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心理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300615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深度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度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度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深度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心理学(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童个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深度心理学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 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 疗伤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 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 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 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不在一起时会焦虑、不安,仿佛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爱的关系今与昔唯有在恋爱中,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 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

2、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 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 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 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例如过去在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 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 任你,给你空间。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 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 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 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如果

3、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 相信你会对PSYTOPIC同样感兴趣,网址是,这次点击不会浪费 您的时间。这是 Psytopic 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二, 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 google 搜索到我们的网站。深度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剪不断,理还乱之错综复杂的 爱情关系中,找出一些头绪,让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掌握较正确的方向。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 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目前的关系 中得到满足。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一旦得到相关的

4、满足,不管人时地是 否合宜,就掉进爱的陷阱了。例如有位女士,是第四个女儿,从小在家中常被忽 视,有次与家人外出走丢了,父亲却浑然不觉。她从小自尊心低落,觉得自己是 个丑小鸭,渴望得到父亲珍爱,却未能如愿。上研究所时,有家有室年近半百, 满有慈父形像的教授开始注意她,欣赏她时,她就觉得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教 授,本无心要破坏别人家庭,却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成了婚外情中的第三者。 许多外遇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每个人都情有可原,他们不是十恶不赦,只是 如你如我充满了人性的软弱。广角及望远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机有广角及望远镜头,用望远镜头对准某一对象时, 此对象变大,而其它对象就变成模糊的背

5、景。这就像肚子饿时去市场买东西会买 得特别多,因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当你吃饱后,需求又不一样了。食 物像被广角镜头溶回背景中,但吃饱后你口渴了,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远镜头 放大了一般,其它需求都变得不重要,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这个新的对象,新 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满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许期望一个慈父 般的伴侣,但当你被照顾、被关注的需求满足后,你很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心理需 求,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人是会成长会改变的,冲突于是产生。我们刚开始从 爱情关系中可以得到满足,但因为我们的心理需求会随人生情况而改变,所以, 两人结婚以后还要不断适应,不断学习才好。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

6、的原因之一,是“The Quest To Be Whole”一 “完整之我” 的追寻。按照心理学大师杨格的理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 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 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例如,“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通常,“分析型”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 时, 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份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 性的“影子人格”。“显性人格”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极大的关系,但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例如, 男性成长过程中,多被要求“喜怒不形于色”,“好汉打落牙和血

7、吞”,他人格 中多情易感的部份便被深深压抑到潜意识中变成“影子人格”。当先天人格成份中“阳刚”“分析”特性较强的男孩去念理工,毕业后又在要求 一丝不苟,毫无变通的环境中工作(例如美国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而身具“阴柔”“感性”特质的女孩去念人文,学成后又在文艺界工作,此时男 女先天加上后天的差异就变得更大了。急惊风与慢郎中上帝是最有幽默感的,就像祂在自然界中创造磁铁“异性相吸”的现象,研究人 间爱情关系时,我们也常见“急惊风”与“慢郎中”,“外向”者与“内向”者,“活泼的”与“稳重的”,“分析型”与“感性型”之间,彼此强烈相吸的现象。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

8、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 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例如,当“分 析型”的男性与“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时,彼此常会充满新鲜欢愉。她丰盈流畅 的情意,往往会挑动他长久压抑心底感性部份的人格。与她在一起时,他那被深 埋阴暗地窖的“影子人格”开始见到阳光,感受一股从外注入,活泼新鲜的生命 力,使他深受吸引,觉得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受桎梏的心灵,顿时得以自由 释放。这个异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线生命契机,使自己尘封枯萎的“影子人格” 重见天日,得到露水滋润,与自己“显性人格”整合,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 熟人格之过程,我把它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

9、。人要发展出一个“完整之我”是个非常艰巨,要付上惨痛代价的过程,所以慈爱 又幽默的上帝就让这些异性相吸,一见钟情的男女在蜜月期中,先预尝了爱情天 堂的甜蜜滋味,然后才让他们闭着眼睛心甘情愿地进入“磨合期”,在艰苦的 “旷野”之中,让两人彼此在个性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继续发展“完整之 我”。在磨合期中,过去对方最吸引你的特质,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之处。过去你 欣赏他的沉静,理智,现在却是沉默愚昧,不解风情。过去爱他的自信果断给你 安全感,现在却成了自我中心,事事都要主宰。如果正好相反,过去女方爱上的 是他的细腻温柔,那么进入磨合期中,她很可能就要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同理, 如果过去男方被她的

10、情感丰盈,活泼伶俐所吸引,现在就巴不得她停止“歇斯底 里”,唠叨不停。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梦中人,在磨合期中却 发觉自己过去瞎了眼才会爱上这个对象。在磨合期中,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得完美,像自己心中所订之“理想形象”(Imago)样,这是亲密关系中痛苦最大的来源。黄维仁:爱情心理学理论(上)作者:黄维仁来源:网络爱情的现像可以去理解、可以去描写、可以去解释、可以去研究但爱情的美只能在感动中得 以体会,那是一个充满了想象与超脱现实的生命经验。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那样的去爱另一个人? 在心理学的眼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爱情理论,主要有两类范畴:社会的和人格的。以下是心理 学上常见的

11、爱情理论,在这里我们先介绍社会心理学家的爱情理论。爱情态度理论Rubin(1970 )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後,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 着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 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 )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 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叁种成份:1. 亲和和依赖需求。2. 欲帮助对方的倾向3. 排他性与独占性。Lee 的

12、爱情观类型理论加拿大社会学家 John Alan Lee (1973)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情欲之爱(eros )、游戏之爱(ludus )、友谊之爱(storge )、依附之爱(mania )、现 实之爱( pragama )及利他之爱( agape )。所谓的“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游戏之爱:视爱情视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 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依附之爱者对於情感的需求非常大。现实之爱者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

13、,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利他之爱者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承接 Rubin 将爱情视为态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编制爱情态度量表来验证 Lee 的爱情类型 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的确有六个向度,因此验证了 Lee 的理论。此量表有六个分量表,分别代 表不同的爱情类型,每个分量表各有七题,总共有四十二题,采五点量表的反应方式回答对各 陈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後,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为测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学者的认可。爱情成份理论除了上述 Rubin 发展的爱情量表中将爱情成份分成叁类之外, Sternberg (1986 )爱情 叁角理论(Triangular

14、theory of love )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叁 种成份:亲密(Intimacy )、激情(passion )、及承诺(commitment)。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於爱情的情感成份;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 相关的动机驱力,属於爱情的动机成份;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於爱情的认知成份。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叁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叁角形会 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

15、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叁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 愈大,据 Sternberg ( 1986 )的说法:叁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Sternberg(1986) 进一步提出:在叁种成份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其分别为1. 喜欢:只包括亲密部份;2. 迷恋:只存在激情成份;3. 空爱:只有承诺的成份;4. 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5. 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6. 愚爱:激情加上承诺;7. 无爱:叁种成份俱无;8. 完整的爱:叁种成份其急於一个关系当中。爱情关系的依附风格理论此类的研究取向也不脱将爱情分类,但多了将爱情关系与依附关系做了一个连结,这些 研究者(Hazan

16、 &Shever , 1987 ; Bartholomew&Horowitz , 1991 )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 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 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 自然流露出来。他们认为小时的人际亲密关系的型态对後来的爱情互动型态可能有因果的关系存 在。以下介绍两种爱情依附风格理论。一) 叁类型的依附风格理论Hazan和Shaver (1987 )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附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连 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附性情感连结的过程一般,他们根据 Bowlby(【1969】,引自Hazan&Shaver, 1987 )

17、的依附理论和Ainswor th等人(【1978】,引自Ha zan&Shaver ,1987)的叁种婴幼儿倾向,提出爱情关系的叁种依附风格:安全依附(secure style ):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逃避依附(avoidant style ):与会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焦虑矛盾依附(anxious ambivalentstyle ):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现象,善於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在Hazan和Shaver (1987 )的研究中发现,叁种不同爱情依附风格在成人中所占比例(安 全依附约占 56,逃避依附约占 25,而焦虑矛盾依附约占 19)

18、,与婴儿依附类型的调查 比例相当接近,而且成人受试者的爱情依附风格, 可以从他们对其与父母关系的主观知觉来加以 预测;因此他们认为成人的爱情依附风格,可能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取向。二) 四类型的依附风格理论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1991 )以上述爱情依附风格理论的概念为基础,发展出一种 四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理论,他们以正向或负向的自我意像和正向或负向的他人意像两 个不同的向度来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安全依附:由正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焦虑依附:由负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排除依附:由正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

19、造成。 逃避依附:由负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黄维仁:爱情心理学理论(下)作者:黄维仁来源:网络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那样的去爱另一个人?亲密关系是怎么发展的?凄美的爱情,你永远无法体 会,除非你真的经历。生活中,特别是大都市里,更多是 “理性”的爱情,以理性公平的评估方 式,衡量自己在爱情关系中的付出与收获,以此决定自己的应对行为。本文为爱情心理学理论的下部分,友情提示:理论存在的意义是提供我们理解问题的方向,请 不要忽略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当爱情可以解释,未必是好事。Murstein 的 SVR 理论这个理论与下一个要介绍的理论一样,主要是探讨亲密关系如何发展,两者的差别是前者 属於阶段

20、论,後者则属於社会交换论。首先先介绍 Murstein (1987)所提出的SVR理论, 他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依双方接触的次数多寡来看,可分为刺激(stimulus )、价值 (value)、和角色(role)叁阶段。刺激阶段:通常双方第一次的接触即属於刺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双方彼此间互相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条件上,例如被对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价值阶段:一般而言,双方大约第二次至第七次的接触, 便属於价值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情感上的依附,主要是建立在彼此价值观和信念上的相似。角色阶段:通常双方大约第八次以後的接触,便开始属於角色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彼此对对方的承诺,主要建立在个体是否

21、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关系中,对方对自己所要求的角色。虽然Murstein认为亲密关系包含刺激、价值、和角色叁阶段,但其实在亲密关系的每个 阶段中,这叁种因素对关系都有影响;只是在每个阶段中, 各有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以整个关系发展历程来看,刺激因素依开始占较高的比重,之後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上 升,但是所增加的幅度很小,最後会趋於一个平稳的水准;至於价值因素虽然一开始时的比重 较低,但关系发展至价值阶段的时候,这个因素的比重会迅速提高,不过在角色阶段 时,其比重也会趋於平稳, 且最後平稳的水准所占的比重, 也比稳定後刺激因素所占的比重高 同样的,角色因素一开始最低,到角色阶段则会超越

22、其他两个因素,且随着关系的继续发 展,其比重也会不断地往上提升。Rusbult 的投资模式以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来看亲密关系的发展, 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 在此关系中互相有所 得失,并以一种理性且公平的评估方式, 衡量自己在此关系中付出与收获, 再以此评估为基准, 决定其对关系的应对方式;在这类理论中, Rusbult(1980, 1983)的投资模式是其中较重 要的一种。Rusbult(1980, 1983)认为男女亲密关系中的承诺(commit me nt ),是由满意 度(satisfactio n )、替代性(alter natives )、及投资量(in vest me nts)等因素

23、所共同决定。根据投资模式的预测,当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关系有较高的满意度、知觉到较差的 替代性品质、以及投资了较多或较重要的资源时,便会对此亲密关系做出较强的承诺,也就是 较不易离开此关系。简单来看,可用一个方程式加以说明:满意度一替代性+投资量=承诺满意度: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於他在此关系中所得到报酬及所付出的成本, 会评估相互抵消後的 实际结果;随着关系的长期发展,彼此的相互依赖性会随着提高,而开始将伴侣的结果和整个 关系的结果也并入实际结果的计算, 例如和伴侣一起分享他的成功或共同分担他的痛苦。 此外 个体也会依据过去曾有的亲密关系及有关的经验(例如与家人和朋友所讨论、比较的结果), 形

24、成一个自己对目前关系所应得结果的预期水准。最後个体会将在关系中获得的实际结果,与 此预期水准相比较,而产生对此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当实际结果愈好,预期水准愈低,则 满意度愈高。替代性:替代性指的是对放弃此亲密关系的可能结果的好坏判断,可能结果包括发展 另一段亲密关系、周旋在不同的约会对象间、 或是选择保持没有任何亲密关系的单身状态等。 个 体对於此关系外可替代关系内伴侣的可能对象, 其考虑的因素不只包括特定的喜欢对象, 也包括 不特定的对象,以及个体对自己能否离开此关系的能力的主观知觉与客观评估。 此外,个体的内 在倾向与价值观也会影响替代性的主观知觉:例如当个体觉得有自信、有价值、有高自尊、及

25、有 强烈的自主性需求时,通常会知觉自己有较佳的替代性品质,而较容易离开此亲密关系。投资量:投资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资源。投资与报酬或成本最大的不 同有两点:第一是投资通常不能独立地从关系中抽取出来,而报酬与成本可以;第二是当关 系结束时,投资无法回收,而会随着关系的结束一并消失。因此投资会增加结束关系的成本 使个体较不愿也不易放弃此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增强了个体对此关系的承诺。个体投资在亲密关系中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投入的资源,如时间的投入、情绪 能量的释放、个人隐私的想法与幻想的揭露、 以及为伴侣所作的牺牲等;另一类是间接投入的资 源,如双方彼此的朋友、两人共同

26、的回忆、以及此关系中所特有的活动或拥有物等。此外,在长 期亲密关系中所形成两人一体的认同感,长期相处下来所建立的默契与思想上的相似, 以及彼此 互补的一些记忆与讯息等,也是会随着关系结束即失去的投资。个体所投入的资源层面愈广、 重 要性愈高、数量愈多,则表示其投资量愈大;当个体在此关系的投资量愈大时, 对此关系的承诺 也愈强。承诺: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诺,是指会使个体去设法维持这份关系、以及感觉依附在此关系中 的倾向。因此承诺的定义包含两个部份:行为的意向与情感的依附。当个体对一份亲密关系做出承诺後,不仅代表他想维持这份关系并依附关系下,也会促使 个体做出种种有助於维持此关系的行为:例如与他人作一

27、些适应性的社会比较, 并选择性地加以 解释,以便得到此关系是很好的知觉;对於对个体具有吸引力而易破坏现有关系的替代对象, 尽量拒绝与其接触或相处的机会;采取有效的方式,处理有关忌妒与第叁者介入的问题; 自愿为 此关系作一些付出与牺牲;以及当伴侣做了某些糟糕或不合己意的事时, 采取顺应而非报复的方 式解决。黄维仁: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作者:黄维仁来源:-在爱情中的人们,在心理上往往退化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 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里,这样方式行得通吗?一个人从 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28、 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深度心理学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 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 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 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爱情关系其 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不在一起时会焦虑 不安,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爱的关系今与昔唯有在恋

29、爱中,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 人心中居首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 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 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愈没有安全 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例如过去 在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 要求伴侣信任你,给你空间。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 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 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

30、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 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深度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剪不断,理还乱之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中 找出一些头绪,让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掌握较正确的方向。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 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一旦得到相关的满足,不管人时地是否合宜,就掉 进爱的陷阱了。例如有位女士,是第四个女儿,从小在家中常被忽视,有次与家人外出走丢了 父亲却浑然不觉。她从小自尊心低落,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渴望得到父亲珍爱,却未能如愿 上研究所时,有家有室年近半百,满有慈父形像的教授开始注意她,欣赏她时,她就觉得无可 救药地爱上了这位教授,本无心要破坏别人家庭,却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成了婚外情中的第 三者。许多外遇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每个人都情有可原,他们不是十恶不赦,只是如你如 我充满了人性的软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