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365198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纲.1 1、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3.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人口稠密,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人口稠密,黑河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稀少。腾冲线以西人口稀少。2、我国是一个由、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而其余,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民族分布具有。民族分

2、布具有“大杂居,小大杂居,小聚居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分布广泛的是回族。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分布广泛的是回族。3、台湾处于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连接地带。西望大陆,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台湾处于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连接地带。西望大陆,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相望,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自然环境:自然环境:1)地形:山地、丘陵、

3、平原;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西部)地形:山地、丘陵、平原;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西部低。低。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水文:浊水溪(河流),)水文:浊水溪(河流),日月潭(湖泊)日月潭(湖泊)4)台湾的美称:天然植物园(樟树)、蝴蝶王国(阔尾凤蝶)台湾的美称:天然植物园(樟树)、蝴蝶王国(阔尾凤蝶)、水果之乡(热带水果)、东方糖库(甘蔗)、水果之乡(热带水果)、东方糖库(甘蔗)4、我国的地形类型:山地面积最大、平原较小、我国的地形类型:山地面积最大、平原较小。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较。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地

4、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请掌握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请掌握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沿北纬它们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沿北纬32,自西向东能看到:喜,自西向东能看到: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我国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我国最典型的地势三级阶梯分布)。最典型的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四大高原、

5、四大盆地、三大平原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林广布)。土高原(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林广布)。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海拔最高)、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柴达木盆地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海拔最高)、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四川盆地(其中的成都平原被誉为(位于第一阶梯)、四川盆地(其中的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东

6、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东南丘陵丘陵:东南丘陵2.地势对我国气候、人口和河流流向的影响:地势对我国气候、人口和河流流向的影响:(1)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气候)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气候)(2)人口东密西疏;(人口)人口东密西疏;(人口)(3)我国的河流大都自西向东流。(河流)我国的河流大都自西向东流。(河流)3.3.我国气候的特点: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4.4.季风: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季风: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

7、风(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5.5.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影响: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季风具有季风具有不稳定性不稳定性,有时会造成灾害。(夏季风过强,北涝南旱;夏季风过,有时会造成灾害。(夏季风过强,北涝南旱;夏季风过弱,南涝北旱。冬季风强烈会暴发寒潮。)弱,南涝北旱。冬季风强烈会暴发寒潮。)9.9.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大兴安岭阴山阴山贺兰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冈底斯山脉。此线以东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以西为非季风。此线以东为季风区(

8、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以西为非季风区。(区。(P15P15)7.7.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可以在我国种植。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可以在我国种植。8.8.浙江(慈溪)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浙江(慈溪)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浙江(慈溪)浙江(慈溪)的地形主要是的地形主要是以丘陵和平原为主。以丘陵和平原为主。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区域差异的形成,自然环境起了很大作用,气候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我国东部和西部的范围:西部地区为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6个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9、湖北省)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1、小兴安岭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山地地形,适合林木生长;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总体比较湿润。冷湿的气候,孕育了茂密的红松林。2、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甘(陇)、宁、陕(秦)、晋。黄土高原的气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温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少。2

10、)人为原因: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高原上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保持水土;(2)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建挡土坝。3、北京的地理位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西临太行山,北靠长城,东临渤海湾,南面是千里中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城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统一王朝(元明清)也有800多年的历史。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1)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是“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2)人民大会堂北京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3)帝都文化(故宫)、民族文化(京剧)、现代文化(鸟巢)。(2)国家博物馆南方地区1.位置和范围: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

11、缘,北抵长江,南濒杭州湾,东临东海,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2.自然环境: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布,土壤肥沃。3.形成城镇的条件:(1)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剩余;(2)四通八达的水路。4.四川盆地的位置: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位于第二级地势阶梯,主要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北靠秦岭、大巴山,南连云贵高原,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东接巫山。5.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其农业发达的原因:(1)地形:盆地底部为丘陵、低山和平原(成都平原)(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冬暖,春早,夏热),降水丰沛(3)水文:降水丰富,河流众多(盆

12、地内的主要河流:长江、岷江、嘉陵江、乌江)(4)土壤肥沃6.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由秦国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对“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发挥着重要作用。(天府美自古堰来。)7.四川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天然气、芒硝居中国之冠;井盐:自贡被誉为“千年盐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桫椤,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等。三、开放的珠江三角洲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地区,与东南亚地区隔海(南海)相望。自然环境:平原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2、开放的表现:(1)农业开放:珠三角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蔗糖、淡水鱼和亚热带水果基地,农产品主要输往港、澳;(2)

13、工业开放:是亚洲乃至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工厂”。4、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原因;1)海陆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区域合作便利(2)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3)劳动力、华侨众多5、珠三角今后发展模式:(1)努力从“中国制造产地”转型到“先进制造业基地”,培养创新意识。(2)优势互补,与港澳紧密合作,共同发展。(港澳优势: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 珠三角的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四、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1、城市职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2、上海成为经济中心的原因:1)上海居于我

14、国大陆海岸线中间,长江出海口,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地势低平,气候温润,自然条件优越;2)经济基础雄厚,是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浦东开发后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3、上海成为经济中心的表现:(1)金融业发达(2)高科技产业发达(3)制造业发达 (4)航运业发达第三课 西北地区一、丝路明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地理位置:我国西北部 自然环境:(1)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3、新疆的绿洲农业(1)绿洲分布: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2)古老灌溉设施:坎儿井(3)绿洲

15、农产品:葡萄、哈密瓜、小麦、棉花等(4)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二、草原风情内蒙古自治区1、地理位置:西北内陆、地理位置:西北内陆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1)地形:高原(草原广布)()地形:高原(草原广布)(2)气)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逐渐递减,景观:森林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逐渐递减,景观:森林-森林草原森林草原-半干半干旱草原旱草原-干旱荒漠)干旱荒漠)3、草原人们生活与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草原人们生活与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A、衣:蒙古袍、衣:蒙古袍便于高原放牧、抵御严寒便于高原放牧、抵御严寒 B、食:牛羊肉、奶制

16、品(红、食:牛羊肉、奶制品(红、白、茶食)白、茶食)饲养牛羊饲养牛羊 C、住:蒙古包、住:蒙古包便于拆装搬运便于拆装搬运 D、骑马、勒勒车、骑马、勒勒车便于出行、方面饲养便于出行、方面饲养 E、娱: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射、娱: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射箭)一、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1、城市职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乌鲁木齐向西开放的原因:(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新疆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点位于此)(2)交通便利:具有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网,新亚欧大陆桥(兰新线)(3)国家政

17、策的支持:西部大开发3、乌鲁木齐向西开放的表现: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集散地;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国际大巴扎,多元文化吸引中外游客二、海拔最高的牧区青藏牧区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两个省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其他还有新疆、甘肃、四川的一小部分2、高原环境:高寒、缺氧、低气压3、青藏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原因:(1)草场面积大;(2)牧草营养成分含量高4、高原畜种:牦牛、藏绵羊、藏山羊5、藏民生活:衣:藏袍;食:牛羊肉、青稞、酥油茶;住:帐篷;行:牦牛(高原之舟);娱:雪顿节6、青藏铁路(西宁拉萨)作用:改善交通;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

18、团结高原圣城拉萨1、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2、地理位置: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3、自然环境:地形: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年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气候:高原山地气候,高寒4、拉萨作为宗教圣地的表现(藏传佛教(喇嘛教):(1)建筑:布达拉宫(标志性建筑)、大昭寺 (2)节日:雪顿节(3)虔诚的朝圣者 (4)藏民的生活:转经、朝山转湖、念经祈福1、写社会调查报告的步骤:确定主题、拟定提纲、实施调查、撰写报告2、元阳梯田概况:(1)位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山有多高、水有多高)(3)俗语:梯田是

19、小伙子的脸1、规则的分类:成文规则:如规章、守则、公约、法律等 约定俗称(不成文):如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等2、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源自于生活的需要,见证着生活的历史(1)从无到有的规则:太空交通规则以适应新领域中的新事物和新变化(2)从有到无的规则:废除农业税不符合社会发展(3)不断调整完善:如人行横道线社会生活需要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贸活动、人类迁徙活动、学校教育;旅游、战争2、文化的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载体作为媒介,这就是传媒或者媒体。传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阶段。3、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

20、的推广为标志的。在现代社会,流行的媒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我们一般称为大众传媒。4、传媒的影响:引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舆论、充实生活内容、陶冶性情1、生活的变化一般是从物质条件改变开始:物质生活的变化带动观念的变化2、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量入为出今天:适时进行更新换代;“寅吃卯粮”超前消费3、所谓代际差异,是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代际差异会形成“代沟”。1、人类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岁月,称为史前时代(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依靠

21、石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狩猎生活。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是人类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2、古人类遗址的发掘是人类认识自己起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典型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3、大约一万年以前,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生产者。磨制石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用来烹煮和储存食物。4、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九千年前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5、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1)、生产方面: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22、;2)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主要使用陶器产生;3)原始农业、畜牧业,过定居生活两地房屋存在差异的原因:两地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干栏式建筑可以通风、防潮;半坡地处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建筑可以冬暖夏凉。2、爱琴文明和中美洲文明海洋文明1)距今约4000年前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它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2)中美洲是指从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之后,最杰出的文明

23、当属玛雅文明。3、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1、距今一万年前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就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农业。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壤深厚,易于开垦和耕作,形成粟作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水网密布,气候温暖,适于种植水稻,形成稻作区。2、新时期时代文明曙光的表现:1)农业、手工业发展(黄河流域:蛋壳黑陶杯“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2)出现文字雏形刻画符号;(3)阶级分化(良渚玉琮);(4)古城出现(平粮台古城);(5)精神生活:宗教3、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古史传说。古史传说中所描

24、述的远古时代被称为传说时代。4、相传炎帝(神农氏)的贡献: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相传黄帝(轩辕氏)的贡献: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6、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7、部落推举贤能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杰出的有尧、舜、禹。8、距今大约距今大约400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标志着我夏朝。这标志着我国新石器时代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国新石器时代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举例说明,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的生产状况、社会结构和精神生活都发生哪些变化?(1)生产状况:工农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2)社会结构:出现阶级分化;(3)精神生活:出现宗教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书写历史要注意的事项:1)力求准确记述每个事件;2)力求写出真实感受;3)力求记录下当时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