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1372596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38.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海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海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海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做好山洪灾害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规范和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有效防御山洪灾害,使山洪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我市实际。(三)编制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

2、失;、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结合;、落实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分部门责任制、预警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驻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承担山洪灾害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辖区内突发性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五)预案编制、审批及修订、市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市防办负责编制,报市政府审批,并1 / 43报烟台市防指备案。、镇区街道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镇区街道政府(管委、办事处)审批,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各镇区街道政府(管委、办事处

3、)审批,报镇区街道防汛指挥部备案;、预案的有效期一般为年,每隔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各镇区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市防指成员单位、工程管理单位和有关单位,可根据本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域、本单位、本工程、本行业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报市防办备案。二、基本情况(一)自然情况海阳市地处胶东半岛南部,位于北纬,东经。南北长 64Km ,东西宽 ,总面积 ;海岸线长 。南濒黄海,北靠栖霞,东临乳山、牟平,西与莱阳接壤。海阳市水系河流均属于山东沿海诸河直流入海水系。多砂石河,源短流急,涨落急剧,冲刷力强,属季风雨源型河流,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甚大, 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以上,

4、枯水季节河床裸露,往往干涸。流域面积大于 50Km 的河流有条,昌水河、富水河汇流于莱阳境内的五龙河;古现河、戴家河汇流于牟平境内的大沽夹河;留格河、东村河、纪疃河和白沙河均直接流入黄海。海阳市地处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大气环流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炎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多年平均气温12.6 ,极端最高气温39.5 (年月日) ,极端最低气温 -21.6 (年月日);多年平均降水量 695.3mm ,年内降雨多集中在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2 / 43暴雨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季风影响,暴雨中心多发生在流域上游,且每年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汛期(月)降雨高度集中,占全年

5、降水的,尤以月更为明显,占全年的。期间暴雨频繁,强度大、雨量多,易形成大暴雨洪水。暴雨洪水集中于汛期,枯季流量小甚至干枯。丘陵区源短流急,洪水过程陡涨陡落,行洪过程时间较短,一般在小时左右,连续复峰时可达天。海阳市属低山丘陵区,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总趋势为北部高,南部低 ,中间高,四周低。中部是素称“海阳屋脊”的以招虎山脉为主的低山区,主峰海拔 549m ,平均海拔 300m 左右;北部以丘陵区为主,平均海拔 150m 左右;南部以河谷冲、洪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为主,平均海拔 50m 左右。(二)经济社会情况海阳市面积为平方公里,共辖镇区街道,个行政村。年末全市总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

6、人。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和建筑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全市耕地面积公顷,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公顷,粮油总产量万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其中当年实灌面积为万亩。(三)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历史山洪灾害及损失情况()年月日,盘石店镇周家村遭龙卷风袭击,风过处,宽百米,横扫公里,中心地带幢房屋、座垣墙掠基摧毁,碎砖乱石刮出公里,尺深的河水旋涸,酥石硼被揭去寸,共毁庄稼公顷,房屋间,造成人死亡,人重伤。3 / 43()年月日朱吴镇九岭夼丁家夼普降暴雨,并引发山洪泥石流(水石流),泥石流冲毁丁家夼上游塘坝,并顺势而下, 造成人死亡、人

7、重伤,损毁房屋间、土地亩、桥梁座,冲走粮食.万公斤。()年月日下午时,徐家店镇遭特大暴雨、冰暴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公顷,其中绝产公顷,减产成以上者公顷,倒塌房屋间,受损间,刮倒树木万株,人受重伤,经济损失万元。()年月日上午时至晚时,海阳县普降大到暴雨,平均降雨105.3mm 。其中降雨超过 100mm 以上的有处乡镇,由于这次降雨雨量大,来势猛,分布不均,给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死亡人,失踪人,损害船只多条,毁坏虾池公顷,桥涵座,淹没、冲毁农田万公顷,其中作物绝产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年月日,海阳县受号台风的影响,海

8、上平均风力达到级,阵风级,这次强热带风暴袭击给我县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月日上午调查统计,全县沉没和撞毁渔船条,造成经济损失余万元;被风浪冲走文蛤 公顷,损失万元,冲毁虾池公顷,损失万元;冲走扇贝 公顷,损失万元;冲毁码头米。共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年月日时至日时, 海阳县普降大雨并伴有大风, 风力达到级,阵风级。全县平均降雨量 83.4mm ,100mm 以上的乡镇有处,其中高家乡达到 159mm ,县城驻地 148.8mm ,由于此次暴雨最大降雨量集中在深夜,风力大,造成了全县停电,县城驻地有余户家庭及企业进水,给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群众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间接经济

9、损失达万元。()年月日时至时,我市遭受了特大暴风雨的袭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全市受灾人口达万人,农4 / 43作物受灾面积万公顷,成灾面积.万公顷,经济损失万元;水果受灾面积 .万公顷,摔落水果万公斤, 经济损失万元; 刮倒毁坏蔬菜塑料大棚、鸡棚、蚕棚个,经济损失万元;倒塌房屋间,损坏房屋间,经济损失万元;另外,刮倒树木棵,各类线杆棵,冲毁道路公里,大、小桥梁座,塘坝座, 拦河闸处, 虾池、海虹养殖场处 公顷,沉船只, 损坏只。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亿。()年月日时至日凌晨,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 257.2mm ,最大降雨量辛安镇 324.

10、5mm 。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公顷,倒塌房屋多间,损坏房屋间,倒塌大堋个,损坏大堋余个,淹没虾池 公顷,冲毁桥梁座,冲毁公路公里,造成经济损失万元。、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山洪灾害成因我市属低山丘陵区,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总趋势为北部高,南部低,中间高, 四周低。 北部以丘陵区为主, 平均海拔 150m左右;南部以河谷冲、 洪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为主, 平均海拔 50m 左右,受大气环流和季风影响,暴雨中心多发生在流域上游,且每年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 汛期(月) 降雨高度集中, 占全年降水的, 尤以月更为明显,占全年的。期间暴雨频繁、强度大、雨量多,加上丘陵区内水库、塘坝、河道、闸坝等水

11、利工程较多,容易形成山洪灾害。溪河洪水灾害成因。导致溪河洪水灾害发生的因素有暴雨、地形和人类活动等。而突发性的暴雨是造成溪河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加之人为因素和地形的影响,更促成了溪河洪水的形成。泥(沙)石流灾害的成因。泥(沙)石流的形成同时具备以下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5 / 43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滑坡的成因。滑坡的形成和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和斜坡自身的受力条件。斜坡自身的受力条件与气象水文和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条件和斜坡自身的受力条件,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基础条件;气象水文和人为因素等是与斜坡受到的外部用力(

12、即外应力)有关的外部影响因素,在滑坡形成过程中起着引导、诱发和加快、加剧滑坡发生的作用。()山洪灾害的特点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由于山丘区洪水来势猛、涨水快、流速快、冲击破坏力大,洪水过后易造成房毁、路毁、桥毁、田毁,是一种毁灭性灾害。多年以来,由于强降雨在山区及丘陵区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在我市时有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大面积村庄、土地、农田、林木被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增加,各种人为影响加剧,山洪灾害及其诱发的各种其它灾害不断增加,使得灾害的范围、频次、危害程度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严重

13、影响全市经济发展。我市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突发性强,预报、预测和预防难度大。山洪突发是由暴雨造成的,由于降雨强度大,加上特定的地质、地貌等条件,导致山洪来势凶猛。全市山丘区以变质岩、际相沉积岩、岩浆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组成的山体为主,山丘区坡陡谷深、高程起伏大、产流快、易冲蚀,极易形成滑坡、崩塌和泥(沙)石流。山洪形成十分突然、迅速猛烈,流速快,历时短,不仅加重了灾情,而且难以进行准确的预报和有效的防治。6 / 43山洪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由于山洪流程短、流速快、冲击力强、破坏性大,对工矿、交通及居民地和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严重。季节性强、频率高,

14、具有周期性特点。山洪灾害主要表现在降水引起的洪水及诱发的滑坡泥石流影响。降水较多的年份地质灾害发生频次也明显偏高;在同一年中,多雨期是地质灾害尤其是泥(沙)石流的多发期,规模较大的泥(沙)石流均集中发生在多雨年份的月降雨高峰期,具体发生时间大多和降雨同步或短期滞后。灾害区域性特征明显, 易发性强。 在地质环境条件不同的地段,所形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各不相同。山洪灾害多发区主要集中在降雨集中,且具备相应地理下垫面条件的地区。从地域地形分布区看,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中低山口丘陵区。 同时,长期以来人们防洪意识淡薄,自行在河道两岸和山洪沟口修建住宅或采砂取土等,侵占河道和洪沟的现象较为普遍,逐渐形成了具有

15、一定规模的居住区和生产基地。因此,每当山沟洪水袭来,都给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和损失。范围小、危害大,灾后恢复困难。山洪成灾快,顷刻之间就会造成房屋倒塌、耕地被毁、公路中断、溪河改道,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破坏性强的突出表现是造成人员伤亡,往往对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农田等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四)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防御意识不强。部分干部群众缺乏防御山洪的安全意识,对山洪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着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群众自防自救能力低。7 / 43()责任和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我市市、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已编

16、制完成,但还存在着责任落实不够彻底,组织指挥体系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运转顺畅的防御工作机制。()防御预案不健全。部分区域由于对地形地质条件、暴雨分布等方面研究不够, 山洪灾害区划不详实, 所编制的防御预案不够详细,对防御预案宣传不够 ,没有做到家喻户晓, 没有进行必要的实地演习,可操作性不强,增加了防灾避灾的难度。()防灾自救宣传较少。由于近几年来, 我市没有遇到较强降雨,山洪灾害发生相对较少,因此,对山洪灾害防灾自救知识宣传力度不够。、防灾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工程措施现状为了有效防治山洪灾害,几十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治山、治水、治河、治路、造林等活动,使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有效遏制。特别是

17、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采取新建或修建水库、塘坝、拦河闸坝等措施,不断加大治理力度,使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人为破坏水土保持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地防治了山洪灾害的爆发。()存在问题资金缺乏。 山洪灾害防治涉及到山丘区的社会经济、 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等诸方面,特别是许多防治山洪灾害的措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目前没有防治山洪的专项经费,加上其它方面的投入也很少,治理山洪的资金严重短缺。防灾避灾难度大。山洪灾害往往发生在偏远山区,群众居住分散,这些地区交通、通讯设施落后,加上现在许多群众生产、生活都8 / 43在

18、山脚或河边等山洪灾害危险地带, 很难及时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防灾避灾工作十分困难,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状况下实施人员安全紧急转移,难以避免人员伤亡。侵、占河道现象严重。河道、渠溪行洪能力低,侵占河道、渠溪现象严重,乱占、乱建、乱挖、乱弃等“四乱”现象普遍存在,许多镇街道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道行洪断面淤积,行洪能力降低,加剧了山洪灾害的破坏影响。三、危险区、安全区划分(一)危险区、安全区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在河谷口、沟口、河滩两岸、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同时充分考虑防治区域内的工矿企业、人

19、口集中地区以及重要基础设施的布局情况。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避灾场所。安全区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较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二)危险区、安全区基本情况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我市历史灾害情况、区域内地质地貌、社会经济状况及人口分布,结合普查情况和评估结果,通过水利、国土等部门协商 ,将山洪灾害威胁区域划分为一级危险区、二级危险及安全区。由于泥石流、滑坡和山洪灾害发生区域基本一致,因此对灾害种类的危险区不再划分。危险区划定情况详见附表。、一级危险区该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丘区,区域内山高坡陡、河谷冲刷

20、强烈;9 / 43水库、塘坝、矿区较多;河谷两岸及部分山坡脚、库塘下游村庄分布多,遇有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或泥石流灾害,对沿河两岸镇、村,水库、塘坝下游及陡坡下的部分村、镇及河堤、道路、农田、厂矿企业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害。主要包括盘石、方圆、朱吴、东村、郭城、发城、徐家店个镇街道的个村庄,面积平方公里。、二级危险区该区分布在海阳市北部条流域内,包括个镇区街道的除一级危险区外的其它地区,汲及村庄个。、安全区安全区位于海阳市南部沿海平坦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河道较宽,受山洪威胁较少。主要包括开发区、度假区、方圆、凤城、东村、龙山、辛安、行村、留格庄、里店、朱吴等镇区街道,面积平方公里。同时,危险区内的

21、山坡空旷地带山脊及远离河谷的地区,也是安全区,这些地区可作为山洪避灾场所。海阳市山洪灾害易发区划分表分区亚区面积()名称主要分布位置名称分布在海阳市中部及北部山丘区。主要一级包括盘石、方圆、朱吴、东村、郭城、危险区危险区发城、徐家店的个村庄分布在海阳中部及中西部丘陵区,主要二级包括盘石、方圆、朱吴、东村、郭城、危险区发城、徐家店的个村庄分布在海阳市南部沿海平坦地区,主要包括开发区、度假区、方圆、凤城、东安全区村、龙山、辛安、行村、留格庄、里店、朱吴等镇街道。四、组织指挥体系10 / 43(一)组织指挥机构市政府设立海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 ,负责组织领导全市的山洪灾害防御

22、工作,其办事机构海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办)设在市水利局。市防指由市政府市长任指挥,分管副市长、有关市级领导和市武装部、市水利局局长任副指挥,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民政局、教育体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公路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局、供电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镇街道防汛指挥机构负责本镇街道的山洪灾害防御和组织工作。各行政村要成立以村书记或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和精干民兵为主体的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人)。每个村、组要落实降雨、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

23、测、预警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登记造册报镇街道和市防办备案。(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指 挥:李 波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副指挥:马淑臣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吴德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倪建武市政府副市长高京涛市政府副市长辛宗明市政府副市长王晓燕市政府副市长王庆先市政府党组成员、千里岩海洋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11 / 43澎 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于乔文市政府党组成员、住房和规划建设管理局局长李 冰市人民武装部部长姜作慈市水利局局长成员:李建勇市民政局局长邹化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招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修福程市环境保护局局长薛玉白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第一中学党

24、支部书记李富强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高正基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隋德斌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永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司法局局长刘勇涛市财政局局长闫晓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孙成琳市农业局局长刘存洲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孙永飞市商务局局长辛仁泉市卫生局局长王 浩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赵铭家市审计局局长修京堂市统计局局长包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黄同峰市粮食局局长刘 杰市物价局局长12 / 43孙东明市旅游局局长李晓辉市广播电视台台长来永强市住房保障和交易中心主任张寿光市畜牧兽医局局长于瑞林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徐增虎市公路局局长丛国松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孙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于利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雪冬

25、市气象局局长丛连日市供电公司总经理王军辉市联通公司经理孙瑞雪市移动公司经理孙杰市电信公司经理丛占波市水利局副局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姜作慈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丛占波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值班电话:、传真:)(三)职责分工、市防指职责。市防指负责领导、组织、监督、协调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命令,拟订全市山洪灾害政策性规章、制度、文件等,及时提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部署,组织制定实施全市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和跨镇区街道的山洪灾害抢险救援方案,并指导各镇区街道山洪灾防御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及时掌握全市山洪灾害防治等有关情况,组织实施山洪

26、灾害防治措施,督促检查各镇区落实山洪灾害责任制,组织开13 / 43展山洪灾害检查, 组织调配全市抢险物资和队伍, 参与山洪灾害处置,组织实施灾后重建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市防办职责。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政策法规和国家、省、烟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决定、调度命令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指示;承办市防指的日常工作,组织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督促检查山洪灾害措施的落实;负责编制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审查和审批各镇区街道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参与组织山洪灾害抢险工作并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负责山洪灾害预警、通信、调度现代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救灾物资计划储备和使用管理工作,提出山洪灾害经费的分配使用建

27、议计划;及时准确地掌握灾情,必要时发布雨水情信息、水情预报和山洪灾害公报;利用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及时向有关镇区街道和村 (庄)发布预警信息; 提出全市山洪灾害部署和决策意见,供市政府和市防指决策;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山洪灾害重大事故和表彰先进。、总体职责。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逐级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成立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范措施,组织山洪灾害检查, 督促整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积极参与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山洪灾害工作重大部署,执行市防指指令,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部门、单位职责市武装部根

28、据山洪灾害和抢险救灾的需要,协调驻海部队担负抢险救灾、营救群众、转移物资及执行其他重大任务。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造谣惑众,盗窃、哄抢救灾物资, 破坏山洪灾害监测、通信等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14 / 43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山洪灾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做好抢险救灾通行工作,确保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畅通无阻。市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山洪灾害设施、重点山洪工程措施的规划及建设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市财政局:负责全市山洪灾害应急抢险救灾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及时下拨资金并监督使用。市教育体育局:及时督导各级教育部门、大中小学校做好防御山洪灾害工作

29、;加强山洪灾害安全教育,增强大中小学校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大中小学校校舍的检查和维护,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表彰、奖励在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做好对山洪诱发的重大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矿区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指导全市矿山企业制定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和应急抢险预案,监督检查矿山企业防洪治水工程设施配套情况,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所辖公路交通设施的安全。做好所辖公路(桥梁)和在建工程的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优先运送抢险、防疫、救灾人员和物资、设备;为紧急抢险和人员撤离及时提供所需车辆等运输工具

30、。安排台车辆保持待命状态, 确保随时调用, 其中物资运输车辆台,工程车台,群众转移车辆辆,挖掘机械台。对各种车辆、驾驶员及通信人员要登记造册。市公路局负责所辖公路交通设施的安全。做好所辖公路(桥梁)的维护保养,组织人员及时抢修损坏的路面、桥梁,确保抢险、运输车辆畅通。15 / 43市民政局负责灾害地区灾民的生活安置和救济工作,及时向市防指提供灾情信息,组织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发放等工作。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市卫生局负责灾区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灾害发生后,及时向市防指提供灾区疫情与防治措施建议,组织调度医疗卫生救援人员及时赶赴灾区,开展疾病预防

31、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市水利局负责全市水利工程的行业管理,监督指导各镇区街道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织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提供水情、旱情、灾情和洪水预报,负责雨情、汛情的发布,做好防汛调度;制定并监督实施全市山洪灾害工程防御措施和应急处理;负责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安全监督管理,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市住房和规划建设管理局负责市区防洪排涝规划的制定和监督实施,加强城市防汛排涝、城市供水工程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安全运行管理,加强城市低洼地带和地下场所的监管。并做好东村河所属拦河闸、坝维修、保养,确保东村河闸、坝正常运行。市供电公司负责所辖电力设施的安全,保障市防指、市防办和抢险救灾

32、的电力供应。市农业局负责灾后农业生产救灾和恢复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和反映农业灾情信息,为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提供各类技术保障。协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作好山洪灾害的其他工作。市广播电视台负责组织指导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山洪灾害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按市防指要求及时向公众发布雨水情、灾16 / 43情等信息,跟踪报道抢险救灾活动,向社会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和自救知识。市气象局负责提供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从气象角度对天气形势和降水等做出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及时对重要天气形势和灾害性天气做出预警和滚动预报,并及时向市防指、市防办及有关成员单位提供气象和雨水情信息。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协调抢险救

33、灾物资的生产。市监察局负责监督贯彻执行上级命令及落实山洪灾害责任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市科学技术局负责地震预测预报,向指挥部以及水库、河道等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及时通报震情,指导防震工作。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做好水源地和饮用水的安全监测。市审计局负责对抢险救灾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确保救灾资金专款专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抢险救灾食品和药品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市统计局负责对灾区灾情的统计,及时、准确的上报统计数据。市物价局负责做好灾区物资、物品价格管理,确保物资、物品价格稳定。市司法局负责对国家防洪抢险、救灾和山洪灾害防御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及时调解有关纠纷。市畜牧兽医局负

34、责做好动物疾病的防疫、控制和管理工作。市粮食局负责本系统仓储设施和粮食的山洪灾害防御安全,同时分别准备麻袋条、编织袋条,确保抢险时随时调用。17 / 43市港航管理局负责做好海上航运、航道的安全管理,确保航运、航道的安全。市旅游局负责监督指导各旅游景点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特别是山区的旅游景点要加大监管力度,指导各景点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人员转移方案。督促做好山洪灾害防范工作,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通信设施的安全,做好发生山洪灾害时的应急通信准备,制定应急通信保障方案,确保通信畅通。、分包职责。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市政府领导分片负责制和市防指成员包镇区

35、街道、包重点工程责任制,市防指成员单位对分包镇区街道、重点工程代表市防指行使组织、协调、监督、指挥的权利。包镇区街道、重点工程责任人,每年由市防指以文件形式公布(每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市区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和包水库、包镇区街道度汛责任人的通知也作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市防指成员对所包的镇区街道、重点工程,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检查督导,随时调度有关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重点问题要及时形成整改意见并反馈市防指,对整改落实情况,要跟踪督查,并按照有关程序完善整改档案,以备责任核查。险情发生后,包镇区街道、包重点工程的市防指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助指导地方进行抢险救

36、灾。五、监测(一)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确定、山洪灾害雨情临界确定本方案雨情临界确定采用海阳市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18 / 43方案中典型区平均雨量计算表和山洪发生时典型区平均雨量计算表数据(见表)。典型区平均雨量计算表频率时段平均面雨量()小时小时(年一遇)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年一遇)小时小时小时山洪发生时典型区平均雨量计算表平均面雨量()山洪发生时间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小时1973-8-221975-7-181994-6-291994-8-151995-8-222001-8-12007-8-10典型区特征值平均、山洪灾害水情临界确定()有溢洪闸的水库,应以水库的防洪高水位作为预警水位,设

37、计洪水位或历史灾害调查水位为转移水位;有开敞式溢流堰的水库,应以水库溢流堰高程作为预警水位,水库设计洪水位或历史灾害调查19 / 43水位作为转移水位。()有堤防的河道要以堤防的警戒水位作为预警水位,堤防的保证水位作为转移水位;无堤防的河道以调查历史成灾水位的低值适当下浮作为预警水位,以调查历史成灾水位的低值作为转移水位,同时应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现状下垫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确定。(二)实时监测内容、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工情、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监测要求:对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特别是对山沟、水库大坝下游、河道两岸、山坡、旅游景区等山洪灾害易发区和人员密集区进行重点监测。降雨期间要进行不间

38、断监测,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同时,做好山洪灾害防御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整体防范意识,切实建立群测群防体系,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气象、国土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气象和泥石流等山洪灾害的监测。(三)通信保障、任何通信运营企业都有依法保障抢险救灾信息畅通的责任。、利用电视、广播、电话、传真、网络、语音查询、短信、短波无线电、专用警报系统、锣鼓号、放炮等方式。、充分利用公用通信网为主的原则,合理组建抢险救灾专用通信网路,加快信息传输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对重要区域实时监测,确保信息及时畅通传输。、各通信运营企业,按照山洪灾害的实际需要,将有关要求纳入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出

39、现突发事件后,通信运营企业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防汛抗旱通20 / 43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抢险救灾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依托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建立市、镇、村、组级监测体系,形成山洪灾害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六、预报预警(一)预报内容及等级划分、预报内容天气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气象预报由气象部门发布;溪河洪水、水库水位由水利部门发布;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国土部门发布。、预警内容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山塘、河道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或滑坡的监测和预

40、报信息等。、预警条件()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水库、山塘和河道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二)预警指标本方案预警指标采用海阳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21 / 43方案计算结果。海阳市山洪预警雨量值参考表预警雨量()预警雨量()时段时段类型类型小时小时小时小时预警转移小时小时雨量雨量小时小时小时小时需要指出的是,表中只是给出了各级预警雨量的一个参考值

41、,在实际的操作中,应结合前期降雨情况和降雨所在位置的天气形势、当地下垫面情况进行确定。其中的小时、小时转移雨量指标仅作为预备转移雨量的参考; 若小时内降雨达到小时转移雨量, 应组织立即转移,同理,小时内和小时内的降雨量分别达到了小时和小时转移雨量,也应该组织立即转移。(三)预警流程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和预警条件等及时发布警报。、预警发布程序()接收到雨水情、气象、国土等预警信息后,由市防指通过市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按照市、镇区街道、村逐级发布预警信息。()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 ,市防指或镇区街道防汛指挥机构和其他单位,可直接向受威胁区域发布预警信

42、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预警方式22 / 43预警信号以山洪灾害短信预警平台、传真、电话等形式发布。报警信号为信号弹、手摇报警器、放炮、敲锣、喇叭广播等。市级预警信息发布范围由市防办确定。各镇区街道预警信息发布范围由各镇区街道自行确定。(四)预警响应形式各镇区街道接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后, 立即启动相应的预警响应,组织相关人员采用电话、传真、广播、短信等形式向受威胁区域内的村(庄)和企、事业单位发布预警信息。村(庄)接到预警信号后,立即安排监测人员对重点场所、重点地段、重点工程进行小时不间断巡查,并采用广播、喇叭、互相传递的形式,将预警信息传达到组、户、人,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各级各

43、类行政、技术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全部上岗到位, 值班人员坚持小时值班, 密切关注天气、 雨、水情、工情变化,及时准确上传下达各类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召开协商会议,周密部署抢险救援工作。水利、公安、国土、民政、交通、公路、旅游、医疗、供电、联通、电信等部门立即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做好群众转移和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七、转移安置(一)需要转移人员全市受山洪灾害威胁需要转移共个镇街道中个村庄,总计万人。(二)转移原则群众转移应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和警戒区人员的原则进行,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三)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

44、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23 / 43常,如有异常要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四)转移过程注意事项、转移时要严格落实责任制,由民政等部门协助镇街道和村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并按照制定的转移路线转移,同时要做好转移群众的思想工作。、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安全第一。、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镇街道要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和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村、组、户、人。并制作标识牌,

45、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等内容。、当交通或通讯中断时,镇街道、村要按照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组织群众转移。八、抢险救灾(一)山洪灾害检查各级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山洪灾害区域的检查,采取平时经常性检查,汛前重点检查的方式,对山洪灾害易发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每年汛前,各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登记造册,限期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要突出日常巡查、检查,落实专人负责制和日常巡查和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落实应急处理措施,采取各种工程措施,确保影响区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抢险救灾准备24 / 43、采

46、取分级负责的原则, 由各级防汛抗旱组织机构统一组织培训。每年,市防指将统一对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的干部进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也要对受威胁区域内的村庄居民、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山洪灾害防御基本知识培训,并发放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宣传材料,不断增强防灾意识。、各级各部门要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落实各项责任制,将责任和任务明确到人,并根据各自所担负的任务制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各镇区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市防指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区域、本单位、本部门所担负的任务,并根据抢险救灾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储备抢险救灾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市级储

47、备的抢险救灾物资, 主要用于补充遭受山洪灾害地区抢险物资的不足,重点支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地区抢险救生物资的应急需要。当储备物资消耗过多或储存品种有限,不能满足抢险救灾需要时,应及时启动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联系有资质的厂家紧急生产、调运所需物资,必要时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市供电公司主要负责抢险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交通运输、公路、渔业部门主要负责优先保障抢险人员、救灾物资运输;负责群众安全转移所需地方车辆、船舶的调配。卫生、防疫部门主要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管

48、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25 / 43责组织搞好抢险、爆破时的警戒、管控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并负责保障抗洪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畅通无阻。民政部门负责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地区灾民的生活安置和救济工作,及时向市防指提供灾情信息,组织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发放等工作,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水喝。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灾害损失程度,安排资金,用于抢险救灾。、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抢险救灾的义务。驻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是抢险救灾的重要力量。抢险队伍分为:群众抢险队伍、部队抢险队伍和地方专业抢险队伍。群众抢险队伍主要

49、为抢险提供劳动力, 部队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地方专业抢险队伍除全力参加抢险外,还担负技术指导任务,市防办成立防汛抗旱机动队,作为市级专业抢险队伍。各镇区街道、市防指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也要根据情况,组建各级抢险救灾常备队、抢险队、后备队,并进行登记造册。当出现建筑倒塌、人员被压埋时,市政府应及时向灾区派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三)抢险、救灾、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千方百计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50、。、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尸体。、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26 / 43、组织灾区群众克服困难,清理废物,抓紧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提高生产自救能力。、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市防指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按照市防指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抢险救灾。九、宣传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村(庄)群众、企事业单位宣传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主要内容。并采用挂图、发放光碟、明白卡等方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做到进村、入户、到人,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学

51、性和主动性,增强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十、培训、演练(一)培训、市防指负责各镇区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市防指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抢险技术骨干、机动抢险队负责人的培训。各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对监测、预警人员,片区负责人进行山洪灾害专业知识培训。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指挥系统正常有效运转。、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对简易监测站、人工监测站和巡查、预警人员进行雨量、水位观测方法、山洪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传递方法等培训,不断提高山洪灾害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技术及运行维护进行培训,保障系统有效运行。、镇区街道对村(组)信息员进行信息收集、整理方法、预警信号发布方

52、式方法进行培训,保障群测群防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二)演练27 / 43、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不同类型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市防指一般每年组织次由多个部门联合参加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演练。十一、附则各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各镇区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市防指成员单位、工程管理单位和有关单位,可根据本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域、本单位、本工程、本行业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报市防办备案。预案解释部门。本预案由海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十二、附表、附图(一)附表

53、、海阳市小流域基本情况表、海阳市山洪灾害威胁区小流域经济社会指标统计表、海阳市山洪灾害易发区划分表、海阳市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海阳市山洪防御组织指挥结构表(二)附图海阳市山洪灾害分区图28 / 43附表 :海阳市小流域基本情况表序流域面河长涉及乡镇小流域名称积河道比降河源位置河口位置号()()乡(镇)数乡(镇)名留格河流域盘石店镇仙人盆西山留格庄镇辛家港盘石店、留格镇城阳河流域盘石店镇缪家村西碧城工业区嵩潜村西南方圆街道、碧城园区朱吴、东村、方圆、凤城、龙东村河流域朱吴镇后山中涧旅游度假区西山、碧城、开发区、度假区纪疃河流域东村街道办事处大磊石龙山街道办事处东荆家东村、里店、龙山、辛安孙

54、格河流域二十里店镇半社乡村东南姜家庄入里店水库二十里店镇、小纪镇白沙河流域朱吴镇翁窑头村南山行村镇南麻姑岛东侧朱吴、小纪、行村镇院店河流域朱吴镇张家兰村东山小纪镇鲁家沟村西出境朱吴、小纪镇埠后河流域朱吴镇上孙家发城镇西坊坞村南朱吴、发城、小纪镇富水河流域朱吴镇上尹家村东发城镇西坊坞村西出境朱吴、发城、郭城镇郭城河流域郭城镇松树夼南山郭城镇战场泊村南郭城镇富水河北支流域徐家店镇黑石庵徐家店镇南泊子村西出境徐家店、发城镇青阳河流域徐家店镇黑石庵村东郭城镇戴家村东入夹河徐家店、郭城镇大沽夹河流域郭城镇史家郭城镇葛家村下游出境郭城镇合涉及行政村(数)29 / 43计30 / 43附表:海阳市山洪灾害威

55、胁区小流域经济社会指标统计表涉及乡镇数量涉及村庄数量涉及总人口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序号小流域名称(个)(个)(人)(平方公里)(亩)留格河流域城阳河流域东村河流域纪疃河流域孙格河流域白沙河流域院店河流域埠后河流域富水河流域郭城河流域富水河北支流域青阳河流域大沽夹河流域合计附表:海阳市山洪灾害易发区划分表分区名称亚区名称主要分布位置面积()31 / 43分布在北部、东部山丘区。主要包括盘石、方圆、一级危险区朱吴、东村、郭城、发城、徐家店个镇街道的个村庄。危险区该区分布在海阳市条流域内,包括个镇街道的个村二级危险区庄。安全区位于海阳市南部平坦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受洪水威胁较少。主要包括开发区、度假区、方圆、凤城、东村、龙山、辛安、行村、留格庄、安全区里店镇区街道。危险区内的山坡空旷地带山脊及远离河谷的地区,也是安全区,这些地区可作为山洪避灾场所。附表:海阳市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危险区内序号危险区地点备注人口(人)房屋(间)潘家沟栾家疃仙人盆东庵薛家北鲁家嘴子后嘴子前野口潘家庄井家沟大庄金银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