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形表达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21426691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形表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形表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形表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形表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形表达(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南营中学 谭云英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形表达,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学中要强化图象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甚至世界观。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识图能力往往表现得较差,在地图分析、归纳地理事物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这也使得学生觉得地理很难。有很多学生因读图困难而 “望图兴叹”,闻地理丧胆。因此,要想学好地理,读图能力就显

2、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以下几点教学体会:一、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地理学科的学习,首先要学会读图。只有学会了读图,才能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学会正确用图。因此,可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是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和关键。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读图的基本技能。刚上初中的学生,对色彩斑斓的地理图册,非常有兴趣,但是却不懂得如何看图,不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不知道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这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掌握。首先,会编顺口流,巧学巧记。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读图的基本技能,经常从引导学生学习图例符号、方向

3、、比例尺等抓起,让学生对照具体的图例,一点一点去识记,去掌握。我还要求学生根据符号的形状,功用等特点,编写顺口流。然后,经老师收集、整理、编写出了通俗易懂,易学易记的“地理符号识记歌”,如“一般公路线长长,高速公路两条杠,火车铁路三节棒”;“ 上北下南左为西, 右东两手来区分;北东西南出新闻, 四方符号NEWS论”;“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等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以图释文,图文并举。教学中我不是让教材上的图像图表材料成为聋子的耳朵,而是把地图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结合图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地图信息,通过

4、地图信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养成读图思考的习惯,并且强化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灵魂”意识,使学生形成看到地理课本的第一眼应该是读图的习惯。如在讲解地图上的方向时,可先指导学生读课本中“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图,在弄清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由此定出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懂课本P20练习题第1题,回答:你家在学校什么方向?邮局又在你家的什么方向?再指导学生读课本“有指向标的地图”,回答: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教师还要强调,在实地运用地图找目标的时候,必须使图上方向与地面实际方向一致;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通过师生双边共同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

5、力和理顺学生读图思维;又能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去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习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更能使学生直观地记住各种地形名称及具体位置,避免张冠李戴。又比如在七(上)地球与地球仪的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认识、理解并区分经线和纬线,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及点与点的位置关系。以后学习地球的运动、地形图的判读、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都会游刃有余。可见,以图释文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收到图文并举、相得益彰之效。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是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和关键

6、,我们一定要抓好这一环节。二、注重利用挂图、多媒体地图指导学生正确读图。地理教材中有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比较难,对于这些难点知识的突破就可以运用插图进行分解、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学习天气与气候部分内容时,如何通过气温和降水图判断气候类型难住了不少学生,虽然课本中给出了一些气温和降水量的插图,但作为这种全新的插图,学生还是会感觉一时无从下手。这时,我会利用挂图、或多媒体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完成对难点知识的分解。首先了解图名,知道该图大体上的内容。其次看坐标,知道横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意义,该组图中分别有两个纵坐标,要依次读出来,接着看图例,曲线表示气温,柱状体表示降水,最后读出各种

7、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各月变化特点。做到通过这种类型图能直接判断出气候类型,然后对学生的要求再上升一个档次,请学生自己画出自己家乡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完成对该知识点的升华。又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内容时,我力求把教学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把东西半球图制作成flash动画,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加强。再比如讲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一课时,我 利用多媒体教学,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新疆舞蹈,播放

8、动听的新疆歌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然后再通过老师填图来向学生介绍有关新疆的知识点,比如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新疆的三山两盆、新疆的城市分布、农业分布等等;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活动”中的相关练习题。这样,形象直观的把知识点展示在学生眼前,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容易,而且印象深刻,老师既传授了学生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动手能力和爱国情感,一举多得。可见,运用挂图、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还可以使知识点具体化,使教师讲有所指,学生听有所向,更教会了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从而提高了学生读图的效

9、率和能力。三、重视培养、利用学生的空间探究能力。作为地理老师皆熟知,不仅学习语文、几何需要空间探究能力,学习地理也同样需要这些能力。学生良好的地理空间探究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基础,这种空间探究能力是学生各种素质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却又是培养难度很大的基本素质。依据地理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学生空间思维形成的基本规律,结合教学经验,建议在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探究能力过程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生活。地理空间探究能力也是生活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经常在生活实际中运用。例如,不少考上大学的学生不知到自家门前小河流淌的方向,乘车不知道汽车运行的方向,出国很少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规律。刚开始训练学生的空间感可以从判

10、定所在学校大门的朝向,城市主街道的走向,当地最大河流的流向,冬夏傍晚时太阳在空中的方向等生活实践入手;在野外实践中可以对当地的盛行的风向,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进行实地观察,真正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再如,在学习八(上)省级行政区这节内容时,要记许多行政区的轮廓,学生一看就心烦,这时,老师就要善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会学生巧记的方法,比如,在记青海省的轮廓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下这个省的轮廓像什么动物?学生一看便知,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那么小兔子一般吃什么呢?当然吃青草啦。而青海一定有很多青草,所以,只要在省级行政区中见到“小兔子”,那它就一定是青海。我们再来看看陕西省的轮廓

11、图,它有点像一只蹲坐的松鼠躲在黄河大“几”字的伞下闭目养神,所以,有“伞”的地方就有陕西。以此类推,其他的省的轮廓都可以让学生利用想象能力把他们和生活中或身边的一些图形联系起来记,这样既学的有趣,又记得准确、牢固,可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地理知识,体会地理空间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探究能力和读图能力。 2、从已知到未知。 要尽快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探究能力还要从身边的熟悉的事项开始,由已知的事项推及未知的事项。例如从家乡小河的流动想象长江黄河的奔流不息,从江河的流动变化推测地形的起伏陡缓;看到当地太阳月亮东升西落,推及其他地区一样是日月东升西落,且东边

12、升落较早,西边较迟;从地球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特点推及火木土星上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规律。再比如发现重庆市秀山县洪安农村的房屋朝向大多向南方,思考其中的缘由,很容易得出南方各省,乃至整个南方各乡村房屋朝向的共同规律,进而认识到太阳辐射对人类聚落的影响。 3、化大为小。对于空间跨度大,思维比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充分利用教具的直观性和“小”的特点,把地理事物或现象置于学生的视觉感知范围内,形成表象,有利于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教具主要包括教学挂图、示意图、图片资料、地理模型、模具等。其中,教学挂图利于学生形成一个能自己把握的虚拟空间,为想象提供场地。特别是各类专题地图,能够把某一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

13、变化简单明了的显示出来;示意图则有利于理解某些具有动态发展的地理现象。类似的有中国地形剖面结构示意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土地结构示意图此外,现代教学手段的引用、图片资料、模型、模具主要利于学生形成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4、加强野外观察。中学生也应该经常到野外去观察。它不单是促进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发展,其最大的作用在于为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最直观的素材和最准确的空间概念,实际上也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达到化抽象为直观的目的。学会观察身边的地理事象,探寻其中的规律,有利于提升思维境界,更好的培养地理空间探究能力。四、注意读图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应贯穿在

14、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一方面用图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当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巩固所学。教师在训练前要进行情景问题的设计,问题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其次,地图是对客观地理事物的

15、描述,其描述方法与绘画不同,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相差很大,例如城市用圆圈表示等。再者学生在复杂的地图上无法正确判读注记,使地理事物无法迅速正确找到,或错误的读取地理事物的注记。因此,地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地图使用才能顺利,地理课才能学好。 再次,教学用图在内容上要鲜明、突出,在表现形式上要清晰、醒目。课堂阅读地图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要求应从简单到复杂。注意运用从分解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图应简单明了,主题突出。读图时一次不宜提出较多的目标。在太复杂的地图中寻找信息,干扰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观察主要目标,会增加读图与析图的难度,容易挫伤学生用图的积极性。如果讲解的问题较复杂,可

16、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地图,一一观察后再逐渐叠加综合,以判明不同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因此,精心准备地图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地图的基础。 总之,在地理学习中要及时总结,狠抓重点,加强地图学习的有效性,挖掘地图信息,善于将热点问题及时通过地图表现,反复进行图文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分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要让学生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通过多方面的联系使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地理教学中应将读图训练贯穿始终,长期坚持,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定能逐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