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的护理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1376679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的护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的护理俞君;马美丽;项伟菊【摘 要】总结6例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重视 皮肤护理、低体温护理、中枢损伤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对家长进行 健康教育,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期刊名称】护理与康复年(卷),期】2010(009)007【总页数】2页(P575-576) 【关键词】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护理【作 者】 俞君;马美丽;项伟菊【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 中 文【中图分类】 R47

2、3.72遗传性代谢病(i 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是指参与体内代谢的某种酶、 运载蛋白、膜受体等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使其编码的产物功能不良而引发代谢异常 的一组疾病。可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糖类、类固醇、金属等多种物质代 谢异常1。本病半数以上在新生儿期发病,其中部分疾病治疗效果满意1。2008 年1月至2009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IEM患儿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日龄1 10 d;体重2000 3400 g;甲基丙 二酸血症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丙酸血症2例,枫糖尿症

3、2例;患儿均出现喂养困难,1例严重臀部皮肤损伤,2例低体温,3例中枢损伤;2例行 机械通气。1.2结果4例用特殊奶粉喂养及补充维生素B12、左旋肉碱后好转出院,经随访 3 18月,生长发育接近同龄儿;2例机械通气患儿因自主呼吸不能建立,家长放弃治 疗。2护理2.1病情观察由于新生儿期IEM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儿确诊时已出现严重的 代谢危象,如酮症酸中毒、严重高氨血症,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抢救,将导致严重的 神经系统后遗症或死亡2。许多IEM患儿的预后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因此,病情 观察非常重要,应密切观察患儿意识、体温、呼吸、吸吮情况、肌张力、面色及口 唇颜色,30min观察1次,发现异常

4、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对喂养 困难、嗜睡、反应差、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的新生儿,尤其是血气分析提示代 谢性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者,应高度警惕本病,及时进行相关遗传代谢筛查如串联质 谱和尿气相质谱分析,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本组6例患儿均有 喂养困难,经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质谱检查诊断为IEM。2.2皮肤护理IEM患儿常有反应差、嗜睡、肌张力改变等表现,导致肢体自主活动 减少,容易出现水肿、压疮,因此皮肤护理尤为重要。病情允许时每日沐浴1次,注意 腋下、颈部、耳后、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清洁;预防红臀,每23 h更换尿布,同时 更换体位,注意枕后、乳突等部位的皮肤色泽,用自

5、制纱布头圈垫于枕下,以减少受压 本组1例出现严重红臀,局部破溃、渗出明显,经局部使用聚维酮碘及湿润烧伤膏3 后创面逐渐愈合。2.3低体温护理体温不升患儿置于暖箱,箱温预热到高于患儿体温1.5C,然后将患 儿放入箱内保暖,保持箱内湿度55% 65%;复温速度为0.5 1C/h,每30min监 测患儿体温和暖箱温度,直到患儿体温达到36.5C;每次测温后患儿体温有变化,按 需要调节暖箱温度,使之保持在比患儿体温高1.5C;当患儿体温达到36.5C,将箱温 调至中性环境温度,患儿复温后继续留在箱内至少24 h。本组2例体温不升,置于暖 箱,复温4 h后体温维持在36.5C。2.4中枢损伤护理IEM严

6、重者可出现中枢损伤,表现为意识不清、面色紫绀、四肢 肌张力增高甚至抽搐、呼吸节律不规则甚至呼吸抑制及中枢性呼吸等改变。持续心 电监护及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患儿抽搐时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迅 速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出现呼吸及SpO2改变 者给予吸氧,必要时予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根据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钠10 mg/(kg。次)肌注、10%水合氯醛0.5ml/(kg。次)灌肠或咪哒唑仑15 p g/(kgomin)静脉维持。本组3例中枢损伤,经上述治疗及护理后均迅速控制抽搐,心 率及SpO2维持正常范围,未出现误吸及窒息。2.5机械通气护理部分IE

7、M患儿由于神经系统损害出现呼吸抑制及中枢性呼吸,需 要气管插管及呼吸机支持。除心电监护、SpO2监测外,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对 刺激反应、肌张力、自主呼吸等变化;保持安静,减少刺激,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 集中进行;每小时记录呼吸机参数及监测值(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每8 h测量气 管插管的外露部分;每2 h改变体位,根据病情做胸部物理治疗;每4 h抽胃液1次, 胃肠减压管持续开放引流;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湿化,避免气管插管堵 塞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4。本组2例机械通气,因患儿不能建立自主呼吸, 家长放弃治疗。2.6 喂养及营养 先天性代谢异常的治疗原则为减少蓄积、补充需

8、要、促进排泄。 保证高热量供给以减少机体蛋白质分解,同时限制天然蛋白质以有效减少前驱氨基 酸的摄入5。吸吮能力减弱及喂养困难的患儿入院后先鼻饲喂养,待患儿可自行进 食后改奶瓶喂养。鼻饲前评估插入胃管深度及是否妥善固定,先抽吸,观察有无潴留, 并记录潴留物的量及性质;鼻饲时取头高侧卧位,速度宜慢,防止胃食管反流及窒息;鼻 饲后用适量无菌注射用水冲洗胃管以免奶块残留于胃管内。本组4例患儿用限制 天然蛋白质的特殊配方奶粉喂养,同时辅以左旋肉碱30-60 mg/(kgod)、维生素 B120.1 mg/d等补充治疗,使患儿营养改善,急性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7 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2.7.1心理指导由

9、于IEM为终身性疾病,一经确诊需终身治疗,特别是确诊后的后续 复诊、康复治疗、营养费用等给家长带来沉重的压力。对患儿家长做好心理疏导, 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对患儿疾病治疗的信心。2.7.2 避免危险因素 由于发热、感染、饥饿、疲劳、外伤等应激状态下机体能量需 求增加,高蛋白饮食、输血等因素可导致氨基酸蓄积,因此出院时指导家长尽量避免 患儿出现上述危险因素。2.7.3门诊随访向患儿家长讲述IEM的相关知识,告知通过长期饮食、药物治疗能 控制疾病症状,改善远期预后。 4例患儿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提醒家长坚持治疗,每 3月复诊1次,了解饮食、用药情况,评估饮食和药物控制的疗效。2.7.4用药安全指导对

10、于需长期应用维生素B12及肉碱等药物的患儿,出院时指导 家长按医嘱使用药物,不可随意停药;避免使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氨基水杨酸及 氨基甙类药物,以免与维生素B12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C过多可引起 皮疹、泌尿系结石、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 ,严重者可致命,丙戊酸 大环内酯类药可导致左旋肉碱消耗和氨基酸排泄障碍,因此亦需避免使用;患儿因其 他疾病需要药物治疗时,应向医生说明患儿患有本病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使医生正 确用药。2.7.5遗传咨询由于该病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对2例预后不佳患儿的家长提供相 关遗传咨询,建议再次妊娠时通过胎盘绒毛细胞、羊水细胞酶学检查和母亲尿液、

11、血液测定,进行产前诊断4。3 小 结新生儿IE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严重者可出现中枢损害及神经系统表现,常导致早 期夭折或终身残疾。护理重点是细心观察病情,以对疑似病例早期筛查,及早明确诊 断,及时治疗;对IEM患儿做好皮肤护理、保温、控制抽搐,对中枢性呼吸困难患儿 及时气管插管,加强机械通气护理,并重视营养支持;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从而降低病 死率与致残率。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Burton BK.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in infancy:a guide to diagnosisJ.Peidatrics,1998,102(6):69.2 刘晓红,王慕逖新生儿期遗传代谢病代谢危象的急诊处理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 (4):385- 387.3 龚彩连,吴明龙.224例新生儿红臀分度治疗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3):201-202.4 唐笑青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05,4(5):359-360.杨艳玲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 (4) :238-24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