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T型梁桥设计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21464272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4.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等教育]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T型梁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等教育]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T型梁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等教育]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T型梁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T型梁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T型梁桥设计(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 该桥位于某二级公路,规划河道宽度39m,设计桥梁与河道正交,双向两车道,两侧安全带各宽1,0m,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桥,汽车荷载采用II级,主梁截面强度验算时计入8cm的铺装参与计算,简支梁标准跨径13m,共分3跨。设计中用到所学的各类知识,在设计中得到综合运用,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整理计算,思考,计算出各个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指导老师,解决了遇到的各种困难。设计遵循符合设计要求,研究内容有学术和实用价值,论述充分翔实,逻辑性强,能反映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论证严密深刻,结构严谨,行文规范,并且在规定时

2、间内做出。包括上部结构布置,主梁内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主梁配筋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宽度及挠度验算,行车道板计算,横梁计算,支座计算和下部结构计算。设计中用到了工具,通过这次设计也让我熟练的应用CAD,WORD,等软件。本次设计全部全部按照相应的规范编写,平面图为手绘图,其余图均为电脑出图。关键词:简支梁桥,截面特性,承载力复核,构件抗裂变形验算,下部结构,承载力验算ABSTRACTAbstract In this design, is mainly the zaozhuangshi zechengqu design, the length of this road which w

3、e design is 850m, the design of the speed and didnt set up the central of separation strip.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volume of traffic, search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highway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need and the design of the parameters . Carries on the route selection in

4、 the horizontal plan, then carried on the plane geometric design to the path route. This route has two sections of curves establishments transition curve and super elevation. There are ten vertical curves in this Profile Design. And also meet various requirements of vertical surface linear combinati

5、on design.Has determined the cross section composition and various elements in Cross section design and draws up the cross section chart. The roadbed design of basic content is determining roadbed side slope form and slope. In the design of retaining walls is to meet a variety of recalculations Stab

6、ility. Pavement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road type and structure design. , also discussed some of the content of the forms and drawings. This design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various road-building steps, but also skilled in the use of AutoCADKEY WORDS:prestress,comparation of different schemes,the d

7、esign of the structure,construction method目 录前 言1第1章 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31.1设计资料31.1.1桥面跨径及桥宽31.1.2设计荷载31.1.3材料初步选定31.1.4设计依据31.2结构布置41.2.1主梁高41.2.2主梁间距41.2.3主梁梁肋宽41.2.4翼缘板尺寸41.2.5横隔梁41.2.6桥面铺装41.2.7说明5第2章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6第3章 主梁计算73.1横向分布系数计算73.1.1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73.1.2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23.1.3横向分布系数汇总133.2主梁内力计算133.2.1恒载内力计

8、算133.2.2活载内力计算143.2.3主梁内力组合243.3主梁的正截面设计243.3.1T形梁类型确定253.3.2正截面配筋计算263.4梁的斜截面设计273.4.1计算各截面的有效高度273.4.2核算梁的截面尺寸283.4.3分析梁内是否需要配置剪力钢筋283.4.4确定计算剪力283.4.5配置弯起钢筋293.4.6检验各排弯起钢筋的弯起点是否符合构造要求323.4.7配置箍筋353.5正截面应力验算363.5.1确定受压区高度363.5.2求开裂截面换算截面的惯性矩373.5.3正截面应力验算373.6主梁的裂缝宽度验算373.7主梁的变形验算383.7.1计算截面的几何特性3

9、83.7.2计算构件的刚度B393.7.3作用短期效应作用下跨中截面挠度40第4章 行车道板的计算414.1行车道板的计算图式414.2行车道板的计算414.2.1悬臂板的内力计算414.2.2主梁肋间板的内力计算42第5章 横隔梁的计算455.1确定作用在中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455.2绘制中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455.2.1绘制弯矩影响线465.3截面内力计算475.4内力组合475.4.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475.4.2正常能力极限状态48第6章 支座计算496.1确定支座的平面尺寸496.2确定支座高度496.3支座偏转情况验算516.4板式橡胶支座抗滑稳定性验算52第7章 下部结构计算54

10、7.1设计资料547.1.1设计标准及上部构造547.1.2水文地质条件547.1.3材料547.2盖梁设计计算557.2.1盖梁荷载计算557.2.2内力计算607.2.3截面配筋设计与承载力校核647.3桥墩墩柱设计687.3.1荷载计算687.3.2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717.4钻孔桩计算737.4.1荷载计算737.4.2桩长计算747.4.3桩的内力计算m法757.4.4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757.4.5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76致 谢77参考文献7872前 言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准备阶段。该阶段搜集桥梁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指导书,熟悉阅读了指导书上相关范例

11、。搜集设计所需的相关计算公式及系数。第二阶段,设计实施阶段,通过桥梁方案比选,桥梁结构及应力计算后。确定了桥梁整体 结构及横纵断面布置。最后完成结构验算。第三阶段,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设计,加深了桥梁相关知识。熟悉桥梁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相关流程。本设计是针对枣庄市泽城区某板桥进行的,本设计共分4章,第1章是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分别对设计流量、桥孔长度、桥面标高进行了计算。根据水文计算和规范规定拟定桥梁构造及内力计算和组合阶段。对各种情况引起的损失分别计算说明。第2章对主梁截面、主梁端部的承压、预拱度设置进行了验算。第3章对支座的尺寸的确定及稳定性的复核。第4章进行了下部结构计算,主要是对墩柱的尺

12、寸的确定,及钻孔桩的确定,同时对下部承载力的复核。根据设计任务书本设计还对桥梁的总体布置图、配筋图及一些附属设施图进行了绘制。 对本人在 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帮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规范理解不够彻底。应用计算不够熟练等,这些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第1章 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1.1设计资料1.1.1桥面跨径及桥宽1.标准跨径:该桥位于某二级公路,规划河道宽度36m,设计桥梁与河道正交,双向两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1.0m,确定采用标准跨径为13m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2.主梁全长:根据当地的温度统计资料,并参照以往设计经验,确定伸缩缝采用4cm,则预制梁体长12.96m。3.计算跨径

13、:根据梁式桥计算跨径的取值方法,计算跨径取相邻支座中心间距为19.5m。4.桥面宽度:根据一次典型交通量的抽查结果,确定该桥的桥面横向布置为净7m(行车道)+21.0m(人行道)1.1.2.设计荷载根据该桥所在道路的等级确定荷载等级为:汽车荷载:公路II级车道荷载;人群荷载:3.0kN/m。1.1.3.材料初步选定1.钢筋:主筋采用焊接钢筋HRB335钢筋,箍筋采用R235钢筋。2.混凝土:混凝土采用C30。3.支座:板式橡胶支座。1.1.4.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2结构布置1.2.1

14、主梁高:以往的经济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约在1/111/16之间,根据跨度大者取较小比值的原则,本桥取1/16,则梁高应为0.9-1.0m(标准跨径为13m),实际的设计按1.0m取。1.2.2主梁间距: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的主梁间距一般选在1.52.2之间,本桥选用1.5m。1.2.3主梁梁肋宽:为保证主梁的抗剪需要,梁肋受压时的稳定,以及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通常梁肋宽度取在1518cm,鉴于本桥的跨度为13m,纵向钢筋数量较多,按较大值取为18cm。1.2.4翼缘板尺寸:由于桥面宽度是给定的,主梁间距确定后,翼缘板的宽度即可得到为1.2m。因为翼缘板同时又是桥

15、面板,根据其受力特点,一般设计成变厚度:与腹板交接处较厚,通常取不小于主梁梁高的1/10,即为1.3/10=0.13m,本设计取为0.14cm;翼缘板的悬臂端部可以薄些,本设计取为10cm。1.2.5横隔梁:为增强桥面系的横向刚度,本桥除在支座处设置端横隔梁外,在跨间等间距布置三根中横隔梁,间距44.85m(连同端横隔梁在内),梁高一般取为梁高的3/4左右(即0.975m,在靠近腹板处横隔梁底缘到主梁梁顶的距离为1.00m);厚度通常取在1216cm,本设计横隔梁取为12cm。1.2.6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铺装5cm,混凝土铺装10cm,主梁截面强度验算时计入8cm的铺装参与受力。说明:本设计

16、如无特别说明,除钢筋直径单位为mm,其余尺寸单位均为cm。第2章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本设计采用分块面积法,计算公式如下:毛截面面积: 各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静矩: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 毛截面惯性矩计算公式: 式中:分块面积; 分块面积的重心至梁顶边的距离; 各分块对上缘的面积矩; 各分块对上缘的面积矩; 分块面积对其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2.1预制梁的截面几何特性预制主梁的截面几何特性翼板的换算平均高度: cm面积: cm对上翼缘面积矩:cm重心至截面上缘的距离: cm对截面形心惯性矩: cm2.2成桥阶段主梁的截面几何特性2.2.1面积: cm2.2.2对上翼缘面积矩: cm2.2.3重心

17、至截面上缘的距离: cm2.2.4对截面形心惯性矩: cm第3章 主梁计算3.1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1. 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3-1 横隔梁截面图鉴于主梁之间的横向连接刚度较大,本设计采用比拟正交异性板法(图表法)计算。3.1.1计算几何特性主梁抗弯惯矩: cm主梁的比拟单宽抗弯惯矩:cm/cm横隔梁抗弯惯矩:由于横隔梁截面有变化,故取平均值来确定翼板有效宽度,横隔梁的长度取两根边主梁的轴线距离,即:cm查表3-1表3-1 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得: cm横隔梁截面重心位置(翼缘板平均厚度按保守取11计算):cm故横隔梁抗弯惯矩为: cm所以,横隔梁比拟单宽抗弯惯矩为:cm/cm主梁和横隔梁的抗

18、扭惯矩:对于T形梁,翼板处为湿接,且有横隔梁连接,故按刚性连接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对于主梁梁肋: 查cm对于横隔梁的梁肋: 查cmcm/cm3.1.2计算抗弯参数与扭弯参数所以3.1.3计算主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已知,查GM图表可得到、,如表3-2所示:表3-2 计算主梁横向影响线坐标梁位荷载位置校核B3B/4B/2B/40-B/4-B/2-3B/4-B00.720.850.991.061.271.160.990.850.738.00B/41.051.141.271.101.150.940.760.600.507.94B/21.501.531.501.101.000.760.580.450.3

19、68.013B/42.111.911.551.090.850.610.450.330.278,04B2.722,111.531.080.730.500.370.260.208.0400.00.391.021.131.841.661.020.390.07.98B/40.801.231.541.291.481.060.600.12-0.347,92B/22.072.041.951.401.040.600.18-0.18-0.507.973B/44.02.972.061.470.550.14-0.19-0.40-0.628.05B6.103.902.061.590.0-0.35-0.50-0,60-

20、0,558.01注:校核栏按公式进行计算用内插法求实际梁位处的与值,实际梁位与表列梁位的关系见下图因此,对于1号梁:对于3号梁:对于2号梁:=(这里是指表列梁位在0点的值)15号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值计算见表3表3-3 坐标值计算梁号算式荷载位置B3B/4B/2B/40-B/4-B/2-3B/4-B12,3131.9771.5431.1170.810.5730.4230.3070.2474.73,282.0601.060.367-0,02-0.29-0.47-0.597-2.387-1.303-0.5170.0570.4430.5960.7160.8370.844-0.547-0.298-0.11

21、80.0130.1010.1360.1640.1920.1934,1532.9821.9421.0730.4680.113-0.13-0.275-0.4040.4610.3310.2160.1190.0520.013-0.01-0.031-0.04520,730.850.991.161.271.160.990.850.730.00.391.021.661.841.661.020.390.00.730.46-0.03-0,50-0.57-0,50-0.030.460.730.1670.105-0.007-0.115-0.131-0.115-0.010.1050.1670.1670.4951.01

22、31.5451,7091.5451.0130.4950.1670.1670.0550.1330.1720.190.1720.1330.1550.16731.1571.2731.3631.3471.110.8670.6830.5170.4231.0671.511.7131.661.360.860.460.03-0.4530.09-0.273-0.35-0.313-0.250.0070.2330.4870.8760.021-0.063-0,08-0.072-0.0570.0020.0510.1120.2011.0881.4471.6331,5881,3030.8620.5110.142-0.252

23、0.1210.1610.1810,1760,1450.0960.0570.016-0.028注:。3.1.4计算各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影响线上按横向最不利位置布置荷载后,就可以按相应的影响线坐标值求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首先绘制横向影响线图,具体尺寸见下图:3-2 比拟板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对于1号梁:汽车荷载:按三列布置,汽车左侧布置在距左侧缘石0.5m处人群荷载:对于2号梁:汽车荷载:按四列布载人群荷载:对于3号梁:汽车荷载:按四列布载人群荷载:3.2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采用杠杆原理法计算,绘制横向影响线图,在横向按最不利荷载布置,如下图所示3-3 杠杆原理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

24、数(1)对于1号梁:(2)对于2号梁:0(影响线为负,故不布载)(3)对于3号梁:03.3横向分布系数汇总(表3-4)表3-4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荷载类别123汽车荷载0.2550.3340.2720.5000.2810.5人群0.3161.00.100.1103.4主梁内力计算3.4.1恒载内力计算(1)恒载集度主梁:kN/m横隔梁:对于边主梁kN/m对于中主梁kN/m桥面铺装层kN/m栏杆和人行道kN/m作用于边主梁的全部恒载为kN/m作用于中主梁的恒载为kN/m(2)荷载内力计算边主梁距离支座为的横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各计算截面的剪力和弯矩值列于表3-5内表3-5 边主梁的恒载内力 内力截面

25、位置剪力/kN弯矩/kNm 3.4.2活载内力计算采用直接加载求汽车荷载内力及人群荷载内力,计算公式为:式中 所求截面的弯矩或剪力; 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多车道桥涵的汽车荷载折减系数,1.00; 、汽车和人群的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集中荷载作用处的横向分布系数; 、车道荷载中的均布荷载及人群荷载;车道荷载中的集中荷载;弯矩或剪力影响线的面积;与车道荷载的集中荷载对应的影响线竖标值。由公桥规可知,公路级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kN/m计算弯矩时的集中荷载kN计算剪力时的集中荷载kN冲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0.0157=0.34所以冲击系数=1.34当计算简支梁各截面的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剪力时,可以近似取

26、用不变的跨中横向分布系数;对于支点截面的剪力或靠近支点截面的剪力,尚须计入由于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梁端区段内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以1号梁为例,计算各截面的弯矩和剪力。3-4 1号梁剪力计算(1)跨中截面跨中截面弯矩影响线面积:a.弯矩:m kNmkNmb.剪力:跨中截面剪力影响线面积:mkNkN(2)截面a.弯矩:截面弯矩影响线面积:m kNmkNmb.剪力:截面剪力影响线面积:mkNkN(3)支点截面支点截面剪力影响线面积: m 表3-6 内力计算表序号荷载类别弯矩(kNm)剪力(kN)梁端L/4L/2梁端L/4L/2(1)恒载0320.8427.54136.8168.410.00(2)汽车

27、荷载0384.5254.37103.6157.932.2(3)人群荷载010.413.896.62.51.1(4)1.2恒载0384.96513.05164.1782.090.00(5)1.4汽车荷载0539.6356.1145.181.145.1(6)0.81.4人群荷载011.6515.567.392.81.23(7)承载能力极限基本组合0936.2884.7316.716646.3(8)0.7汽车荷载/1.30207.513755.7931.217.3(9)0.4汽车荷载/1.30118.678.331.917.89.9(10)0.4人群荷载04.25.62.610.4(11)正常极限设

28、计值短期组合(1+8+3)0538.7578.4199.2102.118.4(12)正常极限设计值长期组合(1+9+10)0443.6511.4171.387.210.3(13)0.9(7)0842.6796.3285149.441.7(14)0.9(11)0484.8520.6179.391.916.6(15)0.9(12)0399.2460.3154.278.59.273.4.3主梁内力组合1号梁的荷载组合计算过程列于表6中,同理,可得其他各号梁的跨中截面、截面及支点截面的和,计算结果汇总于表3-7。表3-7 主梁内力组合梁号荷载类型弯矩(kNm)剪力(kN)梁端L/4L/2梁端L/4L/

29、21号正常极限设计值短期组合0538.7578.4199.2102.118.4正常极限设计值长期组合0443.6511.4171.387.210.30.9 承载力极限设计值基本组合0842.6796.3285149.441.72号正常极限设计值短期组合0545.3578162.8102.521.3正常极限设计值长期组合0448.5512.8151.587.712.20.9 承载力极限设计值基本组合0867.4808.1207.5152.549.53号正常极限设计值短期组合0552.9583.3164.7103.722正常极限设计值长期组合0452.8515.6152.588.412.60.9

30、承载力极限设计值基本组合0884.9819.8211.5155.251.13.3主梁的正截面设计3-5 T梁计算截面3.3.1.T形截面类型确定设此T形截面受拉钢筋为两排,取mm mm kNmkNm可判定此截面属于第一种T形截面,可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3.3.2.正截面配筋计算求出受压区高度: mmmm求出受拉钢筋截面积:mm现采用,则实际取用受拉钢筋截面积mm。钢筋布置图见上图。实际取用受拉钢筋重心至下边缘的距离:实际配筋所需腹板宽:mm3-6 主梁截面尺寸配筋率满足桥规(JTG D622004)要求。3.4梁的斜截面设计3.4.1.计算各截面的有效高度主筋为时,主筋合力作用点至梁截面下边缘

31、的距离,由下式求得:mm截面有效高度:mm主筋为时,主筋合力作用点至梁截面下边缘的距离,由下式求得:mm截面有效高度:mm主筋为时,主筋合力作用点至梁截面下边缘的距离,由下式求得:mm截面有效高度:mm3.4.2.核算梁的截面尺寸支点截面: kNkN跨中截面: kNkN故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所确定的截面尺寸满足抗剪方面的构造要求。3.4.3.分析梁内是否需要配置剪力钢筋kNkN故梁内需要按计算配置剪力钢筋。3.4.4.确定计算剪力3-6 按抗剪强度要求计算各排弯起钢筋的用量(1)绘制此梁半跨剪力包络图,并计算不需设置剪力钢筋的区段长度:对于跨中截面kNkN不需设置剪力钢筋的区段长度mm(2)

32、按比例关系,依剪力包络图求距支座中心处截面的最大剪力值kN(3)最大剪力的分配按桥规(JTG D622004)的规定:由混凝土与箍筋共同承担不少于最大剪力的60,即:kN由弯起钢筋承担不多于最大剪力的40,即:kN3.4.5.配置弯起钢筋(1)按比例关系,依剪力包络图计算需设置弯起钢筋的区段长度mm(2)计算各排弯起钢筋截面面积a.计算第一排(对支座而言)弯起钢筋截面面积取用距支座中心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值:kN梁内第一排弯起钢筋拟用补充钢筋(=280MPa),该排弯起钢筋截面面积需要量为: mm而钢筋实际截面积mmmm,满足抗剪要求。其弯起点为,弯终点落在支座中心截面处,弯起钢筋与主筋的夹

33、角,弯起点至点的距离为:mmb.计算第二排弯起钢筋截面积按比例关系,依剪力包络图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由第二排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值:kN第二排弯起钢筋拟由主筋228(=280MPa)弯起形成,该排弯起钢筋截面积需要量为: mm而228钢筋实际截面积=1232mm=626mm,满足抗剪要求。其弯起点为,弯终点落在支座中心截面处,弯起钢筋与主筋的夹角,弯起点至点的距离为:838mmc.计算第三排弯起钢筋截面积按比例关系,依剪力包络图计算第二排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由第三排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值:kN第三排弯起钢筋拟由主筋(=280MPa)弯起形成,该排弯起钢筋截面积需要量为:mm而钢筋实际截面积mmm

34、m,满足抗剪要求。其弯起点为,弯终点落在支座中心截面处,弯起钢筋与主筋的夹角,弯起点至点的距离为:mmd.计算第四排弯起钢筋截面积按比例关系,依剪力包络图计算第三排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由第四排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值:kN第四排弯起钢筋拟由主筋(=280MPa)弯起形成,该排弯起钢筋截面积需要量为:mm而 钢筋实际截面积= mm= mm,满足抗剪要求。其弯起点为,弯终点落在支座中心截面处,弯起钢筋与主筋的夹角,弯起点至点的距离为:mme.计算第五排弯起钢筋截面积按比例关系,依剪力包络图计算第四排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由第五排弯起第五排弯起钢筋弯起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为:mmmm这说明第五排弯起钢筋弯起点已超过

35、需设置弯起钢筋的区段长mm。弯起钢筋数量已满足抗剪承载力要求。各排弯起钢筋弯起点至跨中截面的距离见下图:mmmmmmmmmm3-7 按抗弯承载能力要求检验各排弯起钢筋的起点位置3.4.6.检验各排弯起钢筋的弯起点是否符合构造要求(1)保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方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支座而言,梁内第一排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已落在支座中心截面处,以后各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均落在前一排弯起钢筋的弯起点截面上,这些都符合桥规(JTG D622004)的有关规定,即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方面的构造要求。(2)保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方面a.计算各排弯起钢筋弯起点的设计弯矩跨中弯矩kNm,支点弯矩,其他截面的设计弯矩可按

36、二次抛物公式计算,如表3-8所列。表3-8 各排弯起钢筋弯起点的设计弯矩计算表弯起钢筋序号弯起点符号弯起点至跨中截面距离(mm)各弯起点的设计弯矩(kNm)跨中截面4E2898 6433D3736 5272C 4574 3811B 5412 205根据值绘出设计弯矩图。随后计算各梁段抵抗弯矩,如表3-9中所列。根据值绘出抵抗弯矩图。 表3-9 各梁段抵抗弯矩计算表梁端符号主筋截面积(mm)截面有效高度(mm)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系数各梁段抵抗弯矩 3695 898 0.05570.9722 903 2463 927 0.03590.9821 628 1232 956 0.01740.9913 32

37、7从图中所示的设计弯矩图与抵抗弯矩图的叠合图可以看出设计弯矩图完全被包含在抵抗弯矩图之内,即处处是,这表明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能得到保证。(3)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方面各层纵向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和不需要点位置计算,如表3-10,所示。表3-10 各层纵向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和不需要点位置计算表各层纵向钢筋序号对应充分利用点号各充分利用点至跨中截面距离 (mm)对应不需要点号各不需要点至跨中截面距离 (mm)431083483526146计算各排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的位置:mmmmmm计算各排弯起钢筋弯起点至对应的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各排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交点至对应不需要点的距离,如表3-11所示。表

38、3-11 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构造要求分析表各排弯起钢筋序号弯起点至充分利用点距离(mm)(mm)(mm)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交点至不需要点距离(mm)5329555627393744.4-3108=636.44 2117.15591558.1871.12 1386.75566820.75594.353.4.7.配置箍筋根据桥规(JTG D622004)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且不小于1/4主筋直径的箍筋”的规定,本设计采用封闭式双肢箍筋,钢筋(MPa),直径为,每肢箍筋截面积mm。桥规(JTG D622004)中又规定:“箍筋间距不大于梁高的1/2且不大于400mm”,“支承截

39、面处,支座中心向跨径方向长度相当于不小于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本设计按照这些规定,梁段箍筋最大间距不超过上述结果(见表3-12)。对梁端而言,第111组箍筋间距为100mm,其他箍筋间距均为200mm。相应的最小配筋率:0.18,这也符合桥规(JTG D622004)的构造要求。表3-12 各梁段箍筋的最大间距计算表梁段符号主筋截面积(mm)截面有效高度(mm)主筋配筋率箍筋最大间距EG11122.48583.8CE11181.84527BC11321.21474.5AB11440.6419.53.5主梁施工阶段应力验算C3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Pa,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40、翼缘平均厚度:mm截面的有效高度:mmmm3.5.1确定受压区高度由公式得:则mmmm,说明截面中性轴位于梁肋之内,属第二类T形截面。3.5.2求开裂截面换算截面的惯性矩:3.3.3正截面应力验算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压应力:MPaMPa最外一层受拉钢筋应力:MPaMPa因此,构件满足要求。3.6主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kNm作用长期效应组合:,取MPa则主梁的裂缝宽度为:满足规范要求。3.7主梁的变形验算3.7.1.计算截面的几何特性开裂截面换算截面的惯性矩:mm全截面的换算截面面积:全截面对上边缘的静矩:换算截面重心至受压边缘的距离mm,至受拉边缘的距离mm,中性轴在梁肋内。全截

41、面换算截面重心轴以上部分面积对重心轴的面积矩:mm全截面换算截面积的惯性矩:对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mm3.7.2.计算构件的刚度作用短期效应组合:kNm全截面的抗弯刚度:开裂截面的抗弯刚度:Nmm构件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开裂弯矩:kNm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列公式得:3.7.3.作用短期效应作用下跨中截面挠度为:长期挠度为:mmmm应设置预拱度,按结构自重和1/2可变作用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之和采用。消除自重影响后的长期挠度为:计算挠度满足规范要求。第4章 横隔梁计算4.1确定作用在中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跨中横隔梁的最不利荷载布置如图所示纵向一列车轮对于中横隔梁的计算荷载为kN4.2绘制中横

42、隔梁的内力影响线按偏心压力法求得1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竖坐标值为,同理,也可求得2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竖坐标值为,绘制1、2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如图所示。4.2.1.绘制弯矩影响线P=1作用在1号梁轴上时: P=1作用在2号梁轴上时: P=1作用在5号梁轴上时; 由已学影响线知识可知,影响线必在截面处有突变,根据和连线延伸至截面,即为值(=0.92),由此即可绘制出影响线,如图所示。4.2.2.绘制剪力影响线 P=1作用在计算截面以右时P=1作用在计算截面以左时绘成的影响线如图所示4.3截面内力计算将求得的计算荷载在相应的影响线上按最不利荷载位置加载,并按计入冲击影响力,则得弯矩:k

43、Nm剪力: 4.4荷载组合kNmkN第5章 行车道板的计算5.1行车道板的计算图示5-1 行车道板计算试图边梁的外侧翼板按悬臂板计算,由于主梁之间连接刚度较大,所以主梁肋间的行车道板按多跨连续单向板计算,顺桥向取1延长米的板带作为研究对象。5.2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5.2.1.悬臂板的内力计算(1)荷载:恒载:翼板(取平均板厚)kN/m人行道板及栏杆:kN/m活载:人群荷载按3.0kN/m计算,则kN/m(2)内力:支承端的弯矩和剪力最大: kNm kN5.2.2.主梁肋间板的内力计算由于相邻主梁间在翼缘板处湿接,且有若干根横隔梁连接,故可认为主梁横向连接刚度较大,则主梁肋间的行车道板按弹性固结

44、的多跨连续单向板计算(视主梁的梁肋对行车道板为弹性支承)。主要荷载有:恒载:翼板 kN/m桥面铺装: kN/m总的荷载集度: kN/m活载:计算车辆荷载轮载的有效工作宽度,以便计算内力;该形梁属窄肋形梁,所以板的计算跨径可取相邻梁肋中距1.5。根据通规表4.3.1-2可查,m,m。铺装层厚m。mm轮载在跨径的中间时:mm车辆荷载最小轮距为1.4m大于上面计算的,故相邻的轮载不会发生重叠,则取1.0m。轮载在板的支承处:mm所以取m轮载靠近板的支承处:这样就可以作出汽车不同轮载位置下板的有效工作宽度图形,见下图。跨中弯矩计算:先将肋间板视作简支,求得内力后再修正。1m宽简支板条的跨中汽车荷载弯矩

45、:5-2 汽车荷载有效分布宽度图式中 车辆荷载后轴重力标准值140kN;冲击系数,对于行车道板取1.3; 板的计算跨径,当梁肋不宽时,取梁肋中距1.8m; 板跨中的有效工作宽度。则有kNm每米板宽的跨中恒载弯矩计算公式:式中 为1m宽板条每延米的恒载重量。则 kNm则每米板宽的跨中总弯矩为:kNm再进行修正:由于,即主梁抗扭能力大,所以按下式计算:kNmkNm支点剪力计算:汽车荷载的标准轮距为1.8m,板的净跨径为1.82m。计算最大剪力时,远端的轮载进入跨径范围很少,且从影响线可以看出,远端的轮载影响很少,为简化计算,故可略去不计,仅计算一个轮载进入跨径范围。计算公式如下:其中:矩形部分荷载

46、的合力为(以代入):三角形部分荷载的合力为(以代入): 式中 和对应于有效工作宽度和处的荷载强度; 对应于荷载合力的支点剪力影响线竖直坐标值,该矩形边长为0.7m (),故其重心至跨径左侧的距离为0.35m,由此可得该竖直坐标值m; 对应于荷载合力的支点剪力影响线竖直坐标值,该三角形底边长为0.25m,故其重心至跨径左侧的距离为0.083m,由此可得该竖直坐标值m; 板的净跨径,按1.82m计算。计算结果: kN5.3行车道板的配筋计算5.3.1行车道板的尺寸复核(1)正截面:给定尺寸的前提下,矩形截面板的抗弯极限承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 ,m,MPa暂设 =3cm=0.03m则跨中 m支点 m

47、代入数据得:kNmkNmkNmkNm由此可见,板厚满足正截面设计要求。(2)斜截面:cm,cm查公桥规表3.1.3得 MPa截面尺寸的下限值 kNkN显然成立,故尺寸不用修改。5.3.2.行车道板的配筋首先用单筋矩形截面梁的计算公式进行配筋。查公桥规可得有关计算公式:假设cm,查公桥规可得:MPa,MPa,支点处: cm利用单筋矩形梁的基本计算公式:令该不等式左右相等,并代入相关数据求得: m验算 所以不会超筋,可以利用下式计算所需钢筋面积:mcm由于板内弯矩有正有负,且板厚较小,故按双筋配筋,既偏于安全,又能满足构造和施工的要求。实际可选配筋如下(注意计算弯矩为负弯矩,受拉区在上侧):上翼缘

48、选用钢筋,钢筋间距10cm,cm,cm。下翼缘选用钢筋,钢筋间距20cm,cm,cm。跨中处: cm利用单筋矩形梁的基本计算公式:令该不等式左右相等,并代入相关数据求得: m验算 所以不会超筋,可以利用下式计算所需钢筋面积:cm同理,仍按双筋配置:上翼缘选用钢筋,钢筋间距20cm,cm,cm。下翼缘选用钢筋,钢筋间距10cm,cm,cm。5.4行车道板的验算5.4.1行车道板的正截面强度验算跨中处:偏于安全地,仍按单筋验算。mmmkNmkNm,验算结果符合要求支座处:偏于安全地,仍按单筋验算mmmkNmkNm,验算结果符合要求5.4.2.行车道板的斜截面强度验算 kNkN显然成立,故混凝土和构

49、造箍筋就已经能满足抗剪要求。5.4.3.行车道板的裂缝宽度验算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MPamm根据公桥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取0.2mm,所以满足要求。第6章 支座的计算 边主梁在人群荷载作用下,最大支点反力kN,车道集中荷载作用下最大支点反力kN,车道均布荷载作用下最大支点反力kN,恒载支点反力标准值kN。边主梁跨中横向分布系数:车道荷载,人群荷载。6.1确定制作的平面尺寸由于主梁肋宽为18cm,故初步选定板式橡胶支座的平面尺寸为cm,cm(顺桥),则按构造最小尺寸确定cm,cm。首先,根据橡胶支座的压应力限值验算支座是否满足要求,支座压力标准值:kN支座应力为:MPa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所选定

50、的支座的平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6.2满足支座高度支座的高度由橡胶层厚度和加劲钢板厚度两部分组成,应分别考虑计算。假设本支座水平放置,且不考虑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的影响。温差时引起的温度变化,由主梁两端均摊,则每一支座的水平位移为mcm因此,不计入制动力时,cm为了计算制动力引起的水平位移,首先要确定一个支座上的制动力标准值。由于计算跨径为19.5m,故纵向折减系数取1.0,由于该桥面净宽为7.0m,按二车道设计,故车道折减系数取1.0。车道荷载制动力按同向行驶时的车道荷载计算,故计算制动力时按一个车道计算,一个车道上由车道荷载产生的制动力为在加载长度上的车道荷载标准值的总重力的10故本设计的制动力为 kN由于小于公路级汽车荷载制动力的最低限值90kN,故取90kN计算。由于本设计有5根T形梁,每根T形梁设2个支座,共有10个支座,且假设桥墩为刚性墩,各支座抗推刚度相同,因此制动力可平均分配,则一个支座的制动力为kN因此,计入制动力时,橡胶厚度的最小值为cm式中:MPa此外,从保证受压的稳定考虑,矩形板式橡胶支座的橡胶厚度 应满足:cmcm由上述分析可知,按计入制动力和不计入制动力计算的橡胶厚度最大值为0.46cm,小于1.5cm,因此,橡胶层总厚度的最小值取1.8cm。由于定型产品中,对于平面尺寸为18cm25cm的板式橡胶支座中,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