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21238235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1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赤城县贫困山村的孩子是否一个都没有少。刚放暑假,我就奔赴该县就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进行调查。七月酷暑,辗转跋涉于黄土沟壑,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带来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十分欣慰。 穷孩子圆了读书梦 雕鹗镇上虎村村长回忆道:202X年大年初八,村里家家院落门口,到处撒着红红的炮屑。今年,孩儿们的炮放得热闹。为啥。上学不花钱。x年年,共和国庄严承诺:农村孩子读书不再收学杂费、书本费,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改革开放0年,九年

2、制义务教育就此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读书不花钱,家庭困难有补贴。幸福从天而降,一位叫闫晓旭的15岁女孩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没补贴,我三年前就该辍学回家了。她父亲阎万富原本开车往返于内蒙古、张家口贩羊,可四年前父亲不慎摔成瘫痪,治病花了4万多元,不仅负债累累,家里还断了生活来源。为筹集两个孩子的学费、书费,阎家甚至停用自来水,改喝井水,可钱还是不够。幸亏三年前县财政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对寄宿的贫困生每年予以0元补助,这才保住了晓旭的学业。在村里人眼里,阎家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哥哥前年考上河北工业大学。阎晓旭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在镇中心学校排全年级第三名。 月朗星稀,山路崎岖。我深

3、一脚、浅一脚摸黑走进镇宁堡初一学生郭兴乐家。院里,木架上堆着玉米棒子;屋里,锅里煮着土豆&mda;&mdas;郭兴乐说,这是一家的口粮。父亲因腰椎病丧失劳动力,母亲是哑巴。这个家有多难。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头驴和5元买来的旧黑白电视。 按照两免一补政策,学校把郭兴乐列为特困生,每年补助100元生活费,上小学三年级的妹妹郭兴妹每年补助00生活费。郭兴乐身体结实,憨厚腼腆,学习成绩中等,但体育很好。学校举办运动会,获300米长跑第三名。提起02X年奥运会,郭兴乐说想到北京看奥运。长大后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他告诉记者,镇宁堡离北京20公里,高速公路牌子上写着。还没去过北京,以后肯定能去。郭兴乐父亲拉着记者

4、的手,激动地说:村里没让一个孩子失学,感谢政府。孩儿,记住恩德,好好念书。 x年秋天,国家实行两免一补,中央财政划拨给赤城县26万元补贴资金,省补贴135万元,赤城县超出省定标准,配套万元资金,全部用于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形成制度并逐年提高。当时,全县经济经过五年停滞徘徊,因铁矿石开发稍有好转,财政收入出现攀升。治贫先治愚,赤城县教育拨款开始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加逐年增长。x年至xx年,全县累计投资800万元,新建扩建学校项目46个。xx年年教育投入高达00多万元。新建和维修学校项目1个,总投资13万元。从发放公教人员工资都困难,到稍有余钱大力增加教育投入,变化从何而来。改革,源于一场危机&h

5、ellp;hellip; 用行动诠释再穷不能穷教育 赤城县2万人,是张家口市面积最大的县,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的中共北平市委就是从这里的大海陀山走进北京。如今,这里依旧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02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作为标语,此话已写遍贫困地区的墙头。做起来有多难。赤城县财政局长孟建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x年赤城县农村义务教育警报频传,长期拖欠工资迫使教师大量出走。以全县最好的县一中为例,优秀骨干老师纷纷去了北京,当年秋季开学,教师一次就走了0多位。因为当地教师每月收入只有80-90元,北京开出的工资是3000多元,外加解决全家北京户口。 赤城县文教

6、局卜明方局长告诉记者,全县没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领导和机关干部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张家口读书。赤城县教育遭遇双重边缘化:教育被经济发展边缘化;农村教育又被城市教育严重地边缘化。在财政局当副局长九年之久的孟建军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教育重要谁都清楚,贫困地区发工资都困难,没钱,拿什么投入。 解决城乡教育差距不能说空话。根治贫困,消除地区差异造成的落差,财政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投入教育。危机促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农村教育。教师出身的赤城县委书记赵占华在全县大会直言:改变一个地方,使这个地方有所发展,领导干部应做到两条:一是深刻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二是要有强烈治理欲望。赤城发展要有后劲,就要很抓教育。否则

7、,愧对人民。 这一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路决定出路,县政府痛下决心增加投入。孟建军对记者报出一组数字:xx年,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52万元,xx年898万元,去年达到16万元。小投入、小发展;大投入,大发展;不投入,没发展。财政倾斜教育源于切肤之痛。穷啥不能穷教育,口号转变成实际,必须用投入体现。 转变观念才能增加投入 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和地方经济好转,两个条件促使赤城迅速扭转教育被动落后的局面。x年县里专门成立了县长负责,各相关局长任委员的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宣传到位,国家家喻户晓;二是措施和配套资金到位。xx年,享受免杂费和书费

8、的学生832人。 xx年年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赤城县横下一条心:除了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在生均公用经费上,县级财政投入69万元,生均补助水平按最高标准执行。小学生每人每年7元;初中生15元,分别高出河北省定标准5元、25元。 与此同时,文教局和财政局共同制定了特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农村初中生年均10元,小学生800元,并免收住宿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农村初中年生均500元,小学念生均300元。去年,全县财政投入生活补贴资金50万元,补助特困生39人次,贫困生1678人次。民生为本,雪中送炭,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贫困生千家万户。 xx年年0月,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

9、班子,就全县教育问题深入调查,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县一中校长秦占军告诉记者,xx年,县里以优惠政策,为教师修建了住宿楼。年年,多年来拖欠教师的100多万元补贴和课时费一次性全部解决。当年,县财政安排特别预算,在全县公开、公正、公平招考录用70位教师,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有效缓解。xx年年,赤城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高于全县gp增幅4.5个百分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家有三斗粮如今愿做孩子王 生活贫困必然教育贫瘠,打破这个规则很难。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拍摄地镇宁堡乡水泉村,摄制组为感谢当地村民支持,临别时捐资6万元修建了一所水泉希望小学。一堵围墙,两间红砖瓦房,xx年以前,这是赤城县校舍最好的山村

10、小学。1998年拍摄电影时,水泉村小学有2个学生,现在只剩位。三年级以上学生被集中到镇中心学校寄宿。 财力充实固然重要,观念转变更重要。两者合二为一,才能水到渠成。孟建军告诉记者,县财政为此做了两件事:一是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投入;二是狠抓整合教育资源布局。 年,县里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全面调整。简单地说,把偏远地区的孩子向中心城镇集中,实行寄宿制,县里按生员多少增大对学校和贫困学生的补贴。水泉村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被集中到3里外的镇宁堡中心学校念书。 水泉希望小学校长李向平是学校现在唯一的老师,18岁高中毕业就在这里代课,至今已30年教龄,见证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历程。978年李向平当代课老师时

11、,每月收入5元;983年土地承包后每月30元;199年增加到10元;xx年转为公办老师,月收入60元。x年涨到了50元。 过去的说法是lsquo;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rsqu;,当农村教师没吃没喝收入低,我们学校5年换了位老师。我如今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李向平说,这份收入他做梦都没想到。如今,他在本村收入最高,受人尊敬羡慕。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让李向平唏嘘不已:为了这6个孩儿,水泉学校没撤。政府重教,体惜贫困地区。众所周知,集中办学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师负担,专职教学,节省开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路途遥远,无法寄宿,水泉小学因此得以保留。这里还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 村

12、长告诉记者,村里现在有4户,8口人。一些出去打工不回来。这几年人减得厉害。没有副业,封山种草,不让养羊。就种一点土豆、玉米,没钱。水泉村去年农民人均收入62元,村债有3万元,过去普九教育欠下。如何还。现在没有说法。提起教育欠债,文教局卜明方局长介绍说,一个是&lquo;普九’欠债;一个是学校教育欠债。当年县财政处于极其困难时期,全县共欠外债90万元,近几年财政多方争取资金,目前为止已偿还债务30万元。还剩60万。教师工资已纳入县财政统筹,工资直接发放到教师账户。x年以来从未发生拖欠。去年开始,学生上学不交一分钱,乱收费现象彻底杜绝。 脱贫从教育做起 年年,赤城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

13、.25亿元,增幅达55%,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发展加速全县城镇化进程,总投资近800万元的汤泉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城建工程相继竣工,极大提升了县城形象。农民进城购房和读书的孩子多了。孟建军介绍说,财政形势虽有所好转,仍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解决全县2万贫困人口温饱、.9万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艰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教育扶贫是关键。县长王利民介绍说:&lsqo;教促富□、‘富促教suo;,由此才能良性循环。县政府在‘十一五规划rsuo;中明确提出: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到202X年,包括民办学校在内,全县小学调整为所,初中调整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普高调整为1所,职业高中所。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财政如何切好这个蛋糕。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