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1445951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 关键词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设项目评价报告书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0号)第十五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为规范安全评价行为,确保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了安全评价通则,规定了职业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目的、要求、程序和方法。 1.职业安

2、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本原则与目的 前者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的自主开展安全评价;其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而后者以消除生产中存在的职业危害为目的,应用职业卫生学原理和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判别其危害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对策的建议,并对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达到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前者侧重于危险因素(也包括有害因素),确保安全,减

3、少事故;后者侧重于有害因素,为保护劳动者健康以尽量消除职业危害。 2.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分类和范围 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四类;职业病危害评价分为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三类。职业职业评价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工程、系统的安全评价;职业危害评价则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3.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危险性识别和危险度评价,其具体的评价方法包括事故树、事件树、安全检查表、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道化学公司火

4、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等数十种方法;而职业病危害评价内容主要为生产过程中的“慢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放射性和非放射性)的识别及防护措施的评价,其方法包括卫生学调查、类比调查、检查表法、测试实验法及现场检测等方法。相比来说,安全评价的内容相对更全面,其内容中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 .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 安全评价的主要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为。准备阶段(收集相关资料、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等)编制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及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定性定量评

5、价形成结论并提出职业卫生防护对策和建议编制职业危害评价报告。 5相关结论与建议 作为评价报告书中最关键的章节:结论与建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的观点是需作到如下几点:结论明确,条理分明,全面概括,措施可行。首先要结论明确,从报告书之前的各项分析及与相关法规、标准的比对,工程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是与否的结论;其次,此阶段的论述一定得条理分明,按一定的规律或思路去写,每一条、每一段都要专注于说明某一个主题,切不可不同的内容混在一块杂谈;第三,全 面概括,作为全篇报告的结论部分,实际是对总个报告书的高度概括,既要精练,同时也要全面,尤其是之前

6、章节中重点提出的内容,一定要在此处尽量全面地列出来;第四就是措施可行,结论之后的措施建议,需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的标准与规范,考虑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条件与能力执行的措施建议。 6.评价报告书的规范格式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2X年4月11日,卫法监发202X3号)的要求,明确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具体书写格式,包括封面、封 二、封 三、封四及正文的字体、字号、排版等内容。同样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及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等对安全评价报告书的书写格式亦作了详细的规定。通过规范的评价及编制相应报告书,即可为生产单位职业危害管理提供

7、依据,也可作为国家决策和制定措施的依据。 .附:炼油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生产过程 炼油基本上是在管理和各种分馏塔、裂解、重整等装置中进行的确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最终生产出汽油、煤油等动力油,并从中撮部分溶剂油(苯、甲苯、二甲苯等),副产品是产量很大的石油沥青。大体可分为初步加工、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三个步骤。 1、初步加工。脱盐、脱水。在高压直流电场作用下,使原油中水滴聚集沉降,同时脱胎换骨掉无机盐。 2、一次加工。常压和减压蒸馏。在常压和减压下加热蒸馏,按照沸点高低将原油分馏为各种馏分。 、二次加工: (1)重整。在铂或铂铼催化剂(硅酸铝或氧化铝作担体)作用下,使原料油发

8、生重整反应,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 (2)分子筛脱腊。用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脱除原料油中的正烷烃,以降低航空用油的冰点和柴油的凝点。 (3)加氢精制(或加氢脱硫)。使原料油中的硫、氮、氧杂质与氢反应而脱除。 (4)催化裂化。用微球硅酸铝作催化剂,使重质原料油在高温下裂解,转化为轻质油品。加氢裂化是使重质原料油与氢反应而裂解,以生产优质汽油等。 (5)糠醛(或酚)精制。用糠醛(或酚)作溶剂,将润滑油分馏中不合需要的组分脱除。 (6)酮苯脱蜡。用丙酮(或丁酮)和苯的混合物作溶剂,经冷冻、过滤等过程,将润滑油中的蜡质脱除。亦可采用尿素脱蜡。 (7)白土精制。用白土(l2o.s

9、io2.2h)作吸附剂,脱除润滑油和石蜡中的残余溶剂、臭味和颜色等。 (8)蜡饼发汗。将蜡饼缓慢加热,控制在石蜡产品熔点以下1,使油质和熔点较低的蜡质渐渐熔化成液体流出,以抽取不同熔点的石蜡。 ()丙烷脱沥青。用液体丙烷作溶剂,将减压渣中的沥青质脱掉,为催化裂化和制取沥青提供原料。氧化沥青是在高温下加氧,使沥青原料发生缩全反应,以提高沥青质量。 (二)职业危害因素 石油加工过程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汽油蒸气和溶剂油蒸气,以及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各种热炉的岗位均属高温作业,以及噪声等危害。 1、多数生产岗位都有接触汽油蒸气的可能,溶剂提取过程中,作业场所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蒸气逸出。在常压减压蒸馏、

10、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等过程中,均可产生硫化氢,特别是在加工高含硫原油时更为严重。因此,汽油、溶剂油、硫化氢中毒的危险是炼油生产中主要的职业危害。 、润滑油酸碱精制过程中产生的酸蒸气,可引起化学灼伤。 3、各种加热炉均为高温作业,夏季可引起中暑,冬季可致上呼吸道感染。 4、噪声的危害也较普遍。 5、使用含放射源仪表时存在电离辐射危害可能。 (三)预防措施 1、炼油生产基本上是在各种装置和管道内进行,因此生产设备的密闭化、自动化是预防炼油生产中的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 2、所有生产场所必须加强防火防爆措施;加强设备的管理和及时检修,防止跑冒滴漏。 、在精制催化、裂化、加料,过滤机、泵、压缩机

11、等处安装密闭通风排毒设备。 、清刷油槽车、贮油罐的作业工人应供给防毒面具,并有专人管理和维修。 5、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如加热炉喷嘴可改用辐射式燃式喷嘴;压缩机、鼓风机等高压气体出口、放气管口设消声器;对发生哭声的泵应装设封闭隔声罩;噪声大管线用隔声材料覆盖。供给作业工作防噪声耳塞、耳罩。 、蜡饼发汗室采用自动控温装置,尽量减少在发汗室内的作业时间,以预防高温高湿的危害。 7、如存在使用放射源等放射性检测设备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取辐射防护设施。 参考文献 1、职业危害评价与控制/刑娟娟编著.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2. 2、安全评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2

12、.4 第二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 广西磊大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我单位委托贵公司对本单位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 评价性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我单位承诺。本单位为该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需要所提供的资料是全面、真实、可靠的。并为贵公司开展职业病危害所需现场调查、类比调查或现场检测提供协助。 委托单位: (盖章) 年月日 第三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总则 1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

13、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 1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及本规范的规定。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 a.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 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 c.其它有关资料。 2评价机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附件1。 23准备 准备阶

14、段完成以下工作: .对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b.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 c.编制预评价方案。预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 ).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 c).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内容和方法; d)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 24评价 评价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工程分析; b.职业卫生调查; c.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 2.41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建设项目基本,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 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

15、路线等: c,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d.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 e.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拟设置的卫生设施; g.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2职业卫生调查。 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时,应当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类比调查。 2.2.1收集资料 对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应收集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前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资料。 2.4.2类比调查

16、 对新建建设项目,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内容如下 a选址 同类建设单位自投入使用以来、其选址与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协调情况。 .总平面布置 同类建设单位工作区、生活区,居住区、废弃物处理、辅助用地的分布,尤真是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布置、运行、相互之间的影响情况。 c.职业病危害现状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近年来工作场所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平均浓度(强度)。 d.职业病防护设备 同类建设单位防毒、防尘、防高温、防寒、防湿、防噪声、防振动、防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各类防护设施配置和运行效果。 护耳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服、急救箱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和

17、使用情况。 休息室、卫生间、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卫生设施的配置、使用情况。 .职业病发病情况 同类建设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生的情况,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案例(包括原因、过程、抢救、整改措施)。 f.组织管理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人员设置。 .专项经费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护设备建设和运行经费投人情况。 2.3分析和评价 2.43.1评价依据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主要评价标准见附件2。采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 24.评价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a.检

18、查表法 依据评价标准、规范,编制检查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符合情况。 b类比法 利用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监测、统计数据,类推拟评价的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c.定量分级法 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等级。 依据有关标准,新建建设项目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同类企业类比调查、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根据己有测定资料,分别取得劳动者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

19、素浓度(强度)等数据,计算劳动者作业危害等级指数。计算方法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执行。 对目前尚无分级标准的或无类比调查数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依据国家、行业、地方等职业卫生标准、规范等,结合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配置方案,预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是否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2.3.评价内容和指标 2.4.33.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根据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各评价单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描述其理化特性、毒性、对人体危害、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接触人数、接触方式,评价劳动者作业危害等级。 .4.2选址、总平面布置按国家有关叭亚卫生标准。 2.4.3.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20、a.采用无毒、低毒或避免劳动者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工艺; b.在生产许可的条件下,隔离含有害作业的区域,使其避免对无害区域或相互之间的污染和干扰: c.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布置在工作地点机械或自然通风的下侧; .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热作业应设在建筑物的最上层;热源应尽可能设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有天窗下方。 .4.3.3.建筑物卫生学要求 a.建筑物容积应保证劳动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设计要求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b.建筑物的构造应使产生粉尘、毒物的车间结构表面不易积尘沾毒,并易于清除;热发散车间应利于通风散热;高湿车间应设置防湿排水设施,防止顶棚滴水和地面积水; .建筑物采光

21、、照明符合现行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等。 2.4.3.3.5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主要包括: a.除尘设施 .排毒净化设施 c.通风换气设施 d.事故应急设施 .噪声控制设施 f.防暑设施 g.防寒设施 防湿设施 .振动控制设施 j.非电离辐射防护设施 k.电离辐射防护设施 23.6应急救援设施 2.43.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4.3.8卫生设施 2.4.3.3.职业卫生管理 2.4.3.0职业卫生经费概算 2.预评价报告编制 预评价报告编制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汇总、分析各类资料、数据; .做出评价结论,完成预评价报告。 .6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按规定格式编写

22、(格式见附件3),其主要内容包括: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月的、依据、范围、内容和方法; b.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 对建设项目选址和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主要产生环节、对人体的主要职业危害、可能产生的浓度(强度)及其职业危害程度预测等; d.对拟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技术分析及评价,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

23、的防护对策; f.评价结论。对评价内容进行归纳,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的建议,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2评价方案编制 评价单位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预评价报告内容和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编制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 .工程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真诚运行情况; c.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 d组织实施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3.现场调查 评价单位在接受评价委托后进

24、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学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3.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和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a.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原料、半成品、中间产物、产品和废弃物的名称、生产和使用数量、理化特性、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低温、振动、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 c.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致病病原体。 .3.2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学卫生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教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3调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进

25、行施工、是否落实各阶段设计审查时提出的职业卫生审查意见。 3.3.4职业卫生管理调查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b.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善情况: c.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健康监护情况; 职业卫生资料归档情况。 34现场监测。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 .4.1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工生标准执行 3.2测试条件。按设计满负荷生产状况。 4.3测试频次。根据生产工艺、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以及危害程度分类,般连续采样测定三天,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取样品不行少于三个,测试结果取其均值(放射、噪声等物理因素测试结果除

26、外)。 特殊情况按相应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执行。 3.4.4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测试点的设置原则见附件。 3.5职业性健康检查 对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确定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依据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 .评价结果 .评价选址、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工程防护设施及其效果; c.计算职业病危害因素每个测试点浓度(或强度)的均值,其中粉尘浓度的测试数据计算几何平均数,毒物浓度计算算术平均数或几何平均数(其测试数据如为正态分布计算算术平均数,如为偏态分布则计算几何平均数),噪声测试数据不计算均值;每个测试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

27、度)未超过标准的为合格,超过标准的为不合格: d.依据上述计算结果,评价各项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评价因生产工艺或设备技术水平限制,对-些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岗位所采取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效果; e.评价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警示标识配置情况; f.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执行落实情况。 3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宴内容: a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和内容; b.建设项目及其试运行概况; c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其浓度或强度,职业病危害程度; d.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

28、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设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e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f评价结论及建议。 3.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按规定格式编写,格式见附件5。 附件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图 附件2 主要评价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53-85 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6、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b6910-1997 7、有毒作业分级gb1231-90 、生产

29、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17-86 、高温作业分级bt/t401997 0、低温作业分级gb/t1440-93 11、冷水作业分级/439-93 1、噪声作业分级ld8019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7 4、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5-89-b1l6668 gb18053-202X-gb1803-202X 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87 16、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479284 17、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02-88 18、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1489 1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6-89 20、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0437

30、-89 21、其它与职业卫生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程和规范等 附件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格式 1、封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加盖公章) 年月日 2、封二 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3、封三 项目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承担单位:评价机构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封四 目录;按照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内容、方法、标准、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评价结论、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的顺序排列。 、正文 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

31、标仿宋体,标准号,30行页,30字/行。 6、附件 附件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测试点设置原则 、化学因素的测试点设置原则 1.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1.1.测试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奏地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但不影响劳动者的正常操作,且应避免生产过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收集器内。 .2选择的测试点必须包括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点,并引作为重点测试点。 11.3在测试点上设置的收集器应在劳动者的呼吸带,距地面1.5米 .2工作场所测尘点选择原则 1.2.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尘地点 1.2测尘位置应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

32、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有气流影响时,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2、物理因素的测试点设置原则 2.1车间内噪声测试点选择原则 2.1著车间内各处声级差别不大(小于分贝),则只语在车间内选择-3个测点。 2.1.2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大于3分贝),则需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级差应大于或等于3分贝,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须小于3分贝,每个区域取1个测点。这些区域必须包括所有劳动者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工作、活动的地点和范围。 2.1.3测量时,应将传声器放置在操作人员的

33、耳朵位置(人离开)。 2微波辐射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2.2.1为测得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所受辐射强度,必须在各操作岗位分别予以测定,应以头和胸部为代表。 22.2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眼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 2.2.3当需要探索其主要辐射源,了解设备泄漏情况时,可紧靠设备测试。其所测值仅供防护时参考。 2.3超高频辐射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3.1工作场所场强测量时,区分别测量操作点的头、胸、腹各部位。 2.2对设备泄漏场强测量时,可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0nl处测量,其所测数值仅供防护时参考。 2.4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点的设置原则

34、按相关标准规定执行。 附件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格式 、封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加盖公章) 年月日 2、封二 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3、封三 项目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承担单位:评价机构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4、封四 目录,按照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内容、方法、标准、建设项目概况、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分析与评价、评价结论、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的顺序排列。 5、正文 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30

35、行/页,3字行。 6附件 第四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总则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及本规范的规定。 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1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 a.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 b.可行性研究资料(

36、含职业卫生专篇); c.其它有关资料。 .2评价机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附件。 .3准备 准备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对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 c.编制预评价方案。预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a)建设项目概况; b)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 )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内容和方法; d).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 24评价 评价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工程分析; b.职业卫生调查; c.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

37、 4.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建设项目基本,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 b.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 c.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1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没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 e.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拟设置的卫生设施; g.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2.4职业卫生调查 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时,应当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类比调查。 .2.1

38、收集资料 对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应收集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前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资料。 2.22类比调查 对新建建设项目,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内容如下: a.选址 同类建设单位自投入使用以来,其选址与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协调情况。 b.总平面布置 同类建设单位工作区、生活区、居住区、废弃物处理、辅助用地的分布,尤其是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布置、运行、相互之间的影响情况。 c职业病危害现状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近年来工作场所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平均浓度(强度)。 d.职业病防护设备 同类建设单位防毒、防尘、防高

39、温、防寒、防湿、防噪声、防振动、防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各类防护设施配置和运行效果。 护耳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服、急救箱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 休息室、卫生问、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卫生设施的配置、使用情况。 e.职业病发病情况 同类建设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生的情况,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案例(包括原因、过程、抢救、整改措施)。 组织管理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人员设置。 g.专项经费 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护设备建设和运行经费投入情况。 .4.3分析和评价 2.43.评价依据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主要评价标准见附件2。 2采

40、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 2.4.3.评价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检查表法 依据评价标准、规范,编制检查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符合情况。 b.类比法 利用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监测、统计数据,类推拟评价的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c.定量分级法 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等级。 依据有关标准,新建建设项目根据建设

41、项目工程分析和同类企业类比调查,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根据已有测定资料,分别取得劳动者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等数据,计算劳动者作业危害等级指数。计算方法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执行。 对目前尚无分级标准的或无类比调查数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依据国家、行业、地方等职业卫生标准、规范等,结合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配置方案,预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是否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2.3.3评价内容和指标 .4.3.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根据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各评价单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描述其理化特性、毒性、对人体

42、危害、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接触人数、接触方式,评价劳动者作业危害等级。 .4.3.3.选址、总平面布置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 2.4.3.3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a.采用无毒、低毒或避免劳动者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工艺; b.在生产许可的条件下,隔离含有害作业的区域,使其避免对无害区域或相互之间的污染和干扰; c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布置在工作地点机械或自然通风的下侧; d.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热作业应设在建筑物的最上层;热源应尽可能设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有天窗下方。 2.4.3.34建筑物卫生学要求 a建筑物容积应保证劳动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设计要求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43、b建筑物的构造应使产生粉尘、毒物的车间结构表面不易积尘沾毒,并易于清除;热 3发散车间应利于通风散热;高湿车间应设置防湿排水设施,防止顶棚滴水和地面积水。 c.建筑物采光、照明符合现行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等。 2.4.5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主要包括: a.除尘设施 .排毒净化设施 c.通风换气设施 d.事故应急设施 e噪声控制设施 f.防暑设施 g.防寒设施 h.防湿没施 i.振动控制设施 j.非电离辐射防护设施 k.电离辐射防护设施 2.4.应急救援设施 24.33.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卫生设施 33.9职业卫生管理 2.433.1职业卫生经费概算 25预评价

44、报告编制 预评价报告编制阶段完成以下工作: a.汇总、分析各类资料、数据; 做出评价结论,完成预评价报告。 .6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按规定格式编写(格式见附件3),其主要内容包括: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内容和方法; b.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 c.对建设项目选址和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主要产生环节、对人体的主要职业危害、可能产生的浓度(强度)及其职业危害程度预测等; d对拟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技术分析及评价,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

45、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e.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 f.评价结论。对评价内容进行归纳,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的建议,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4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1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2评价方案编制 评价单位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预评价报告内容和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编制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 b.工程建设概

46、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试运行情况; c.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 d.组织实施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3现场调查 评价单位在接受评价委托后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学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3.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和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原料、半成品、中间产物、产品和废弃物的名称、生产和使用数量、理化特性、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 b.物理因素。噪声、高温、低温、振动、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 c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致病病原体。 .3.2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47、建筑学卫生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3.3.3调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进行施工,是否落实各阶段设计审查时提出的职业卫生审查意见。 .4职业卫生管理调查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b.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善情况; c.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健康监护情况; d职业卫生资料归档情况。 .4现场监测。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 3.4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执行。 3.4.2测试条件;按设计满负荷生产状况。 3.3测试频次。根据生产工艺、职业危害因素

48、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以及危害程度分类,一般连续采样测定三天,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取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测试结果取其均值(放射、噪声等物理因素测试结果除外)。 特殊情况按相应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执行。 3.44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测试点的设置原则见附件4。 3.职业性健康检查 对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确定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依据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 3.6评价结果 a评价选址、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b工程防护设施及其效果, c.计算职业病危害因素每个测试点浓度(或强度)的均值,其中粉尘浓度的测试数

49、据计算几何平均数,毒物浓度计算算术平均数或几何平均数(其测试数据如为正态分布计算算术平均数,如为偏态分布则计算几何平均数),噪声测试数据不计算均值,每个测试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未超过标准的为合格,超过标准的为不合格; .依据上述计算结果,评价各项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评价因生产工艺或设备技术水平限制,对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岗位所采取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效果; e.评价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警示标识配置情况; f.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执行落实情况 .7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评价目的、依据、范围

50、和内容; b.建设项目及其试运行概况; c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其浓度或强度,职业病危害程度; d.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设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e.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f.评价结论及建议。 .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按规定格式编写,格式见附件5。 主要评价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b018793 4、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b508-5 、生产

51、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1-9 6、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b16910-1997 7、有毒作业分级 1331-9 8、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b587-86 9、高温作业分级 g/420-1997 10、低温作业分级 g/14493 1、冷水作业分级 g439-93 12、噪声作业分级 l80-195 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 1、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165-89gb166-89 g805-202X-gb1808-20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187 6、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472-8 17、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72-88

52、18、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gb04-8 1、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b1046-9 20、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10437- 2、其它与职业卫生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程和规范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格式 1、封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加盖公章) 年月日 2、封二 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3、封三 项目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承担单位:评价机构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4、封四 目录;按照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内容、方法、标准、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53、、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评价结论、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的 顺序排列。 5、正文 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号,0行页,30 字行。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测试点设置原则 1、化学因素的测试点设置原则 11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1.1测试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奏地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但不影响劳动者的正常操作,且应避免生产过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收集器内。 1.2选择的测试点必须包括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点,并引作为重点测试点。 .1.在测试点上设置的收集器应在劳动者的呼吸带,距地面15米 .2工作场所测尘点选择

54、原则 1.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尘地点 .2测尘位置应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有气流影响时,-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物理因素的测试点设置原则 2.车间内噪声测试点选择原则 2.1著车间内各处a声级差别不大(小于3分贝),则只语在车间内选择1-3个测点。 2.1.2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大于3分贝),则需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级差应大于或等于3分贝,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须小于3分贝,每个区域取1个测点。这些区域必须包括所有

55、劳动者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工作、活动的地点和范围。 .1.3测量时,应将传声器放置在操作人员的耳朵位置(人离开)。 2.2微波辐射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2.21为测得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所受辐射强度,必须在各操作岗位分别予以测定,应以头和胸部为代表。 2.2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眼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 .23当需要探索其主要辐射源,了解设备泄漏情况时,可紧靠设备测试。其所测值仅供防护时参考。 2.超高频辐射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2.1工作场所场强测量时,区分别测量操作点的头、胸、腹各部位。 232对设备泄漏场强测量时,可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0mnl处测量,其所测数值仅供防护时参考。 24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点的设置原则按相关标准规定执行。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格式 、封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加盖公章) 年月日 2、封二 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 项目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