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考试推荐:生理学知识必备要点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1341896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职称考试推荐:生理学知识必备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称考试推荐:生理学知识必备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称考试推荐:生理学知识必备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职称考试推荐:生理学知识必备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称考试推荐:生理学知识必备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陈代谢:在生命活动进行过程中,生物体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营养物质,并把 它转化为自身的化学成分,同时又将自身衰老的物质排出体外,释放出能量供机 体生命活动需要。生物体这种新旧物质的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兴奋性:生物体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适应性: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 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产生的这种适应环 境的能力和特性,称为适应性 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 能称为自我复制或生殖。内环境:细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故将细胞外液

2、称为机体 的内环境。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简答)一 被动转运 1单纯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不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必须是脂溶性 物质2易化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不溶于脂 质或脂溶性很低。分为:(1)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2)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二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差或电 位差由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继发性主动转运:在主动转运中,由于钠泵作用形成的势能储备而为某些非离子 物质进行跨膜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协 同转运。三胞纳与胞吐 是指细胞外的某些大分子物质团块进入、

3、排出细胞的过程。 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 简称静息膜电位或静息电位。膜的极化:膜存在外正内负的点位称为极化 动作电位: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 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从静息值逐步减小乃至消失,这个过程称为去极化。 复极化:膜外电位由从极化状态恢复到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称为复极化。 单一神经细胞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特征:(1)全或无定律,当给予细胞的刺激强度太小时,动作电位不会出现,只有达 到一定强度时才会产生,且强度一般固定,(2)可扩播性 动作电位产生后迅速向周围扩

4、播,直至整个细胞膜都依次产生动 作电位。(3)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不因传导距离的加大而减小。 局部反应特点:(1)局部反应不是有或无的,在阀下刺激范围内,它可随刺激的增强而增 大(2)不能在膜上远距离传播,随距离增大而减小(3)可以相互叠加,没有不应期,持续短暂时间。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血量:是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总量, 渗透:水分子从浓度低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此现象称为渗透 渗透压:产生渗透作用的力量称为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约为 300mmol/L 晶体渗透压:由溶解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血浆PH值:7.357.45缓

5、冲对:NaHCO3/H2CO3,蛋白质钠罔/蛋白质,Na2HPO4 /NaH2PO 4,其中 NaHCO3/H2CO3最主要。血细胞中的缓冲对是KHCO 3/H2CO 3,血红蛋白钾盐/血 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 K2HPO 4,/KH2PO4红细胞数目 成年男性(4,55.5)*1012/L,平均为5,5 *10匕/L,成年女性为(3,84.6) *10i2/L,平均为 4.2*1012/L,新生儿 6,0*10i2/L 以上血红蛋白:我国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红细胞沉降率概念: 通常以第一个小时末血沉管中出现的血浆住的高度来表示红 细胞

6、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成年男性血沉015mm,女性020mm 红细胞功能: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还有一定的缓冲酸碱度的作用, 其功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白细胞数目:正常成年人(4.010.0)*109/L,平均为7.0*109/L,新生儿约为 (12.020.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成人为(100300) *109/L,平均160*109/L 血小板功能:参与止血,促进凝血和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生理性止血过程:(1) 小血管收缩。小血管破损可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并刺激血小板释放5-HT、 儿茶酚胺、YXA2等使小血管收缩协助止血(2) 血小板血栓

7、形成。血小板在破损处黏附、聚集成较松软的血小板血栓,阻塞 伤口而止血(3) 血凝块血栓形成。 在血小板参与下使血凝系统激活而发生血液凝固过程,形 成胶冻状血凝块,并逐渐收缩形成硬血栓(4) 止血后的修复。完成止血后的陈旧血凝块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下降解 消失,保证血管通畅。血凝过程简图:纤维蛋白原J一一-纤维蛋白(J a) 图3-4血液凝固过程的丄迪壁实 心动周期概念: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 期 心率概念,正常值: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简称心率。正常成年 人静息状态下约为 60100次/分,平均 75 次/分心脏泵血7 个周期具体名称:1心室收

8、缩期射血过程(1)等容收缩期 室内压急剧升高,但瓣膜均关闭。历时约 0,05s(2)快速射血期 此期室内压上升超过主动脉血压,射血最初 1/3 时间注入总 射血量的 2/3,此时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历时 0.1s(3)减慢射血期,此期室内压下降到主动脉压以下,但由于惯性作用,血液逆 压力流入主动脉,此期心室容积降到最小。历时 0.15 秒 2心室舒张期充盈血过程(1)等容舒张期 此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力下降,主动脉瓣关闭,但室内压 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任然关闭,历时 0.07s(2)快速充盈期 室内压低于房内压,血液从心房注入心室,此期入血占总量 的 2/3 ,历时 0.11s(3)减慢充盈

9、期 房室间的压力差逐渐减小,血流缓慢,此期全心处于舒张状 态,历时 0.22s(4)房缩期 此期房内压上升,历史短,约 0.1s 充盈量仅占总量的 10%30%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心搏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静息健康成年男 性正常值为 6080mL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输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末期容积*100%心指数概念 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心指数=(心输出量L/min)/体表面积m2一般体型成年人心指数约为3.03.5L/(min m2) 自律性: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

10、 自动节律性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异位起搏点 潜在起搏点控制控制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时,就成为异位起搏点。 有房室交界自律细胞,浦肯野细胞心动周期兴奋性变化:(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心肌细胞兴奋后从动作电位的 0 期去极化 到3期复极化达-55mV的时间,此期钠通道完全失活,无论多强刺激 都不会产生去极化反应(2)相对不应期 此期膜电位从-60mV复极到-80mV,膜电位已基本恢复, 钠通道已部分复活,但仍低于正常,需要高于阀电位的刺激才能兴奋, 速度小幅度小传导慢(3)超常期 膜电位从-80mV至U-90mV时期,此期低于阀电位的刺激也能 产生兴奋,快钠通道基本恢复到备用状态,但速度小幅

11、度小传导慢期前收缩:在心房肌和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 到一次人工的刺激或异位节律点发来的冲动作用,则心房肌和心室肌会出现一次 期前兴奋,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如果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则不能引起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兴奋和收缩,故在一次期前收缩后常伴有一段 较长时间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兴奋在心脏上的传导图:优势传导通略 窦房结悒房室交界HUSlH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心房肌图4 - 1洪心肌的兴奋传导途经示意图心室肌房室延搁的概念:房室交界是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的唯一通道,兴奋在此传导比 较缓慢,出现延搁一段时

12、间(约o.1s),称为房室延搁 意义:(1)使心室收缩发生于心房收缩之后,不会产生房室收缩的重叠,有利于 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2 )是临床上易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常导致心律失常。 动脉血压概念:一般指主动脉的血压,是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包括:( 1) 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到最大值称为收缩压。 90140mmHg( 2) 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降到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6090mmHg( 3) 平均动脉压:整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70103mmHg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 脉搏压动脉血压的形

13、成:( 1 ) 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物质基础( 2) 心室射血是产生血压的基本条件( 3 ) 外周阻力( 4)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起缓冲动脉血压作用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 ) 心输出血量:动脉压与心输出血量成正比。心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 * 心律。 故凡能影响每搏输出量或心律的都可影响动脉血压。( 2 ) 外周阻力: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但对舒张压影响更显著。外周阻力上升, 舒张压升高( 3)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作用,即降低脉搏压,老年人 动脉管壁弹性降低,血压升高( 4 )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关系:正常状态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相适应,充 盈状况变化不大,大量失

14、血时,低于 20%,可通过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增大 外周阻力、通过小静脉收缩减小血管容积,维持血管充盈,超过 30%时引 起休克匸压物质基础循环系统平均循环血量充盈压血管容积J7;每搏输岀量动力:心输岀量静脉回心血塑决定因素阻力:外周阻力心室肌收缩力i心率(小动脉、微动脉口径I血液黏滞度缓冲收缩压大动脉管壁弹性维持舒张压图423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活右心房的压力通常称为中心静脉压。正常人变动范围 0.41.2kpa 影响因素:(1)心脏射血能力:心脏功能好,能及时将回心血液射入动脉 (2)静脉回流速度:回流越快,中期静脉压越高 心脏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心脏接受心交感神经和

15、心迷走伸进双重支配。(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1. 节前纤维:起自脊髓胸段15 节的中间外侧柱神经 元,在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中更换神经元。 递质为乙酰胆碱 2节后神经在心脏附近形成心脏神经丛,支配心脏, 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1)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去甲肾上腺素Ga离子通道一Ga内流一4期自动除极 速度加快窦房结自动去极化加快 心率 加快(2)心缩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2期钙内流 增加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加强促进糖原 分解一房、室肌收缩加强(3)房室交界处传导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0期钙内流增加一动作电位上升速度、 幅度增加一传导速度加快(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1. 节前神经元位于延髓的

16、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节 前纤维下行入心脏,在心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2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心室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少量支配心室肌 都属于胆碱能神经元 作用:(1)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窦房结细胞复极 3 期K 外流增加一最大舒张电位增大。同时 4 期 K 外流增加一都使 4 期自动除极化减慢一自律性 降低一心率减慢(2)房室传导速度减慢负性变传导作用。使房 室交界细胞 Ga 离子通道抑制-0 期钙内流减少 0 期去极化速度、幅度下降房室传导阻滞(3) 心房肌收缩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使心房 肌细胞复极 2 期 Ga 内流减小兴奋-收缩藕连 减弱,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呼吸的概念,正常值频率:机体

17、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正常 1218 次潮气量概念正常值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平静时 400600ml 平均 500ml肺活量概念正常值 :指在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男性 3500ml,女性 2500ml肺泡通气量概念正常值: 指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正常值4.2L/min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呼吸运动调节:一肺牵张反射:1肺扩张反射: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促进呼气和吸气的交替,平 静时不参与,剧烈运动时期中要作用。2肺萎陷反射:肺萎陷时吸气的反射。阻止呼气过深,并可能与气胸时呼吸增 强有关。二呼

18、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在增强呼吸肌的收缩能力、克服气道阻力方面起重 要作用三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1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1) 外周化学感受器:有颈动脉体、主动脉体。感受P CO2 PO2 PH变化的刺 激。 、 、(2)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生理刺激是H离子 2CO2,、 H+、 O2 对呼吸调节( 1 ) CO2: P CO2 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过大量,起抑制和麻醉效应2)02:低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作用机理:完全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3)H+ :高浓度使呼吸加深加快, 四防御性呼吸反射1咳嗽反射:用于排除气道中的异物和分泌物 2喷嚏反射:用于清洗鼻腔的刺激物胃酸PH/每日

19、分泌量:PH 0.91.5每日分泌量12.5L胃酸作用 (1 )激活胃蛋白酶原(2)为胃蛋白原提供最适 PH(3)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4)抑菌和杀菌作用(5)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素、缩胆囊素等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和 小肠液的分泌(6)酸性环境有助于钙铁吸收 过少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过多引发溃疡 小肠运动的几种形式:(1) 紧张性收缩:保持基本形状,其他运动的基础,增强时利于小肠内容物混合和运送。(2) 分节运动:小肠环行肌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作用:1、使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2、延长食糜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增大与小肠黏膜的接 触面积,促进消化产物的吸收3、挤压肠壁

20、,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有助于消化吸收(3)蠕动:是由小肠的环行肌和纵行肌由上到下依次发生的推进性收缩运动 速 度 0.52.0cm/s 体温的概念、正常值: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正常值 36.937.9 度肾脏尿量10002000mL之间 平均1500ml尿液形成过程:(1)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3)分泌正常人尿液PH值:5.07.0之间 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正常值: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 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值在 125ml/min 左右影响滤过的因素:1 滤过膜的通透性2滤过膜的面积3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4血浆胶体渗透压 5囊内压6肾血浆流

21、量肾糖阀概念,正常值: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阀。一般为910mmol/L(1.61.8g/L)渗透性利尿概念:由于渗透压升高而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所引起的尿量增多现 象,称为渗透性利尿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生理作用:提高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调节:(1)血浆晶体渗透压:当大量出汗、严重腹泻、或呕吐时体内失水较多,血浆 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合成增多,排尿减少;大量饮水,血浆晶体 渗透压江堤,抗利尿激素减少(2)循环血量改变:循环血量改变,心房和腔静脉扩张,容量感受器兴奋,迷 走神经传入下丘脑,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3)动脉血压改变

22、:压力过高时,颈静脉窦,抑制性抗利尿激素释放,尿量增 加水利尿概念: 日常大量饮水后可引起尿量增多。这一现象称为水利尿 激素概念: 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主要作用是影响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具体如下: 一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 1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可使绝大多数组织细胞耗氧率和产热量增加,尤以心、 肝、肾、骨骼肌组织最为显著。2对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1)蛋白质代谢:激活DNA转录过程,促进mRNA形成,加速蛋白质及各种 酶的合成。( 2) 糖代谢: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促进糖原分解,抑制合成,并加强肾 上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素的升

23、血糖作用。( 3)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 用。既促进胆固醇合成又促进其分解,但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二促进生长和发育 具有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发育成熟的作用。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不但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影响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的活动,还有兴奋交感 神经的作用。四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活动T3、T4 能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与心脏功能增加。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对物质代谢影响 1糖代谢: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抗胰岛素作用降低脂肪与肌肉组织对胰岛 素的反应性2蛋白质:促进肝外组织尤其是肌肉组织中蛋白质的分解 二对水盐代谢影响 皮质醇对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钠钾

24、吸收有微弱促进作用,降低肾小球入血管能 力,增加肾小球滤过滤,利于水排出三对血细胞的影响 使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加,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四 对循环系统影响 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利于提高血管张力和维持血压。降低毛细血管壁 通透性,减少血浆滤出,维持血容量。五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六还有促进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增强骨骼肌收缩力、提高胃腺细胞对迷 走神经的反应性,抑制骨生成等神经纤维传递特征:1生理完整性:传导不仅要求神经纤维保持结构完整,而且从功能上也要保持完整性。 2绝缘性:神经纤维之间由于没有细胞质沟通,并有髓鞘起绝缘作用,所以各条纤维上 传导的冲动基本不互相干

25、扰,从而保证传导的精确性。3双向传导:在一条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可在刺激的两端发生,故动作电位在一条神 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但在整体条件下,由于突触传导具有方向性,故是单向的。4相对不疲劳性:由于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所消耗的化学势能要比突触少的多,且不涉及 递质耗竭问题。所以神经纤维传导是相对不疲劳的。反射中枢内兴奋传递特征:1 单向传递:由于突触传递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而不能逆向传递,所以反射活动进行时, 只能有传入神经想传出神经2中枢延搁:兴奋通过中枢时,传递比较缓慢、历时较长的现象,称为中枢延搁。中枢延 搁主要消耗在突触上,突出越多,反射时间越长。3总合:同一纤维上有许多个神经冲动相继传入,

26、或者许多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至同一 神经元,每个冲动产生的EPSP叠加起来,如达到阀电位水平,便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这一过程称为总合,有时间总合、空间综合。4 兴奋节律性的改变:由于总和效应,突触前后模兴奋的频率不同,且受多个神经元冲动 影响,突触后神经整合后再传出信息。5 后发放:传入神经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能继续发放冲动,使反射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主要由于中间神经元的环状联系引起的。6对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突触部位很容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突出传递 功能。且突触部位也是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环节。第一感觉区规律:大脑中央后回为第一感觉区,该皮层感觉区产生的感觉定位

27、明确,性质清晰。有如下规律:1投射纤维左右交叉,即一侧体表感觉投射到对侧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但头部感觉的投 射是双侧性的。2投射区域的空间安排是倒置的,即下肢在上,头部在下,但头部代表区的安排是正立的。3投射区大小与体表感觉的灵敏度有关。灵敏度越高,代表区越大,这是因为感觉灵敏的 部位有较多的感受器,神经元数量较多,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精细感觉分析。大脑运动感觉区特征: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的部位称为大脑皮层运动区。具有以下功能特征:(1)交叉支配:一侧皮层主要支配对侧躯体运动,头面部肌肉运动是双侧支配(2)精细功能定位:皮层的一定区域支配一定部位的肌肉,并且是呈倒置分布,但头面 部的排列是正立位

28、。(3)投射区大小与体表感觉的灵敏度有关。灵敏度越高,运动区越大,这是因为感觉灵 敏的部位有较多的感受器,神经元数量较多,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精细感觉分析。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特点:1. 兴奋大小与接头前膜释放的Ach量成正比,是有等级性的。2 终板电位无不应期,有总和现象,3. 终板电位也是一点紧张形势进行扩布突触传递:一.基本过程:1. 突触前过程 (1)突出前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传导至神经末梢,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2)电压门控式Ga离子通道开放,产生钙内流。(3)突触小泡前移,与前膜接触、融合。(4)小泡内递质以胞裂外排方式释放入突触间隙。2. 突触后过程 (1)递质从间隙扩散到后膜,作用于后膜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 2)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或关闭,引起膜离子活动。(3)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改变(4)递质与受体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移除。从以上全过程来看,化学性突出传递是一个电-化学-电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