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课程设计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361453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课程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一、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信工程专 业的发展势头也一定会更好,为了自己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增强自己对 知识的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本次课程设计我准备制作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容 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振荡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频率源,一般用在锁相环中能将直流电转换为 具有一定频率交流电信号输出的电子电路或装置。详细说就是一个不需要外信号 激励、自身就可以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装置。一般分为正反馈和负阻型 两种。所谓“振荡”,其涵义就暗指交流,振荡器包含了一个从不振荡到振荡的 过程和功能。能够完成从直流电能到交流电能的转化,这样的装置就可

2、以称为“振 荡器”。二、总体方案2.1 电路工作原理本次课程设计我设计的是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而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是自激振荡器的一种,因此更好进行设计了。振荡器是不需要外加信号激励,自 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凡是可以完成这一目的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振 荡器。由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知道,构成一个振荡器必须具备下列一些最基本的条 件:(1)任何一个振荡回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在这两个储能元 件中,当一个释放能量时,另一个就接收能量。接收和释放能量可以往返进行, 其频率决定于元件的数值。(2)电路中必须要有一个能量来源,可以补充由振荡回路电阻所产生的损 耗。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这

3、些能量来源就是直流电源。(3)必须要有一个控制设备,可以使电源在对应时刻补充电路的能量损失, 以维持等幅震荡。这是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或集成管)和正反馈电路完 成的。对于本次课程设计,所用的最基本原理如下:(1)振荡器起振条件为AF1 (矢量式),振荡器平衡条件为:AF=1 (矢量式), 它说明在平衡状态时其闭环增益等于1。在起振时Al/F,当振幅增大到一定的 程度后,由于晶体管工作状态有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放大倍数A迅速下降,直至 AF=1 (矢量式),此时开始谐振。假设由于某种因素使AF1,此时振幅就会自动 衰减,使A与1 /F逐渐相等。(2,振荡器的平衡条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振幅稳

4、定和相位稳定 。我们可以假设横坐标是振荡电压,而纵坐标分别是放大倍数K和反馈系数F, 假设因为某种情况使电压增长,这时K.F1的情况,振荡就会自动增强,而又回到平衡点。由此可知结论 为:在平衡点,若K曲线斜率小于0,则满足振荡器的振幅稳定条件。过K曲线 的斜率为正,则不满足稳定条件。对于相位稳定条件来说,它和频率稳定实质上是一回事,因为振荡的角频率 就是相位的变化率,所以当振荡器的相位发生变化时,频率也发生了变化。(3)我们知道LC振荡器有基本放大器、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三个部分组 成。为了维持震荡,放大器的环路增益应该等于1,即AF=1,因为在谐振频率上 振荡器的反馈系数为C/C ,所以维持

5、振荡所需的电压增益应该是12A=C /C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谐振频率为f0=1/2 n L(C1C2/C1+C2)i/2在实验中可通过测量周期T来测定谐振频率,即f=1/T0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可通过测量峰值输出电压Vop和输入电压Vip来确定,即A=V /Vop ip(4)2N2221A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N2221A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 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 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 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 反

6、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 用。IC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B (3 = AIC/AIB, A 表示变化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B般在几十到几百倍。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 首先要进入导通状态,即要先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也叫建立偏置,否则会放滤波网络:滤除电源中的交流成分是外加电源中只含有直流成分,因为振荡 器所要求的加在电路上的电能是直流电能,而实际电源很难达到纯粹的直流,所 以需要加这样一个电路将其中可能的交流成分滤除。放大网络:放大网络就是通过加在基极的直流电压来控

7、制集电极的电压输 出。放大网络对于靠近谐振频率的信号,有较大的增益,对于远离谐振频率的信 号,增益迅速下降。选频网络:由电感及电容组成的选频网络分为两类,一类是串联谐振回路, 另一类是并联谐振回路,回路谐振时,电感线圈中的磁能与电能中的磁能周期性 的转换着。电抗元件不消耗外交电动势能量。外加电动势只提供回路电阻所消耗 的能量,以维持回路中的等幅振荡。所以在串联谐振时,回路中电流达到最大值, 并联谐振中,负载电压达到最大值。正反馈网络:反馈,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 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 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正反馈使输出起

8、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统偏差不断增大, 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正反馈网络是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网络中比较 重要的一个环节。2.3电路图所需元件电源1个电阻6个电容7个电感2个三极管1个示波器1个三、电路的具体设计3. 1电路的设计依据及原理图三点式LC振荡器,特别是电容反馈式三点振荡器,由于反馈主要是通过电 容,所以可以削弱高次谐波的反馈,是振荡产生的波形得到改善,且频率稳定度 高,又适于较高波段工作。引起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晶体管间存在的电容,谐振回路参 数随时间、电源电压、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晶体管参数不稳定等,为得到稳定的 振荡频率,因此我们在选元器件时,除选用高质量电路

9、元件,采用直流稳压电源 及恒温措施外,还应提高振荡回路品质因数Q,因为Q越大,相频特性曲线在fO 附近的斜率也大,选频特性也越好。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最基本电路应该是一个交流电路。因此在设计 总电路图之前,我先设计了一个交流电路,随后将各个电路元件包括三极管连接 起来才能得到最终的总电路图3.2电路分析在实验中为了减小晶体管极间电容的影响可采用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即在谐振回路电感支路中增加一个电容C,其直比较小,要求CC;CC,6 6 4 4 5则谐振回路总电容量为:1/C =1/C+1/C+1/C 1/C,即 c c总 4 5 6 6 总 6因此振荡频率f近似为:0f=1/2n(

10、LC ) i/21/2n(LC ) 1/20 总 6经过这样的改变之后,C , C对振荡频率的影响显著减小,与C , C并联相4 5 4 5接的晶体管极间电容影响也减小了。但由于谐振回路接入C,晶体管等小负载会6减小、放大器放大倍数减小、振荡器输出幅度减小,若 C 过小,振荡器会因不6 满足起振条件而停止振荡。因此,在添加 C 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值,不能6 为了减小晶体管极间电容的影响而使振荡器不再振动!四、原理图Multisium软件仿真4.1电路图仿真Multisim 是 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公司推出的以 Windows 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

11、于板级的模拟 /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 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 析能力。以前由于做过数电课程设计,虽然对 multisim 的使用还有一些基础, 但并不熟悉,因此在做本次课设之前我又看了好多资料,对于本电路来说, 在仿真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仿真软件界面上组建仿真电路,其中需双击 可变电容C图标,将弹出的对话框栏中的Key设置成B, Increment栏设置成1%;4(2)双击电位器图标,将弹出的对话框中Increment也改为1%暂时断开反馈电 容C,调出虚拟万用表并联在集电极电阻R3两端。开启仿真开关,双击万用表6图标,调整电位器R6的

12、百分比,是万用表的直流电压在2V左右,即电路的静态 工作点I 2mA左右。CQ(1)交流电路仿真如下:R22-:2kO :.|Q.亡直.:WhF : =F=1:OriF :R32k_Q03:;:;:;:;:;:; 3-3-dpF: 5-01: :; IKey :(2)总电路图仿真如下:ftB:C13:0nFC2 _ 1:0nFvcc:1112Vd17itSCl:翊4(25 .L_iDOpF-卞J葩y=B10I1FH竹JroR71ka kL-F 03伽 A1ft : : :R2 ::V_::1WkQ:Q Q12a45S7-*-V-1 如 Dirttc4.2仿真结果及分析仿真结果如图上图所示,由图

13、可知道,正弦波的周期约为350243.243ns,振 幅约为4.2v,在本次仿真的过程中,开始时我将C5的电容值调得过大,并且由 于没有接好电容C4,而使结果不能出波形。随后纠正了错误才得到上边的图形在设计过程中,我不会对波形调试,由于显示的波形太小并且把x轴的比例 调的太大,导致没有发现图形。随后通过翻阅multisim的一些资料,才知道自 己的失误,于是对电路重新进行了调试才得到满意的结果五、心得体会对于电路的设计过程我以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很难,设计比较烦琐, 有静态工作点的要求,各电阻、电容值的设计,还有好多要求,看起来十分复杂。 后来通过查资料,才了解到先要计算好各电阻的值,再根

14、据各电容的作用,确定 电容的值,画出电路图,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同样,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遇到了 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word运用极不熟练,尤其是编辑公式时,操作不灵便, 编辑好的文档没有及时保存,以至于从头再来,浪费了很多时间。但吃一堑长一 智,现在遇到这些问题,及时解决,以后再做这类事情就会多一点经验,就会少 出一些类似问题。经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前面的路有了更多的信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东西,对于高频电子电路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并且提高了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并且认真的对 电路的每一部分进行了修正,但最后出来的波形还是不很稳定。本次

15、课程设计没 有要求制作电路板并且对其进行调试,但我相信要是调试的话也一定回去的满意 的效果。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通信 工程的我们更是如此,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今后会努力提 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求真正领会通信专业里边的各种知识,为将来的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六、参考资料1. 于洪珍,通信电子电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2. 沈伟慈,高频电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3. 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4. 高吉祥,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5. 清华大学通信教研组,高频电路,人民邮电出版社,1980年6. 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7. 姜威,实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8. 王松武,电子创新与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总电路图如下:VCC-1Q2输出端口SI2222L239uH4片-R3 2fcQ:: C2:=1:0nFvcc12VII10nFC3 -士伽F50%ttr C2 Arft.- -上;亠P4戶 Tt?何;口_电仓反馍二点我振汤 W: : H H H : H :K.yA G11:OnF : =1:OnF :G2R3 2K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