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宾短语词汇化为动宾复合词例说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21341003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宾短语词汇化为动宾复合词例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宾短语词汇化为动宾复合词例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宾短语词汇化为动宾复合词例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动宾短语词汇化为动宾复合词例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宾短语词汇化为动宾复合词例说(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动宾短语词汇化为动宾复合词例说“词汇化”是指比词大的句法单位随时间推移, 逐渐凝结为 结构不可自由分离、意义具有整体性的词汇单位的过程和现象。本文所说的词汇化特指动宾短语凝结为动宾复合词的过程和现 象。现代汉语平面的动宾复合词从历史来源看, 很大一部分由动 宾短语衍化而来。在共时平面表现为:或改变词性,如“将军、著名”;或变为及物动词,如“得罪,注意”;或结构凝,不 可扩展,如“阅兵、称谢”或结构可以有限扩展,意义具有整 体性,如“逼宫、拆台”,等等。动宾 式双音节复合词在共时层 面的多样性, 是词汇历时演变在共时平面上的 表现, 应该从历时 角度寻找原因。本文在词汇化理论的指导下, 具体考察

2、了 5 个由动宾短语经 过词 汇化变为动宾复合词的实例。一、点心1)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诸客点心。(唐?孙? Q幻异志?板桥三娘子)( 2)上觉微馁,孙见之,即出怀中蒸饼云:“可以点心”。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以上例子中的“点心”是动宾短语,表示“正餐之前小食以 充饥”点心”的动宾短语用法到明清时期还在使用。如:(3)徐曰:“我尚未餐,腹中馁甚,官人肯同一点心否?”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 ?补骗子)今天,“点心”的动宾用法在北京话里还有残留,如“点 心”可以 重叠成“点点心”也证明它原来是动宾短语。中国人的 生活习惯以午餐、 晚餐为正餐,早餐只随

3、便吃一些小吃,称为点心,后来“点心”产生引申 义,表示早上吃的小吃,名词化了之后,“点心”又发展出指正餐的正菜 之余点缀的甜羹和炸面果等 食品的意思。 “点心”发展为词汇化程度较 高的名词, 最迟在宋 代就已经实现了,如:(4)闻卿(赵温叔) 健啖,朕欲作小点心相请, 如何?(宋? 周 密 癸辛杂识前集 ?健啖)(5)我们且押这厮去 晁保正 庄上讨些点心吃了,却解去 县里取问。 (水浒传第十四回)(6)他想应当给老人们买回一点应节的点心去,讨他们一 点喜欢。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今天,“点心”的动词用法完全消失,名词用法成为常态, 词义和 语素义的联系很间接了, 甚至“点心”的“心”义已开始

4、 脱落,点心简 称为“点”, 如“早点”。 随着“心”意义的脱落, “心”的读音也轻 声化了。开始向单纯词发展。二、将军(7)虢公林父将右军。(左传 ?桓公五年)(8)原轸将中军。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9)先蔑将下军。 (左传 ?文公七年)以上三例中, “将”和“军”没有连起来, 从分开使用的例 子看, “将军”最初的意思是“率领军队”。在稍晚的古籍中, “将军”常以词 组的形式出现。如:(10)八年,王弟长安君成?f,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史记?秦 始皇本纪这里的“将军”是统率军队的意思。“将军”是动宾词组。 因为春 秋时常以卿统军,后就称统军的卿为“将军”,“将军” 表示“一军统 帅”

5、。 其意义发生引申, 由动词性结构变为名词性 结构。(11)郑人以詹伯为将军。(国语 ?卷十?晋语四)(12)昔者晋有六将军(墨子 ?卷五)(13)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告子下)战国至秦汉,“将军” 又由“统军的卿”和“一军统帅”进一步扩大指称范围,成为率领军队的 武官的称谓,如“大将 军”“上将军”“车骑将军”等等, 只是“将” 由去声改读平声 了。如:(14)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世纪?淮阴侯列传)(15) 楚王弗听,因使一将军西受封地。(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16)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卷一百九 ?汉代以后, “将军”的动词性用法几乎完全消失,士

6、u =1155表示“武 官”的名词性用法固定, “将军”彻底完成了从动宾短语到典型 动宾复合词 的词汇化过程。三、著名(17)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韩非子 ?大体)18)故夫士欲立义行道,勿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汉 ?刘向说苑 ?立节)(19)只写东坡不著名,此身已是一长亭。(宋 ?苏轼和 人见赠) 上例中的“著名”是一个动宾短语, 表示“记录名字”。 因 为名 字记录下来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后来“著名”又孳生出“闻名、有名” 的意思。如:(20)元帝初,补金城长史朝廷多重之者。转为校尉,迁张掖太守,徙酒泉,所在著名。汉书 ?辛庆忌传)

7、21)澹亦以勇绩著名, 桓帝末,至信义将军、楼烦侯。(北 史 ?卫操传)( 22 )姑苏之席,著名天下,不特今日,自古已然矣。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方物)23)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三国志 ?魏志 ?杜袭传)上例中,表“闻名、有名”的“著名”已经变为动词,完成 了短语 向词的转化。此时的“著名”词汇化程度比较低。“著 名”的动词用法建 国前后还在使用。如:( 24)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 (毛泽东在中 国共 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开幕词)现在,“著名”的词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词性由动词变为 形容词, 成为典型的动宾复合词了。如:(25)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

8、现汉)(26)吐鲁番的葡萄很著名。(现汉) 四、滥觞( 27)昔者江出於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 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28)其水小处可滥觞褰涉,大处可方舟沿溯,随流屈直。(晋拾 遗记)(29)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一)上例中“滥觞”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Zin,滥”起的意思,觞”是一种小酒杯。 “滥觞”是动宾短语。因为浮起酒杯只需要很小的水即可,“滥觞”引申指“小水”,成了名词,完成了词汇 化过程,“滥觞”从动宾短语直接 成为典型的动宾复合词。如:30)滥觞逶迤,周流兰殿。(南朝 ?宋 ?谢灵

9、运三月三日 侍宴西池诗)(31)滔天之水,必有原,原于滥觞。(大宋高僧传?卷二十七)“滥觞”由江河发源的水很小, 引申指江河的发源, 又进而 以江 河的发源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 “滥觞”从另一条路径词 汇化为典型 的动宾复合词。如:(32)强秦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唐 ?虞世南琵琶 赋)(33)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唐?刘知几史通 ?序例)(34)夫荒唐之词,发端于漆园;怪诞之说,滥觞乎洞冥。(清 王韬V淞滨琐话自序(35)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郭沫若今昔集 ?论 古代文学)五、讲义( 36 )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南史 ?梁武帝纪下)( 37 )邺下为之语

10、曰:“讲义两行得中郎。”(北史 ?崔 暹传)( 38)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 语以协同泰。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唐南史 卷七 ?梁本纪中 第七)39 )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萧匡。宋?梅尧 臣闻临淄公薨诗) 上例中,“讲义”为“讲解经义”的意思。是动宾 短语,表 示动作。“讲解经义”反复使用,产生了相关引申义“讲解经义 的书”,变成了名词。由动宾短语直接变为名词。词汇化为 典型 的动宾复合词。如:(40)今特翦截元疏,旁引诸书,分义错经,会合归趣,一依讲说,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邢? m孝经注疏序)( 41)周易讲义(宋 ?汤羲著) 宋代,“讲义”又从“讲

11、解经义的书”又引申为“经筵进讲 的讲稿”,“讲义”所指的范围扩大了。词义和语素义的联系也 更间接了。如:( 42)古之讲经者,执卷而口说,未尝有讲义也。元丰间, 陆农 师在经筵,始进讲义。(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至迟在明代, 讲 义从“讲稿”义进一步扩大所指范围,表示 “教师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 的意思,这一意义今天还在使用。 词义与语素义的联系已经非常间接了。如:43)增筑学舍,使士皆肄业其间,而刊示宋诸儒讲义,使 之诵 习。(明 ?章懋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 44)近人所着之教授法讲义, 转相沿袭, 乖谬甚多。 ”(徐 特 立国文教授之研究 ?绪言)从词汇系统的历时发展演变来看, 不同时代都会对词汇结构 产生或 多或少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影响逐渐累积起来, 构成词汇长久看来所具有的结构、 意义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动宾 短语到动宾复合词的发展就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而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