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243548 上传时间:2021-04-2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69.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总局第115号令 总局第115号令(二九年七月三日 ) n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经2009年5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n 2001年9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第一章 总 则 n为了规范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总 则n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

2、检验检测活动中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其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一章 总 则n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一章 总 则n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n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和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第一章 总 则n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特

3、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n对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二章 事故定义、分级和界定 n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 第二章 事故定义、分级和界定n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n下列情形不属于特种设备事故:

4、第二章 事故定义、分级和界定n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引发的;n通过人为破坏或者利用特种设备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自杀的;n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因劳动保护措施缺失或者保护不当而发生坠落、中毒、窒息等情形的。 第二章 事故定义、分级和界定n因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引发的与特种设备相关的事故,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n经调查,该事故的发生与特种设备本身或者相关作业人员无关的,不作为特种设备事故。 第二章 事故定义、分级和界定n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的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其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不属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调查处理的特种设备事

5、故。 第三章 事故报告 n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n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n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第三章 事故报告n接到事故报告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报告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直至国家质检总局。n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n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第三章 事故报告n对于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由国家质检总局报告

6、国务院并通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n对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接到事故报告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时通报同级有关部门。 第三章 事故报告n对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事故发生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通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n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做好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配合工作。 第三章 事故报告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n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概况以及特种设备种类;n事故发生初步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险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n已经采取

7、的措施; n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n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 第三章 事故报告n报告事故后出现新情况的,以及对事故情况尚未报告清楚的,应当及时逐级续报。 n续报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详细情况、事故详细经过、设备失效形式和损坏程度、事故伤亡或者涉险人数变化情况、直接经济损失、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等。 n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应当在发生变化的当日及时补报或者续报。 第三章 事故报告n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n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

8、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分工,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第四章 事故调查 n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必要时,应当对设备、场地、资料进行封存,由专人看管。 第四章 事故调查n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负责移动的单位或者相关人员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应当现场制作视听资料。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事故相关设备,不得毁灭相关资料、

9、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第四章 事故调查n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经现场初步判断,发现不属于或者无法确定为特种设备事故的,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或者委托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四章 事故调查 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分别由以下部门组织调查:n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四章 事故调查n重大事故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n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n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市级有关

10、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四章 事故调查n根据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需要,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依法提请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派员参加事故调查。 n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将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情况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第四章 事故调查n根据事故发生情况,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派员指导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n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因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依照规定应当由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调查的,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会同本级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派员指导下级部门继续进行事故调查。 第四章 事故调

11、查n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特种设备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与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人员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人担任。 第四章 事故调查n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事故调查;所聘请的专家应当具备5年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生产、检验检测或者科研教学工作经验。 第四章 事故调查n设区的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事故调查的需要,组建特种设备事故调查专家库。 n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可以内设管理组、技术组、综合组,分别承担管理原因调查、技术原因调查、综合协调等工作。 第四章 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n(一)查清事故

12、发生前的特种设备状况;n(二)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特种设备损坏、经济损失情况以及其他后果;n(三)分析事故原因;n(四)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 n(五)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n(六)提出防范事故发生和整改措施的建议;n(七)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四章 事故调查n对无重大社会影响、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明晰的特种设备事故,事故调查工作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在负责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商同级有关部门,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单独进行调查。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组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技术机构或者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接受委托的技术机构或者专家应当出

13、具技术鉴定报告,并对其结论负责。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组认为需要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 n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财产损失价值、应急救援费用、善后处理费用。 n接受委托的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对其结论负责。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并应当如实提供特种设备及事故相关的情况或者资料,回答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对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

14、离职守,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组应当查明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根据对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认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n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判定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组根据当事人行为与特种设备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在特种设备事故中的影响程度,认定当事人所负的责任。当事人所负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n当事人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未及时报告事故等,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组应当向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

15、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n(一)事故发生单位情况;n(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n(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程度和直接经济损失;n(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n(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n(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n(七)有关证据材料。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经事故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字。事故调查组成员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交个人签名的书面材料,附在事故调查报告内。 第四章 事故调查n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结束。特殊情况下,经负责组织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事故调查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

16、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n技术鉴定时间不计入调查期限。 n因事故抢险救灾无法进行事故现场勘察的,事故调查期限从具备现场勘察条件之日起计算。 第四章 事故调查n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商有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有关材料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事故处理 n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其事故调查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复,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其事故调查报告报市级人民政府批复,并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第五章 事故处理n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

17、门应当在接到批复之日起10日内,将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意见主送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送达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并抄送参加事故调查的有关部门和单位。 第五章 事故处理n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第五章 事故处理n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n事故发生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事故处理n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

18、组织事故调查的部门向社会公布,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由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第五章 事故处理n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由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立档永久保存。 n立档保存的材料包括现场勘察笔录、技术鉴定报告、重大技术问题鉴定结论和检测检验报告、尸检报告、调查笔录、物证和证人证言、直接经济损失文件、相关图纸、视听资料、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批复文件等。 第五章 事故处理n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接到事故调查报告批复之日起30日内撰写事故结案报告,并逐级上报直至国家质检总局。 n上报事故结案报告,应当同时附事故档案副本或者复印

19、件。 第六章 法律责任 n发生特种设备特别重大事故,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n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及其以下等级事故的,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n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处以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法律责任n(一)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n(二)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的;n(三)阻挠、干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 第七章 附 则 n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