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1390418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9.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认识公顷编写教师管秋凤授课时间第1课时审核人郁福艳学习内容教 材 第3 4页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上地面积单位公顷,体 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 历 体 验I公顷的实际大小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过程,体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方法。重点难点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体 会1公顷面积的实际大小。环节学 案导 案教 师: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里学习,对学校膨该十分熟悉了。那现在老师想要问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学校占地面积有多大,你是怎么估计的?教 师:很多同学

2、在答复面积问题的时候都用到“平方米,但描述我们的学校,甚至是比学校更大的地方,“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是不够的,所以老师今天就来介绍一个新的、较大的面积单位公 顷。(让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说出学校的占地面积,学生可能用到“平方米、平方分米等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公顷质疑探究1.认 识1公顷的含义。指 出:测量土地的面积,可 以 用“公顷作单位。边 长 米 的 正 方 形 面 积 是I公顷。2.算 一 算I公顷是多少平方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在草稿纸上算一算,边 长 是I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鸟巢的占地面积约 是20公 顷,那同学们知道20公顷有多大吗?在这之 前,我们先来看 看1公顷有

3、多大。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算一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100X100=平方米3.在 活 动 中 体 会 1 公 顷。让 学 生 到 操 场 体 验 I 公顷的大小:用卷尺量出 边 长 是 I0 米的正方形地面,用标杆及绳子或让学生手拉手,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它的面积有多大。教师向学生说明围起来的面积是 I0 0 平方米,I00块 这 么 大 的 土 地 的 面 积 就 是 I0000平方米,也 就 是 1 公顷。4.体 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如果我们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 公顷。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 公顷有多大吗?5.尝试单位换算。小结:把 以“平方米为单位的

4、数量改写成 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 直 接 除 以 10000;反 之,把 以“公顷为单位 的 数 量 改 写 成 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直接乘10000。板 书:1公 顷=10000平 方 米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7 兄 U L o实践应用1、8 公顷二 平方米32公顷二平方米30000平方米=公顷2、一 块 占 地 2 公顷的果园中,种了 5000棵果树,平 均 每 棵 树 占 地 平方米。3、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长 200千米,宽 20米。这条公路占地多少公顷?独立完成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_ _ _ _ _ _ _ _ _ _

5、_ _ _ _ _ _ _ _ _2 _ 我 在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 体 表 现 优、良、差,愉 悦 指 数 快乐、一般、痛 苦 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课题认识平方千米编写教师管秋凤授课时间第2课时审核人郁福艳学习内容教 材 第35页例学习目标1 .使学生知道平方千米,掌握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 .使学生

6、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 历I平方千米的体验和简单的单位换算过程,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重点难点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换算。环节学 案导 案情境导入图上所显示的面积与天安门广场相比,哪个面积大?我 们 能 不 能 用 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来表示它的面积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顷 一般表示较大的面积,那还有没 有 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质疑探究1.认 识I平方千米的含义。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面积时,通常 用 作单位,如表示一个国家或我国一个省的土地面积等。“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板 书:平方

7、千米 km2号”面表示。我国国十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2.体 会1平方千米。边 长 是I0 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I公顷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算一算。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3.尝试单位换算。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那 么I平方千米二 公顷4.小 结:除了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I0 0 0 0,其余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I00o板书:边长是I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I平方千米)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实践应用1、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单位。1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面积约10492洞庭湖区面积约2820 3北京

8、颐和园在面积约29 0 4贝贝卧室的面积约3 2 2、5000000平方米二 平方千米400500公顷二 平方千米2平方千米二 公顷32平方千米二 平方米独立完成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第 二 单 元 角 的 度 量1.本单元教材内容:认识射线和直线

9、,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2.学习目标m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3.教学重难点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线段、直线、射线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1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38-39页学习目标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0、重点难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1、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1、生活中射线的例子 。注意射线的端点、方向,长度2、直 线 电视画面上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轨注意直线的端点、方向,长度3、要求学生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4、线段 注意线段的端点、方向,长度5、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并分别画出2条以上的直线、射线和线段。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38-39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并归纳将整万数改写成 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规律和学习的经验。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二、合作探究

11、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在直线、射线和线段中,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没有端点。2、归纳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和联系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区别和联系。名称区 另4联系直线射线线段实践应用1、p39页做一做2、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射线、线段和直线?直 线 条 射 线 条 线 段 条3、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 一 条 。A:直 线B:线 段C:射线5、一条射线长1 00厘米。A:正 确B:不正确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自我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2、 _我总结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第 二 单 元 角 的 度 量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认识角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2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3 9页学习目标认识角和角的构成,掌握角的表示方法。重点难点认识角和角的构成,掌握角的表示方法。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叫做角。这个 点 叫 ,这两条射线叫 。角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请写出角各局部的名

13、称。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3 9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 究认识角1、角 通 常 用 符2、角 的 两 边 都3、下 面 各 角 中 说 出 下 面 名 遑食1门 百 勺 面 积 如在i-G号“N是各有几)柘的名称b W 7G 来 表 示。线。个角而枳计弊公式,./-c .4c?n t n m 6 A 一 :1、教 师 强 调 先 独 立观 察 并 完 成 知 识 点的 相 关 练 习。学生可 以 从 知 识 点 的 操练 中 认 识 角 和 角 的构 成。实践应用1、下 面 哪 些 是 角 r j 2、下 面 的 图 形

14、中,是 角 的 在()里 打“J,不是的 打“X。一二二/()()()()3、下 面 各 角 中 各 有 几 个 角?1、独 立 完 成 随 堂 练习。教学有()有()有()自我总结今 天 的 学 习,我 学 会 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 面 的 表 现 很 好,在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 面 表 现 不 够,以 后 要 注 意 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总 体 表

15、现 优、良、差,愉 悦 指 数 快 乐、一 般、痛 苦 反思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角的度量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 3 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 0 页、4 1 页的例1学习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及符号。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重点难点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一、认识量角器1、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读一读课本第4 0 页最下面一段话,用笔将重要的画一画。3、在量角器上,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 、2 0 、9 0 、135、180 的刻度线。4 在量角器上,从左边起,依次找出0 、2 0 、9 0 、135、

16、180 的刻度线。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 一 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 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 位 是“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 为“1度 质疑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用量角器量出以下角的度数。量出以下每个角的度数。,一友情提示: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一条0 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看角的另外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两重合,一看数实践应用1、p41页做一做2、p44页练习七2-4题3、认真阅读课本40-41页、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角的计量单位是 ,用符号 表不O、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

17、所对的角就是 记 作 。、量角的步骤是:1两角器的中心与 重合,。度刻度线与 重合。2 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是多少,这个叫就是多少度。、量一量4 1 页第2 小题各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量角时,什么时候读外圈的刻度?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学生独立完成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J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

18、苦教学反思课题角的分类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4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 2页和例2学习目标1、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2、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重点难点角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说一说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量角时要注意什么?2 任意画一个角。3 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复习旧知活动一:认识直角、锐角、钝角。1、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可以按照大小分类,曾经学过的角可以分为哪几类?锐角:小于90度2、在小组内用活动角做出我们认识的这些角,并且量一量它的度数

19、。每人做1 个 直角:等于90度质疑探3、自学课本第4 2 页锐角、直角、钝角的知识,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收获。4、组内说一说“活动角做出的这些角都是哪一类角?为什么?做好班内交流的准备活动二:认识平角、周角。1、转到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变成一条直线,这还是角吗?为什么?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究2、转到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重合,这还是角吗?为什么?像这样,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的角,叫做周角。3、想一想: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180-136。钝角 平角 071+24180+1800周角 45+35。直角90-21 O900+210 60+31 。锐角学生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并

20、写上角的符号,量一量它的度数。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做平角。锐 角 直 角 钝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6 5 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1、自学教材第4 3页“画角1、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 5 的角.2、质疑: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3、介绍准确画角的技巧.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 3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1.引导小结“角的画法.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

21、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2.质疑问难.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别人要注意的问题?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用量角器画3 0 的 角.集 体 订 正.2用量角器画 20、7 0、9 5、135、165的角.同桌同学互相检验.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 5、1 5 0 和1 6 5 角.画角的步骤 重合找点连线实践应用1.完成第4 3页“做一做2.看以下列图,Z1=60,求N 2、N 3和N4的度数.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2、再次强调角的画法。第二单元角的度量3 .用一副三1 8 0 1:4.以下列图2_乙角板拼成下面度数的角.0 1 3 5 7 5 1 05 中N1=9 0,N 2是多少

22、度?1_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一、想一想,填一填1、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有()个端点。2、()、()都可以无限延长,其 中()没有端点,【)只有一个端点。3、一个钝角大于()度,而小于1 )度。4、从一点引出()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5、一

23、 个 周 角=1 )个平角=()个直角。6、度量角的大小可以使用()。7、)是 直 线()是 锐 角)是 射 线()是 线 段()是直角)是 平 角 1 )是 周 角()是钝角8、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再判断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时 间(:)(:)(:)角 度()()()二、请你来当小裁判1、一条射线0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5 厘米。2、射线就是周角,直线也就是平角。3、经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4、右图中有2个角。)()()()()三、用心选一选1、()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A、锐角 B、钝角 C、周角2、角的大小与两边的()有关。A、张开的大小 B、长短3、以下列图中,一共有()条线

24、段。A、5 B、1 0 C、44、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A、1 B、2 C、无数5、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A、1 6 0 B、4 0 C、1 2 0四、画一画1、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注意在旁边注明)。2、用三角板画一个135和 120的角。五、计算1、Zl=35Z2=2、Zl=130Z2=Z3=Z4=3、Z l+Z2=240,Z2=131,那么N l=?六、找一找,数一数以下列图中各有几个角。)个()个()个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 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 第22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7页例1学习目标1、使 学 生 能 根 据 两 位 数

25、 乘 两 位 数 的 笔 算 方 法,推出并掌握三位 数 乘 两 位 数 的 笔 算 方 法。2、进 一 步 培 养 学 生 的 计 算 能 力。重占难点三 位 数 乘 两 位 数 的 笔 算 方 法。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自学p49例12、小 组 内 交 流:独 立 列 式 为:145X12=3、请 估 一 估145X 12的 大 致 范 围。4、尝 试 算 出145X 12的 结 果,并对照估算的 情 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 否 符 合 实 际。5、组 内 学 生 说 一 说 计 算 过 程。145X 12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 9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

26、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2 9 0-1 4 5 X 2,积 的 末 位 同 个 位 对 齐,积 的 末 位 同 位对齐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 果。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一、综合练习1、课 本4 7页“做一做学 生 独 立 用 竖 式 计 算,完 成 后,可用计算 器 自 行 检 验。2、练 习 八 第1题。1 6 4 X 3 2二 5 4 X 1 4 5二2 5 4 X 3 6二 2 1 7 X 8 3二4 3 X 1 3 9=3 2 8 X 2 5;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笔算乘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27、 怎 样 列 竖 式 可 使 计 算 方 便 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比 照 的 根 底 上 反 思,明白在列竖式 时,上 面 一 行 写 三 位 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 样 计 算 比 较 方 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 工 整,数 位 要 对 齐,计 算 要 仔 细。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2、归纳方法:整万的数,可将个级上的4个“0改写成一 个“万字。实践应用1、两个因数分别是7 2和8,积是多少?如果把因数8改成8 0,8 0 0,积分别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2、比一比看谁做的对3 2 2 1 4 5 6 7 9X 2

28、 4 X 2 7 X 1 33、列式计算1 1 2 3的3 5倍是多少?2 1 3个4 5 1相加得多少?4、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 5个班,每班1 4 4本,还需要留4 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2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 4人,站了 1 2行,共有多少人?3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 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 2 5元,数学大全每套1 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5、小亮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2、提示笔算方法。把乘数18看成了 1 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 0 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29、_ _ _ _ _ _ _ _ _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 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 第23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 8页例2学习目标1、理 解 和 掌 握 因 数 中 间、末 尾 有0的 乘 法 简 算 的 方 法,能正确 地 进 行 笔 算,提 高 计 算 能 力。2、培 养 学 生 知 识

30、 类 推 迁 移 的 能 力 和 计 算 能 力。重点难点掌 握 因 数 中 间、末 尾 有。的乘法简算的方法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计算以下各题。123X15=364X32二 214X36=27X236=41 X253二 35X317=二、探索新知1、出示问题:160 X30二2、小组内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进行计算3、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 8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怎样确定积的末

31、尾零的个数5、106X30怎样计算?自己试一试。提示点拨。质疑探究1、列竖式计算。47X600=280X50=302X63二2、改错。460 506X 34 X 56164 336138 3361544 36961、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那么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2、乘数中间有。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实践应用1、算40X 72=600X 300=30X 23=101 X90=608 X 5=70X1402、笔算下面各题180X15 20X135 307X11 12

32、X 2803、p49 练 习 八:4、5、6、74、判断。1计算85X 106时,十位上的8和十位上的0相乘这一步,积反正得0可以省去。2计算205X 16时,积的末尾没有0。3650X40=2600 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2、提示笔算方法。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

33、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练习课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第24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9-50页学习目标1、使 学 生 进 一 步 掌 握 三 位 数 乘 两 位 数 的 口 算、笔 算 方 法,并能正 确 熟 练 地 进 行 运 算。重占难点掌 握 三 位 数 乘 两 位 数 的 口 算、笔算方法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课文第4 9页的第1题,用计算器检验。2、列竖式计算708 X 25二 640 X12二引导自学:1、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1、教材第4 9

34、页的第2题。1学生读题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2组织学生讨论信息,了解题目要求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检查。3提示:森林是我们人类的珍贵财富,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环境。2、教材第4 9页的第8题。1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题做得对吗?错在哪?将错题更正。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标准、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3反响练习结果:反响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方法。老师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如:7 0 8 6 4 0X 2 5 X 1 23 5 4 0 1 2 81 4 1 6 6 4

35、1 7 7 0 0 7 6 8 03、课文第5 0页的第11题。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解题过程要求做至h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答复: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完成,教师只作指导。实践应用1、笔算以下各题。113X24=320X20=208X43=2、下表是电器商店局部商品一个月的销售情况。单价:元,数量:台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2、提示笔算方法。复读机电扇电灯洗衣机单价18427589886数量5236162271、每种电器各卖了多少元?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

36、一共收入多少元?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0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课题积的变化规律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第25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5 1页例3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教师板书:16X2=12 220X4=806X20=120 10

37、X4=406X200=1200 5X4=20观察、并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并把发现写出来。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假设千倍时,积怎么变化。根据8 X 50=400直接写出积16X50=32X50=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 1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并归纳积的变化规律。3、老师巡视,参与小 组 交 流,并53cA时提示点拨。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假设千倍时,积又怎么变化。请学生完成以下两组计算,想一想又发现了什么?把发现也写出来。8 0 0 X 4=8 0 X 4=8 X 4=根 据8 X 50=400直接写出积8X25二 2X50

38、二 质疑探究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明的话语表示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 数 乘 或除以?0除外?几,积 也 乘 或除以 几。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 数 乘 或除以 几,积也乘 或 除 以 几。实践应用验证规律。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26X48=1248 17X12=2042 6 X 2 4=1 7 X 2 4=2 6 X 1 2=1 7 X 3 6=2、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两组算式,一 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1、

39、独立完成随堂练习。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总 体 表 现 优、良、差,愉 悦 指 数 快乐、一般、痛 苦 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价格问题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第26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5 2页例4学习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

40、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重占难点单价X数量=总价的意义和推导过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自学教材第5 2页例4。1、填空。1 叫单价 叫数量 叫总价2T T 10元钱买了 5本练习本,练习本的 和 。2、篮球每个8 0元,买3个要多少钱?列式:80 X 3二 _ _ _ _ _ _ _ 元 III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 2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一、解决问题:1、学校图书室买了 12本故事书,每本4元,一共用去了多少元?2、学校图书室买了故事书一共用去4 8元,每本

41、故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体会单价、数量、总价事书4元,买了几本故事书?3、学校图书室买了 12本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二、总结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X 二 :=:=的数量关系。2、归纳方法:单价X数量=总价总价4数量=单价总价4单价二数量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1、玲玲和明明买笔记本,明明花了 150元买A种笔记本3本,玲玲买4本B种笔记本用去了 160元,谁买的笔记本贵?2、学校图书室买来?少儿百科全书?120本,每本2 4元,后来又买来5 0本,一共用去了多少元?二、拓展练习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解答。1、4条毛巾5 6元,_ _

42、_ _ _ _ _ _ _ _ _?2、一双球鞋162元,买3双,_ _ _ _ _ _ _ _ _?3、一套运动衫2 8元,用5 6元_ _ _ _ _ _ _ _ _?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2、课后完成拓展练习。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

43、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行程问题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第27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53页例5学习目标1、学 会 用 复 合 单 位 表 示 速 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 的 速 度。2、通 过 解 决 简 单 行 程 问 题,引 导 学 生 自 主 探 究 速 度、时间和路程 的 关 系,构 建 数 学 模 型:速 度 X 时间二路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X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 一 1、特 快 列 车 每 小 时 行 的 路 程 是 4 0 千米。2、问:这 句 话 告 诉 我 们 什 么 信 息?小组内 交 流 3、再

44、 出 示:特 快 列 车 每 小 时 行 的 路 程 是 40千 米,也 可 以 这 样 写:特 快 列 车 的 速 度 是 40千米/时4、让 学 生 观 察:哪 种 方 法 简 便?怎样用复合 单 位 来 表 示 速 度?5、可 以 用 所 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6、练 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 度,小组内交流讨论 二 叫路程 叫速度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3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叫时间质疑探究学 习 例 5 1 一 辆 汽 车 每 小 时 行 7 0 千 米,4 小时

45、行多少 千 米?2 一 人 骑 自 行 车 每 分 钟 行 225米,10分钟行 多 少 千 米?1、让 生 独 立 解 决 第 1 2 小题2、让 生 说 出 每 个 数 各 代 表 什 么 量?3、小 组 讨 论、探 究 速 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 么 关 系?试 着 写 出 三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式。X =发 现:只 要 知 道 其 中 任 意 两 个 量,便能求出第三 个 量。板 书:1 70X4=280千米 2 225X 10=2250 千 米 速 度 X 时间二 路程实践应用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

46、秒钟340米,写作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5、教 材 第 5 3 页 做 一 做。6、练习九 5、7、9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2、课堂上不能完成的留作家庭作业。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平行与垂直编写教师授课时

47、间总 第 28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56-57页学习目标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2、通过讨论交流,使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开展。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占难点平行和垂直的特点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思考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2、动手操作,反响展示。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

48、示板。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学会自由发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质疑探究1、整理图形,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类方法在同一平面V 1 /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引出课题A+/12、阅读教材第56-57页后填空1在 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产 生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两条直线的 叫垂足。3、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

49、交道。找一找生活中有关平行和垂直的例子:4、全班交流5、总结:垂 直 与 平 行在、人同 相 成直角r互 相 垂 直面 _ _ _ _ _ _ _ 不 相 交-互相平彳亍内心JL去海”浮件 方 匕3 7 6 A*C9实践应用1、动手折一折平行线和垂线。抽局部学生演示并讲解。2、完成课本第68页,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抽局部学生演示,并作讲解3、完成课本上第65页“做一做第2题。抽局部学生演示,并作讲解4、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1、2题。*5、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7题。使学生掌握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含义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

50、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 题垂线的画法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第29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5 8页例2学习目标1、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垂线最短。2、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4、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重点难点掌握垂线的画法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M K C H N X L1、有相

51、交线段的字母是 2、有垂直线段的字母是 3、有平行线段的字母是 4、既有平行又有垂直线段的字母是 二、探究新知分别过点。画直线的垂线。*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 8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知识点:画垂线1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图1 图1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掌握画直线的垂线的方法。2小组内交流作图的步骤,组长作好记录,抽 1 个小组进行汇报演示,其它组进行,点评。3抽一个1 号同学进行板演,并作讲解,其它学生自由点评。教师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

52、在给定的点上。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过直线外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图 2 图 2 2小组内互相交流作图步骤,组长作好记录。请 1 个小组进行汇报演示,其它组进行点评。3抽一名1 号同学进行板演,并作好讲解,其它学生作点评。学科班长总结:以上两种作图要注意的问题,其它同学补充。2、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论,并通过讨论将最后统一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实践应用1、过 A 点分别画出两条直线的垂线。AX2、分别过A 画 BC的垂线A G e n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J

53、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 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 题点 线 到直线的距离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第30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5 9页例3学习目标1、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2、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重点难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一、复

54、习旧知图中互相垂直的直线直 线 有 。c d二、探究新知服装厂要修一条近?请在图上画出来.有 ,互相平行的水泥路通往公路,怎样修最O服装厂.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 9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知识点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以下列图中点P引出的线段有 ,其中最短的一条是 0器识点二:卓行线之间的距离1、在以下列图两平行线上任取两点作另一平行线的垂线,再量一量。2、填空1平行线之间的 处处相等。2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 条。3、从长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引条垂线。A、1 B、2 C、无数

55、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掌握点、线到直线的距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归纳: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与两条平行线都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实践应用1、东村想要从河里最省水管,请在图。2、小红从直线外一分别长21厘米、18中有一条垂直线段,厘米。A.21 B.18 C3、两条平行线间可A.1 B.2 C.4、两条平行线之间A.不相等 B.4用水管引水浇灌农田,怎样,画出来。点A向直线画了 4条线段,厘米、15厘 米23厘米,其那么点A到直线的距离是.15 D.23以 画 条垂线段。无数的距离处处

56、目 等 C.无法确定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 题画长方形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第31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6 0页例4学习目标掌握长方形的画法,会画一个长和宽的长方形。重点难点掌握长方形的画法,正

57、确按照题目的要求画出长方形。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1、长方形卡片的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 积 是 平方厘米。2、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 4米,它的边长是米。3、过直线外A点画出直线c的垂线。过直线外B点画出直线d的平行线A.Bc d4、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每个角都是 0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6 0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1.阅读理解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 和 ,要画这个长方形。2.分析与画图

58、因为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所以可以用 的方法来画。在下面画出来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体会长方形的画法。2、归纳方法:长3.我知道:、画 一 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0(2)、以画出的线段的_ _ _ _ _ _ _ _ _ 为垂足,向同一方向画两条与这条线段_ _ _ _ _的线段,长度为一厘 米。(3)、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连接起来方形、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都是互相垂直的,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来

59、画。实践应用1、画 一 个 长 5 厘米,宽 1 厘米的长方形。2、画 一 个 边 长 2 厘米的正方形。3.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4.我是小法官。对 的 打 错 的 打 X。1 在长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平行。2 两条线段平行,它们一定相等。3 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4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5、以下列图中,哪些直线是互相平行的?/、/L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1 2 3 4 5 6 7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60、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 体 表 现 优、良、差,愉 悦 指 数 快乐、一般、痛 苦 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与自案课 题平行四边形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 第 32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 材 第 64-65页 例 1、2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各局部的名称。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

61、1、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三角形有什么特性?2、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是:是一种特 殊 的 。3、判断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2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 平行四边形只有两条高。4 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5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平行四边形却有容易变形的特点。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 第 64-65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质疑探究例7函1、观察并画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2、小组合作,用以下材料制作或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小

62、棒、钉子板、方格纸、三角板、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掌握平行四直尺3、讨论:刚刚同学们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平行四边形,大家制作的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讨论。小组活动:(1)仔细观察小组内每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它们的边、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你们的猜想?怎样操作?(3)通过观察,操作,验证,你们的结论是什么?边形的性质和特点。2、归纳:两组对过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 定 性 易变形4、归纳总结Zk _/a孑 亍 KI 迫z-茎 弓|-分 生 五 大

63、丑43国 国 足&ml:工 仁 7;堂 -5、画一画,在下框中画而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实践应用1、选择1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 画 条高。A.-B.两 C.无数2平行四边形有 级对边互相平行。A.1 B.2 C.43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来长方形的周长 A.大B.小 C.一样大落后D.无法比较2、如图,这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请画出:1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条边;2过 点B的平行四边形的高。;C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T:_ o_我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 _ _ _ _

64、 _ _ _ _ _ _ _ _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总体表现 优、良、差,愉悦指数 快乐、一般、痛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 题梯形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第33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66页例3、4学习目标1、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2、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3、认识四边形的关系。重点难点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定义、各局部的名称。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填空。1我们学士2长方形)2、选择。1梯形只二A.平行2一个梯3A.1 B.

65、3梯形的EA.一定相:3、标出下rA._4、画出梯3立的四边形有0g 正方形是特殊的 。了一组对边。B.相等 C.不相等扬中最多有 个直角。2 C.3两条腰 。亭B.一定不相等C.可能相等第图形各局部的名称。K_ Di-,名的高引导自学: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1 2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A D/B C质疑探究知识点一:梯形的定义和性质1、填空。1等腰梯形的 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 梯形。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一条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 形。2、画出下面梯形的高。z x

66、jx-u o m口口知识点二:四边形的关系(/*5-x)-Q iz w )(榛 版 )/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掌握梯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四边形的关系。2、归纳:只有一组丢的勤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实践应用1、判断。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2、在以下列图中分别画一条线段,把它们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3、在方格纸上画出两个不同的梯形,分别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和高。课 题口算除法编写教师授课时间总 第34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7 1页例1、例2学习目标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培养计算能力重点难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填空。19 0里 面 有 个十。2150里 面 有 个十。310X4=40 表 示 个 是o43X70=210 表 示 个 是o2、口算。20X3=30X9=604-3=2704-3=引导自学:1、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