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1346352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效率》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械效率》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械效率》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机械效率》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效率》说课稿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械效率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列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械效率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忙到有需要的朋友。?机械效率说课稿 篇1第一是说教材:?机械效率是人教版第十五章第二节,之前讲述了功,之后有功率,机械能,介于力和能量板块之间,是中考考点内容。主要包括: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它既是前面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广泛的应用,它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热机的效率、炉子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等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等起

2、积极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加入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机械效率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开展和节能减排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是说学生:近几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界已经得到充沛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充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前提是对学生的学习有所了解,在讲述这节课之前我对学生有下列几点了解:1、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经验和办法;2、学生对杠杆、滑轮、斜面等机械有一定的认识;3、学生可能把机械效率上下、做功的多少、省力等问题混同;4、学生同时对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什么是总功,没方法确定,特别是对有用功的容易误解。第三是说教学目

3、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规范,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一堂课的灵魂。教学目标确实定,新课改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此,我这节课的三维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结合实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会用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和意义;知道我们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方向,而不是为了省功。2、过程与办法目标通过察看和实验的办法探索使用机械能不能省功;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

4、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节约能源意识。第四是说教学重点难点只有很好地把握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则这节课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鉴于此,这节课的讲述重点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念教学和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探究;其难点是: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确实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第五是说教法与学法:好的教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成效。但任何教学办法都不是万能的,

5、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办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挥作用。学生的学法是学以致用,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因此教法与学法应该是不能分割的,所以这节课我借助多媒体,用实例图片感染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通过看、想、算,让学生感知、熟悉课文内容,理解和记忆概念公式;分组合作与竞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相互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数据,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论和实事求是的科学观;稳固提高,学以致用,认识提高机械效率在当今社会开展和节能减排起到重要的作用。第六说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流

6、程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本节课我是按下列六个步骤逐一进行:一知识回忆图片导入预设时间23分钟观看PPT8设计意图:回顾稳固了前一节所学的知识,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根底,图片的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提出问题引出概念预设时间69分钟图中小孩的目的是什么?引出对沙子做的功是有用功。图中小孩还对什么做了功?引出额外功的概念。三次将沙子运送到三楼分别要对什么做功?引出总功的概念。设计意图:这些问题的提出紧扣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并知道有用功,额外功的,总功的概念。此环节是教学中的重点,是学生分清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关键三演示计算强化记忆预设时间57分钟将小孩对沙子,

7、自身,桶,口袋,动滑轮做的功分别计算出来结合概念,对此图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进行计算,强化概念的记忆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公式,算出图中的机械效率,比照后加强记忆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进一步突出重点和难点,也促进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概念的记忆,并且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对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有正确的认识四合作探究分组实验预设时间79分钟1提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的问题,探讨斜面的机械效率,让学生自主探究2将学生分组,选用实验器材,画出表格,并记录所需的实验数据设计意图:此次探究实验体现出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突出了实验的重要性,并且使学生能团结合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物理的

8、乐趣五分析表格归纳结论预设时间34分钟让学生将实验数据归纳,写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越不省力,其机械效率越高。设计意图: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2让学生知道尊重实验数据,虽然各组的数据都不相同,但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六作业设置稳固提高预设时间12分钟课外练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稳固,进而拓展课上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水平。对此节课我预设了二方面的内容1思考并完成课本第2,3,4题。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第七说板书设计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

9、,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课堂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我设计这样的板书,简练地、系统地体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记忆的框架结构。?机械效率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局部:第一局部主要介绍简单机械杠杆和滑轮;第二局部主要介绍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快慢,做功的效率。机械效率是在前面简单机械,功,功率的根底上进行得更深一层的学习。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效率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波及面广,内容抽象,教材通过再次探究动滑轮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通过比

10、拟有用功和总功的大小,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和现实意义,计算公式,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并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从而增强将科学效劳于人类的责任感。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二、学情分析针对普通班的学生,应由浅入深。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循序渐进,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问题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察看为辅的办法进行教学,即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特别是实验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理解有用功、总功、

11、额外功,并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理解实际使用机械时由于额外功总是存在,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再探动滑轮理解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2、通过再探动滑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察看能力,建立于实验根底上的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四、教学办法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办法是实验探究法,将学习中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其次还有讨论法,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得出结论也是物理学习常用的办法。五、教学过程1、有目的复习功做

12、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公式、单位,为下面的学习打下根底。2、通过再探动滑轮,更深入探究使用动滑轮过程中做功的情况。这里可以先展示用手提升钩码,问学生有没有力对做功,学生可以自然分析出手克服钩码重力G做功了,所做功的大小就等于Gh,到达了将重物G提升h的目的,接下去可以提问学生除了直接用力提升重物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提升重物?学生会分析用杠杆、滑轮包括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然后请学生选择一种简便而省力的提升方法,学生一般会选择动滑轮。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动滑轮提重物的简易图,为等会形象标出F、S、G、h,及相关力做功打好根底。接下去请学生分析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有没有力做功,拉力做功、动滑轮克服重

13、力做功,来比一比利用动滑轮提升时能否省功,请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测量做功的多少,并怎样设计记录表格,因为前面有探究斜面做功时设计过的表格为根底,所以学生应该有这个经验,老师在这里只要适当引导,并注意表格设计的标准,如测量物理量在前面列,需计算的量放在后面,相关物理量的单位,实验次数至少三次,并板书设计出的表格::实验次数注意点1、布置实验前先分析三次实验的安顿,根据学生要求第二次增加距离,第三次增加物重,便于等会分析实验数据的规律,并为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打下伏笔。2、距离利用S和h的关系,只需测量h,S=2h。3、采集两组学生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FSGh,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动力F做

14、的功FS大于重物被提升所需做的功Gh,为完成提升重物这个任务,如果直接用手提升重物,需要做功Gh,为完成此目的而做的功称为有用功,记作W有用Gh,使用机械后同样要完成提升重物G到h的高度,同样地为完成此目的做的功称为有用功记作W有用Gh,分析:利用机械可以省力,但有没有省功呢?力F总共需要做的功为FS,记作W总FS,W总W有用,结论:利用机械没有省功,也就是说总功中有一局部是有用功,还有一局部是使用机械后造成的额外多做的功,并得出W额外W总W有用,总结得出:使用机械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并没有省功,不但没有省而且还多做了一局部额外功,并请学生通过回顾实验过程分析额外功存在的原因,摩擦、动滑轮的重2

15、、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额外功是没有用的,应尽量减小,而有用功的局部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由此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花这么多时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辨别有用功和总功,因为根据以往经验这两个功的辨别是个难点,后面的定义计算等反而一般不会错。5、定义机械效率:我们就用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来表示机械效率,W有用/W总100%,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总是存在,6、讨论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请学生体会实验过程,通过对实验中做功情况的分析,得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摩擦、减轻动滑轮的重,特别注意对增加物重提高机械效率的引导。在使用同一个机械,在机械本身因素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能否提高机械的效率,并利用计算表格三

16、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得出增加物重可以增大机械效率。并加以板书明确3个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六、学习评价1、对用吊桶提水的分析,体会有用功、总功、额外功。2、在课外练习和下一节的复习里,有意识地将机械效率和功率相辨别,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功率大并不一定效率高,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七、板书设计:二、机械效率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有用功:W有用=Gh2.总功:W总=FS3.额外功:克服摩擦和机械自重所做的功。4.W总=W有用+W额外二、机械效率1.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W有用/W总100%3.表明:机械效率无单位,常用百分数表示,三、作

17、业布置1.阅读教材,加深概念认识。2.尝试解决课后练习。?机械效率说课稿 篇3一、 说教材一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节内容是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当中的第二节,教材在之前已经安顿了有关于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机械效率是在此根底上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效劳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教材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局部,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2、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2、过程与办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机械

18、效率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实验精神。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W有用 / W总 进行计算。难点: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二、 说学情学生通过对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办法,也了解了功的原理,在此根底上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思维还明显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材料,不足理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应该尽量为他们创设直接简单的问题情境,启发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 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办法是:演示实验法、创

19、设情境法、分析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四、 说教学过程一 引入大略用4分钟时间演示实验:通过让学生思考前后两次拉同样重的勾码到相同的高度,手做功为什么不相同?学生猜测之后揭开谜底:一个是用手做功,而另一个是用机械动滑轮做功。通过用机械可以省力但不省功,设疑:用机械做功的效率怎么样?从而引入今天学习的课题。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既回忆了机械可以省力、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功的原理,又为这节课的新课内容教学奠定根底。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 新课教学约30分钟1、分析比拟演示实验中直接用手拉和用动滑轮拉所做的功,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实验,创立直观的情境,让学生从简单内容入

20、手,合乎学生的认知过程。2、引导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加深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概念的理解。分析课本图片,让学生在已经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概念的根底上,说出三种办法的有用功、额外功分别是对哪些物体做功,并计算这些功及总功的大小。这样进一步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突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并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自然得出机械效率的概念打下根底。3、引导学生分析三种方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从而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W有用/W总 ,并指出总是小于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这样设计体现了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计算让学生经历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更深刻的感性认识,同时也

21、突出了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4、稳固知识,标准计算格式,讲解课本109页例题。例题: 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000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这个例题稳固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之外,也为后面的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做好了铺垫。5、引导学生讨论例题的结果,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结合生产生活实例提出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 。通过结合具体生活事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又可从中学会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有效地突破了难点。5、为了突出、稳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也为了标准解题的计算格式,接下来对课本109页例题进行讲解。6、

22、探究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首先通过创设情境设疑:利用哪块木板搭成的斜面推重物最省力?用最省力的斜面推重物机械效率是否最高?让学生经历“提问猜测设计实验归纳交流的探究过程。这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实验开始前通过设疑猜测,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实验过程以教师引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形式展开,让学生经历“提问猜测实验归纳交流的学习过程,不仅完成了实验目的,又对机械效率的公式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照应和强化了前面重难点的学习。三 课堂交流与练习4分钟1、讨论: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局部是有用功,哪局部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

23、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局部是有用功,哪局部是额外功?2、计算:用一动滑轮将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通过讨论和计算,既让学生稳固了根本概念的掌握,又让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应用到根本问题上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四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1、 11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2、 利用网络了解和收集生产中的各种机械的效率,以及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机械效率?第一题强调根底知识的掌握,第二题那么强调知识的延伸。既有对新知识的稳固,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拓展认知领域。五 板书设计:第二节 机械效率一

24、、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有用功:为到达目的必须要做的功2. 额外功: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总=W有用+W额外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W有用/W总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说课稿 篇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测斜面的机械效率2、过程与办法经历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和实验计划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沛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会测斜面的机械效率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教学办法:实验探究法、分析

25、归纳法教学用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斜面、木块、细绳。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学生预习测斜面的机械效率的根底上,组织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2、为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3、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二、进行新课:1、提出问题: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当它的倾斜程度不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2、学生猜测并讨论、设计实验计划。3、师生共同研究决定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4、做好实验的几点表明。1木块的重由弹簧测力计测出。2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G升高。注意“匀速拉动。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

26、上的示数读出。3木块回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斜面旁的刻度尺读出。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用刻度尺沿斜面量出。5实验要严肃认真参照课本实验按要求去做。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6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5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解。6学生实验完毕,由几组报告实验结果。7、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当斜面光滑程度和物体重力相同时,斜面倾斜程度越陡机械效率越高。8、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三、小结四、布置作业:写出测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器材、步骤、记录有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结果参照课本实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