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1361329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一、控制方式及控制设备1.断路器控制方式按照控制断路器数量不同,可分为一对一控制和一对N控制。前者指利用一个控制开关控制一台断路器;后者指利用一个控制开关选择控制多台断路器。按照操作电源不同,可分为强电控制和弱点控制。前者指操作电压为 220V 或llOV;后者指操作电压为48V及以下。按照控制地点不同,可分为就地控制和远方控制。前者指控制开关或按钮安 装在断路器的开关柜,操作人员就地手动操作;后者指控制开关或按钮安装在距 离断路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主控室的控制屏(台)上,操作命令通过电缆送至断路 器的操作机构,或者控制开关或按钮安装在远方调度室,操作命令通过远动通信 设

2、备送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2隔离开关控制方式隔离开关控制方式分为就地控制和远方控制两种。通常llOkV及以下的隔离 开关采用就地控制;220kV及以上的隔离开关采用就地控制或者远方控制。3控制设备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开关、控制按钮和微机测控装置。控制开关和控制按钮由操作人员直接手动操作,发出合闸、分闸脉冲,使断 路器或隔离开关合闸、分闸。微机测控装置接收远方合闸、分闸命令,自动启动出口继电器,对断路器发 出合闸、分闸脉冲,使其合闸、分闸。二、断路器控制回路断路器分为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等。61断路器操动机构断路器操动机构指,断路器自身附带的跳、合闸传动

3、装置,用于使断路器跳 闸、合闸或维持合闸状态,因此包括跳闸机构、合闸机构、维持机构。主要类型 包括电磁操动机构(CD)、弹簧储能操动机构(CT)、液压操动机构(CY)、空气操动 机构(CQ)等。不同操动机构的动力来源不同,其中电磁操动机构的合闸线圈需要 电流很大,不能通过控制开关和继电器触点直接接通合闸线圈回路,需要中间合 闸接触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液压操动机构和空气操动机构的合闸线圈需要电 流不大,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和继电器触点直接接通合闸线圈回路。2对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1) 断路器操作完成后应迅速断开跳、合闸回路,以免烧坏线圈(断路器的跳、 合闸线圈是按照短时通电设计的);(2)

4、断路器既能够通过操作开关远方实现手动跳、合闸操作,又能够通过继 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实现自动跳、合闸操作;(3) 具有反映断路韶分、合位置状态以及手动、自动操作的明显信号;(4) 具有防止断路器多次分、合动作的“防跳回路”;(5) 具有操作回路、操作电源完好的监视回路;(6) 具有压力正常或弹簧储能等的监视回路和闭锁断路器操作回路;(7) 接线简单、使用设备和电缆最少。3断路器控制回路举例 以弹簧储能操动机构为例,介绍断路器控制电路。弹簧储能操动机构的断路 器控制电路如图8-14所示,图中符号含义如下:+、控制小母线和合闸小母线;M100(+)闪光小母线;SA断路gS操作的控制开关,有6个位置,预

5、备合闸(PC)、合闸(C)、合闸后(CD)、预备跳闸(PT)、跳闸(T)、跳闸后(丁 D);HG、HR断路器位置信号绿色、红色信号灯;FU1FU4熔断器;KCF防跳继电器;KCO出口继电器;YC、YT断路器合闸线圈、跳闸线圈;M弹簧储能电机;Q1弹簧储能机构的辅助触点。(1) 跳、合闸控制电路。手动操作合闸时,控制开关SA置于“合闸位置”(C),触点5-8接通,有以 下通路:+fSA5-8KFC动断触点一动合触点Q1-QF辅助动断触点QF -合闸线2圈Ye-,使YC带电,断路器合闸;合闸之后,QF辅助动断触点QF打开,断2开合闸回路,QF辅助动合触点QF闭合,红灯HR发光表示断路器合闸运行状态

6、,1同时红灯HR具有监视跳闸回路完好的作用,准备下一个操作(跳闸);手动操作跳闸时,控制开关SA置于“跳闸位置” (T),触点6-7接通,有以下通路:+-SA67-KFC电流线圈一QF辅助动合触点QF -跳闸线圈YT-,1使YT带电,断路器跳闸;跳闸之后,QF辅助动合触点QF打开,断开跳闸回路,1QF辅助动断触点QF闭合,绿灯HG发光表示断路器分闸状态,同时绿灯2HG具有监视合闸回路完好的作用,准备下一个操作(合闸)。自动合闸时,通过自动装置触点K1代替控制开关SA58触点的作用,完成 合闸操作;自动跳闸时,通过继电保护出口继电器触点KCO代替控制开关SA6 7触点的作用,完成跳闸操作。目前在

7、一些厂站采用不带闪光电源、取消闪光信号。(2)防跳闭锁电路。当断路器合闸手动合闸或自动合闸)到线路永久性故障时,如果控制开关 SA58触点接通时间长,或自动装置触点K1卡死或粘住不能断开,则会出现继 电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通过SA58触点或自动装置触点K1使断路罪合闸的 多次跳、合重复动作,称为断路器“跳跃”。为防止断路器“跳跃”现象发生, 必须有相应的“防跳”措施。“防跳”措施有机械防跳和电气防跳两种。机械防跳指操动机构本身具有的 防跳性能,通常610kV断路器的电磁操动机构带有机械防跳措施。电气防跳指 在断路器控制回路设置的防跳闭锁电路,即本书的内容。图8-14中设置了防跳继电器KCF,

8、有两个线圈,其电流线圈串联于跳闸回 路,是启动线圈,电压线圈通过自身的动合触点与合闸线圈并联,是保持线圈。 可以看出,当断路器合闸到线路永久性故障,且控制开关SAS8触点或自动装 置触点K1卡死或粘住不能断开时,在断路器跳闸过程中KCF启动,井自保持, 其动断触点断开合闸回路,从而防止了断路器的“跳跃”。只有在控制开关 SA5 8触点或自动装置触点K1打开后,或操作电源退出,KCF才能返回。为了达到预期防跳越目的,要求KCF动作快速。(3) 位置信号电路。图8-14中断路器的位置信号采用灯光信号,红灯HR亮为断路器在合闸位置, 绿灯HG亮为断路器在跳闸位置;而灯光为平光或闪光表示断路器的实际位

9、置与 控制开关SA位置对应或不对应。手动操作合闸,SA合闸后(CD)位置、16-13接通,断路器合闸状态、QF动 合触点闭合,红色信号灯HR平光;手动操作跳闸,SA跳闸后(TD)位置、11-10 接通,断路器跳闸状态、QP动断触点闭合,绿色信号灯HG平光。此两种情况的 SA与QF位置都是对应的,是平光信号。自动合闸(K1闭合启动合闸),SA跳闸后(TD)位置、14-15接通、获得闪光 电源M100(+),断路器合闸后QF动合触点闭合,红色信号灯HR闪光;自动跳闸 (KC O闭合启动跳闸),SA合闸后(CD)位置、9-10接通、获得闪光电源M100(+), 断路器跳闸后QF动断触点闭合,绿色信号

10、灯HG闪光。此两种情况的SA与QF 位置都是不对应的,是闪光信号。三、隔离开关控制及闭锁电路1隔离开关控制电路构成原则(1) 隔离开关没有灭弧机构,因此不允许切断和接通负荷电流。控制回路必须受对应的断路器闭锁,保证在断路器合闸状态下不能操作隔离开关。(2) 隔离开关带有接地刀闸,为了防止带接地合闸,控制回路必须受对应的 接地刀闸闭锁,保证在接地开关合闸状态下不能操作隔离开关。(3) 操作脉冲应是短时的,并操作完成后能够自动解除。2隔离开关控制电路构成隔离开关操动机构通常有气动操作、电动操作和电动液压操作三种形式,分 别有相应的控制电路。以电动操动隔离开关为例,介绍其控制电路。CJ5型电动操作隔

11、离开关控制电路如图8-15所示,图中符号含义如下:图415 口型电动操动隔离开关控制咯路隔离开关合闸线圈、跳闸线圈,相应的辅助触点YCl、YC2、YC3、YTIS1YCIS2YTl、YT2、YT3;SI、S2隔离开关合闸、跳闸行程终端开关触点;SBC、SBT隔离开关手动合闸按钮、手动跳闸按钮;QF断路器;QSE接地刀闸;SB紧急停止按钮;KR热继电器(电动机故障或过载保护)。可见,隔离开关操作的控制回路,受断路器和接地刀闸辅助触点控制,只有 在断路器分闸状态和接地刀闸拉开的情况下,才可能对隔离开关进行操作。(1)合闸操作。按下合闸按钮SBC,使合闸线圈YC带电,电动机接到正相序 电源,正转合闸

12、隔离开关,当隔离开关合闸行程到位时,触点Sl打开,断开合 闸回路。(2)跳闸操作。按下跳闸按钮SBT,使跳闸线圈YT带电,电动机接到负相序 电源,反转跳闸隔离开关,当隔离开关跳闸行程到位时,触点S2打开,断开跳 闸回路。3隔离开关电气闭锁隔离开关操作闭锁目的是避免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闭锁装置有机械闭锁、 电气闭锁和微机防误闭锁。通常6lOkV配电装置采用机械闭锁装置,35kV及 以上电压配电装置采用电气闭锁装置或微机防误闭锁装置。闭锁装置保证只有在 断路器处于跳闸位置时,才能对隔离开关进行跳、合闸操作,即在断路器处于合 闸位置时,闭锁对隔离开关的操作功能。要求防止电气误操作应达到“五防”,即防止误操作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 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带地线送电;防止误人带电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