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389418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8.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Mario.Della SantaME.RO,Donte a Moriano,(LU)电晕放电过程是塑料薄膜加工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影响放电过程的重要参数的意义。本文将尽可能简单地分析和帮助你了解它的本质因素和操作的重要性,以便能正确地操作仪器,取得最佳的处理结果。使用电晕的目的在塑料的处理过程中,挤压、匹配、拉伸和金属化都特别重要,这些操作都需要塑料表面对所匹配的物质(油墨、胶粘剂、油漆和金属)有很强的附着性,因此塑料表面要有可润湿性能,以便形成稳定、安全的附着。有时,两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得它们能自发地胶合在一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

2、基面的塑料表面必须通过物理的方法来增加它的润湿性能,使其能适应要进行的加工条件,这时就需要用到电晕放电。可用图示来说明电晕处理系统的细目。此图由电动机机(工作频率通常在15到40KHZ之间)、加速转换器和处理单元组成。处理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和一个转辊,此转辊由电能驱动,表面包有绝缘材料支撑要处理的薄膜。依据具体的应用,电极和要处理的膜面之间的空气间隙在1.5mm到2.5mm之间。当处理很宽的薄膜时(高到10m),空气间隙为2到2.5mm,因为此时很难保持太低的空气间隙。这时建议使用一种叫做空气间隙控制系统,它能在电极的全部长度下保持空气间隙为常量。当对电极施加电压时,在薄膜和电极之间的空气

3、间隙上便产生了放电效应,使薄膜活性增加。随即产生的现象就是电离,在某种意义上电场能使得中性分子离解,那些本身就存在在空气中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离解开始加快。反过来,新产生的离子又能离解其他的分子,如此循环下去。即可以说在电场的影响下,存在着一种电离粒子的运动。当电场强度增加时,离子的运动速度将增加,同样电离离子的动能也将增加。若电场的能量足够高时,绝缘层便在空气中分解。运动的离子可形成电流,电极与薄膜之间的空气间隙也就变成了导体。因此,可看见兰色的电晕放电现象,这表明通常的空气间隙绝缘层已被打破。在每次电击过程中,部分离子的动能会转化成热能,引起空气间隙温度的上升。当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增加时,就

4、会有更多的电离粒子产生,动能的增加可由电晕放电的强度变化看出。塑料薄膜的电晕放电是通过粒子轰击和进入表层分子结构中产生的,使用氧化和制造电极单元的方法来增加要处理材料的表面张力。离子的振动频率在处理中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粒子对材料的冲击能量却很重要。离子通过电离的粒子氛围到达放电材料的表面需要一段时间,虽然看起来时间很长,但和产生的电场的变化时间相比,只需很短的时间即可达到目标。离子的运动时间和它的质量、电场的强度、空间电荷的密度和空气间隙的大小有关。撞击要处理材料表面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和电动机功率与粒子存在时间的乘积成正比。即使电晕放电的物理和化学效应相当复杂,但通过在不同的系统上可再现,对于给

5、定的要处理的材料电晕放电很容易被证实。欲得到需要的表面张力应使用具体的功率,可由下式确定:PSP = Pout / Prod式中:PSP :具体的功率(W.min/m2)Pout :马达的输出功率Prod :生产线产量(m2/min)然而得到所需表面张力时,应用的具体功率取决于要处理材料的性能,特别取决于其中含有的添加剂用量和性质。为了确定得到给顶的薄膜润湿张力时所用的具体的功率值,必须经常在实验室的小样品或薄膜产品上进行实现测试。下表给出了在不同类型的薄膜上得到42dyn/cm的表面张力时,所需的具体功率值。吹膜添加剂Wmin/m2Dyn/cmHDPE200ppm842LDPE500ppm1

6、242LLDPE1000ppm1642流延薄膜添加剂Wmin/m2Dyn/cmHDPE200ppm1242LDPE500ppm1542LLDPE1000ppm2042BOPP共挤1842均聚物2642PP200ppm1442200ppm1942500ppm2542如前所述,上述数值只能看成预计值。有时也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即使具体功率的数值远高于表中所示值,也不能得到所需的润湿张力,此时必须注意所使用的添加剂的用量和类型及取得最佳放电效果时可能要做的工作。电晕放电时的参数1空气间隙如前所述,根据放电电极的长度,空气间隙可从1.5mm调节到2.5mm。当电极很长时,由于很难保持太低的空气间隙,应在

7、2到2.5mm之间调节,这是因为放电单元的轴承结够不稳定,也受周边温度和传送功率的影响。为了保持空气间隙大小不变,要在放电单元中安装空气间隙控制设备,用来监视电极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及补偿轴承结构的移动。在上述的测量范围内,使用相同的具体功率处理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区别。2电极电极通常由铝和不锈钢制成,根据应用的类型转辊、刀和刀组的不同,电极有不同的形状,表面涂有硅树脂或陶瓷绝缘层。除了绝缘电极外,其他的电极在处理时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必须要记住能使用的最高电压,因为即使电压超过处理时电压很小一部分,也有反面处理的危险。根据应用的功率,应选择那些不会超过此极限的放电表面。绝缘电极通常用于处理金属或金属化

8、薄膜,由于它们能导电,不会使电晕放电均匀分布且随后就被损坏。建议只在金属或金属化薄膜处理时使用绝缘电极:使用相同大小的电晕功率时,它的处理能力要比非绝缘电极低。也可能在塑料薄膜上使用绝缘电极(例如,不止一种类型的薄膜要在印刷机器中处理时),但不是用来处理金属化薄膜,特别是含有大量添加剂的薄膜要处理时,建议使用非绝缘电极。绝缘电极必须要冷却,可使用一种有双重功能的风机:冷却和排除由电晕放电产生的臭氧。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却效果,电极必须放在一个能使空气接触其外表面的室仓内,空气流应尽可能地沿着这个方向吹动。从工作环境中抽取空气时会在电极和绝缘物质中引入灰尘、水蒸气和其他杂质。众所周知,灰尘和高电压都

9、是不容许的,电极杆要作成能从放电单元中很容易取出,以便经常清洁去尘。上述的描述也适用于位于同样通风室仓内的非绝缘电极。此时情况更糟,由于没有绝缘层,电极直接和它们各自的绝缘物质相接触。通常放电转辊的绝缘覆层有3到4mm厚,电极电压将相应地增加。可在地中安装放电装置(绝缘电极的操作电压通常为8到8.5KV,然而非绝缘电极可以达到更高的电压)。要特别注意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它们应能抗电弧,因为对灰尘放电不应损坏外部表面,这就需要替换绝缘物质,此时陶瓷材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3放电转辊的绝缘覆层在第一个电晕放电单元中,放电转辊并没有绝缘覆层,而是由薄膜本身执行此功能。此时在薄膜本身没有击穿危险的情况下,

10、输出电压和功率不能增加。观察这两种系统,可以很容易看出:在没有绝缘覆层的地方,电压的降低很大,一旦克服了绝缘体的刚度,击穿现象将随后产生。另外,当系统没有绝缘覆层时,薄膜的边部并不能处理到,因为电极和后者一样长,对薄膜的电晕放电会形成一个高电压的短回路。上述的问题可通过安装绝缘覆层来解决。绝缘覆层的选择和大小对系统的操作和生产都非常重要。覆层材料必须有一定的刚度、低介电损失和高抗臭氧能力,且厚度不能随着时间而减少、结构紧密,不能有损害绝缘特性的杂质。人们已经测试了许多类型的绝缘覆层:像充电环氧树脂、耐热玻璃、玻璃纤维树脂、硅树脂、陶瓷等。目前通常使用的绝缘材料是硅树脂和陶瓷。绝缘材料的选择是放

11、电转辊尺寸大小和消耗/效率比的函数。大多数电晕放电装置,特别是很宽的那些,使用硅树脂覆层作为绝缘层。这种类型的覆层材料能提供上面所有的特性、价格合理、击穿后易于修复,能保证最小的停机时间。但是,它对由操作不小心而引起的尖锐物体或刀的损伤很脆弱。陶瓷绝缘覆层使用的很少,特别是在宽度很大的装置中,因它有很高的能量消耗且击穿后不易修复。当电极击穿后,主要的停机时间不是机器的检修而是替换转辊所需的时间。对于宽大的装置将需要几个小时。然而电压相同时,使用硅树脂和陶瓷覆层能得到相同的表面张力。这两种绝缘覆层有不同厚度和不同绝缘特性,它们只有经过高压转换器进行所需要的操作后才能使用。陶瓷覆层有0.8到1mm

12、厚,根据转辊的厚度,硅树脂覆层的厚度可在2.5到4.5mm之间。建议不要使用厚度大于4.4mm的绝缘层,因为施加同样的电压,输出电极的电压增加,因此单位面积功率就会降低。但是,太低的覆层厚度易于被击穿且在直径很大、很长的转辊上不易实现。4频率对此参数已经做了不同的测试。当频率在15到40KHZ之间时,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处理差别。施加一定的功率时,工作频率越高、电极输出电压就越低,因此在放电转辊的绝缘覆层上就会形成更大的能量损失、大量的电极发热、就需要更精确的空气间隙调节设备(很小的空气间隙差别能导致不均匀的电晕放电,使得很难调节电极,特别是那些长度很长的电极)。使用高频发生器,通过减少空气间隙,

13、能得到较均匀的电晕放电效果。根据以上的描述,电晕处理的理想工作频率在15到24KHZ之间。5输出电压象在电极那节中描述的那样,输出电压是指用于电极的有效值。建议此值不要超过13KV(除非是用于塑料厚片或在处理高厚度的材料时,这时有效值可高达20KV ),因大于此值时,处理效果的增加很不显着,此外还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 增加薄膜的收缩性 引起高压绝缘体和放电转辊的绝缘覆层的绝缘能力的损失,特别是当装置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运转时电压值应看成是发电机输出量,因此若作为标准使用,并不是它本身决定处理的能力。电压值取决于所施加的功率、空气间隙大小、欲处理材料的厚度和放电转辊绝缘覆层的厚度和类型。当施加

14、的功率大小相同时,只依赖空气间隙的调节和放电单元的构造,使用不同的输出电压可以得到相同的处理能力。6输出电流输出电流代替了电源放电的强度,和输出电压一样,它应看成是发动机的输出量且作为一个可能的参考值使用,此量并不决定电晕处理的能力。有下列因素影响输出电流:功率、工作频率、空气间隙、欲处理材料的类型和厚度、放电转辊的绝缘覆层的类型和厚度、放电的表面性质、相对湿度和高压绝缘系统中的损失。对此数值,当功率相同时,根据放电单元的构造和工作频率,使用不同的输出电流可以得到相同的处理能力。7具体功率具体功率是能有效地操作处理能力,其应通过设备不断的监视。为得到给定的处理能力而使用的具体功率并不是对所有的

15、材料都一样:每次都要根据材料本身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来确定。一旦此值被确定下来,电动机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都要提供相同的具体功率。必须要有一个操作面板,通过一定的调节算法能不间断地计算出具体功率值。当对不同类型的薄膜定义不同的具体功率后,这些数值可以存储在操作面板中以便后来可以随时的调用。ME.RO除了能向控制面板监视器提供两个输出数值Idc和Vdc,两个输出数值Vout和Iout外(因此可以监视发动机的基本操作参数),同样也提供一个使用微处理器执行上述功能的函数的操作面板。根据顾客的要求,可以作出个性化的操作面板能适合具体的要求。为了获得所有功能的描述,请参阅相关的手册。8周边环境电晕处理易受周边

16、环境,特别是压力和湿度的影响。在高于1000米的地方安装操作设备的比在较低的地方安装同样的设备所需要的具体功率小。当相对湿度超过70%时,影响非常显着,常常发生处理数值的减少。必须提醒的是在此类型的周边环境下所进行的润湿张力的测试(象ASTM D2578-67)是不可靠的,而应在具体的周边环境下测试。反面处理反面处理在上文中已经多次提到,现在就来解释其是什么?及怎么产生的?反面处理是在已处理表面的对面也有一定的表面处理时产生的。它常是由于以下物质的存在而导致的:褶皱或放电转辊绝缘覆层的不平整、薄膜拉伸不够和在薄膜及放电转辊之间形成的空气泡。为了更好的理解它的成因,可以想象薄膜由转辊穿过和触及电

17、极时的情景。对着电极的那一面将得到最小的处理,不论处理过程是否会影响薄膜的对面。图A和B将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现象。 图A 图B当薄膜与转辊之间的空气间隙的厚度为x时,图A就转变成图B。因单个元件会分担一定的电压,总电压的一部分Va就用于有厚度为x的空气间隙所形成的电容器。如果Va的数值超过了空气的绝缘能力,将有或多或少的放电现象,引起薄膜另一面的活化。在上述两个电路中的总电阻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在反面处理点的电压,因此功率就较低,这就是反面处理常引起欲处理面处理能力损失的原因。因此反面处理多数情况下是指总输出电压的增加。当生产的薄膜没有抵抗反面处理的能力时,放电单元必须要有一个能保证薄膜和放

18、电转辊连接良好的压辊。压辊的覆层在60 shore左右,为了使薄膜和放电转辊连接良好,要尽可能的靠近电极且要尽可能的避免薄膜在放电转辊上的卷绕。臭氧在电晕放电过程中会产生臭氧,它是一种有毒气体,毒性取决于浓度,对身体健康不利。放电单元区域内的臭氧浓度不能超过0.1ppm(0.2mg/m3)。Draeger phial是一种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用来测量臭氧浓度的设备。在允许向大气中排放气体的地区,由放电单元产生的臭氧可以通过通风设备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通风设备的尺寸大小决定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放电单元的长度、排放管负载损失及生产线的速度。通风设备和气体排放管必须由抗臭氧材料制成(象不锈钢或PVC-PET塑料)。在禁止向大气中排放高浓度臭氧气体的地方,要使用臭氧处理装置。使用它(合适的大小取决于臭氧的量)可以得到低于0.1ppm,此值通常低于法律所限定的值。在这种工作条件下,可以向空气中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