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1451366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964.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2023年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2023年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1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目录1区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5-1.1 自然地理-5-1.2 水文气象-11-1.3 水资源状况-14-1.4 水功能区划-18-1.5 经济社会现状-27-1.6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0-1.7 存在的主要问题-32-2编制依据与水量分配原则-34-2.1 编制依据-34-2.2 分配原贝-35-3技术路线和水量分配方法-37-3.1 技术路线-37-3.2 分析对象和范围-37-3.3 方案类别和水平年-38-3.4 水量分配方法-39-4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水资源配置方案-39-4.1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40-4.2 水资酉己案-40-5可分配水量-

2、90-5.1 生态环境需水-90-5.2 跨流域调水量配置-93-5.3 地表水可分配水量-94-6酉己-99-612020I配方.-99-6.2 2030年水量分配方案拟定-103-7主要控制断面控制指标-107-7.1 控制断面选择-107-7.2 控制断面地表径流-108-7.3 控制断面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H1.-7.4 一I,制断面指J-112-7.5 主要控制断面下泄水量指标-114-8水量分配方案合理性分析-116-8.1 与已有成果的衔接-116-8.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117-8.3 用水水平合理性分析-118-8.4 水量分配方案可操作性分析-119-8.5 水量

3、分配可控制性分析-119-9水量分配保障措施-120-9.1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120-9.2 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能力-120-9.3 加强水资源动态监控,建立监控及预警方案-122-9.4 严格监督管理,实施考核机制-123-附表M区2018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表-124-附表1-2主要流域2018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表-124-附表2-1区水资源量统计表附表2-2区重点河流水资源量统计表-125-附表3-1.1区现状年(2018年)水资源配置成果表-125-附表3-1.2区规划年(2020年)水资源配置成果表-127-附表3-1.3区规划年(2030年)水资源配置成果表-127-

4、附表3-2.1区现伏年(2018年)重篇就水资糜登整.-128-附表3-2.2J (2020年)重点砺冰资糜督熊.-129-附表3-2.3欧找好(2030年)重点砺冰资糜遵联-130-附表4-1区各水资源五级分区2030年水量分配方案-130-附表4-2区施R100-1000平方公里够2030翎出配方案-131-附表4-3区100平方公里以下S煞县自有河尊W-132-附表4-4区各乡镇水量分配方案-132-附表5-1区重点河流主要控制断面基本情况表-133-附表5-2区重曷骄2030弗因挠防般展-133-附图1区水系及水资源分区示意图-135-附图2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示意图-136-附图3

5、市区水量分配主要控制断面示意图-138-1区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1 自然地理1.1.1.地理位置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市西部,长江上游北岸,成渝两市陆路交通之要冲,地理位置为东经105。3737106。05,06,北纬28。561629。34,23”之间,东与璧山区、江津区,南与四川省泸县、合江县,西与荣昌区、大足区,铜梁区等七区(县)接壤。境内南北最长70.75km,东西最宽44.48km。行政辖区面积1575.68km2o区历为西部和四川东南地区交通、通讯枢纽和商贸物流、金融、能源、文化中心。区位图见下图1/、12。图1-1区在全国区位图图1-2区在区位图1.1.2 地形地貌区属四川盆

6、地东南平行岭谷褶皱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其展布与构造相吻合,背斜成山、相斜成谷,彼此相向排列、组合有序。全区最高点在城北面的磨刀岭,海拔1025m;最低点在城区南端松溉镇的长江中河坝,海拔200m,最大海拔相对高差为825mo其地貌特点为:东面花果山,西面巴岳山、阴山全境,箕山、黄瓜山直贯其中,五条背斜形成的中、低山大致组成川形岭群。三个向斜:三教、来苏向斜是西南高,东北低,大安一何填向斜是南北低,中间高。流经区河流发育具有一定特点:临江河上游呈自西南向东北流,在区折向南入长江;小安溪河上游由西北向东南流,在区北郊折向北方铜梁出境。1.1.3 河流水系区境内河流分属长上干、涪江两大水系。有主要干

7、流6条,支流229条。属长上干水系(北岸盆地区)的有临江河、大陆溪、龙溪河、九龙河。属涪江水系(涪江丘陵区)的有小安溪。其中流域面积大于IOOOkm2的河流有2条(长江、小安溪),流域面积在IOOO100km2的河流有8条(临江河、圣水河、九龙河、大陆溪、龙溪河、板桥河、太平河、白云溪)。各流域基本情况如下。1.1.3.1 长江干流长江在四川省合江县采溪口流入本区南部朱沱镇,在松溉镇大矶埴流出境内,境内干流长21.5km,流域面积55.2km20占全区辖区面积的3.61%o此段河道与北岸4条1级小河归属于长江北岸盆地水资源区。1.13.2临江河流域1.1.3.2.1临江;可临江河发源于宝丰镇华

8、家寺,境内流域面积658km2,占全区辖区面积的35.31%,河道全长84.8km,比降2.28%o,多年平均流量为6.35m3s0主河道流经来苏镇、南大街、胜利路、中山路办事处、陈食街道、临江镇,在何填镇两河口纳圣水河,后在聚美涵桥流入江津区境内至朱杨镇注入长江。整条河流流域内主要以农田耕地为主,水位变化大,部分河段受集镇生产生活污染,不能通航。1.1.3.2.2圣水河圣水河为临江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仙龙西山丘,东偏北流过仙龙镇,入上游水库,出库后曲折东偏南流,过五间镇、何埃镇、聚美镇(已合并到何填镇),又东汇入临江河。圣水河河道全长29.48km,流域面积IO1.km2,自然落差270.

9、5m。1.1.3.3大陆溪流域1.1.3.3.1大陆溪大陆溪发源于黄瓜山北西翼吉安镇金门村,经王坪镇流入四川省泸县、合江县又进入本区的朱沱镇、松溉镇,在松溉镇大陆村注入长江。流域总面积4554km2,河道总长66.1km,自然落差379m,多年平均流量为5.52m3se境内流域面积226km2,占全区辖区面积的14.34%,主河道长47.6km,比降3.57%o,整条河流流域内主要以农田耕地为主,滩多水急,水位变化大,部分河段受集镇生产生活污染,不能通航。1.13.4龙溪河流域1.13.4.1 龙溪河龙溪河发源于区宝峰镇庆阳村,境内流域面积338k?,占全区辖区面积的2.15%,主河道长7.9

10、kmo直接流入泸县境内。整条河流流域内主要以农田耕地为主,部分河段受集镇生产生活污染,不能通航。1.1.3.5九龙河流域1.1.3.5.1 九龙河九龙河发源于箕山东南翼石竹镇月耳塘,境内流域面积201.2km2,占全区辖区面积的12.77%,主河道长28.24km,比降4.75%。,多年平均流量为2.2m3s0流经茶山竹海、金龙镇、大安街道,在大安街道小拱桥村鸡公咀出境进入璧山区境内与璧山梅江河相汇合。1.136小安溪流域1.1.1.1.1 安溪小安溪发源于英山西北翼永荣镇白龙洞才氐合川区注入涪江,流域总面积1692km2,河道总长170km,自然落差259m,多年平均流量为5.43m3so区

11、境内流域面积402km2,占全区辖区面积的25.51%,河道长67.2km,自然落差177m,比降2.72%o,主河道流经永荣镇、红炉镇、双石镇、胜利路办事处、三教镇至板桥镇双河口进入铜梁区境内。河流源头至大涧口段落差大、河道窄、弯多、滩多、不能行船,大涧口以下河道落差较小,水流平缓,沿途建有船闸,可航行小木船和小型机动船。1.1.1.1.2 板桥河板桥河为小安溪左岸一级支流,板桥河发源于三教镇郝家坝村七社,流经三教镇、花桥场、板桥镇,于板桥镇文昌村汇入小安溪,流域面积147k2,河道长34.4km,自然落差118mo1.1.1.1.3 太平河I太平河是小安溪左岸一级支流,又称双桥溪。该河发源

12、于双桥区双路镇篮子沟,流经双桥区,又入大足境内,南沿成渝铁路入区境内,折东过太平,左纳邓家岩沟,东南汇入小安溪。太平河河长26.3km,流域面积105km2,自然落差87mo境内流域面积28.8km20境内流域面积28.8km2,河长6kmo1.1.1.1.4 流域1.1.1.1.5白云溪是漱溪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区永荣镇东岳村,西北流入荣昌区双河街道,于荣昌区清升镇漫水桥村汇入漱溪河。白云溪全流域面积109km2,河长24km,境内流域面积Ikm2,河长Ikmo表1.1-1主要河流概况表河流流经区县F(km2)1.(km)落差(m)区境内F(km2)1.(km)长江55.221.5临江河、

13、江津725100.1844065884.8圣水河10129.48270.510129.48大陆溪、泸县、合江455.466.137922647.6龙溪河、泸县4838419433.87.9九龙河、璧山、江津536.4575.6750201.228.24小安溪、大足、铜梁、合川169217025940267.2板桥河14734.411814734.4太平河大足、10526.38728.86白云溪、荣昌109241291112水文气象1.2.1 气候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季日照多,冬季日照少,且早春霜雪少,夏热多伏旱,晚秋多阴雨,冬短少严寒等特点。据气象站19

14、57-2015年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7oCx多年平均降雨量1044.7mmo年际降水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442.9mm(1962年),最小年降雨量为711.6mm(1961年),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各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为:春季23.4%,夏季46.2%,秋季24.4%,冬季6%。多年平均蒸发量1061.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1.5ms,瞬时最大风速26.0ms(10级),发生在1974年7月31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48.2ho区气象站气象特征值统计见表1.3-1.o表1.3-1区气象站历年月气象特征值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多年平

15、均气温()7.39.013.118.021.924.527.227.422.918.013.58.817.7多年平均最高温度()10.112.318.223.325.928.632.732.927.221.516.311.921.8多年平均最低温度()5.06.610.815.018.521.224.123.820.215.911.37.215.0蒸发量(mm)26.935.868.5102.5136.7126.6163.4174.9105.155.639.825.91061.7多年平均降雨量(mm)18.019.833.773.8132.5168.5171.5148.0140.180.041

16、.319.51044.7占年均降雨量(%)1.81.93.37.212.916.416.714.4I1.77.84.01.9100.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6838079798380788386858782最小相对湿度(%)30392815182629181327312413多年平均风速(m/s)1.31.41.71.81.71.51.71.61.61.31.31.31.5最大风速(m/s)11.010.016.017.321.315.726.014.314.713.016.010.726.0风向NNWNNWNNWNNWNNWNNWNNNWNNWNNWNNWNN多年平均日照时数(h)37.14

17、4.083.3124.7134.7129.9202.5216.6115.468.054.937.21248.21.2.2 径流规划区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少量为地下水补给,径流的年内变化与降雨一致。每年4月随着降水增加,径流量也相应增大,5月9月雨量进一步增多,进入汛期,径流量大增,但本区域常发生伏旱,在伏旱期径流显著减少,10月11月降水减少,径流补给也逐渐减少,12月翌年3月降水较少,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是径流的最枯时期。径流分布规律与降水基本一致,根据双石桥水文站1973年4月2017年3月(水文年)共44年流量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流量3.57m3s,多年平均径流深457mm,多年平均径流模

18、数14.31.(s.km2),径流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径流6.06m3s(1974年4月1975年3月),最小年径流1.36m3s(1978年4月1979年3月),分别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78倍和0.40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丰水期(410月)平均流量5.02m3s,枯水期(11月翌年3月)平均流量1.11.m3so1.2.3 洪水据双石桥站19732017年实测暴雨、19731999年洪水资料统计分析,大暴雨多发生在69月,洪水发生时间与流域暴雨相应。每年4月进入汛期,汛期又分夏汛和秋汛,7月份发生大暴雨次数最多,洪水也以7月最为集中,8月次之。一般67月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上速度较

19、快,与西北冷空气在本区域上空交绥,造成本区域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加上流域内地形的影响,暴雨的基本特点是多阵性暴雨,笼罩面积相对较小,强度较大,一次暴雨持续时间较短,造成的洪水峰型比较尖瘦,陡涨陡落,历时较短。8月份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期滞留在本区域上空,常出现伏旱,天气闷热少雨,且气温高、蒸发量大。910月随着西北冷空气的加强,副热带高压开始缓慢东移南退,冷暖空气在本区域上空交织,常形成绵绵秋雨,其特点是笼罩面积广,降雨强度相对较小,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洪水峰形较胖,过程较平缓,历时较长。1.3水资源状况根据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将区划为小安溪片区、临江河片区、九龙河片区、大陆溪片区4个五级分区,其

20、中龙溪河和长江干流段由于面积占比较小被划入大陆溪片区,而本次考虑到需分水至各河流,同时龙溪河、长江干流本不属于大陆溪流域,为精确划分水量,本次将龙溪河、长江干流单列出,故本次将区划分为6个五级水资源分区,分别为:小安溪片区、临江河片区、九龙河片区、大陆溪片区、龙溪河片区以及长江干流北岸片区。1.3.1 地表水资源数量13.1.1境内地表水资源量境内已有长系列实测资料的水文站较少,小安溪双石桥水文站一个,邻域大足有赖溪河玉滩水文站,璧山有南河河边水文站。对区而言,具有代表性较好的水文站为双石桥水文站。双石桥水文站1973年2016年径流系列按水利年(4月次年3月),丰水期(4月10月),枯水期(

21、11月次年3月)分别进行统计,经频率计算,采用P-II1.型曲线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双石桥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3.57m,多年平均径流深457mmo双石桥水文站径流计算成果见表1.3-1。表1.3/双石桥站长系列径流频率计算表单位:m3s资料系列时段均值CVCS/CV频率()510255075951973-2017水文年(4-3月)3.570.352.05.865.254.323.422.661.78丰水期(4-10)5.150.382.08.757.786.314.903.722.39枯水期(H-3)1.30.592.02.752.321.701.150.740.34根据双石桥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

22、,结合降雨修正系数,计算各区地表水资源量。成果见1.3-2。表1.3-2区各五级水资源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表五级区境内流域面积(km2)年降水量天然年径流量mm万m3mm万m3小安溪片区4021031.84147845718371临江河片区6581045.568794463.830518九龙河片区201.2104821106464.29340大陆溪片区226104923707465.410518龙溪河片区33.810463546463.31564长江干流片区55.210495790465.42569全区1576.2164422728801.3.1.2过境地表水资源量区境内长江从境南流过,过境水量

23、十分丰富,过境水量达2718亿m3,但由于地理位置低,除松溉长江提水2400万nW年外,沿途场镇生活用水,农田灌溉提取很少水量,基本上是进多少、出多少。除此之外,境内仅有几条源头小河,小安溪在区境河口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958km2,其中境内控制流域面积402km2,境外控制集雨面积93.8kr20大陆溪穿行于与泸县之间,在境内松溉汇入长江,河口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290km2,其中区境内控制流域面积226km2,境外203.Okm2,两条河流用水高峰期,基本无水出入境,汛期除工程拦截少许水量外,其余水量基本流入下游。两条河流因流域面积小,入境出境均无水文测站,一般采用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其余河

24、流均属源头小河,无客水流入。表1.3-3区各五级水资源区过境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表五级区入境以上流域面积(km2)年降水量天然年径流量mm万m3mm亿m3小安溪片区93.81031.896784570.43临江河片区0/I/九龙河片区0/大陆溪片区203104921295465.40.94龙溪河片区0/长江干流片区694725/2718全区309732719.371.3.2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根据市水资源公报(2018),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9078亿m3开发利用量为0.0281亿m3,开发利用率3.1%。1.3.3水资

25、源质量根据市区河长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水质断面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永河办发201715号),区目前已设置78个河道水质监测断面,对全区12条区级河流出入境断面、流经镇街交界断面及镇级河流流入区级河流入河断面水质进行监测,掌握入境、出境、镇级河流进入区级河流前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因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已逐步开展,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正在逐步实施,规模化养殖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改,区现状水质已逐步得到改善。表1.3-5区一级水功能区水质情况表序号河道功能区名称水质现状水质管理目标1长江长江Ji1.渝缓冲区II2龙溪河龙溪河源头保护区IIIII3龙溪河渝川缓冲区IIIIII4大陆溪大陆溪

26、源头保护区IIIII5大陆溪吉安开发利用区IIIIII6大陆溪渝川缓冲区IIIIII7大陆溪朱沱开发利用区III-VIII8临江河临江河源头保护区IIIII9临江河开发利用区III-IVIII-IV10临江河保留区IVIVI1.圣水河圣水河源头保护区IIIII12圣水河开发利用区IIIIII13九龙河九龙河源头保护区IIIII14九龙河开发利用区IIVIII-IV15九龙河璧山缓冲区IvIII16小安溪小安溪双石源头保护区IVII序号河道功能区名称水质现状水质管理目标17小安溪双石镇保留区IIIIII18小安溪铜梁缓冲区IIIIII19太平河太平河双石保护区inwII20板桥河板桥河源头保护区

27、IIIIII21板桥河开发利用区IIIIII22板桥河铜梁缓冲区IIIIII1.4水功能区划1.4.1 一级水功能区划根据区水功能区划(2011年),对区流域面积大于IOOkm2的河流共划为22个一级水功能区,其中保护区8个,河长85.5km保留区2个,长37.6km履冲区6个河长54.9km;开发利用区6个,河长167.7kmo表1.4-1区主要河流一级区划汇总表序号河流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合计个数长度个数长度个数长度个数长度个数长度(km)1长江北岸段1201202龙溪河段14.315.229.53大陆溪段15.9115.5228.7450.14临江河段16.1112.6167.5

28、386.25圣水河114.5115229.56九龙河段115.212.1127.73457小安溪河段131125193658太平河段16169板桥河12.513.1128.8334.410合计885.5237.6654.96167.722345.7141.1.长江北岸段长江川渝缓冲区,上起四川省合江县榕山镇,下至松溉镇大帆埴,河长20kmo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4.1.2 龙溪河段14121龙溪河源头保护区,上起区宝峰镇庆阳村本真寺,下至宝峰镇石朝门周家桥,河长4.3km。现状水质为m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4.1.2.2龙溪河渝川缓冲区,上起区宝峰镇石朝门周家桥,下至泸县三溪

29、口水库库尾,河长5.2km。现状水质为m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n类。1.4.1.3 大陆溪段1.4.1.3.1 大陆溪源头保护区,上起源头吉安镇金门村,下至吉安镇卿家桥上游,河长5.9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I类。141.3.2 大陆溪吉安开发利用区,上起吉安镇卿家桥,下至吉安镇泸永桥,河长2.2km0现状水质为山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确定。141.3.3 大陆溪渝川缓冲区,上起吉安镇泸永桥,下至朱沱四明村马滩,其间大陆溪干流总长25.4km,其中区境内河长15.5km。现状水质为m类,水质管理目标为m类。14134大陆溪朱沱开发利用区,上起朱沱四明村马滩,下至松溉镇大陆村汇

30、入长江口,河长26.5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确定。141.3.3.4 河段14141临江河源头保护区,上起源头宝峰镇华家寺,下至关门山水库大坝下游IOom,河长6.1km。现状水质为HI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I类。14142临江河开发利用区,上起关门山水库大坝下游,下至临江镇桐子屋基,河长67.5kmo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确定。14143临江河保留区,上起临江镇桐子屋基,下至何境镇长冲村江永桥,河长12.6km。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不低于现状水质类别。141.3.3.5 河141.3.3.5.1 水河源头保护区,上起源头吉安镇向阳村,下至上游

31、水库大坝下游IOOm,河长14.5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4152圣水河开发利用区,上起上游水库大坝下游,下至何境镇长冲村猫溪,河长15km。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确定。141.3.3.6 河段1.4.1.61九龙河源头保护区,上起源头大安街道月耳塘,下至金龙镇金鼎村小河坝,河长15.2km。现状水质为IH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n类。14162九龙河璧山缓冲区,上起大安街道德胜桥,下至蜂洞岩村小拱桥,河长2.1km。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n类。14163九龙河开发利用区,上起金龙镇金鼎村小河坝,下至大安街道德胜桥,河长27.7kmo现状水质为II

32、UV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确定。141.7小安溪段1.1.1.1.1 小安溪双石源头保护区,此段上起小安溪源头,下至双石镇,长约31km,为小安溪源头河段。现状水质为III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1.1.1.2 小安溪双石镇保留区,此段上起区双石镇,下至区板桥镇永和村,长约25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山类。1.1.1.1.3 小安溪铜梁缓冲区,此段上起区板桥镇永和村,下至铜梁区永嘉镇柒水滩大桥,长约9km0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In类。1.4.1.8太平河段1.1.1.1.4 太平河双石保护区,上起双石镇彭家院子,下至双石镇双岔河口,河长6.0kmo现状水质为IIV类

33、,水质管理目标为II类。1.4.1.9 板桥河1.4.1.10 板桥河源头保护区,上起源头三教镇郝家坝滴水岩,下至郝家坝柏树林,河长2.5km0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II类。1.4.1 9.2板桥河开发利用区,上起三教镇郝家坝柏树林,下至柳溪村干滩牌坊,河长28.8km。现状水质为山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确定。14193板桥河铜梁缓冲区,上起柳溪村干滩牌坊,下至板桥镇双河桥入汇小安溪口,河长3.1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为山类。1.4.2二级水功能区划1.4.2.1 长江北岸段无二级水功能区。1.422龙溪;可段无二级水功能区。1.4.2.3 大陆溪段14231大陆

34、溪吉安排污控制区,上起吉安镇卿家桥,下至吉安镇沱田湾,河长0.6km。现状水质为m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n类。1.423.2大陆溪吉安过渡区,上起吉安镇沱田湾,下至吉安镇泸永桥,河长.6km0现状水质m类,水质管理目标m类。1.423.3大陆溪朱沱饮用水源区,上起朱沱镇四明村马滩,下至朱沱镇五龙大桥,河长7.9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山类。14234大陆溪朱沱农业工业用水区,上起朱沱镇五龙大桥,下至朱沱镇笋桥,河长1.1.7km.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山类。14235大陆溪朱沱排污控制区,上起朱沱镇笋桥,下至松溉镇红岩山港桥园区应急处理坝,河长5.5km。现状水质为In类,水

35、质管理目标为山类。14236大陆溪松溉过渡区,上起松溉镇红岩山港桥园区应急处理坝,下至松溉镇大陆村汇入长江口,河长1.4kmo现状水质m类,水质管理目标类。1.4.2.4 临江河段1.4.241临江河来苏农业用水区,上起关门山水库大坝下游,下至来苏场上游申家桥,河长6.I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m类。14242临江河来苏排污控制区,上起来苏镇申家桥,下至来苏镇彭江滩,河长4.1km。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In类。1.424.3临江河来苏过渡区,上起来苏镇彭江滩,下至来苏镇福兴桥,河长6.0km。现状水质In类,水质管理目标HI类。14244临江河南大街饮用农业用水区,上起来

36、苏镇福兴桥,下至南大街双柏树,河长10.0km。现状水质为山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n类。1.424.5 临江河城区饮用水源区,上起南大街双柏树,下至红江闸坝下游IOOm,河长4.9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II类。1.424.6 临江河城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上起红江闸坝下游,下至观音桥污水处理厂上游,河长7.3kmo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V类。1.4247临江河城区排污控制区,上起观音桥污水处理厂,下至中山路花果村,河长3.2kmo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V类。1.424.8临江河城区过渡区,上起中山路花果村,下至卫星湖栏杆滩,河长5.5km。现状水质IV类,水

37、质管理目标IV类。14249临江河陈食排污控制区,上起卫星湖栏杆滩,下至才子村挡子口,河长2.0km。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V类。1.424.10临江河陈食过渡区,上起才子村挡子口,下至临江镇大桥院子,河长7.5km。现状水质W类,水质管理目标IV类。1.424.11 临江河临江工业用水区,上起临江镇大桥院子,下至临江镇甘家院子,河长5.8km。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V类。1.424.12 临江河临江排污控制区,上起临江镇甘家院子,下至临江镇黄金坡,河长1.8km0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v类。1.424.13 临江河由江过渡区,上起临江镇黄金坡,下至临江镇桐

38、子屋基,河长3.3km。现状水质W类,水质管理目标Iv类。1.424.14 水河圣水河五间农业用水区,上起上游水库大坝,下至何埃镇长冲村猫溪,河长15km0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In类。1.424.15 龙河段1.4.261九龙河金龙饮用水源区,上起金龙镇金鼎村小河坝,下至金龙镇寨子坡,河长13.7km。现状水质为m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n类。1.424.16 九龙河金龙排污控制区,上起金龙镇寨子坡,下至金龙镇二郎桥,河长2.7km。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n类。14263九龙河金龙农业用水区,上起金龙镇二郎桥,下至大安街道德胜桥,河长H.3km0现状水质为IV类,水质管理目标

39、为In类。1.424.17 段无二级水功能区。1.424.18 平河段无二级水功能区。1.424.19 桥河J14291板桥河三教渔业农业用水区,上起三教镇郝家坝柏树林,下至三教镇草坪村茅草坪,河长4.0kmo现状水质为In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n类。1.4292板桥河三教排污控制区,上起三教镇草坪村茅草坪,下至高坪村小屋基,河长2.6kmo该区现状水质为m类,水质管理目标为IV类。1.429.3板桥河三教过渡区,上起高坪村小屋基,经花滩水库,下至板桥镇欧家坝曾家院子,河长14.1km。现状水质In类,水质管理目标m类。1.429.4板桥河板桥饮用农业用水区,上起板桥镇欧家坝曾家院子,下至板桥镇

40、大坪村,河长4.9kmo现状水质In类,水质管理目标山类。14295板桥河板桥排污控制区,上起板桥镇大坪村,下至柳溪村干滩牌坊,河长3.2kmo现状水质In类,水质管理目标山类。1.5 经济社会现状2018年,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发展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以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为重要抓手,倾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双提升。1.5.1 综合2018年,经市统计局核定,区地区生产总值84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9%o第一产业增加值62.2亿元,比上年增长4.6%0第二产业增加值425.2亿元

41、,比上年增长9.6%o其中,工业增加值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4%o第三产业增加值3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8.1:56.5:35.4调整为7.4:50.3:42.3o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2.0%o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依口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1.4%、1.5%、2.8%x1.7%x0.1%x3.0%x5.7%、0.9%o1.5.2 农业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8万亩,比上年下降0.7%o油料播种面积17.4万亩,比上年增长3.2%o

42、蔬菜播种面积42.7万亩,比上年增长1.3%。粮食总产量47.7万吨,比上年增长0.1%。蔬菜产量70.1万吨,比上年增长4.3%o水果产量13.2万吨,比上年增长12.7%o水产品产量4.3万吨,比上年下降4.1%o油料作物2.4万吨,比上年增长1.8%。出栏生猪69.9万头,比上年增长0.3%。出栏家禽1605万只比上年增长0.5%。猪肉5.3万吨比上年增长1.6%o农业总产值90.1亿元。农业增加值6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o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54.6亿元,实现增加值42.0亿元,比上年增长5.7%;林业实现产值3.2亿元,实现增加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43、;畜牧业实现产值24.3亿元,实现增加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渔业实现产值6.9亿元,实现增加值5.4亿元,比上年增长0.9%;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1.亿元,实现增加值7656万元比上年增长4.7%。1.5.3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0家,实现增加值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产值10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o产值1-5亿元的企业122家,实现产值308.6亿元;5-10亿元企业57家,实现产值390.2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17家,实现产值243.9亿元。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8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o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

44、入比上年增长I1.9%。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3.9%,6.4%o产品销售率97.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41524元/人,比上年增长2.0%o全区共有建筑业联网直报企业96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0家,二级资质企业31家,三级资质企业42家。建筑企业在建总产值比上年增长I1.7%。建筑业注册地总产值比上年增长0.3%o建筑业税收收入8.0亿元,比上年下降17.3%o1.5.4 A201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4.1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8%,比上年提IH)1.86个百分点。1.6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

45、状1.6.1 现状水源工程区现已经用于供水任务的水源工程共计25910处,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1)型29座,小(2)型104座,山坪塘12939口,石河堰517道,提水泵站591处(包括松溉长江提水工程),引水工程43处;机井5653口。另有水窖、水池等微型水利工程6030处。另金顶寺水库、石梁桥水库在建。现状供水能力3.43亿m3o表1.6-1区现状水利工程统计表分区中型小(1)型小(2)型山坪塘石河堰提水泵站引水机井其他合计小安溪片区O72659218313062252181010235临江河片区4144338732501921876522757434九龙河片区O31214391421

46、751112578443883大陆溪片区O5813023072610908443357龙溪河片区OO4795401646154长江干流片区OO113257182273211847全区42910412939517591435653603025910表1.6-2区已建、在建工程可供水量表单位:万m3五级资源区频率地表水地表水小计地下水小计其他水所有类别合计蓄水工程引提水工程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塘堰等引提水中水小安溪片区平均024081317410078262600808675%018201101410070212600728195%013928474100633926006599临江河片区平均4480

47、3833448949721777421171782875%35842896370049721515221171520695%291222152833497212933211712987九龙河片区平均010512366756417300423875%07941946756349600356195%060714847562847002912大陆溪片区平均0770632992239500247875%0582523992209700218095%04454069921844001927龙溪河片区平均01131421574120041275%0851171583600036095%0659015831

48、300313长江干流片区平均0205422662128800128875%0155349662116500116595%01182726621051001051全区平均4480838093691163933867281173432975%3584633177351164029291281172975395%291248415933116402532728117257891.6.2供水量根据区水资源公报,2018年区总供水量3.2175亿m3,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供水量分别为3.1877亿A0.0281亿0.0017亿m3。1.6.3 用水量根据区水资源公报,2018年区全区用水总量3.21

49、75亿m3,其中生活用水量0.4749亿m3,占总用水量的14.8%;第一产业用水量1.803亿?,占总用水量的56.0%;第二产业用水量0.7798亿m3,占总用水量的24.2%;第三产业用水量0.1286亿m3,占总用水量的4.0%;生态环境补水量0.0312亿m3,占总用水量的1.%o1.6.4 现状用水水平区2018年人均用水量28Im3,高于全市人均用水量252m3,万元GDP用水量38m3,低于全市万元GDP用水量4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3m3,低于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6m3o1.7 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严重不足。区人均当地水资源量640m3/人,不足全市

50、平均水平1680m3人的平均,更远低于长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233Om3人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187m3人,属重度缺水地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当地水资源已基本无开发潜力。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7.3亿n?,2018年当地水源工程供水量已达3.2亿nP,接近水资源总量的44%,已基本没有开发潜力,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水的需求进一步加大,预计到2030年区域需水量达到4.75亿nr,,当地水资源量已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要求,本区域水量不足,区域外调水已成为必然途径。骨干水源少,水资源调配能力不足。全区已建蓄水工程总库容2.2亿n?,其中中型水库总库容只有0.62亿m3z只占蓄水工程总库容的

51、28%,其余均为小型水库和山坪塘,水资源调配能力不足,供水保证程度较低,急需一批新的水源工程。农业灌溉水量被挤占。由于总供水能力不足,水库工程中城镇供水与灌溉争水情况较严重,尤其体现在中型水库和较大规模的小型水库,部分水库功能调整为城镇供水,城镇供水以牺牲灌溉为代价,灌溉缺水量较大,缺水达20%o生态用水保证率差。生态基流是下游生态所依赖的上游河流水文基本流量,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运转的基本流量。区境内修建了137座水库,均具有灌溉、供水等任务,由于水库拦蓄河水,流域内开发利用加剧,导致水库下游河道水量减少、影响水生态系统运转。2编制依据与水量分配原则2.1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52、修正);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级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确定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1527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渝府发(2013)95号);水量分配暂行办法(水利部2007年第32号令);水利部关于做好水量分配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1368号);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技术大纲(试行稿)(水规总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相关成果;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区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市水利局关于印发市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方案的通知(渝水资20204号);市人民

53、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九龙坡等8个区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的通知(渝府办(2018)14号);水利部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水资管202067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工作的通知(办资管2020132号);市水利局关于印发小安溪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通知(渝水201946号);市水资源公报、水利统计年鉴等;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2.2 分配原则按照水量分配的指导思想和有关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结合区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水量分配的基本原则如下:22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在保护中谋发展,走

54、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维护河湖及地下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合理安排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保障河湖及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生态用水需水,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2.2.2 坚持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人民享有生存和发展的平等用水权利,享有用水情况的知情权。水量分配应考虑不同区域历史背景、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经济结构、发展水平、战略地位以及现状用水情况等,统筹城乡共同发展,保障区域和谐发展。2.2.3 坚持优化配置、强化节约的原则充分考虑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55、,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强化水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筹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化水资源配置,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224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正确处理流域内与流域外、上游与下游、现状与未来、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合理确定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水量分配规模。在优先满足本流域用水的前提下,考虑跨流域的水量调配,支持相邻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标。2.2.5 坚持民主协商、行政决策的原则水量分配涉及不同地区的利益,方案制订影响因素众多,应坚持民主协商的原则,就水量分配有关方法、方案等

56、关键性技术成果充分征求流域内各方意见,认真研究并开展技术和行政协调。3技术路线和水量分配方法3.1 技术路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维护河流健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按照水利部颁布的水量分配暂行办法(水利部2007年第32号令)及2011年水规总院编制的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大纲,结合最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未来供用水形势的新变化,开展水资源配置,并以此为基础,在保障河道内生态环境基本用水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各分区及河流可分配水资源量(包括外流域调入水量)0通过各分区、河流水量分配,明晰流域内各区用水量份额,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3.2 分析对象和范围分析对象:区。工作范围:根据区水资源三、四级区划成果,结合区当地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工作需求,将区划分为6个五级水资源分区,分别为:小安溪片区、临江河片区、九龙河片区、大陆溪片区、龙溪河片区以及长江干流北岸片区。其中区流域面积在IOOIOOOkn?的河流有8条(临江河、圣水河、九龙河、大陆溪、龙溪河、板桥河、太平河、白云溪),无100平方公里以下跨区县且河道外有重要用水的河流。表3.2-1各流域涉及乡镇情况河流涉及乡镇长江朱沱、松溉临江河宝峰、来苏、南大街、青峰、胜利路、中山路、大安、陈食、卫星湖、临江、吉安、仙龙、五间、何填圣水河吉安、仙龙、五间、何填大陆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