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21400541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安全稻米产品的需求,提升稻米卫生品质 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 品放心工程”,推进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我市研究制订了本操作规程。在 缺少水稻种植大户且稻谷商品率的市情下,在梧塘溪游和东峤前沁做好示范,大 力宣传发动稻区农民参照本规程进行栽培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 促进我市全面提高稻米安全卫生品质。一、产地环境条件要求(一)气候条件主要是光、温、水条件。充足光照是形成水稻产量的能源保证,温度和水分 是水稻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二)基地生产条件1、保持生产基地空气清洁。生产基地要做

2、到四周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远离 医院和主要铁路、公路干线等污染源,按空气污染物标准浓度限值 GB3095-82 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进行测定确认。2、保持生产基地灌溉水清洁和排灌方便。基地稻田用水经抽查监测符合农 田灌溉水质GB5084-92的标准。另外,一定要选择在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旱 涝保收的稻田作为基地,对促进无公害生产和提高生产水平,增加收益具有重要 作用。3、土壤要求及培肥地力。基地稻田要选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能 好,pH值5.5-7,有机质含量1.2-2%,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符合 环境质量GB15618-1995标准中的二类二级指标。此外,为了培肥地力,减少病

3、 虫、杂草为害和蔓延,还引导重视生产基地增施有机肥的习惯。同时要从耕作制 度上创造条件,开展年度间、作物间的大轮作和季节性的小轮作,为无公害优质 水稻生产打下一个良好的综合基础。二、品种选择 根据水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其生产地的光、温、水 和土壤条件,选择抗逆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部、省评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组合。品种质量按GB4404-4409水稻二级良种标准执行,种子要实行精选包衣。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一)秧田1、秧床处理(1) 整地:提前犁耙,精细整地,打碎土块,按1.4m的厢面起畦。(2) 施肥:每平方米施腐熟细厩肥10kg(禁用未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均匀 深翻入土,土肥相隔

4、;播种前3 5天,用尿素40g、过钙150g、硫酸钾30g, 一次性混施,要求均匀施入10-15cm 土层,以免发生肥害。(3) 土壤调酸消毒:采用旱育秧的秧床要求测试土壤pH值,pH值大于6 应调酸。播种前20-25天,可用硫磺粉匀施翻入土 10cm,用量应根据pH值确定; 土壤 pH6.5-7,硫黄粉剂用量 75g,pH7-7.5,用量 100 克,pH7.5-8.3 用量 150 g。土壤消毒方法是整平秧床土面,并浇透水,于播种前用95%敌克松,每平方 米2.5g兑水800-1000倍液喷洒,然后浇水至最大持水量。2、播种及苗床管理(1) 播种期:根据大田栽秧日期和预定的秧龄而定,掌握移

5、栽时秧龄为3 0-45 天的小苗或中苗,尽量做到不插老秧。(2) 种子处理:种子经包衣后,可不必进行催芽直接播种。(3) 播种量:种植杂交稻,早季一般每亩需种1.5kg左右,晚季为1kg; 如种植常规稻,一般亩用种量早季为5-6kg,晚季为3-4kg。播种时,要求将芽 谷均匀撒在秧床土在上,用裹住薄膜的木板轻压种子,使之三面入土;然后,用 过筛的细床土均匀覆盖种子,使种子不裸露为当。(4) 化学除草:旱育秧较水秧田草害和地下害虫严重,播种后出芽前,每 亩苗床用50%丁草胺乳油100ml加水50kg用喷雾器均匀地轻喷于秧坂以防草害。(二)本田1、整田施基肥 整田应坚持三犁三耙,尤其是谷茬田要做到

6、谷倒田翻身, 稻杆还田。插秧时,整田要求做到田平泥化,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 钾化肥配合,一般在每亩施腐熟农家有机肥1000kg的基础上,增施碳铵30-40k g,普钙40-30kg,有条件的加硫酸钾15-20kg。施化肥时,提倡施中层肥,让化 肥与土壤团粒融合,减少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2、浅插、稀植(1) 浇插插秧应坚持不栽深秧,力求浅插,一般插入泥中2厘米。促进低节位分蘖,以利早生快发。(2) 适当稀植 一般肥沃田、前作蔬菜田,每亩插1.8-2万丛;泥砂土 田、肥力中等田,每亩插2-2.2万丛;易跑水跑肥田,靠插不靠发,每亩插2.5 -3万丛。一般要求亩最高茎蘖数为28-30万

7、苗,每亩有效穗18-23万穗,成穗 率70-80% 。3、科学追肥 水稻科学追肥,应做到“前期早追施,中稳不疯长,后健 不早衰”,穗肥适当早施,一般不施粒肥。实行配方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根 据土壤肥瘦,分蘖肥一般亩追施尿素8-10kg,加硫酸钾5-6kg。禁止使用硝态氮 肥(如硝酸铵等)和以硝态氮肥作基肥生产的复(混)合肥作追肥。大力推广叶 面喷施微肥、生物钾肥、有机液肥。4、合理灌水 水稻合理灌溉的原则是:浅水活苗,寸水活棵,薄水分蘖, 蘖够晒田,深水孕穗,干湿壮籽,达到叶青脚秀,谷黄秆绿,穗大粒多的高产长 相。插秧时,水不宜过深,防止漂秧。秧插完后适当将水灌到5 c m深。移栽后 35-

8、40天进入分蘖高峰期,为了控制无效分蘖,减少养分消耗,应撤干田水晒田, 沙壤土土层薄,不可晒开裂;耕层厚、土质肥沃田要重晒,晒至田泥开鸡爪裂为 宜。孕穗期是需水关键阶段,灌水10c m,不可脱水。抽穗期至成熟期采取干 湿交替,湿润灌溉,有利灌浆结实,籽粒饱满。四、病虫害综合防治1、主要病虫害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粘虫、负泥虫、稻瘿蚊等。2、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以选择抗病良种为中心,保健 栽培为基础,辅以药剂早防,同时注意保护好天敌的原则,综合、全面地进行病 虫害防治。3、防治措施(1) 进行种子处理选用包衣种子,或用多菌灵

9、、石灰水等浸种,杀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2) 作好秧田病虫防治水稻秧田期移栽前,要喷洒一次农药,将主要 病虫害集中扑灭秧田里,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害。(3) 宽行窄株插植 一般行距为24X15厘米,改善通风透光,减少荫蔽, 并可促进水稻健长抗逆,有效减轻病虫危害。(4) 科学管理水肥 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恶化病虫生长环境,降低病 虫危害。以水调温,控制田间小气候,并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从而减少病虫 的发生。(5) 及时检查防治 在水稻分蘖盛期和破口期进行田间检查,及时发现 病虫中心,并喷药防治,可防止危害蔓延,避免病虫危害的大发生。对穗颈瘟、 稻曲病、稻飞虱、螟虫必须在破口期重点防治,防止

10、造成危害。(6) 农药选择在药剂防治时,应严格执行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必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及具有 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农药。一般情况下,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 唑;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可先用消菌灵;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用井岗霉 素、粉锈宁;防治立枯病可用敌克松;防治稻飞虱可用吡虫啉;防治螟虫可用 5% 锐劲特加杀虫双或 5%锐劲特加三唑磷。(7) 正确施药 喷撒农药时,应严格执行GB4284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要求做到五“准”:一是病虫诊断要准。二是用药要准,对症下药。三是药液配 兑要准,按说明书剂量要求配药。四是面积要准,以便准确

11、用量。五是时间要准, 一般选择下午3点钟后喷药。若喷药后4小时内降雨,药液被冲洗,雨后天晴后 应补喷。五、收获时期、方法和要求1、收获时期黄熟期及时收获,避免营养物质倒流损失。2、方法和要求收获过程中,禁止在沥清路、场和已被化工、农药、工矿废渣、废液污染过的场地上脱粒、碾压和晾晒。六、产品包装、运输、加工等后续环节控制1、运输产品运输车辆无污染,专车专货调运,严禁一车多货和与有污染的化肥、农药及其它有污染的化工产品等混运。2、仓储 无公害水稻必须实行一仓一品种或同仓分品种堆放储存,仓 库内外必须挂牌标明无公害农产品专货仓库,仓储期中的仓库害虫防治必须严格 执行国家有关标准,防止二次污染。3、加工 无公害稻米加工必须防止新的污染,实行专机加工。4、包装无公害水稻和稻米的包装必须用专用包装袋包装,包装上必须印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标明无公害水稻的主要项目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