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专题练习整套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1310437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练习整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练习整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练习整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练习整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基础专题练习整套(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机化学基础(一)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CH3CHOC2H5OH (B)C2H5ClCH2=CH2 (D)CH3COOHCH3COOC2H52、有机化合物I转化为II的反应类型是( ) ( A )氧化反应 ( B )加成反应 ( C )还原反应 ( D )水解反应3、下列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的是( )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a)取代 (b)加成 (c)消去 (d)酯化 (e)水解 (f)中和 (g)缩聚 (h)加聚 ( A )(a)(c)(d)(f

2、) ( B )(b)(e)(f)(h) ( C )(a)(b)(c)(d)(f) ( D )除(e)(h)外5、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 ( A )取代、加成、水解 ( B )消去、加成、取代 ( C )水解、消去、加成 ( D )消去、水解、取代6、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则1摩尔阿斯匹林和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 A )1摩 ( B )2摩 ( C )3摩 ( D )4摩7、分子式为CnH2n+1OH(n1)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n的最小值是( ) ( A )2 ( B )3 ( C )4 ( D )58、酒精在浓硫酸作用下,不

3、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 A )加成反应 ( B )消去反应 ( C )取代反应 ( D )脱水反应9、物质组成为C3H6O2的有机物,能与锌反应,由此可知不与它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 A )氢氧化钠溶液 ( B )苯酚钠 ( C )甲醇 ( D )食盐10、某有机物,当它含有下列的一种官能团时,既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11、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填写相应的字母) 。12、氯普鲁卡因盐酸盐是一种局部麻醉剂,麻醉作用较快、较强,毒性较低,其合成路线如下:请把相应反应名称填入下表中,供选择的反应名称如下:氧化、

4、还原、硝化、磺化、氯代、酸化、碱化、成盐、酯化、酯交换、水解反应编号反应名称13、能在有机物的分子中引入羟基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有:(a)酯化反应,(b)取代反应,(c)消去反应,(d)加成反应,(e)水解反应。其中正确的组合有( ) ( A )(a)(b)(c) ( B )(d)(e) ( C )(b)(d)(e) ( D )(b)(c)(d)(e)有机化学基础(二) 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判断1.下列物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聚2-甲基-1,3-丁二烯 B.聚氯乙烯 C.聚丙烯 D.聚乙烯2.构成下列结构片断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为( )A.2种 B.3种 C.4种 D. 5种3

5、.下面是一种线型高分子链的一部分: 由此分析,此高聚物的构成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4.某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合成它的单体可能有: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甲酯,丙烯醇,丙烯,乙烯。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5.工程塑料ABS树脂(结构简式如下),合成时用了三种单体,式中C6H5是苯基这三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 、 .6.(1)Nomex纤维是一种新型阻燃性纤维.它可由间苯二甲酸和间苯二胺在一定条件下以等物质的量缩聚合成.请把Nomex纤维结构简式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2)人造羊毛的性能在许多方面比天然羊毛更优良,其分子里存在如下结构:合成它的单体是 、 、 。7.已知

6、苯酚与甲醛合成酚醛树脂的反应如图所示。则对甲基苯酚与乙醛发生缩聚反应的方程式为_ _。8.某种ABS工程树脂,由丙稀晴(CH2=CHCN,符号A)、1,3-丁二烯(CH2=CHCH=CH2,符号B)和苯乙烯(符号S)按一定比例共聚而得。(1)A、B和S三种单体中,碳氢比(CH)值最小的单体是 。(2)经元素分析可知该ABS样品的组成为CaHbNc(a、b、c为正整数),则原料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用a、b、c表示)。有机化学基础(三)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的确定1对于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描述(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

7、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2)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个数为_。(3)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数最多有_个。2(1)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2CHCN B.CH2=CHCH=CH2 C.苯乙烯 D. 异戊二烯 (2)上述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3.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4.如图所示分子中14个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5.化学式为C6H12的某烯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_,其名称为_;若分子式为C10

8、H18的链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也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它的结构简式为_。有机化学基础(四) 有机物燃烧规律有机物燃烧的规律是中学有机化学基础中的常见题型,也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许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产生混淆,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烃:烃的衍生物:一.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时:1.烃类物质(CxHy)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与成正比.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一定;若混合物总质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相同。3.燃烧时耗氧量相同,则两者的关

9、系为:同分异构体 或 最简式相同例1.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A50g乙醇和50g甲醚 B100g乙炔和100g苯C200g甲醛和200g乙酸 D100g甲烷和100g乙烷解析:A中的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B、C中两组物质的最简式相同,所以答案为D。例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质量也一定的是A甲烷、辛醛 B乙炔、苯乙烯C甲醛、甲酸甲酯 D苯、甲苯解析:混合物总质量一定,不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质量保持不变,要求混合物中各组分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B、C中的两组物质的最简式相同,碳的质量分数相同,A中

10、碳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所以答案为D。例3:分别取等质量的甲烷和A(某饱和一元醇)、B(某饱和一元醛)、C(某稠环芳香烃含氧衍生物),若它们完全燃烧,分别生成了物质的量相同的CO2 .则:A的分子式为_;B的分子式为_,C的分子式为_(C的分子式有多种可能,只写分子量最小的一种)。写出符合上述要求时,CH4和A、B、C的分子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以n表示碳原子数,m表示氧原子数,只写通式)。解析:A、B、C中的碳的质量分数与甲烷中相同,中A、B的分子式只要结合醇、醛的通式就可以求出答案。稠环芳香烃中最简单的是萘,通过增加氧原子维持含碳的质量分数不变可推出C .的通式推导抓住每少16个氢原子增加一

11、个氧原子即可。答案:(1)A.C9H20O B.C8H16O C.C10H8O2 (2)CnH4n-16mOm二.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 1.比较判断耗氧量的方法步聚:若属于烃类物质,根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越多,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较;若碳、氢原子数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则可以按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的耗氧量相当转换成碳或氢原子个数相同后再进行比较即可。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先将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氢或碳改写成H2O或CO2的形式,即将含氧衍生物改写为CxHy(H2O)n或CxHy(CO2)m或CxHy(H2O)n(CO2)m形式,再按比较CxHy的耗氧量。2.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

12、物质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个数一定;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量保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个数相同。例4.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量相同的是AC3H4和C2H6 BC3H6和C3H8OCC3H6O2和C3H8O DC3H8O和C4H6O2解析:A中C3H4的耗氧量相当于C2H8,B、C、D中的C3H8O可改写为C3H6(H2O),C中的C3H6O2可改为C3H2(H2O)2,D中的C4H6O2可改为C3H6(CO2),显然答案为B、D。例5.1molCxHy(烃)完全燃烧需要5molO2,则X与Y

13、之和可能是AX+Y=5 BX+Y=7 CX+Y=11 DX+Y=9解析:根据烃燃烧通式可知,1molCxHy的耗氧量为,讨论易知,当x=3,y=8时合理,答案为C。例6:有机物A、B只可能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等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等,则A和B的分子量相差不可能为(n为正整数) ( )A.8n B.14n C.18n D.44n解析: A中的一个碳原子被B中的四个氢原子代替,A和B的分子量相差8的倍数,即答案A. 如果A和B的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H2O或CO2 ,耗氧量也不变,即分别对应答案C和D。例7.有机化合物A、B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可能含碳、氢、氧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

14、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和,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那么,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若A是甲烷,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化合物B中,分子量最小的是(写出分子式) ,并写出分子量最小的含有甲基(-CH3)的B的2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解析: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和,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说明A、B中氢原子个数相同,所消耗的氧气也不变,则相差的碳原子应表示为(CO2)n的形式。答案:A、B的分子式中氢原子数相同,且相差n个碳原子,同时相差2n个氧原子(n为正整数) ;C2H4O2,CH3COOH、HCOOCH3

15、 三.一定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时:1.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的情况例8.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O2,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CO2,则该有机物可能是(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AC2H4 BC2H5OH CCH3CHO DCH3COOH解析:产生的CO2与耗氧量的体积比为2:3,设该有机物为1mol,则含2mol的C原子,完全燃烧时只能消耗2mol的氧气,剩余的1mol氧气必须由氢原子消耗,所以氢原子为4mol,即该有机物可以是A,从耗氧量相当的原则可知B也正确。答案为A、B。2.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的O2

16、的物质的量的情况符合通式Cn(H2O)m3.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的情况若CO2和O2体积比为43 ,其通式为(C2O)n (H2O)m。若CO2和O2体积比为21 ,其通式为(CO)n (H2O)m。四.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时: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该有机物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a:2b,该有机物是否存在氧原子,有几个氧原子,还要结合燃烧时的耗氧量或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等其他条件才能确定。例9.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有机物

17、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1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C有机物必定含O D无法判断有机物是否含O答案:B、D例10.某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1),此烃可能是A烷烃 B单烯烃 C炔烃 D苯的同系物答案:C例11.某有机物6.2g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0.3mol水,该有机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1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答案:C2H6O(乙醇)五.有机物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1.气态烃(CxHy)在100及其以上温度完全燃烧时气体体积变化规律与氢原子个数有关若y=4,燃烧前后体积不变,V=0若y4,燃烧前后体积增大,V=若yC=C可被冷稀

18、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二元醇,如: 现以甲基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玻璃D和环状化合物E(C8H12O4) 试写出A、B、C、D、E的结构简式。5 维纶的成分是乙烯醇缩甲醛。它可以由石油的产品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先由乙烯、氧气和醋酸合成醋酸乙烯酯。然后经过加聚、水解、缩聚制得。试写出各步反应中指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B、C 、D均为高分子聚合物)。6 某环状有机物分子式为C6H12O,其官能团的性质与链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性质相似,已知A具有下列性质: (1)能与HX作用 (3) 不能使Br2水褪色。(4) (5) 试写出A、B、C的结构简式。7.从有机物C5H10O3出发,有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

19、:已知E的分子式为C5H8O2,其结构中无甲基、无支链、含环,D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B能使Br2水褪色。试写出A、B、C、D、E及C5H10O3的结构简式。9.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又知醇和氨都有似水性(与水的性质相似),酯可以水解又可以醇解或者氨解。现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维纶,其主要步骤如下:(1) 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由C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3) E的名称为 (4) 维纶的结构简式为 10已知: 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 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如下:(1) 写出化合物A、E、F的结构简式: (2)写出B与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1由本题所给、两条

20、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有机分子中的烯键可发生臭氧分解反应。例如: 、在碱存在下从松树中分离得到的松柏醇,其分子式为C10H12O3,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下图为松柏醇的部分性质。试回答:(1)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松柏醇: B: C: D:(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 反应 12已知 分析下图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 B C D E F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D D E13乙醇在浓H2SO4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发生脱水反应(A),而产物在加热、加压和有H2SO4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水化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

21、()这一步。(1)如果将反应按取代、加成和消去分类,则AF六个反应(将字母代号填入以下空白)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 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2)按系统命名法,中间体()的名称是(3)如果将原料C2H5OH中的羟基中的H用D标记成C2H5OD,则反应后的浓H2SO4中是否可能含有D?为什么?生成物之一的水中是否可能含有D?为什么?(4) 如果将浓H2SO4用D标记成D2SO4,则生成物之一的水中是否可能含有D?为什么?(5) 模仿上题反应原理,完成下列反应(不考虑反应条件,但须配平)14已知卤代烃的水解反应:RX + H2O ROH + HX(X代表卤原子),某酯A的化学式为C6H

22、8O4Cl2与有机物B、C、D、E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A B C D (2)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5)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后再酸化可以得到F,写出F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请根据以下补充知识解答第17题: (R代表烃基,下同。) 1, 4丁二醇是生产工程塑料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重要原料,它可以通过下图两种不同的合成路线制备,请写出相应物质的结构简式:请写出A H的结构简式: 有机化学能力提高(八) 一组与高科技相关的有机高分子测试题2感光高分子实施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不可缺少的材料,感光高分子在曝光是会发生二聚反应,生成不溶性的交联高分子

23、硬化模。将未感光部分用溶剂或其他药品洗去,便可以制造集成电路等。常用的感光高分子有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它感光后的二聚交联高分子结构简式为(见下图):(1)在感光前这种感光高分子(单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2)单分子的这种感光高分子材料可用肉桂酸(C6H5C3H3O2)与一种烃反应而得其单体。试推断这种烃与肉桂酸生成肉桂酸乙烯酯单体的化学方程式:3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如右图: (1)请推断盆烯的一氯取代物的异构体数目 ;二氯取代物的异构体数目 。 (2)在现代化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用盆烯合成多聚乙炔,这是一种具有庞大线性结构的共轭体系可作为分子导线使用:为此人们设计了作为分子导线的分子

24、开关(分子开关广泛用于最新发展的分子计算机中),其中构思最为巧妙的莫过于Six1和Higelin所设计并合成的N一邻羟亚苄基苯胺光控分子开关。试通过分析判断,在上述两种状态中,(I)式可使电路处于 (断开、闭合)状态。原因是 。 4 2000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位科学家因为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们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伦-J-黑格、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筑波大学的白川秀树。1977年,白川教授等人发现,在塑料聚乙炔中添加碘这一杂质后,聚乙炔便像金属那样具有导电性。(1)试写出聚乙炔的结构简式 。(2)若已知白川英树发

25、现银色的聚乙炔薄膜是纯净的反式聚乙炔,其结构片段如图所示:请写出铜色的聚乙炔薄膜顺式聚乙炔的结构片段; 。(3)导电聚合物的研究成果,还对分子电子学的迅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日本的赤木教授成功合成了具有螺旋状链式结构的聚乙炔。试设想螺旋状链式结构的聚乙炔是否可以用来制成电子零件中不可缺少的线圈和电磁体 。(4)现有银色的聚乙炔薄膜和铜色的聚乙炔薄膜以及聚苯乙烯的混合物共13g,若完全燃烧,则消耗的氧气及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能否确定?为什么? 。(5)一种与聚乙炔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是52,该分子是由电石为原料合成的,它是合成某种橡胶的中间体,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A它的一种链式结构

26、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该同分异构体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是否共面 ,所有的碳原子是否共线 。B它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的每个碳原子均达到饱和,且空间构型中碳与碳之间的夹角都相同,该同分异构体的分子中直接键合的三个碳原子间的夹角是 ,请画出它的空间构型 。(6)另一种与聚乙炔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04。A其分子式为 。B若该化合物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它的二氯代物有_种同分异构体;三氯代物有_种同分异构体。C若该有机物为芳香烃,则其结构简式为 。该分子中,是否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D最近,我国一留美化学家参与合成了一种新型炸药,它跟

27、三硝基甘油一样抗打击、抗震,但一经引爆就发生激烈爆炸,据悉是迄今最烈性的非核爆炸品。该炸药的化学式可以看成B中分子的硝基取代物,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是毫无区别的。试在右图方框中画出其结构简式;若该化合物发生爆炸时只生成CO2和N2,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化学能力提高(九) 有机综合测试一、选择题(下列1-10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15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0分。)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9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为了证实人工合成的胰岛素与天然的是否是同一物质,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过程中掺入了放射性14C,然后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的混合得到了放射性

28、14C分布均匀的结晶物,从而证明了两者都是同一种物质,为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牛胰岛素提供了有力证据。1在人工合成过程中掺入放射性14C的用途是 A. 催化剂 B. 媒介质 C. 组成元素 D. 示踪原子2 以上所述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结晶的是同一物质的依据是 A. 扩散作用 B. 渗透作用 C. 相似相溶原理 D. 物质结构相同3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证明了下列哪个过程是可能的 A. 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 B. 从有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高分子C. 从有机高分子转化为多分子体系 D.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4人造象牙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是 -CH2-O-n-,可通过加聚反应

29、生成它的单体是 A(CH3)2O BCH3CHO CCH3OH DHCHO5在国际环境问题中,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甚为突出。这种材料难以分解,处理麻烦。最近研究制出一种新型的材料能替代聚苯乙烯。它是由乳酸缩聚而生成的,该种材料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发生降解,下列关于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 B其聚合方式与聚苯乙烯相似C其单体为 D聚乳酸是一种线型高分子材料6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氧化;消去;加成;酯化;水解;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正确顺序是A.B.C.D. 7综合治理“白色污染”的各种措施中,最有前景的是 A填埋或向海中倾倒

30、处理 B热分解或熔融再生处理C积极寻找纸等纤维类制品替代塑料 D 开发研制降解塑料 81993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1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烃类化合物B常温下呈固态 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 D易被氧化9下列塑料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热修补的是A 聚氯乙烯 B酚醛树脂 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D聚苯乙烯10下列材料中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是高分子膜 生物高分子材料 隐身材料 液晶高分子材料 光敏高分子材料 智能高分子材料A B C D全部11甲萘醌(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它可通过

31、甲基萘的氧化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0.01mol)的甲基萘,才制得0.17g(0.001mol)甲萘醌,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是快的。试判断导致其产率低的原因是A使用了过量的催化剂 B没有用乙酸,而是使用其它催化剂C把反应混合物加热 D所生成的甲基醌是沉淀物12下列有关高分子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B均不溶于水,易溶与有机溶剂C均不耐热,受热后会熔化改变原有形状 D一般比同质量金属强度大13右图为两种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若二者通过肽键形成二肽,则形成的二肽共有几种结构A2种 B三种C四种D五种14硅橡胶的主要成分如

32、图所示,是由二氯二甲基硅烷经两种反应制成的,这两种反应是A消去、加聚 B水解、缩聚 C氧化、缩聚 D水解、加聚15重氮甲烷(CH2N2)能与酸性物质反应:R-COOH+CH2N2R-COOCH3+N2。下列物质中能与重氮甲烷反应但产物不是酯的是AH-CHO BC6H5OH CC6H5CH2OH DC6H5COOH二、填空简答题(共29分)16(6分)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4,分子中每个N原子分别与三个C原子键合,而每个C原子分别与两个N原子键合。分子中没有CC双键和CC单键。试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该分子中有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个氮原子。17. (4分)聚氨酯的主链含有-NHCOO-重复单元的一类新型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是氰酸酯(如O=C=N-R-N=C=O)和多元醇(如HO-R-OH)。其高聚物结构式如图所示:(1)由上述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合成高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