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试题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2127017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技术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技术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制订下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体条件:45钢,圆料巾70,单件生产。(12分) 工序1:粗测各外圆、端面、钻14孔,精车40外圆及端面;以40为基准面,精镗30 孑L,精车60及端面(车床)。工序2:铣键槽(铣床);工序3:钻46孔(钻床);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四、图示拨叉零件,材料HT300,单件小批生产(12分)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制订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工序1:粗精铣尺寸40左右端面(铣床);工序2:钻绞24孔(车床)工序3:粗精铣尺寸12左右端面、R25圆弧面(铣床);工序4:钻攻M8螺纹孔(钻床) 工序5: 去毛刺(钳工台)1. 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

2、明理由?ab【答案】B结构的工艺性好,钻头切入和切出表面应与孔的轴线垂直,否则钻头易引偏,甚 至折断.2. 图示毛坯在铸造时内孔2与外圆1有偏心.如果要求:(1)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孔;(2)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请分别回答如何选择粗基准为好? 【答案】(1)为保证与外圆有较高的同轴度的孔应与外圆表面,即1为基准加工内孔,加工 后孔壁厚薄均匀.(2)因要求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则以内孔2自为基准加工,即可保证。3. 从装配工艺性特点指出图示结构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答案】右边的结构(B)较好,支承孔内安装滚动轴承时,应使支承内孔台肩直径大于轴承 外圈内径,以便于拆卸方便。5图示零件的 A

3、、 B、 C 面,及孔均已经加工。试分析加工孔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比较 合理?为什么?答:选 A 面(定位元件为支承板)、孔(定位元件为圆柱销)、(定位元件为削边销)作 为定位基准。选孔和 A 面可以符合基准重合原则。6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ab答:图示b方案较好,凹槽尺寸相同,可以减少刀具的种类,较少换刀的时间。7下图中存在结构工艺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答案】 为便于装配,在设计不穿透的柱销孔和柱销时,应设置逸气口,以便装入销钉.8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ab【答案】图A中孔太深,加工不方便,而图B结构中孔加工较容易。9指出图示哪种粗加工方案较好

4、并说明理由?答:图示a方案较好,a方案先以导轨面为粗基准加工床腿,再以床腿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 这样有利于导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较均匀,提高导轨面的耐磨性。10 从装配工艺性特点指出图示结构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答:图示b方案较好,因销子与孔为过盈配合,当压入销子时,b方案有利于空气排出。 11下图中存在结构工艺不合理之处,说明原因并改图。【答案】键槽的尺寸、方位相同,可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键槽,效率较高。 四、计算计算如图所示齿轮内孔及键槽加工工艺过程是:镗孔至039.6 ,插键槽至尺寸A;热处 理;磨内孔至设计尺寸040 。求工序尺寸A (设热处理后内孔无胀缩)。(18分) 解:(1)

5、建立加工艺尺寸链,为封闭环(2)列表计算环AESEIT增20+0.0250+0。 025A45. 8+0。 275+0。05+0.225减19。800.050。050封46+0。30+0。30得工序尺寸2有一小轴,毛坯为热轧棒料,大量生产的工艺路线为粗车半精车淬火-粗磨-精磨外圆设计尺寸为,已知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经济精度,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毛坯尺寸和粗车余量,并填入表中。 ( 8分)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工序尺寸及偏差精磨0、10、 013, h6粗磨0、40、 033, h8精车1、10、084,h10粗车0、 21, h12毛坯尺寸4 (总余量)3.图示齿轮箱部件,根据使用要求,齿

6、轮轴肩与轴承端面的轴向间隙应在11、75mm范围内.若已知各零件的基本尺寸A1=101mm,A2=50mm,A3=A5=5mm,A4=140mm,试确定这些尺寸的公差及偏差? (12分)答案】解:(1) 画出装配尺寸链图,确定各环属性*A5 *A4A1A2Ag为封闭环:A1,A2为增环;A3,A4,A5为减环,AjT,TA=0(2)极值法(各环设公差相等)1)各环平均公差 Tm(Ai)=TA/(n1)=0、75/(61)=0、15 因A3, A5尺寸小且不难加工,可取TA3=TA5 = 0、1又A1,A2较大且难加工,取TA1=TA2=0、2,则TA4=0、152) 按入体原则,取A1=101

7、,A2=50,A3=A5=5,A4=1403) 验算 ES(AJ=工 ES ()-EEI() =0、75, EI(A工 EI()工 ES ()=0。故正确。4. 如图所示零件:镗孔前表面A, B,C已经过加工镗孔时,为使工件装夹方便,选择A面为 定位基准,并按工序尺寸 L 进行加工。为保证镗孔后间接获得设计尺寸 1000.15 符合 图样规定的要求,试确定L尺寸的范围(基本尺寸及偏差)。(10分)答:(1) 画出工艺尺寸链图:(2)计算基本尺寸:L3=L+L2-L1, 100=L+80-280,L=280+100-80=300计算L的上偏差=0。16,下偏差=0.01所以:L=300mm5.

8、图示套筒工件,在车床上已经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在需要在铣床上以 端面 A定位铣出表面C,保证尺寸mm,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10分)答:画出加工的工艺尺寸链:为封闭环,由极值法知道,A1 =五.应用题!1某小轴上有一外圆,直径为,表面粗糙度为0、8um,其加工方案为粗车一精车-淬火-磨削。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毛坯为普通的热轧圆钢,试计算各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和公差,并填入下表。(8分)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公差工序尺寸及偏差标注磨削0、30、 013, h6精车0、90、 084, h10粗车2、80、 28, h12毛坯4 (总余量)2.图示套筒零件,毛坯为棒料,机械加工路线为

9、:车左端面-车外圆调头车右端面,保证设计尺寸,钻小孔,镗大孔。(12分)(1) 按设计要求画出设计尺寸链并求解未知尺寸。(2) 考虑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的不重合,试画出工艺尺寸链并求解未知尺寸。(3) 当所求位置的大孔深度尺寸为40、 25,套筒总长为50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这是工序检验中的什么现象?151)设计尺寸链如图,为封闭环,由极值法知,=(2)工艺尺寸链如图,为封闭环,由极值法知,=(3)大孔深为40、25,套筒总长为50时,得出,50-40、25=9、75,而9、75满足设计尺寸要求;这是检验工序中称之的“假废品”现象。3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

10、,并指出各工序的定 位基准。解:工艺过程安排如下表工序工步定位基准(面)1车端面,钻、扩、铰孔外圆2车另一端面及外圆端面及内孔3拉键槽内孔及端面4钻、扩、铰3孔内孔及端面4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 位基准。题4图题5图工序工步定位基准(面)1铣两端面端面2钻、扩小头孔端面A3半精镗小头孔端面A4扩大头孔端面A与小头孔5粗镗大头孔端面A与小头孔6铣油塞孔平面端面A与大、小头孔7钻油孔端面A与大、小头孔8半精镗大头孔端面A与小头孔9 精镗大、小头孔10 珩磨大、小头孔端面A与孔 端面A与孔工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1铸造2铣削两端面对称端面3钻、扩

11、、绞C20H8孔至尺寸R20外圆,一端面4粗、精铣底面A保证尺寸25,并注意 保持底面厚薄均匀 20H8 孑L5铣削表面B、C,保证底面厚度15底面A, 端面6钻削底面2C 10孔至尺寸要求底面A,20H8孑L7检验定位基准。42.如图 所示为轴 套零件加 工 40mm 沉孔的工 序参考 图,其余 表面均已 加工,因 沉孔孔深 的设计基准为小孔4 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轴线,而尺寸300.15mm又很难直接测量,问能否以测量孔深A来保证?并计算A的尺寸 与偏差.答。因采用直接测量孔深A,其测量基准为右端面,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故需进行尺寸换算.画尺寸链图,并确定其封闭环与增、减环计算:30 = 20+25-A ,A=15+0。15=+0。1+0EIA, EIA=-0.05-0。15=-0。1-0。05ESA , ESA=0A=15(或14。95)八、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路线。(12 分)工序1:粗车各外圆、端面、60圆孔;精车200外圆与端面,精镗60孑L;精车96 外圆、端面B与端面C (车床)工序2:插槽(插床);工序3:钻620孔(钻床);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