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的影响力学习心得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21348866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身作则的影响力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身作则的影响力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身作则的影响力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以身作则的影响力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身作则的影响力学习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身作则的影响力学习心得 教师的影响力-以身作则 做老师的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老师是否受学生的爱戴,也许首先看这位老师是否能征服了学生自己,也许是通过教师他本身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觉得这样老师很牛叉,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这位老师,这是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老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征服了学生,以身作则的态度让学生敬佩你,喜欢你。正是这样的影响力让我们的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学习。而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老师以身作则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的

2、眼睛时刻盯视着你”,这是教育家加里宁对教师作用的精辟论述,形象地强调了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作用。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一个教师能否以身作则,是他能否胜任教师这一职业的关键。“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唯有身教重于言教,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就像平常我们经常会听到夜辅的小朋友们说。“我们老师说的,让我们先玩再做家庭作业。”,或者“老师,你刚刚不是说了嘛。”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成为了小孩子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

3、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品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力量所在,教师为人师表,他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教育学生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的思想行为,都要接受自己学生的检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言教,而且还要取决于身教,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教师必须带头遵守”,这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经验,它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共同格言。 周末或者假期,老师们也会经常抱怨学生上课又迟

4、到,或者作业没做完。包括我也遇到过,甚至可能还有学生说这里的作业不是作业,只有公立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才是作业,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老师是不是应该思考,为什么学生会经常迟到,是不是因为我们老师在学生第一次迟到或者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就没有询问原因,做出实质性的警告或者惩罚呢,让学生错误地以为原来迟到或者没做作业也没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可能学生会想,你们不是也订了校规,老师必须提前五分钟到教师整理上课的东西,那我们老师是否真的做到了呢,准备好教案,备好课,承诺的东西是否有办到,一件事是不是有始有终,言行是否一致,该惩罚的有没有惩罚,该奖励的有没有奖励。“忙,不是借口,打不到车,也不是借口,因为这个世界就这样,大家都只看结果。做人一定要讲原则,任何人都要为他的行为负责,这就是责任。”如果我们老师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我相信以身作则的影响力也是可以传染的。只要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也就是他养成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 课堂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课堂,每位教师更应时时警示自己,一言一行,德字为首,因为孩子们需要以教师为榜样,我们的影响是孩子一身的影响。 第 3 页 共 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