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21240187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第二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涟水县向阳小学 卢连霞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黄山松的奇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师的牵引指导、学生的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有“四绝”(生回答), 出示“四绝”,看了这“

2、四绝”,你有什么感受?【设计理念: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2。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四绝中,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从文中的哪个词能看出来?(生答:情有独钟)3.设疑导入新课:人们为什么对奇松情有独钟?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去黄山一探究竟。【设计理念: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以此为主线,展开学习。】过渡:可以说,黄山无石不松,无松不石,黄山那么大,我们去哪里欣赏这独特的松树呢?(生答:玉屏楼)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1。品读“迎客松出示“玉屏楼图”问:为什么要到玉屏楼去呢?(生答:因为玉屏楼被徐

3、霞客称为最妙的观松处)师:还犹豫什么呢?我们现在就到玉屏楼去看看吧!假如现在就站在玉屏楼前,举目四望,可以看到哪些奇松?(1)说话练习:站在玉屏楼前,举目四望,我看到了 松。(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设计理念: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2)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3)出示“迎客松图”:你觉得迎客松怎样?(生答)师:书上是怎样写迎客松的呢?(4)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自由读.师:都说迎客松是三大奇松之一,你觉得它的哪里比较特别呢?(姿态优美,枝

4、干遒劲)怎样的枝干才是遒劲的?(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课前老师查阅了资料,据说,迎客松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八百多年的时间里,迎客松一定经历了无数次狂风暴雨的洗礼,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迎客松是怎样和狂风暴雨作斗争的?(5)出示练习:狂风来了,迎客松 暴雨来了,迎客松 电闪雷鸣,迎客松 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迎客松的?(生答:饱经风霜)出示例句:奶奶用她那饱经风霜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卢沟桥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见证着北京城的变迁。谁会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生说)【设计理念: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师:任烈日暴晒,任风吹雨打,但它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假如你是游客,看到这株令人称奇的迎客松,你想说什么?师:大家说得真好!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的赞美之情读读这句话。(生读)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迎客松那顽强的生命力.过渡:迎客松是怎么得名的呢?(6)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生读)问: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呢?(生答)大家可以伸出手臂,边做动作边反复读这句话。(生读)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如果现在老师是游客,请在座的同学来演一演迎客松,说说在游客到来

6、时,迎客松会说些什么呢?(生答)师:看来,你们和迎客松一样好客.如今,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7)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生读.理解“象征”,出示例句: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象征.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象征。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大家看,在我国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着一幅铁做巨画迎客松,这幅画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陈列这幅画在这里呢?(生答)迎客松作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早已蜚声中外.我国国家领导人曾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迎客松”国画前,接见过无数友好使者,同世界各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

7、当之无愧的。【设计理念:在知识的理解上逐层深入,循序渐进。】师:让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再次感受它的魅力吧!(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过渡:在被迎客松热情地迎上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我们游览黄山风光呢?2。品读“陪客松”(1)出示: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2)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棵松?指名读。陪客松“奇在哪里呢?(生答)这也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呢?(生答)3。品悟“送客松”过渡:当饱览了美丽的黄山风光后,谁来与游客依依不舍地道别呢?(1)出示: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

8、告别。(2)生读。(3)你从哪里感受到它的魅力、它的神奇?(4)交流。(姿态独特,枝干蟠曲)这里也有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生答)师:大家见过盆景吗?(出示盆景图)介绍: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是谁精雕细刻,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呢?(生答)【设计理念: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鉴别,图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最好的理解方式,直观形象的思维是小学生主要的思维方式。】饱览了美丽的黄山风光,游客此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送客松,而送客松也在向山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你觉得送客松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生答)送客松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感情读

9、出来吗?指名读,齐读。(5)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小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三棵奇松,好吗?配乐齐读。(6)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文中描写的三种松树,其中迎客松写得比较具体,而陪客松、送客松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不是陪客松和送客松没有迎客松长得好呢? (习作时有详有略,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过渡:黄山何止三大名松,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松树,我们一同去观赏吧!(出示“千姿百态的松树)4.学习第三自然段。(1)这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你

10、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吧!齐读第三自然段.(2)黄山奇松的姿态仅仅是课文里介绍的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黄山松都有哪些姿态?(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图片”)【设计理念:展示更多的黄山松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黄山松树之奇的感受。】(3)发挥你的想象,仔细观察它们的姿态,试着给这些松树取名字,并说说理由。【设计理念:通过给松树取名字,巩固运用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升华情感.】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黄山奇松,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奇而奇得绝,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难怪徐霞客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同学们,把今天的见闻和感受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分享一下.说不定,听了你介绍,假期他们会带你到黄山游玩呢!四、布置作业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2。收集更多的关于黄山的资料。(可以是关于黄山的传说、诗词、名言等)附板上设计:黄山奇松迎客松 陪客松 奇 ?!送客松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