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1342061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量分析法(填空题)1.重量分析法主要分为 沉淀法、 气化法(挥发法)、电解法。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选效应3. 试分析下列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增大、减小、无影响):(1)同离子效应 减小 沉淀的溶解度;(2)盐效应 增大 沉淀的溶解度;(3)配位效应 增大沉淀的溶解度。4. 沉淀按形状不同可分为晶形 沉淀和 不定形 沉淀。5在沉淀反应中,沉淀的颗粒愈二 ,沉淀吸附杂质愈少6.由于滤纸的致密程度不同,一般非晶形沉淀如氢氧化铁应选用 遨速 滤纸过滤;粗晶形 沉淀应选用 中速 滤纸过滤;较细小的晶形沉淀应选用 慢速滤纸过滤。7滴定与重量法相比,重量法的准确

2、度高。8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其质量差应在 0.2mg以下。9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了使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称样量必须大于0.2g。10根据沉淀的物理性质,可将沉淀分为 晶形 沉淀和非晶形 沉淀,生成的沉淀属于何 种类型,除取决于 沉淀的性质 夕卜,还与 形成沉淀时的条件 有关。11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两种速度:聚集速度和定向速度。当 定向速度大时,将形成晶形沉淀。12产生共沉淀现象的原因有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和包藏13. 晶格表面的静电引力是沉淀发生吸附现象的根本原因。洗涤沉淀是减少吸附杂质的有效方法之一。14. 陈化的作用有二:小晶体溶解长成大晶体和释放包藏在晶体中的杂质15重量分

3、析是根据称量形式的质量来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16质量采用的计量单位有千克、克、毫克、微克、吨17. 重复性是同一载荷下多次称量结果间的差值,不得超过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 绝对值。18. 偏载误差是同一载荷下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均应符合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要 求。Max19. 检定分度数是 最大秤量 与 检定分度数 之比,公式为e20. 将3.125按修约规则保留二位小数是3.1221. 电子天平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为-10C40。22. 电子天平在超过 +9e时,天平应无数字显示,或显示过载溢出符号。23. 电子天平的电压在 187V 和 242V范围内应能保持其计量性能。24.

4、 利用重量分析法测P O时,使试样中P转化为MgNH PO沉淀,再灼烧为Mg P O形式称重,2 5442 2 7其换算因数为 M /MP2O5 Mg2P2O725. 用草酸盐沉淀分离Ca2+和Mg2+时,CaC O沉淀不能陈化,原因是Mg2+在CaC O沉淀表面后沉2 4淀26. AgCl在0.01mol / L HCl溶液中溶液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这是同离子效应起主要作用。若Cl-浓度增大到0.5 mol/L ,则AgCl的溶解度超过纯水中的溶解度, 这就是配位效应起主要作用。27.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共沉淀和后沉淀。在晶形沉淀的沉淀过程中,若加 入沉淀剂过快,除了造成沉淀

5、剂局部过浓影响晶形外,还会发生 吸留现象,使分析结 果 偏高28. 均相沉淀法是利用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剂,是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而均匀的析出,这种方法避免了 局部过浓 现象,从而获得大颗粒的纯净晶形沉淀。29. 无定型沉淀完成后一般需加入大量热水稀释,其主要作用是洗去吸附在表面的杂质30. 每次倾入漏斗中的待过滤溶液不能超过漏斗中滤纸高度的2/331. 洗涤沉淀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才能更快的将沉淀洗净。32. 电解分析法按其电解方式的不同分为 控制电流电解法 和控制电位电解法。33重量分析法中,一帮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34.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增

6、大35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增大36重量分析法中,晶形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愈小37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形沉淀小 。38. 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愈大39. 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愈小40. 换算因数是指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用F 表示 。41用氯化银沉淀方式检测试样中氯的含量,其换算因数 M -/M =0.2474cl AgCl42. 沉淀的溶解反应绝大部分是吸热反应。因此,沉淀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3. 在用沉淀PbSO的方法测定Pb时,往往在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是为了降低沉淀的溶解4度。44.

7、同一种沉淀,晶体颗粒大,溶解度_小;晶体颗粒小,溶解度大45. 共沉淀现象主要有表面吸附、生成混晶和 吸留和包夹三类。46.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稀、热、慢、陈化47.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浓、热、快、加电解质、不陈化48测定二氧化硅时,向溶液中加入动物胶,有凝聚 作用,可使硅胶沉淀完全。49新的镍坩埚应先在马弗炉中灼烧成蓝紫色,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用1: 20HC1煮沸片刻, 再用水冲洗干净。50. 银坩埚适用于Na0H作熔剂熔融样品,不能用于以Na CO作熔剂熔融样品。 23-51. 重量分析法分为沉淀法、气化法、电解法52. 同离子效应减小沉淀溶解度;盐效应增大沉淀溶解度;配位效应增大沉

8、淀溶解度。(填增 大、减小)53.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是沉淀溶解度要小,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称量式组成必须与 化学式相符合54.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55. 沉淀按其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56沉淀颗粒的大小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程度有关。57. 在沉淀反应中,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吸附杂质愈少58. 晶核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均相成核作用;另一种是异相成核作用59. 由于滤纸的致密程度不同,一般非晶形沉淀如氢氧化铁等应选用快速滤纸过滤;粗晶形 沉淀应选用竝滤纸过滤;较细小的晶形沉淀应选用慢速滤纸过滤。60. 聚集速度主要与相对过饱和度

9、有关,相对过饱和度越大,聚集速度越大。61. 聚集速度快,定向速度慢,则得到无定形沉淀,反之,则得到晶形沉淀62. 离子的价态愈高,浓度愈大,则愈易被吸附。63. 有机沉淀剂可以分为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和生成离子缔合物的沉淀剂两类。64. 称量形式为AgCl,待测组分Cl-,换算因数为0.247465. 已知灼烧恒重后的硫酸钡沉淀为0.3466g,试样质量为1.0056g,则试样中三氧化硫的质 量分数为11.83%66.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67. 用电子天平称量试样为1.6380g,其真实质量为1.6381g,则绝对误差为-0.000168. 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衡量,还常用重复性

10、和再现性表示。69.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可测误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70. 系统误差具有两种特性,分别是重复性、单向性71. 系统误差又分为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主观误差。72. 络合效应对沉淀的溶解度的影响,与络合剂的浓度及络合物的稳定性有关。73. 络合剂的浓度愈大,生成的络合物愈稳定,沉淀的溶解度愈大74.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有共沉淀现象和继沉淀现象(或后沉淀现象)75. 共沉淀现象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表面吸附引起的的共沉淀、生成混晶或固溶体引起的共沉淀、吸留和包夹引起的共沉淀76. 检测员测得某溶液的PH=6.24,则该数据的有效数字为2位。77. 用重量法测得试

11、样中的含钡为0.923%,此数据的有效数字为4位。78. 氧化镁-碳酸钠熔融-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化学方程式:煤空气 CO T+ HO T+ SO T+ SO T+ N T SO + Na CO = Na SO + CO22232323242Na CO + SO + O Na SO + CO2322242MgO + SO + O MgSO224当溶液中离子强度很小时,Kap等于Ksp若溶液中离子强度大时,则两者不相等,而是79.Kap小于Ksp。(填等于、小于或大于)79. 沉淀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 同一沉淀,晶体颗粒越大,溶解度越小,晶体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大82定向速度

12、主要与物质的性质有关。83.待测组分为S,称量形式为BaSO4,换算因数为0.1374K + + B(C H ) - T KB(C H ) J84. 写出四苯硼酸钠与K+生成缔合物沉淀的方程式: 6 5 46 5 4沉淀硫酸钡时,在盐酸存在下的热溶液中进行,目的是增大沉淀溶解度85.86灼烧灰化硫酸钡沉淀时,如果灰化没完全就升高温度,会使结果偏低,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BaSO + C = BaS + 2CO T4287. 当均相成核作用大于异相成核作用时,形成的沉淀表面积大。(填等于、小于或大于)88. 滤纸分为定性虑纸和定量滤纸。89. 滤纸按孔隙大小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滤纸。90

13、. 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虑纸过滤沉淀,因为定量虑纸灼烧后灰分极少,其重量可忽略不计91. 洗涤沉淀的原则是少量多次92. 重量分析法中,非构晶离子的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增大93. 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增大94. 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增大95. 重量分析法中,晶型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 愈小96. 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型沉淀小97. 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愈大98. 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愈小99. 在重量分析中,一般是先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的其他组分分离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称重,由称

14、得的物质的质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100. 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减小101. 沉淀称量法是将被测组分以沉淀形式分离出来,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最后由称 得的质量计算被测组分含量;102. 气化法是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质,通过加热等方法使被测组分挥发逸出,然后根据试样减 少的质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103. 电解法是指通过电解,将被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然后通过称量析出的金属的质量 计算其含量;104 .沉淀称量法中,沉淀析出的形式称为沉淀式;烘干或灼烧后称量时的形式称为称量式105 组成沉淀的离子称为构晶离子,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如果加入含有该离子的溶 液,则沉淀的溶

15、解度将减小,这一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106.一般,当温度升高时,沉淀溶解度将增大107 通常,无机物沉淀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小108 .对同一种沉淀物质,晶体颗粒大的溶解度小;反之,晶体颗粒小的溶解度大109. 用H2SO4沉淀Ba2+时,若溶液中含有杂质FeCl3,则生成BaSO4沉淀时常夹杂有Fe2(SO4)3,使沉淀灼烧后因含Fe2O3而显棕黄色;110. 沉淀按形状不同大致分为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111. 形成晶形沉淀的条件是稀、热、慢、搅、陈 形成无定形沉淀的条件是浓、热、快、搅、 盐112 .样品称于烧杯中,沿.杯壁加溶剂,盖上表面皿,轻轻摇动,必要时可加热促其溶解,但 温度

16、不可太高,以防溶液溅失;113. 一般进行沉淀操作时,左手拿滴管,滴加沉淀剂,右手持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搅动时 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壁或烧杯底,以免划损烧杯;114. 沉淀后应检查沉淀是否完全,检查的方法是:待沉淀下沉后,在上层澄清液中,沿杯壁 加1滴沉淀剂,观察滴落处是否出现浑浊,无浑浊出现表明已沉淀完全,如出现浑浊,需再 补加沉淀剂,直至再次检查时上层清液中不再出现浑浊为止;115. 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滤纸(或称无灰滤纸)进行过滤;116. BaSO4、CaC2O42H2O等细晶形沉淀,应选用.慢速滤纸过滤;Fe2O3 nH2O为胶状沉淀, 应选用快速滤纸过滤;MgNH4PO4等粗晶形沉淀,应

17、选用中速滤纸过滤;117 .用于重量分析的漏斗应该是长颈漏斗;为了防止滤液外溅,一般将漏斗颈出口斜口长的 一侧贴紧烧杯内壁,漏斗位置的高低,以过滤过程中漏斗颈的出口不接触滤液为度;118. 过滤和洗涤必须一次完成,不能间断119. 过滤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用倾泻法把尽可能多的清液先过滤过去,并将烧杯 中的沉淀作初步洗涤,第二阶段把沉淀转移到漏斗上,第三阶段清洗烧杯和洗涤漏斗上的沉 淀;120. 倾泻法过滤即倾斜静置烧杯,带沉淀下降后,先将上层清液倾入漏斗中,而不是一开始 过滤就将沉淀和溶液混合后过滤;121. 对于晶形沉淀,可用冷的稀的沉淀剂进行洗涤,由于同离子效应,可以减少沉淀的溶解

18、 损失,但是当沉淀剂为不挥发的物质时,就不能用作洗涤剂;122 .对于无定形沉淀,用热的电解质溶液作洗涤剂,以防止产生胶溶现象,大多采用易挥发 的铵盐溶液作洗涤剂;123. 对于溶解度较大的沉淀,采用沉淀剂加有机溶剂洗涤沉淀,可降低其溶解度;124. 沉淀的干燥和灼烧是在一个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坩埚中进行;125. 当灼烧后的坩埚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只差不大于0.2mg时,可认为坩埚已达到质量恒定, 否则还需再灼烧;灼烧空坩埚的温度必须与以后灼烧沉淀的温度一致126. 将炭烧成CO而除去的过程叫灰化;127. 最常用的干燥剂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变色硅胶干燥时为蓝色,因为含无水C02+色, 受潮

19、后变粉色,可以在120C烘受潮的硅胶反复使用,直至破碎不能用为止;128. 利用PbCrO (M =323.2)沉淀形式称重,测定Cr O (M =151.99)时,其换算因数为0.23514 r23 r129. 利用MgP O形式(M=222.6)沉淀称重,测定M gSO7H2O (M =246.47)时,其换算因数为2 2 7r42r2.214130. 利用(NH ) HPO 12MoO3(M =1876.2)沉淀形式称重,测定 Ca (PO ) (M =310.18)时,4243 r342 r其换算因数为0.08266131. 利用(NH) HPO12MoO3(M =1876.2)沉淀形

20、式称重,测定PO (M =141.95 )时,其换算4243 r2 5 r因数为0.03783132. 利用AgCl(M =143.3)沉淀形式称重,测定Cl(M =35.45)时,其换算因数为0.2474rr133. 利用FeO(M =159.7)沉淀形式称重,测定Fe(M =55.85)时,其换算因数为0.699423 rr134. 利用FeO(M=159.7)沉淀形式称重,测定F eO(M =71.85)时,其换算因数为0. 899823 rr135. 利用FeO(M =159.7)沉淀形式称重,测定FeO(M =231.5)时,其换算因数为0.966423 r34 r136. 利用Mg

21、P O形式(M =222.6)沉淀称重,测定MgO(M =40.32)时,其换算因数为0.3623227rr137. 利用CaC O沉淀、灼烧为CaO(M =56.08)形式称重,测定KHC OHCO (M =218.2)时,其24r2 422 4 r换算因数为1.9454138. 利用重量分析法测定K O时,使试样中K转化为KB (CH )沉淀形式称重,其换算因数26 54M(K O) 的算式为r r Z2E ;2M I KB(CH )r65 4 -139. 利用重量分析法测定 PO 时,使试样中 P 转化为 MgNHPO 沉淀、再灼烧为 MgPO 形式称2 5442 2 7重,其换算因数的算式为M(PO )M (Mg P O )r2 27140. 以丁二肟镍为称量式测定镍的含量,其换算因数为0.2031141. 重量分析法主要分为三种方法,即沉淀法_、气化法_、电解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