(2010宿迁模拟)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D.繁荣

3、的边疆茶马市场解析:草市是指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答案:B4.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 ()A.中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解析:注意明清的时代特征。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虽然出现了“康乾盛世”,但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联系基本断绝,加之夜郎自大,已远远地落后于时代。答案:A5.(2010南京月考)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说明 ()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

4、失控的苗头 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侵街”的现象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仍大量存在A. B. C. D.解析:用排除法,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是因为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并不是苛捐杂税。答案:C6.右图与中国古代哪一地方的商人有关 ()A.胡商B.徽商C.京商D.晋商解析:从材料信息“山西票号日升昌”可以看出图片反映明清时期晋商的情况。 答案:D7.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地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情况。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

5、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官宦人家贾府用上了从外国进口的奢侈商品。要注意“贾府”和“民众”的不同。答案:B8.下列言论中,顺应商品经济发展,主张农商并重的是 ()A.“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商鞅)B.“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C.“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D.“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解

6、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四个选项的含义。A、B、D三项内容的核心主张为“重农抑末”,即重农抑商。只有C项主张农商并重,缺一不可。答案:C9.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原因是 ()A.生产力的不断进步B.从商容易致富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D.商人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解析: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A10.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农产品商品化B.清朝前期城市繁华C.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兴起了较多工商业城市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图片体现中国明清时期

7、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景象,无法体现闭关锁国的信息。答案:D二、非选择题11.(2009江苏高考)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2: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3:(松江)

8、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4: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清钱泳登楼杂记请回答:(1)据材料1、2,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据材料3、4,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解析:本题以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第(1)问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材料1中士大夫以“纺绩求利”,发展家

9、庭手工业致富;“勤啬好殖”“与市为贾”,发展商业致富;材料2中“启中举,尽免其役”,表明因为中举而免役,成为致富的第二种途径。第(2)问江南社会风气的变化,要从士大夫的活动来看变化,可以从材料3、4中提取信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导奢导淫”“伦教荡然”“好讼致穷”可以得出答案。第(3)问是归纳升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经济,士大夫的活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注意在回答过程中还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从反面)先分析一下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再回过来一一对应。答案:(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0、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请回答:(1)材料1到材料2的变化反映了什么政治特征?这种变化有什么影响?(2)材料2到材料3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封建经济的什么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是什么?(4)依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的经济政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提炼图片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问要注意联系战国时期到秦朝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从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和采取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的角度深入分析。回答第(2)问要理解宋朝纸币交子的地位和作用。回答第(3)问要联系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有哪些基本内容。回答第(4)问要一分二辩证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关键需要熟记课本相关知识。答案:(1)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2)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反映了城市商业的繁荣。(3)重农抑商的政策。(4)“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侵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