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说课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1298376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氧化碳-----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氧化碳-----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一氧化碳-----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氧化碳-----说课(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氧化碳-说课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下面我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

2、生的知识贮备、能力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我将用一课时来完成一氧化碳的教学。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和实验,使学生掌握CO的主要性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了解CO的用途。初步培养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3. 情感目标:通过对CO化学性质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成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通过分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

3、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学生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蚀本次教学的难点。 四 教法与学法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以下几点: 以实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还原性),特性(毒性)。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扩大信息接收量,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对比二氧化碳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采用分层目标的教

4、学法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有以下两点: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功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在次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化学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假设,训练思维。在学生仅仅认识一氧化碳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氧化碳的其他性质,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辨证的,全面的认识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学生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和以往的知识进行对比,强化记忆。五 教具的使用因为本节课容量较大,所以我采用了挂图;又因为一氧化碳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采用了实验的手段。六 教学程序本节课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采用故事引入法,使学生产生疑问,用时大约两分钟

5、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讲解使学生对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用时大约五分钟。采用过渡,边讲述边实验重点关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用时大约二十分钟。对比二氧化碳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用时大约五分钟。布置作业为比较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性质,结束本节课,用时大约一分钟。七 课后评价分析本节课作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演示实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对比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学习一氧化碳,降低了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采用分层教学,结合讲、练、评的模式,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各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