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21讲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和能源课件 浙教版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21452214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21讲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和能源课件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2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21讲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和能源课件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2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21讲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和能源课件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2022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21讲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和能源课件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21讲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和能源课件 浙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2121讲内能、核能、能量守恒和能源讲内能、核能、能量守恒和能源 理解内能的含义)【考点梳理】1热运动:物体内部_运动叫做热运动。2内能:物体内部_所具有的能,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因为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物体的内能是无条件地存在着的。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注意】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和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和质量相同,物体存在的状

2、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分类一分类一 内能内能)大量粒子的无规则大量粒子做热运动【活学活用】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 kg水和100 g水内能相同2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炽热的铁水具

3、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B一杯水和一桶水,若它们的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内能相同C0 的冰块没有内能D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不为零AD【考点梳理】1._: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_;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电流通过电热器做功,电热器的内能_。实质是_和_能之间的转化。2._: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放出热量,内能_。实质是能量的_。【活学活用】3(2012绍兴)如图所示,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增加减少增加内能其他形式热传递增加减少转移B做功与热传递的区别和联系)【考点梳理】1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电能转化为_,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_。2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

4、能的实质是_在物体间的_。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_的。【活学活用】4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前,水分子是不停运动的B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C水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木塞的内能机械能内能转化内能转移等效D【考点梳理】1比热容(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4)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5、,表示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注意】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热量(1)公式:Q_,Q吸_,Q放_。(2)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_Q放。比热容和热量)cmtcm(tt0)cm(t0t)【活学活用】5(2012宁波)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_J。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 J/

6、(kg)小于6.3104【考点梳理】1化学能:储存在化合物(有机物)里的能。如矿物燃料、食物等均含有丰富的化学能。2燃料的燃烧值(1)热值(燃料的燃烧值):1 kg某种燃料_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位:_。(3)公式:_(q为热值)。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mq联合解题。(4)物理意义:如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它表示:(5)燃料的燃烧:化学能转化为_。【注意】关于热值的理解: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意理解三个关键词“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 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 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

7、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 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化学能)完全燃烧J/kgQmq1_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_J内能【活学活用】6烧开同样一壶水,完全燃烧的干木柴与完全燃烧的无烟煤质量不同,是因为干木柴和无烟煤具有不同的()A热值B比热容C内能D热量7王磊家最近开通了天然气,细心的他发现同样条件下烧开同一壶水比过去用液化气所用时间短

8、了,这主要是由于两种燃料的_不同。若现将1.5 kg初温为20 的水烧开(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 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A热值5.04105【考点梳理】1人从外界_,并通过消化、吸收等一系列活动,合成自身有机物,同时贮存化学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自身有机物,释放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以维持_。2食物中能够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同样质量的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要比糖类和蛋白质多。3糖类是人体内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储能物质。4有氧呼吸:葡萄糖氧二氧化碳水能量5无氧呼吸: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活学活用】8糖类在有氧的

9、情况下,经过_的催化作用,氧化分解成_,并释放_。在无氧条件下,糖类分解成_,并释放_。人体能量来源及其转化)分类二生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和转化分类二生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和转化)摄取食物体能酶二氧化碳和水能量乳酸能量【考点梳理】1植物通过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_中,植物通过_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其中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2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_通过_固定的_。3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_释放的能量。【活学活用】9氧在人体细胞中的作用是()A分解有机物,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分解食物,为人体提供营养C分解无机物,为人体提供能量D分解水,释放热量生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及其转化)

10、光合作用有机物呼吸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太阳呼吸作用A【考点梳理】1获得核能的途径:_和_。2重核裂变:_较大的原子核在_轰击下分裂成2个_,并释放出_的过程。3链式反应:裂变过程释放出新的中子,这些中子若继续轰击_,导致其他重核继续裂变。4轻核聚变:在超高温度下,2个质量_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_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5聚变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也叫_反应。氢弹是根据_的原理制造的。6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站(1)工作流程: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运转,再带动发电机发电。(2)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核能内能_电能。核的两种反应方式)分类三分类三 核能的利用核能的利

11、用)裂变聚变质量中子新原子核能量其他重核较小较大热核聚变机械能【活学活用】10进行核裂变的条件是()A温度必须很高 B必须用中子轰击C必须用质子轰击 D自发进行11下列关于原子核聚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B原子核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C大量的氢原子核聚变时释放出惊人的能量D目前人类还不能有效控制原子核聚变BA【考点梳理】放射线及其应用(1)原子核的_和_都会产生一些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的原子核内部会向外辐射出肉眼看不见的、能量很高的射线,如:射线、射线、X射线、射线等。(2)大量放射线对人畜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建造核电站通常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护层,防止放射线外

12、泄而造成放射线污染。(3)较小量的放射线可以为人类做许多事。如:利用射线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探伤;可以使种子变异,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可以治疗肿瘤等疾病。放射性)聚变裂变活学活用】12(2014丽水)2014年5月7日,南京某公司在探伤作业中意外丢失黄豆大小的放射源铱192,三天后被追回,铱192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这一性质可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结合图示可推知,铱192发出的用于金属内部探伤最有可能的是()A可见光 B射线C射线 D射线D【考点梳理】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_,也不会_,它只会从_转化为_,或者从_转移到_,而能的总量_。它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

13、之一,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科学依据。2“永动机”违背了_,所以不可能成功。3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_: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却不一定能发生。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例如:煤炭可以通过燃烧将_能转化成_能,但不可能将内能自发地转化成化学能储藏起来。又如内能的转移方向是从_物体到_物体,不能相反。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利用能源,并且,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能源,有的能量(如内能)一旦耗散,便不可再利用,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分类四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分类四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4、)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的方向性)消灭创生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保持不变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方向性化学内高温低温【活学活用】13利用能的过程是把一种形式的能_为另一种形式的能的过程,或者是把能量从一个物体_到另外一个物体。利用太阳灶烧水是能的_,利用电水壶烧水是能的_。14在各种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一定守恒B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守恒C各种形式能的总量一定守恒D内能一定守恒转化转移转移转化C【重点提示】内能即热能,是物体内部大量粒子做热运动所具有的能。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的

15、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个物体的高温端转移到低温端。【例1】(2014宁波)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铜块瞬间停止转动,两者黏合在一起,这就是“旋转焊接”技术。下列对焊接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专项一专项一 内能内能)A强大的压力可以使两者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B使铜块高速旋转目的是增大铜块的惯性C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D铜块和铝块增加的内能是由铜块的机械能转化而来的【点拨】铝块与铜块直接接触,且发生了相对运动,强大的压力使两者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力,因此A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无关,

16、因此B错误,符合题意;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因此C正确,不符合题意;铜块和铝块增加的内能是由铜块的机械能转化而来的,因此D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2下列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摩擦生热B用热水袋暖手C锯木条时锯条发热 D钻木取火AB【重点提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升温慢,放热降温慢。【例2】(2014杭州)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17、,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容也越大,比热容与热量有关D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点拨】物理学规定,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故A、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与物体的温度、质量以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都无关,故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答案】专项二专项二 比热容比热容)C3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比热容跟

18、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上述因素均无关D【重点提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核能由于其所蕴藏的能量巨大,已受到人类的重点关注。目前获取核能的主要方式是核裂变,人类通过控制核裂变的过程,获取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而核聚变由于目前无法控制其反应,还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例3】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根据目前的科研水平,你认为以下关于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能控制裂变的反应速度B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C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D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点拨】原子弹及核电

19、站都是利用了重核的裂变,但原子弹是让核能瞬间释放,不加以控制,而核电站通过控制中子来控制反应速度,从而使能量缓慢释放。A.核电站通过对中子的控制来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故A正确;B.原子弹应用的是核裂变而不是核聚变,故B错误;C.核电站是利用的核裂变,故C错误;D.原子弹是利用的核裂变,在反应过程中不加控制让能量瞬间释放,故D错误。【答案】专项三专项三 核能核能)A4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A【重点提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20、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科学依据。在能量的形式发生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定会增加多少。【例4】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从能量多的物体向能量少的物体转移B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内能C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D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但转化前后,能量的总量会减少【点拨】对选项A:以热传递为例,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物体之间的转移,判断内能转移的方向是看两个物体温度的高低,而不是看两个物体内能的多少。对选项B: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水瓶塞被弹出是内能

21、转化为机械能。对选项C:能量既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保持形式的不变,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热传递。对选项D:可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直接判断其错误。【答案】专项四专项四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的转化和守恒)B5电动机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一段时间后,电动机的外壳就会变得烫手。下列关于此过程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能量守恒B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小部分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C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守恒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守恒B【例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

22、方法步骤。(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加热时间t/min012345678910水的温度/3031323334353637383940食用油的温度/3032.53537.54042.54747.55052.555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点拨】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办法:(1)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时间就表示了吸收热量的

23、多少),看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2)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不同,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答案】(1)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2)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食用油每分钟温度升高2.5,所以第6 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应该是45。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分析比较水在第5 min、10 min和食用油在第2 min、4 m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

24、。1某同学为了探究牛奶和豆浆的比热容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牛奶和豆浆,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对它们加热,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插入烧杯内,实验步骤如下:(1)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测出牛奶和豆浆的初温;(2)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它们的温度值。在以上实验中,是通过控制牛奶和豆浆的初温相同、_相同、_相同(即实验吸收热量相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从而判断谁的比热容大。质量加热时间【常见误区】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中表现。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

25、,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距离)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因此内能跟温度和体积都有关。3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内能的变化量),必须伴随热传递的过程。【例2】(多选)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0 的冰变成0 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点拨】A.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只能用“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0 的冰变成0 的水,吸收了热量,尽管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大,故C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冰块的内能增大,故D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答案】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BDC考点跟踪突破 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