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问题的探讨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1341002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问题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问题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问题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问题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问题的探讨(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问题的探讨一、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现状二、土地承包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 二认识不统一,政府政策不完善.三农地承包权流转机制不健全,随意收回农民的承包 权.四合同不科学,造成经营者的盲目性和农民的权益缺 乏保障.三、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措施 一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 新.二提升村镇干部的思想素质,重视农村土地承包权流 转.三创造适应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外部环境.四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的 农村承包权的价 格体系.五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合理机制加强管 理和配套服务.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问题的探讨姚增林(浙江 大 学 经

2、济 学 院 ,浙江 杭州 31002 7)摘要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到来,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已成 为必然的趋势,但从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现状来看,其流转速 度与规模是不容乐观的,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中主 要 存在的家 庭承包责 任制 的缺 陷,认识不统 一,政府政策不 完整 机制不健全,合同不科学等问题,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如:在稳定 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提升村镇干部的思想素 质,创造有利于农地承包权流转的外部环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 益等,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权,制度创新一、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现状自 1987 年 经 国 务 院

3、 批 示 , 苏 南 三 县 ( 市 ), 山 东 平 度 市 , 北 京顺义县,广东南海市,浙江温州市等试验区,分别就土地承包 权适度规模,这一重大问题制定了内容不同的试验方案,并开展 了各县特色的试验,经过十多年探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如苏 南三县市的土地承包权适度规模单位(指劳均经营土地 1 公顷以 上 ) 已 发 展 到 2816 个 , 经 营 面 积 达 1.505 万 公 顷 , 占 责 任 田 总 面 积 的 比 重 从 1998 年 的 1.1% 提 高 到 现 在 的 22.4% 。 而 且 劳 动 务 农者的收入是当地普通农民收入的2.9 倍,是务工人员收入的2.2 倍。

4、北京顺义县是七个试验区中土地承包权流转最高的,集体经 营 的 粮 田 占 62.8% 。平 均 经 营 规 模 达 9.79 公 顷 ,从 事 粮 食 生 产 的 劳动力平均产粮达 2.05 万千克。但这只是试验区的成绩,我 国其 他 地 方 土 地 承 包 权 流 转 是 不 容 乐 观 的 。 平 均 仅 为 0.4 公 顷 而 且 逐 年 增 幅 很 小 ,而 同 期 美 国 农 均 的 平均 经 营 为 195.2 公顷 ,西 欧 各 国为18-96公顷。可见土地规模经营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 所以土地承包权流转是必然的,只有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才能取 得农业现代化的规模效益。 但是现

5、实中却存在着许多阻碍土地承 包权流转的问题,也正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二、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一 家庭 承包责任制的 缺陷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在广大农 村 普 遍实 行了家 庭联 产 承包 责任 制和由 此 而形 成的 现阶 段我 国 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我国农村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首 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我国的国 情,调动了农户生产积 极 性 。其次 ,有 力 地 缓 解 了 我 国 土 地 资 源 稀 缺 和 人 口膨 胀 的 矛 盾 再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部分农民从

6、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 来,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到来家 庭 承包制局 限性也日 益暴 露出 来,其主 要表 现为 :1. 整个生产效益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小规模的经 营。 虽然获得就较高的生产率,但是以劳动力、化肥等生产资料 的高投入为代价的。 从表(1、2)可知我国的农业产出是以农业 人口、化肥等生产资料使用量逐年增加为前提的,而同期美国农 业人口、化肥等生产资料使用量增幅不大却带来的农业产出远远 高于我国。 杜 鹰 、韩 俊 :“ 从 小 规 模 均 田 制 走 向 适 度 规 模 经 营 ”, 中 国 农 村 研 究 报 告,中日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7、 年版.199019952000世 界农业人口(千人)243828325133062567001化肥使用量(千 吨)1378181296982567001中国农业人口(千人)834689849489853765化肥使用量(千 吨)272743558036675美 国农业人口(千人)768969576290化肥使用量(千 吨)185872008619860谷 物 和 稻 谷 产出 ( 表 2)( 公 顷 /公 斤)199520002001谷物稻谷谷物稻谷谷物稻谷世界687231468670101494366981152045518811中国466457774705602148176380美国46

8、4562005865630051287017*资料来源:刘国平,2002 年版 ,整理2. 难以调动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的微观经济主体得到空前的强化,农户的 经营行为主要服从于个人利益。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缺乏 积极性,对已有的设施过度或低效率使用和管理不善的现象普 遍,致使农业后劲不足。3. 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既阻碍了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又造 成农民收入呈递减趋势。家庭联产责任制明确规定土地的所有权 属于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并且禁止土地自由转让和出卖,限制土地的合理流转。这种模式的制约使土地不能从经营效益差的 农户手中转到经营效益好的农户手中

9、,造成土地资源不能优化配 置。而经营效益差的农户也不能完全脱离土地去从事其他行业。 由于受土地的限制,结果造成土地规模效益递减,机械化程度低 , 从表(3、4)可知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农民收入 呈下降趋势。因为土地的面积是固定的,所以随着在同一块土地 上 投入的劳 动力、化肥等 生产 要素逐渐增多 ,起初 产出是递 增的 但生产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受土地制约,导致产出是逐渐呈 规模递减的,结果农民收入也降低了。拖拉机与谷物收割机( 2001)、(表 3)世界中国美国拖拉机(千台)264.267984800谷物收割机(千 台)4242.117195662*资料来源: 刘国平,200

10、2 年版,整理农 民 收 入状 况 ( 表 4)1978-19841985T9911992-19961997至今农民 收入(%)15.94.25.23*资料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03. 6二认识不统一,政府政策不完善实践证明,认识问题是目前制约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首要 问题。一方面,农民具有很强的恋地情结。由于长期以来形成对 土地的依附性,一些农民想将土地承包权进行流转而又心有顾 虑,害怕彻底失去土地。当起外出打工或无力耕种时,往往选择 私下协商代耕、临时性转包甚至搁荒,也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让 其流转。相当部分农民把土地作为其在其他行业混不下去时的一 种退路。另一方面,农村一些干部对土地承包权

11、流转的重要性认 识不足、不支持、不引导、无所作为,规范工作缺乏主动性、趋 前 性 ,缺 乏 必 要 的 行 政 引 导 、政 策 法 规 不 健 全 、不 完 善 、不 配 套 无彰可循,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违规现象。个别地方为了所谓的招 商 引 资 , 置 党 和 国 家 的 承 包 土 地 一 定 30 年 不 变 的 政 策 不 顾 , 擅 自变更承包期。 三 农 地 承 包 权 流 转 机 制 不 健 全 ,随 意 收 回 农 民 的 承 包 权 尽管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种普遍 的现象,但土地承包流转无论有形还是无形市场都尚未形成,转 出、转入间缺乏足够的信息联系,阻碍

12、着土地流转在更大的范围 和更高层次上进行。没有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在许多地方还没 有与土地承包权流转相关联的评估、咨询、公证、仲裁等一系列 中介机构。监督管理不健全、体制不顺。尽管政策和法规赋予了 农业主管部门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职能,但职责并不明确更无 法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同时,由于土地本身涉及到国土、农业、 林 业、水利等众 多职 能部 门,而这些部门又 各有个的法律和 政策 使得土地承包权流转实践中的自发性和强制性并存。由于工作不 到位,指导乏力致使部分乡政府和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流转 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流转主要在农户 间自发进行。与此相反,一些地方乡政府和村社

13、集体经济组织, 出于调整产出结构,大打生产规模而急于求成,不尊重农民的意 愿,随意收回农民的承包权,进行重新发包、出租或集体统一经 营,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扮演了土地流转的主导角色,强制 推动土地的流转。有些地方为了使土地相对集中成片,在部分农 户不情愿的情况下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强行集中,或者以人 平均集中一定数量的土地向外出租。结果导致了干部群众关系紧 张,弱化了农户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四合同不科学,造成经营者的盲目性和农民权益缺乏保 障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合同不合科学,不完善的情况 相当普遍,合同内容也没有统一和规范。据调查,有些地方农村 土地流转无约定或只有口头约定合同的占到

14、了 6 0%以上,而鉴 定合同但未经合同监管机构审订监证的占2 5%。也就是说没有 法律效率的无效合同几乎占到土地流转合同的8 5 %。有一些 地 方 的 土 地 流 转 合 同 与 农 户 之 间 的 责 、 权 、 利 关 系 都 没 有 明 确 的 规 定 , 也 无 违 约 责 任 和 保 障 条 款 , 流 转 期 限 与 土 地 第 二 轮 承 包 期 3 0年不变并不一致,也没有充分考虑今后市场变化的因素。有 的 合 同 没 有 明 确 业 主 的 生 产 共 同 费 的 负 担 主 体 , 有 的 合 同 甚 至 与 现 行 的 法 律 , 法 规 , 政 策 相 违 背 。

15、并 且 , 大 多 数 的 合 同 在 租 金 , 基 础 设 施 投 入 等 重 点 突 出 问 题 缺 乏 长 远 考 虑 , 留 下 了 许 多 并 发 性 的 隐 患 。 主 要 表 现 为 :1、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一方面是流转的程序不规范。不 通 过 村 集 体 经 济 组 确 认 便 私 自 转 租 赁 土 地 和 不 通 过 村 民 大 会 , 或 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便将集体的“四荒”地与机动地转出去的 现 象 存 在 。 造 成 一 些 干 部 为 自 己 谋 取 利 益 。 利 用 合 同 不 规 范 以 政 策 名 义 目 的 , 部 分 农 民 的 土 地 只 付 给

16、 农 户 不 多 的 租 金 , 也 不 管 农 民 的 就 业 和 今 后 的 出 路 , 有 些 还 认 为 事 事 如 与 农 民 商 量 , 那 什 么 事 也 办 不 成 。 另 一 方 面 是 流 转 的 主 体 不 规 范 。 在 一 些 地 方 , 业 主 不是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农村土地承包权拥有者签订协 议 , 而 是 与 乡 镇 政 府 或 县 级 某 部 门 签 订 协 议 , 与 农 民 土 地 集 体 所 有 制 及 相 关 的 法 律 , 政 策 相 违 背 , 由 于 部 分 业 主 不 是 经 营 农 业 出 生 对 农 业 生 产 过 程 不 熟 悉 ,

17、 在 项 目 选 择 上 并 没 有 进 行 充 分 的 市 场 调 查 , 在 品 种 上 缺 乏 科 学 性 , 一 味 高 新 品 种 , 即 不 经 引 种 试 验 , 有 不 经 当 地 农 技 推 广 部 门 认 可 , 盲 目 引 进 。 而 且 有 些 业 主 管 理 水 平 低 , 项 目 选 择 不 准 , 产 业 趋 同 , 品 种 单 一 , 造 成 种 植 失 败 , 经 营 无 利 , 投 资 无 法 回 收 , 租 赁 费 无 法 兑 现 。 经 营 盲 目 性 , 项 目 无 利 可 图 , 使 得 一 些 业 主 撕 毁 合 同 而 去 , 丢 给 农 民 一

18、 个 烂 摊 子 。 刘 宇 :“ 关 于 农 村 土 地 使 用 权 流 转 问 题 的 思 考 ”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 20 03 年 第 3 期 .2、合同不科学造成农民的权益缺乏保障,由于一些外来企 业不愿与村集体及众多农户打交道, 而乡镇政府有急于想招商引 资, 所以利用合同不科学, 不经农户同意, 擅自与经营业主签订 土地包租合同, 并代企业先行垫付给农户土地租金, 还有一些村 社以集体的名义随意终止承包合同, 无偿收回或强迫农民转让, 出租承包地, 从而使承包农户的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无形中被基层 政府剥夺了。同时, 农民的经济利益也缺乏可能保障。例如, 一 些外来经营业主

19、开发, 租赁农民和集体的土地, 出于自身经济利 益的预期考虑, 对农户和集体土地收益的补偿绝大多数都采取一 年一给付的办法。钻合同不科学的空子, 一旦经营不利, 多数情 况下就逃之夭夭、 无法兑现农民的承包和补偿费用。还有些经营 业主将一些重污染化工厂转移到农村, 由 于城市管理部门监督严 格, 而农村一些乡镇干部为了引资就不顾后果, 并且还给予优惠 政策。结果造成土壤恶化, 根本不能耕种, 以至大量土地抛荒。三、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措施一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 新。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一项农地制度改革,曾有力推动了我国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到来它

20、的缺陷是 明显的, 产权不明晰、 规模不经济、 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都不利于 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经营。但是这种缺陷也是相对的。从图(1 ) 可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是不变的, 所以随着其他如劳 动力、化肥等生产要素投入量不断增加, 刚开始总产量从 OH都是递增的。 但当要素投入量达到过饱和时, 由于受土地面积的 限制,单个农户总产量将下降, 即边际收益递减直到 C 点以下为负的,而现阶段欠发达地区要素如劳动力、 化肥等生产要素还未饱和,所以随着要素投入增加总产量还是会上升的趋势, 即处于II阶段,而发达地区由于许多如劳动力、化肥等生产要素投入已 经呈边际收益递减趋势已经处在III阶段。所以

21、我们要在稳定和完 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1、完善和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稳 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明确规定;承包期3 0年不 变。这为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于提供了政策依据, 具有很强 的现实意义, 而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下功 夫, 特别是落后地区。首先, 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耕地面积。其 次, 要正确处理好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 并不是 说落后地区就不能搞规模经营的。根据实际情况, 有条件就可以 发展。从长远看, 土地适度规模是落后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 向。再次, 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落后地区本身发展比较慢。所 以减轻

22、农民负担可以更加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2、在发达地区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前提是在尊重农民的 意愿基础上进行土地承包权的流转, 而现今的新型的股份合作制 的优势是明显的。是将土地折股分配给农民个体拥有, 社区实行 土地统一规划和统一开发利用, 具体的做法。首先, 是将土地作 价折股。通过对集体土地重新测量, 由村委会或专门的土地评估 机构对土地的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按征地价或者不同土地 的 年收入等 因素折算 ,使土地货币 化,然后将 作价 后的土地 折股 分成一定数量的股份。其次,是设置股权。基本股权结构为集体 股和个人股并存,集体股归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持有者为村 委会或经济联合社,个人

23、股由社员个人持有,个人股份的确认, 比较典型的方案是三种股权,即基本股、承包股和劳动贡献股构 成。再次是建立土地经营机制,农地股份合作制下土地承包权 收 归 集 体 ,由 股 份 合 作 企 业 统 一 规 划 、统 一 开 发 ,引 进 竞 争 机 制 采用相应的竞价承包、租赁、拍卖等运作方式, 将土地发包给个 人或专业队集体承包。 最后, 是利益分配和组织管理机构, 股份 合作制采取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方式, 在管理方面, 农民 作为股份持有者不仅要行使收益权, 还要行使监督权。 因此股份 合作制一般实行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制度。 实 行股份合作制可以使维护集体所有权, 稳

24、定农户承包权和搞活土 地经营权结合起来, 股份合作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承包制下农地产 权不明晰问题, 实现了产权制度创新。 促使了土地市场流转基础 上的经营, 使土地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效益递增趋势。二提升村镇干部的思想素质, 重视农村土地承包流转。 土地承包流转,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经营的“敲 门 砖 ”。 切 实 加 强 领 导 , 统 一 认 识 , 是 农 村 土 地 使 用 权 合 理 健 康 流转的基本前提。 各级村镇的党政机关应按照“三个代表”的思 想要素把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纳入日常的工作中, 把农村土地承 包权流转统一到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发展和完善, 推进农业规模经 营,

25、 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抓 住有利时机, 以开拓创新的精神, 放活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有效途 张 红 宇 ,等 :“ 农 村 土 地 使 用 权 制 度 变 迁 :阶 段 性 、多 样 性 与 政 策 调 整 ” 农业经济问题,2002 年第 2 期. 何杨、伊奇:“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中国改革,2001年第 3期.径。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以身作责,各部门要管好自己的本职,实 现管理条理化、有序化,避免重叠领导,为土地承包权流转创造 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三创造适应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外部环境 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既要从农村土地承包权本身入手也要 有一定的外部条件相

26、配合才能形成承包权流转的大趋势。1、切实做好安置农村劳动力。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为农业 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同时只有农业劳动力实现了稳定的、 大 规模的转移,才能加快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进程。 促进土地适 度集中,规模经营。 如果农村劳动力没有合理的安置,无所事事 的农村人口过多,很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农村劳动 力 人口必须 解决。 首先,加 快城市化进程 。 较低 的城 市化 水平 导 致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不足,对此应该“多层次、 非均 衡、 逐步推进、 协调发展”的原则下,形成以大城市为点、 以中 城市为线、 以小城镇为面的城市发展格局。 在此进程中应注意政 府力量和市

27、场力量的有机结合。 其次,加快二、 三产业的发展。二、 三产业中特别是交通运输业、 食品行业、 服装加工业、 服务 业 规 模 大 ,可 以 吸 纳 劳 动 力 多 ,又 不 需 要 很 强 的 专 业 技 能 。再 次 要对农村劳动力人口进行就业培训。 由于农村劳动力很大比例上 是 文盲、 半 文盲 没有经过 培训 ,一时很难 适应新的 岗位。 所以 应 继续抓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使潜在的农村劳动力具有较 高的文化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抓好职业教育、 专业技术培训及岗 位定向培训。 实现多领域、 多渠道、 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 训活动。2、推动经营业主开发,促进土地承包权流转。现实说明

28、虽 然土地承包权流转了, 但是缺乏有能力的经营业主去经营那也是 徒劳无功的, 所以吸引经营业主参与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具有重 要意义。 首先, 统一安排好农业项目资金。 积极改善经营业主的 投资硬环境。 实践证明, 农业基础设施好, 硬环境好的地区, 经 营业主的积极性就高, 土地流转的步伐就能跟上。 反之, 土地流 转就困难且缓慢。 为了充分调动经营业主经营土地、 开发农业项 目的积极性,应搞好区域规划、选好支柱产业,把农业综合开发 的资金重点放在区域规划内的基础设施上注重项目资金的合理 利用,用在“刀刃”上。尤其要加大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 讯等的投入。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大对农业经济技术消

29、息网络的 投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经济技术信息传递、组织体系建设的投 资力度,使信息能及时传到经营业主手中。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市 场的动态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其次,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为 经 营业主提 供良好的 软环 境。如在 经营业主 证照 办理协议(合同 ) 公正、资产评估等方面要简便化、低成本化,用税收优惠支持和 鼓励符合产业化经营的土地流转。把经营业主作为私营业主对 待。实行挂牌保护,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把经营业主 经营的土地的水利灌溉、中低田地改造等设施纳入政府所扶持范 畴。金融部门要增加符合贷款条件的经营业主的信贷支持。四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的农村土地承包权的 价格体系

30、在上面已经提到土地是农民的一切。不但是农民最基本的生 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是农民的“定心 丸 ”, 因 此 必 须 尊 重 农 村 生 产 力 自 身 发 展 规 律 、 尊 重 土 地 流 转 的 内在规律、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 序渐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强迫命令、一刀切、刮风式地强 制性加速土地承包权流转。所以要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合 理价格体系,才能统筹兼顾、科学有效地促进土地流转,进而从 整体上发挥土地的使用效益。流转土地的价格应坚持合同双方协 商议定,兼顾双方利益的公平原则,为防止因农产品涨价而损害 农民利益,可考虑以谷物量为计价

31、方式。如采用收益现值法:土地年收入总额-土地年总费用 土地承包权出让价格二适用本金化率水资料来源:于光远经济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整理 不断寻求土地流转的合理价格形成机制,开展土地流转价格测评 工作,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相统一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兼顾的原则,根据不同 的土地类型,区位条件使土地的价值得到较为客观的体现。根据 市场供求,经济运行状况和受让方的投资收益情况,明确相应的 收益分配办法,不但要更好的反映投资成本,而且要保证农民的 收益稳定增长,使农民目前和长远都能增收。建立经营业主投资 保证金。农业是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产业。一旦

32、经营失败,不 仅经营业主的投资无法收回,而且农民的土地租金也会落空。为 防止经营业主经营失败对农民利益的损害,就需要制定一套合理 价格体系。既要考虑眼前利益也要兼顾长远利益。从而使农民的 利益损失补偿和农民承包地复耕有保障。 五 建 立 、健 全 农 村 土 地 承 包 权 流 转 的 合 理 机 制 ,加 强 管 理和配套服务建立、健全合理机制、强化管理,特别是合同管理,提高 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加快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步伐的关键环节。 首先,应当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管理机构。明确农业主管部 门为土地流转的管理主体,并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关 系,负责土地流转管理和监督工作,经营业开发和

33、招商引资的中 介服务机构,负责合同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流转 市场及其相关联的信息、咨询评估系统(图2 )。促进土地流转 和经营业主开发的 规范化、 有序化。图 (2)其 次,必须严格管理合同。 土 地流 转必须严格按法律程序履行合 同手续,必须在流转主体双方协商的 基础上,经集体经济组织同 意后签订合同,报乡镇农业合同管理部门鉴证备案后生效,并且 应以县(区)为单位,制定统一的合同文本和土地流转证书。统 一土地流转合同的签定鉴证的程序、搞好造册登记工作、认真搞 好调查研究、调解合同纠纷、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再次,搞好农 村 土 地 承 包 权 流 转 的 立 法 。 产 业 法 ,

34、土 地 管 理 法 , 农 业 承 包合同管理条例等法律修订时,要把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及其 相关内容纳入其中。条件成熟时应考虑制订农村土地承包权流 转条例等专门法律,把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原则、方针、程序、 合同规范、监督管理,双方的责权利及法律责任用法律的形式固 定下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确保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有 序、合理、健康、顺利的进行。致谢语:本文经蔡庆兵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在此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 可育红:发展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月第 1版.2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9月第 4版.3 刘志杨:美国农业新经济,青岛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第 1 版.4 严瑞玢: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5 吴锐捷:纵论华夏农村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年版.6 刘茂松,熊海斌:产业经济专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年版.7 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02 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8 宇斌:“农地优化利用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年 第 3 期 .9 李春湘,李自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探讨”,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 版 ), 2002 年 第 2 期 .10 宫希魁:“中国三农问题大透视”,财经 问题研究,2003 年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