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21255036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小组职责(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王向伟 副组长:黄莉 组员:段红站武广安李成高 应急救援电话:1303315 消防:1医疗:20报警:110 市建管处安全科:6155 信息传递办法与说明: 1、信息传递应保持畅通无阻,信息传递应讲清详细地址、电话、事故简况。 2、施工现场发生火险,突发事故已出现危重伤员及现场人员已难以平息的群殴、抢劫事件,应立即报1 19、120、11及上级救援机构,然后报公司、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 、除第一款以外情况,现场人员可同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 、伤亡事故按事故报告程序上报。 第一章:求救的联系、引导、

2、疏通 1、根据事故类别,选择与外部救援机构联系 火险9(消防) 伤员l20(医疗) 斗殴10(巡警) 公司及上级各应急救援机构 、与外救援机构联系时,讲清事故详细地点,(路、号、路口或标致性单位、地点)、事故简明情况、报告人、联系方式。 、派人在现场就近主要路等待接应。 4、清理道路,疏通人员,保证应急救援车辆、人员顺利通行、撤离。 第二章:现场(院前)急救 一、现场急救在此只指对现场受伤人员在120急救车到达前或将伤员送医院前的急救。 二、伤员如无知觉 、保持伤员气道畅通:头后仰、下颌上提、口腔撑开 (1)头后仰下颌上提法。将一只手放在病人前额上,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在

3、下颌骨下方,将颌部向上抬起,气道开放。注意食指和中指尖不能压迫颈部。假牙有利于口对口呼吸,可不必取出。无颈部外伤者亦可改用头后仰颈部上提法- 开放气道。 (2)双手指颌法。双手紧抓双下颌角,下颌上移,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此法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右转动。 2、用手清除口腔和咽喉部异物,或用背部拍击法等。 (1)手指清除法。对昏迷病人,其面向上,打开口腔,抢救者握住病人的舌和下颌抬起,使舌从咽后壁拉开,可部分打开气道。另一只手的食指沿病人颊内侧插入,深达舌根部,将异物取、钩或拉出,但小心勿使之落入深部。 ()背部叩击法。病人立或坐,救助者立在病人的后方,一只手从后伸向前支持其前胸

4、,另一只手在背侧两肩胛间用力叩击次。此法也可用于俯卧位或侧卧位。 三、伤员如无呼吸,采用人工呼吸 1、迅速向肺内吹气2次。 2、口对口,口对鼻呼吸法。 (1)口对口呼吸法。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放在前额的一只手的手指夹紧病人的鼻孔使之紧闭。但病人呼气时应开放。抢救者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嘴外缘,在密闭状态下向病人口腔用力吹气2次,每次1.5秒钟,吹气量达800一2l。吹气后放牙鼻孔待病人呼气,抢救者再吸气,准备下一次吹气。若病人未呼出气体,口对口呼吸无效,重新开放气道,消除口腔异物 (2)口对鼻人工呼吸法。病人牙关闭或口部有外伤,可向病人鼻吹气。但吹气时应关闭口腔,病人呼气时应开放其口腔,其它操作与口

5、对口相似。 3、继续保持头后仰状态。 4、触摸动脉搏动,如脉搏正常,持续人工呼吸,频度每分钟12次。 四、如无脉搏、无呼吸及喘息,瞳孔扩大和涉死状态 1、伤员背部应垫一块硬板,或睡在硬质地面上。 1抢救者用靠病人脚部一侧手(即抢救者位于病人右侧用右 2、确定按压时手的位臵: 手,位于左侧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臵于病人的一侧肋弓下缘,自外向中间移动,两手指移动左右肋弓的交点(剑突),中指臵于该交叉,食指在其上方与中指并排,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臵于胸骨下部,紧靠第一只手食指的上方旁侧,手的长轴(尺测到挠侧线)臵于胸骨的长轴上。第一只手平行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或紧握

6、另一只手的手碗茸。双手的手指交锁或平行重叠,手指翘起,不能压在胸壁上。 3、按压:抢救者双臂绷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在患者胸骨的下上方,靠上半身体 重和肩、臂肌肉力量上下垂直按压,使每次压力直达胸骨,切忌左右摆动。向下按压幅度45cm。向下按压和放开时间比为0:0。一次按压后完全放松对胸骨的压力,但手和身体位臵不变。按压频率 l00次分。儿童越小按压频率应加快,按压幅度减小。原则上按压应不间断进行,为进行检查,允许暂停5秒。若进行气管内插管等操作或搬动病人,按压中断不能超过0秒钟。 、一人操作l5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迅速人工呼吸2次,反复交替进行。 、双人操作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迅速人工呼吸 五、

7、外伤救治: 、利用现场预备的消毒用品和纱布、绷带消毒、止血。 2、伤员出现昏迷、窒息、无脉搏等症状,按第 二、 三、四条进行救治。 六、及时报120急救或转送就近医院。 第三章:可能潜在的事故隐患及应急救援 1、坍塌 、触电 3、坠落 、倾覆 5、其它伤害、伤病 第一节坍塌事故应急救援 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坍塌,发现有人员受伤或被掩埋,现场现有管理人员的最高级别即为临时指挥,立即组织救护。 2、未伤人员应立即停工,然后采取必要措施,加支护,确认没有危险时方能进行抢险救护。 3、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或以人力、或以机械清理,确定使用工具,确定人员、分组、分班,组织抢救。 4、同时观察周围环境,采取支

8、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同时根据信息传递网络报10急救,报公司、主管部门,上报上级应急救援机构增援。 6、配合10急救,疏通道路、派人护送、做资金准备。 7、查证、确定受伤人员,保证伤员不被遗漏。 8、抢救出的受伤人员出现窒息,20急救到现场前,现场人员应采用急救措施及时救治。 、根据事故上报程序和事故级别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1、根据救护程序和方法,及时进行现场急救。 第二节触电 、施工现场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杆或其它绝缘材料挑开电线。 2、将触电人与接触电器分离开,然后移至平整场地实行人工急救,同时拔1急救。 、因电引起电箱起火,电线起火、其它物资、材料起火,都应首先断

9、开电源,电箱起火不能断开电源时,应用于砂或干粉式灭火器急救,切勿用水或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4、因电起火的一切物资材料,断电前,都不能用水或导电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5、派人通知可能危及的毗邻单位、做好防护、人员撤离.财产抢救工作。 6、若火势较大现场人员无力扑救时,立即按信息传递程序向19报警,同时向上级救援机构求救。 、有人员伤亡,按报告程序立即报10急救,同时报企业、主管部门及上级相关部门。 第三节倾覆 1、施工现场的建筑物墙体,现浇砼,临时围墙,临时工棚,外墙脚手架等,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止倾覆。 2、一旦发生倾覆事故,应立即按第一节程序组织抢救。 3、倾覆事故往往伤及多人,现场指挥要做好

10、抢救人员的组织和工作分配,并防止事故扩大和注意现场抢救人员的安全。 4、按第一节现场急救方案救治伤员。 、按第一节报告程序求救、上报、调查、处理。 第四节坠落 1、高空坠落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多发事故,做好安全防护是关键。 2、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往往不会是群体,要根据伤员受伤情况,伤及部位,按第一节现场急救方案,实施救治。 3、救助时,应注意伤员伤及部位的保护,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4、同时报12急救,或组织车辆、人员迅速送往就近医院。 5、按程序上报公司、上级主管和有关部门。 第五节其它伤害、伤病 1、施工现场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伤害或其它伤害,应立即按急救方案组织抢救,需要时打120救援,同时

11、上报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 、施工现场出现急病人员,应积极提供帮助,转送医院或打120救援。 3、外部人员施工现场发生事故,现场施工人员有责任、有义务立即实施救助,同时联系救援,上报有关部门。 第四章:救援指挥和救援人员的职责、权限、义务 1、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救援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应迅速赶到现场。 2、采取有效措施投入抢救工作。 (1)抢救受伤或危及被困人员。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抢救财物、资料。 (4)按程序报警、报案、救援。 3、现场救援指挥为现场最高长官,救援人员和其它人员须服从指挥。救援人员有权分配现场其它人员实施抢救工作。 4、现场救援指挥和救援人员为应急抢险有权使用现场任何工具物料。 、现场救援人员和施工人员有服从指挥的义务,积极参加抢救的义务,上报和协助调查的义务。 第五章事故报告 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按时报告项目经理、公司负责人。 2、公司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劳动部门门、安全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 3、协助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检查部门、劳动部门、工会调查处理。 4、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 主管部门电话:办公室6955 上级相关部门电话:市安委会692722 劳动部门692189 检察院6202 市总工会633151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