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美学近两年考题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1341892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学考试美学近两年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学考试美学近两年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学考试美学近两年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美学近两年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美学近两年考题(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黑格尔D.鲍姆加登2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美的规律B.艺术现象C.审美心理D.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3区分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是()A.主体的创造性B.历史的传统性C.社会的普及性D.与对象属性的一致性4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A.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B.审美环境与审美条件C.审美意志与审美愿望D.申美教冃与

2、申美素养5.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A.大脑的发育完备B.自然环境的变化C.物质生产劳动D.社会交往的发展6.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A.距今约300-200万年前B.距今约30-5万年前C.距今约5万年前D.距今约3-1万年前7所谓审美形态的一重性是指其()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8.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A.粗犷的直线B.锐角的折线C.平直的虚线D.纤巧的曲线9.广义的荒诞实质是()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10在审美感

3、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1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12.乙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乙术意象的()18. 在西方最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19. 孔子的美育讲究的是(A.美善协调C.逍遥自在20. 审美境界的核心是(A.力量C.学识B.天人合一D.渐修顿悟B.自由 D.博爱A.虚拟性C.想象性13. 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快怡,是艺术的(A. 娱乐消遣功能C. 思想启迪功能14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

4、是(A. 形象C. 意象15.所谓艺术技巧是指(A. 艺术思维技巧C. 艺术审美技巧16下列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A. 建筑C. 雕塑17. “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A. 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C. 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B. 感性D.情绪性)B. 认识功能D.社会干预功能)B. 快乐D.感悟B. 艺术联系技巧D.艺术操作技巧 )B. 绘画 D.音乐B. 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D. 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B.柏拉图D.贺拉斯)B.审美意识D.审美学科)B.不能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D.没有考古素材的支撑)B.冲突D.毁灭B.个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

5、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 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A. 审美萌芽C. 审美思想E. 审美体系22. 将审美归结为本能的理论主要缺点是(A. 混淆了人与动物行为之间质的区别C.缺乏生物学的基础E.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23. 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是(A. 奉献C抗争E.胜利24. 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A. 品位C.能力D.品味E.兴趣25. 意象的主要类型包括()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E.形象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4分,第28、29小题每小题3分, 共14

6、分)26审美形态27. “劳动说”28. 对比联想29. 灵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31. 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32. 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33. 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34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4分,第36小题12分,共26分)35. 试分析美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36. 试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7、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艺术的首要功能是()A.娱乐功能B.政教功能C.文化交流功能D.审美功能2.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A.意象世界层B.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D.意境超验层3.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美学家是()A.燕卜荪B.艾略特C.克莱夫贝尔D.艾布拉姆斯4. 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艺术的本质B.艺术的形态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功能5. 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B.无目的性C.普遍性D.多义性6. 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8、)A.休谟B.洛克C.荷加兹D.夏夫兹博里7. 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B. 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C. 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D. 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8. 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A.生殖活动B.劳动生产活动C.狩猎活动D.巫术礼仪活动9. 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A. 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 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 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D. 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0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A.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

9、无关C.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11. 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A.迷狂说C.代神立言说12. 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A.艺术敏感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13. 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来源于(A.艺术品的“物化状态”B. 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D. 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B. 神灵凭附说D. “顿悟”与体“道”B. 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D. 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B. 接受者的“期待视野”14. 美育的功能之一是A.修身B.养性C.求知D.养神15.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说明(A.艺术感动是潜移默化的B.美育需要动力C. 美育以风为动力D. 美育雷厉风行16.我国著名美

10、学家蒋孔阳提出要从“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著作是(A.美学讲演录B.美学新论C.美学新解D.实验美学17.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是(A.实验美学B.判断力批判C.艺术哲学D.美学18.美学的学科性质是(A.自然科学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19.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毕达哥拉斯20.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A.优美B.崇高C.荒诞D.乖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

11、选均无分。21. 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C. 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E. 从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B. 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D. 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超越22. 审美趣味中实际上存在着的矛盾包括()A.个体性与社会性B.主体性与客体性C. 感受性与思想性D.特殊性与普遍性E. 工具性与价值性23. 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C. 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E. 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4. 下列属于“美育的目的”的是(A.培养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C. 成就审美的人生E. 繁荣社会文化25审美形态主要有()A.优

12、美与崇高C.悲剧与喜剧E. 丑与荒诞B. 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D. 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B.造就文化人才D.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B.宏大与渺小D. 细腻与粗犷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29小题,每小题4分,共14分)26. 有我之境27 审美体验28. 空间艺术29. 净化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 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31. 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32. 简述作为审美活动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33美育的功能。34. 简述美学的研究方法。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5.

13、 为什么说想象力是审美对象得以构成的重要因素?36. 为什么说丑也是一种审美形态?请举例说明。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弗洛伊德D.费希纳2美学是一门古老的()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技术科学D.人文学科3审美活动与一般精神活动的区别在于()A.是主体与对象的精神联系B.最具个性化C.具有内在的规律性D.产生现实的社会后果4.审美对象的“非实

14、体性”是指()A.它是精神性实体B.它是不存在的C.它是一种独特意象D.它在历史中不断变迁5审美惊异与日常惊奇的区别在于()A.有新奇的外在特征B.需要理性思考C.有内在的精神召唤D.需要特定主体6用“巫术说”解释审美发生最大的缺陷是( )A.没有实例依据B.缺少考古学支撑C.仅能说明部分原始艺术现象D.唯心主义与神秘主义7所谓审美形态的贯通性是指其()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8以下哪种自然现象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 )A.和风细雨B.流水潺潺C.惊涛拍岸D.春花秋月9喜剧的主要特点是()A.能够紧

15、追时尚B.机智地批判社会现实C.形式与内容悖离D.社会大众喜闻乐见1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在于更具有()A.个人性与情绪性B.非理性与偶然性C.社会性与理性D.历史性与时代性1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12.超越现实、使主客体发生交流与融合,是艺术意象的()A.虚拟性B.感性C.想象性D.情绪性13.影响接受者参与改造社会活动,是艺术的()A.娱乐消遣功能B.认识功能C.思想启迪功能D.社会干预功能14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A.障碍B谜雾C.桥梁D.流程15.直接影响主体艺术敏感的因素是()

16、A.所处社会环境B.瞬间个人心境C.先天个人禀赋D.文化心理结构16.将艺术划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的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B.阿尔贝加托C.黑格尔D.马克思17艺术接受的核心是()A.理解B.重建C.熏陶D.行动18.“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见于古代典籍()A.乐记B.尚书C.左传D.诗经19.美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A.能够进行艺术创造的人B.遵纪守法的人C.自由全面发展的人D.学识渊博的人20.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A.相互对立B.相互包容C.相互替代D.相互补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17、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是()A.鲍姆加登的出世B.专门论著的问世C.研究者增加D.学术界的普遍认可E.特定研究对象的确定22造成个人审美趣味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个人的天赋资质B.个人的生活环境C.个人的教育背景D.个人的社会地位E.个人的审美理想23.丑和荒诞的共同特征是()A.表里不一B.内外不符C.荒唐矛盾D.引人发笑E.精神欢愉24下列现象中哪些不是艺术品?()A.丰收硕果B.机器设备C.城市雕塑D.流行歌曲E.学术专著25.艺术品具有“他律性”是由于受到了()A.接受者的决定与制约B.历史环境的决定与制

18、约C.艺术传统的决定与制约D.创作者的决定与制约E.价值规律的决定与制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审美理想27审美体验28.优美29寓教于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0. 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31. 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2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3. 从北京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看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34. 举例说明艺术的多元功能及其审美功能在其中的地位。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19、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D.意象世界中2. 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的是()A.歌德C.康德3.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A.人类的主观愿望C.现实的模仿4. 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A.王维C.刘勰B.D.)B.D.)B.D.席勒 黑格尔神灵的凭附 理念的模仿5. 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A.诗歌批评B.C.小说批评D.6.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

20、”一词最早出现于A.庄周庄子B.C.刘勰文心雕龙D.严羽司空图)散文批评 戏曲批评 ( ) 孔子论语 徐幹中论艺纪7. 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A.心理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8. 美学应当划归于()B.哲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9. 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0. 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A.澄明之境C.智慧至境11. 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C.艺术的产生12. 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A.人的精神追求C.人的生物学本能13

21、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B.道德至境D.美幻之境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D.审美意识的确立B.人的道德观念D.人的社会意识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14. 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A.丑陋不堪C.荒诞不经15. 审美形态不仅是A.形式分类形态C.内容分类形态16. 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C.哈奇生17. 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B.纤细精致D.粗犷宏大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B.逻辑分类形态D.抽象存在形态)B.荷加兹D.

22、席勒)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 )18.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A.形式说B.表现说C.娱乐说D.符号说19. 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英伽登B.盖格尔C.汉斯立克D.克罗齐20. 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以道制欲”()A. 有助于主体

23、情感的任意发泄B.反映了理性对感性的节制和净化C. 容易造成对情欲的过分压仰D.有助于美育的正常实施E. 体现了美育的强制性22审美的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表现在()A. 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B. 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C. 审美活动指向人的自由存在D. 审美活动具有绝对的超功利性E. 审美活动超越一切目的性23. 艺术品在艺术活动的动态流程中的基本特征是()A.他律性B.形式符号性C.开放性D.自律性E. 兼容性24. 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25. 悲剧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悦,使人能够()A.以悲为

24、美B.化悲为美C.不以己悲D.以喜为美E.以丑为美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4 分, 28、2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26. 审美趣味27. 艺术品的他律性28. 仿象29. 趣味教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 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31. 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32. 简论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33. 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34. 简述感性形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35. 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请以此诗为例,说明审美理解的多义性特点。36. 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相互关系。本资料来自:自考网与中华自考网(livivi2008为盼儿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