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推行殡葬改革势在必行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21331204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征文推行殡葬改革势在必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征文推行殡葬改革势在必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征文推行殡葬改革势在必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征文推行殡葬改革势在必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征文推行殡葬改革势在必行(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征文:推行殡葬改革势在必行 林焕煜 殡葬可以说是人生最后一程的一个环节,在一个人去世以后,家属和亲戚朋友对死者尸体进行整容、穿衣、做好尸体保护工作、购买墓地、骨灰盒、然后进行安葬,让死者走得自然安详。在农村地区,更是把死者殡葬工作看成一件大事来对待,本来”厚待”死去的仙人,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农村地区,很多人去世后选择土葬,土葬的一些问题和弊端逐渐显露。首先选择土葬会占用大量的耕地,此外死者家属往往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遗体冷藏、防腐、整容、穿衣、装卸和购置骨灰盒乃至骨灰保管等费用,这使得较为贫困的死者家庭往往难以承担如此高昂的丧葬费用,有些家庭为了”显摆”,还搞什么”头七”“三七”祭祀活动,大败

2、宴席,这也无意间助长了奢侈浪费的风气。 在农村之所以土葬如此”盛行”,而难以推动殡葬改革,原因在于农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在,如果”厚待”祖先,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在先人去世后,不惜重金隆重举行葬礼,以此显示豪气和大方,因此其它家庭也跟着效仿,导致其它殡葬方式难以被接受;其次,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农村地区对殡葬改革相关政策了解较少,导致政策的推行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殡葬改革如果不推行的话,那么土葬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后代子孙很有可能到时候只能住在死人堆上面,因为到那时几乎没有空地了,那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推动殡葬

3、改革,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循序渐进。 由于农村地方土葬的观念由来已久,要一下子改变这种方式也确属不易,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人们一直坚守”灵魂不死”“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这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知识宣讲,开展公益活动,推广相关政策,宣扬辩证唯物主义无神论,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灵魂存在,由土葬渐渐过度到火葬或者其他方式,少占地或者不占地,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改革安葬方式的目的,才能真正把殡葬改革推向深入。 其次,要完善相关补贴机制,对于那些放弃土葬而实行火葬或者其他环保安葬方式的百姓,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并且要落实到位,这样才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参与到殡葬改革当中来。 第三,尽量推广多种殡

4、葬方式,传统的土葬方式会占用耕地,采取火葬虽说不会占用耕地,但是在燃烧的过程当中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的气体,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树葬、海葬等方式。 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百行孝为先的观念,有的人认为如果不实行土葬的话,无法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簇鲜花纪念先人,或者通过网络平台寄托哀思,只要心中有先人,这比什么祭祀方式都可贵,思念先人最重要是心中有先人的存在,而不是在于祭祀的形式。 推行殡葬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殡葬改革方式,同时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形成生态和谐、节约环保的殡葬管理态势。 本文来自:广

5、东省潮州市林焕煜 征文:”树葬”:染绿一片草原 王庆丽 5月,达茂草原进入绿草萌动、鲜花吐蕊的季节。在达茂旗乌兰村的荒地上,身穿红色运动服的”独步中国”旅行家陈刚正和乡亲们挥动铁锹,栽下一棵棵杨树苗,这是他”树葬”父亲后,第三次回到家乡义务植树,他的行动影响了周边的村民,在他的倡导下,”树葬”新风在达茂大地染绿了一片草原。 独步中国 陈刚出生在达茂旗乌兰村,由于家庭贫寒,年幼的他小学刚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陈刚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坚持学习,放下锄头就拿起书。十几年间,初中、高中的教科书被他一页页啃过,陈刚通过自学获得了大专学历。 1992年,24岁的陈刚背起行囊踏上了”独步中国”之旅,”读万卷书,

6、走万里路”,他一边行走一边记录,旅途丰富了他年轻的生命。截至目前,陈刚已走过2个省市自治区,访问过3多个少数民族,拍摄了100多张照片,写下了0多万字的考察笔记,出版了独步中国和走进中国最后的母系部落两本书,在全国各大城市多次举办个人摄影展,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2X年,陈刚以他的自强不息和关注社会问题而获得”内蒙古首届十大社会公益名人”称号。 “树葬”慈父 几年前,陈刚70岁的老父亲因病离世,为了倡导丧葬新风,陈刚没有给父亲建砖石墓葬,而是动员全家人亲手栽下一棵棵树苗祭奠父亲。当时,村民们对他的做法议论纷纷,有些人认为他是不孝之子而对他大加指责,也有人认为他提倡了文明新风值得学习,在

7、经历了思想观念激烈碰撞之后,陈刚还是坚持了自己做法。他认为,过不了多久,人们一定会理解他。 没过多久,当人们看到陈刚栽下的树苗染绿荒地,成为一片美丽的风景时,一些人开始成为他的追随者。质朴的村民们接受了陈刚的思想,并实践他的行动,同村一位名叫羊换的大叔每年也要为自己已故的亲人栽树以示纪念。 践行”树葬” 22X年,陈刚的植树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村民、小学生、地方政府领导都参与其中,达茂旗林业局还为这次特殊意义的植树活动免费提供树苗。 “我们这次一共栽了60棵杨树苗,既是我所倡导的树葬新风的一次延续,同时为建国0周年献上我们的一片心意。”陈刚放下手中的铁锹激动地说。 在陈刚的带动下,如今,达茂旗”树葬”新风逐渐深入人心,很多村民成为树葬的实践者,随着生态的逐步好转,绿色和生机点缀了达茂草原。 第 4 页 共 4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