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控制正交试验设计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434920 上传时间:2021-04-3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质量管理与控制正交试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正交试验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正交试验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与控制正交试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与控制正交试验设计(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4章 正 交 试 验 设 计 )3(L 49列号水平试验号1 2 3 4432187659 211133223 132121323 232113132 332132211A B C D 4.1 概述 n适合多因素试验n全面试验 :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都相互搭配进行试验 例 : 3因 素 4水 平 的 全 面 试 验 次 数 43=64次n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design) :利用正交表科学地安排与分析多因素试验的方法 例 : 3因 素 4水 平 的 正 交 试 验 次 数 : 16 4.1.1 正交表(orthogonal table)(1)等水平正交表:n各因素水平数相等的

2、正交表记号 :Ln( r m ) n L正交表代号n n正交表横行数(试验次数)n r因素水平数n m正交表纵列数(最多能安排的因数个数) 等水平正交表特点n表中任一列,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同 n表中任意两列,各种同行数字对(或称水平搭配)出现的次数相同 n两性质合称为“正交性” :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排列整齐、规律,也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散布均匀 (2)混合水平正交表 n各因素的水平数不完全相同的正交表 n混合水平正交表性质: (1)表 中 任 一 列 , 不 同 数 字 出 现 次 数 相 同( 2) 每 两 列 , 同 行 两 个 数 字 组 成 的 各 种 不 同 的 水 平 搭 配

3、 出现 的 次 数 是 相 同 的 , 但 不 同 的 两 列 间 所 组 成 的 水 平 搭 配 种类 及 出 现 次 数 是 不 完 全 相 同 4.2.1 单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n例:单 指 标 : 乳 化 能 力 因 素 水 平 : 3因 素 3水 平 ( 假 定 因 素 间 无 交 互 作 用 )4.2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法 (1)选正交表n要求:因 素 数 正 交 表 列 数因 素 水 平 数 与 正 交 表 对 应 的 水 平 数 一 致选 较 小 的 表n选L9(34) (2)表头设计n将试验因素安排到所选正交表相应的列中 n因不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一个

4、因素占有一列(可以随机排列)n空白列(空列):最好留有至少一个空白列 (3)明确试验方案 (4)按规定的方案做试验,得出试验结果注意 :n按照规定的方案完成每一号试验 n试验次序可随机决定n试验条件要严格控制 (5)计算极差,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n三个符号: Ki:表示任一列上水平号为 i 时,所对应的试验结果之和。 ki :ki= Ki/s,其中s为任一列上各水平出现的次数 R(极差):在任一列上 R=maxK1 ,K2 ,K3minK1 ,K2 ,K3,或 R=maxk1 ,k2 ,k3mink1 ,k2 ,k3 n R越大,因素越重要n若空列R较大,可能原因: 漏 掉 某 重 要 因 素

5、因 素 之 间 可 能 存 在 不 可 忽 略 的 交 互 作 用 (6)优方案的确定n优方案:在所做的试验范围内,各因素较优的水平组合n若指标越大越好 ,应选取使指标大的水平 n若指标越小越好,应选取使指标小的水平n还应考虑:降低消耗、提高效率等 (7)进行验证试验,作进一步的分析n优方案往往不包含在正交实验方案中,应验证n优方案是在给定的因素和水平的条件下得到的,若不限定给定的水平,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试验方案 n对所选的因素和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找到新的更优方案n趋势图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1) 明 确 试 验 目 的 , 确 定 评 价 指 标(2) 挑 选 因 素 (包 括 交

6、互 作 用 ), 确 定 水 平(3) 选 正 交 表 , 进 行 表 头 设 计(4) 明 确 试 验 方 案 , 进 行 试 验 , 得 到 结 果(5) 对 试 验 结 果 进 行 统 计 分 析(6) 进 行 验 证 试 验 , 作 进 一 步 分 析 4.2.2 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1)交互作用的判断n设有两个因素A和B ,各取两水平n在每个组合水平上做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判断 A1 A2B1 25 35B2 30 40A1 A2B1 25 35B2 30 15 (2)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 例:n 3因素2水平n交互作用:AB、ACn指标:吸光度 ,越大越好

7、 选表 n应将交互作用看成因素 n按5因素2水平选表:L8(27)表头设计 n交互作用应该占有相应的列交互作用列n交互作用列是不能随意安排n表头设计两种方法:查 交 互 作 用 表 查 表 头 设 计 表 明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得到试验结果 计算极差、确定因素主次 注意:n排因素主次顺序时,应该包括交互作用优方案的确定 n如果不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优方案:A2B2C1 n交互作用AC比因素C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更大 n因素A,C水平搭配表 因 素 A, C水 平 搭 配 表 A1 A2C1 (y1+ y3)/2=(0.484+0.532)/2=0.508 (y5+ y7)/2=(0.472+

8、0.554)/2=0.513C2 (y2+ y4)/2=(0.448+0.516)/2=0.482 (y6+ y8)/2=(0.480+0.552)/2=0.516 说明: n表头设计中的“混杂”现象(一列安排多个因素或交互作用)n高级交互作用 ,如AB C,一般不考虑n r水平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要占r1列 ,当r2时,不宜用直观分析法n即使不考虑交互作用,最好仍与有交互作用时一样,按规定进行表头设计 4.3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法 n能估计误差的大小 n能精确地估计各因素的试验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 4.3.1 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与格式 设:n用正交表Ln(rm)来安排试验 n试验结果为y

9、i(i=1,2,n) (1)计算离差平方和 总离差平方和 2 2 21 1 11( ) ( )n n nT i i ii i iSS y y y y Q Pn 1n iiT y21n iiQ y 2211 ( )n ii TP yn n 设: 各因素引起的离差平方和 n第j列所引起的离差平方和 :22 21 1( ) ( )r rj i ii ir T rSS K K Pn n n 1mT jjSS SS 因此: 交互作用的离差平方和 n若交互作用只占有一列,则其离差平方和就等于所在列的离差平方和SSj n若交互作用占有多列,则其离差平方和等于所占多列离差平方和之和, 例 : r=3时 1 2

10、A B A B A BSS SS SS ()() 试验误差的离差平方和 n方差分析时,在进行表头设计时一般要求留有空列,即误差列 n误差的离差平方和为所有空列所对应离差平方和之和 : eSS SS空列 (2)计算自由度总自由度 :dfTn1任一列离差平方和对应的自由度 : dfjr1交互作用的自由度 :(以AB为例)n dfABdfA dfBn dfAB( r1 )dfj若r 2, df ABdfj若r 3, dfAB 2dfj= dfA dfB误差的自由度: dfe空白列自由度之和 (3)计算均方n以A因素为例 :AA ASSMS df A BA B A BSSMS df ee eSSMS

11、dfn以AB为例 :n误差的均方: 注意:n若某因素或交互作用的均方MSe,则应将它们归入误差列n计算新的误差、均方 例 : 若 MSA MSe 则 : e e ASS SS SS e e Adf df df ee eSSMS df (4)计算F值n各均方除以误差的均方,例如: AA eMSF MS A BA B eMSF MS AA eMSF MS A BA B eMSF MS 或 或 (5)显著性检验n例如:若 ,则因素A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 若 ,则交互作用AB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 ( , )A A eF F df df ( , )A B A B eF F df df (6)列方差分析表

12、 L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 L8(27)表头设计 L27(313)表头设计 因素数列 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3 A B (AB) 1 (AB)2 C (AC)1 (AC)2 (BC)1 (BC)24 A B (AB)1(CD)2 (AB)2 C (AC)1(BD)2 (AC)2 (BC)1(AD)2 D (AD)1 (BC)2 (BD)1 (CD)1 试验号因 素得分A B C1 1 1 1 1 1 22 1 2 2 2 2 63 2 1 1 2 2 44 2 2 2 1 1 55 3 1 2 1 2 66 3 2 1 2 1 87 4 1 2 2 1

13、 98 4 2 1 1 2 10K 1 8 21 24 23 24K2 9 29 26 27 26K3 14K4 19k1 4.0 5.2 4.0 5.8 4.0k2 4.5 7.2 4.5 4.8 4.5k3 7.0k 4 9.5极差R 5.5 2.0 0.5 1 0.5因素主次A B C优方案A4B2C2 例6-8因素水平表水平因 素温度(A)/甲醇钠量(B)/mL醛状态(C)缩合剂量(D)/ mL1 35 3固0.92 25 5液1.23 45 4液1.5 试验号因 素合成率/%(合成率70)/%A B C D1 1 1 1(1)1 69.20.82 1 2 2(2)2 71.8 1.8

14、3 1 3 3(2)3 78.0 8.04 2 1 2(2)3 74.1 4.15 2 2 3(2)1 77.6 7.66 2 3 1(1)2 64.53.57 3 1 3(2)2 69.20.88 3 2 1(1)3 69.70.39 3 3 2(2)1 78.8 8.8K 1 9.0 2.54.6 15.6K2 8.2 9.1 29.52.5K3 7.7 13.3 11.8k1 3.0 0.81.5 5.2k2 2.7 3.0 4.90.8k3 2.6 4.4 3.9极差R 0.4 3.6 4.4 6因素主次C D B A优方案C 2D1B3A2 L8(424)表头设计因素数列号1 2 3 4 52 A B (AB)1 (AB)2 (AB)33 A B C4 A B C D5 A B C D 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