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曳系统运动传递计算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21229617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拖曳系统运动传递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拖曳系统运动传递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拖曳系统运动传递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拖曳系统运动传递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拖曳系统运动传递计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拖曳系统运动传递计算王志博;侯德永【摘 要】由母船、拖缆和拖体构成的拖曳系统,在拖航作业中,母船受风浪扰动 发生升沉和纵摇运动,水面扰动沿缆传递至拖体,影响探测设备性能。文中研究的 合理简化的母船波浪运动预报模型、结合已有的拖缆动力学计算模型耦合拖体空间 运动模型,构造衔接条件和转换关系式,建立较为完整的水下拖曳系统运动传递模 型。编制相应计算程序,计算了二段式拖曳方式对扰动的传递,归纳其扰动传递特 性。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拖曳运动稳定的设计分析。The towed system includes towing ship, cable and towed body. The main distu

2、rbances come from towing ships heave and pitch motion induced by sea wave and wind. Sea surface disturbances are trans-ferred along cable to cause towed body bad performance. The reduced ship motion mathematical model, cable dynamics model, and towed body motion model are initially integrated as a n

3、ew disturbance propa-gation model by connection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A computer program simulates the surface regular wave disturbance propagation property of two part towed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odel. The integral method can be used in the design of sea towed system.【期刊名称】船舶力学【年(卷),期】2015(0

4、00)004【总页数】8页(P389-396)关键词】升沉;纵摇;拖曳系统;缆;动力学;拖体;扰动 【作 者】王志博;侯德永【作者单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56.1海洋拖曳系统由搭载母船、甲板绞车、铠装拖缆、沉降器、脐带缆、拖曳体等主要 部分组成,根据探测目的选定拖曳航速和作业方式,常用的拖曳方式可分为单体重 力式和二段式以及多段式。风浪流对拖曳系统的运动稳定性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 影响到水下拖体搭载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拖曳系统的设计中应当着重考虑 拖曳系统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优化

5、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运动稳定性能。本研究认为低速拖曳时,风浪、海流、涡激振荡、温盐差等对拖缆的直接扰动力形成的拖曳系统运动稳定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拖航中母船响应风浪将扰动传递到拖曳系统成为最主要的扰动因素;母船高速拖曳对风浪响应程度低,放缆长度小, 涡激励振荡成为影响拖曳系统运动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上常采用导流套 等措施消除涡激振荡的影响稳定拖体沉深。缆索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集中质量法等。Walton1、Huang2等发展了集中质量法,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算法简便,边界条件适应能力强,以此为基础,开发了适用于计算连接多个悬浮物的拖缆 2, 缆体的运动耦合3,拖缆

6、触及海底4,以及拖曳系统对拖船操纵运动的响应,其 中包括拖船变速拖曳、回转操纵4-5,缆的水面端受规则波作用下的母船扰动对 运动的传递3,建立拖体运动数学模型与缆索动力学耦合3,7。近期的研究工作着重发展了集中质量法,增强了其适用能力,扩展了缆触底、振荡 乾端等边界条件,建立多段缆的衔接条件,对各类典型乾端运动,为开展拖曳系统 扰动传递计算打下基础,但这些研究工作常以较短放缆长度(百米左右)和简化的 拖体模型做为计算对象,采用均匀海流、乾端按照给定的运动规律进行规则升沉等 简化的动力学边界,不以作业母船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历程为计算输入边界,在集 中质量法的应用中拖缆常简化为不承受弯矩和扭矩的柔

7、性缆,甚至简化掉缆的惯性 效应,因此不能较为合理地计算拖缆对扰动的传递。采用有限差分法3,7等建立了缆与拖曳体耦合计算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可计算 重力式和二段式拖曳系统对乾端运动的响应,但对拖曳系统的扰动传递性能计算仍 缺乏较系统的归纳总结提炼。为适应搭载探测设备对拖曳系统运动稳定性要求,设备安装匹配多样化等强烈的工 程需求背景,本研究应用考虑缆的弯曲和扭转力学性能有限元法8,建立模拟作 业船舶波浪中运动的预报模型计算拖缆乾端的运动响应,同时建立拖曳体空间运动 模型,从而建立起较完善的预报船缆体运动的拖曳系统运动模型。通过编制相应仿 真计算程序,计算二段式拖曳方式对水面端扰动传递的响应规律。拖

8、缆可划分为一系列的无质量直线段缆元,直线段两端是节点。缆元仅模拟缆的拉 伸和扭转、弯曲等结构性质,而缆的其它性质如质量、重力、浮力、流体作用力等 凝集到缆元两端的节点上。缆内部的每个节点可代表相邻两个缆元特性参数之和的 一半,缆两端的节点仅能表示连接缆元参数的一半。为了便于计算缆内的弯矩和扭矩,对缆建立固定于母船的乾端坐标系,在每个节点 处建立随体坐标系Nxiyizi,每一段缆元的两端各建立两个随体坐标系Sxlylz和 Sx2y2z。分别建立三个弹簧阻尼有限元模型9,计算获得每个节点相对位置和动 力系数后,转换到乾端的坐标系NxOyOzO中或随船坐标系中。对于第i个缆元针对缆的结构受力建模,张

9、力弯矩扭矩的计算模型如下:上式中刚度项的含义是:EA是轴向拉伸刚度;是平均轴向应变;P是缆元承受 的水压力;A=nrL0是承压面积;L0是未伸长的缆元长度;EI是弯曲刚度;有效 曲率C=2a2/L0; K是扭转刚度;t是缆元扭转角;阻尼项的含义为:拉伸阻 尼et/100; et是缆的拉伸阻尼系数;dL/dt是收放缆速率;弯曲阻尼Ms为缆元 的质量;入是缆的弯曲阻尼系数;是动态曲率;扭转阻尼是缆的扭转阻尼系数;Iz 是缆结构扭转惯性矩dT/dt是扭曲变化率;在节点坐标系中,空气或水与缆相对流动速度Vr分解成平行于缆轴向的分量Vz 和垂直于缆轴向的分量Vn , Vn还可进一步分解为Vx和Vy,阻力

10、也相应地分解 为Vx、Vy、Vz。对应的流体阻力系数为Cdx、Cdy、Cdz,在空气和水中取不同 的值。其中:Da是缆径,L是缆元长度。附加质量力包括缆的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 CaALVi和缆的加速运动引起的周围流体的附加质量力(1+Ca ) AFVi , 其中:Ca是附加质量系数,AL是缆加速度,AF是附加质量对应加速度,Vn是缆 元体积。综上所述,每个节点承受的力包括:两端的张力、两端弯矩、两个剪切力 扭转力矩等缆元的结构受力;缆的其它分布载荷力包括缆的水中重力、水流阻力、 附加质量力等节点受力。将上述这些力转换为节点坐标系后求和,写成牛顿第二定 律的形式: 其中:是系统的惯性力;是系统的结

11、构阻尼力;是系统的结构刚度力;是总的外载 荷;p,v,a分别是缆的节点位置、速度、加速度,t为时间;本研究采用有限元显式求解格式,建立刚度矩阵和右端项10,结合边界条件,可 计算缆元节点的位移和加速度,按照时间积分求和后得节点的速度和位置。缆的水 面端给出运动学边界条件,拖体端给出了动力学边界条件。对于母船端指定了位移 或速度:其中:f( x,y,z,t)是缆的水面端运动;对于拖体端由拖体的重力和水流阻力以及运 动姿态等给出水下缆端的受力和力矩: 其中:是水下端的受力和力矩。在风浪环境中,母船的纵摇和升沉运动是影响拖曳主要因素。一般在母船船尾实施 拖航作业,需要将母船的升沉运动和母船的纵摇运动

12、叠加在一起作为拖缆乾端的计 算输入。如果不考虑船舶的进退的影响,可只认为纵摇和升沉运动耦合,建立求解 波浪中母船运动的纵摇升沉运动模型,船舶在规则波中纵摇和升沉运动的数学模型 为11:其中:m为船体质量,Iyy船体质量对随船坐标y轴的惯性矩,azzsa00saz0 和a0z为船体的附加质量或附加质量惯性矩,若已知船舶的型表面,可运用求解 速度势的Hess-Smith方法求解12;bzz、bee、bz6和b6z为线速度和角速度 的流体阻尼系数,根据母船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图谱资料可获得与方程组相关的升 沉和纵摇及耦合项阻尼系数;czz、cee、cze和c0z为复原力和复原力矩矩系数, 可查阅船舶的

13、静水力曲线计算获得。方程组中的右端项分别为升沉运动的波浪干扰 力和纵摇运动的波浪干扰力,结合船型资料利用势流理论可计算不同波长、频率和 浪向角对应的波浪干扰力矩。但是在拖曳系统初步设计阶段,往往缺乏相关的设计资料,甚至搭载母船未建造或 未选定,因此需要采用简便的估算方法计算上述系数,恰当地估计船舶在波浪中的 纵摇和升沉响应。对于拖曳系统而言,关注船舶拖曳运动的升沉幅度和周期,因此 可将波浪简化为规则波,按照拖曳系统搭载设备工作海区海况统计资料给定波浪周 期和有义波高,计算顶浪拖航情况下船舶的运动响应。为便于计算,本研究采用如 下近似计算公式13-14:其中:B为船宽,d为平均吃水,Cp为棱形系

14、数,L为船长,为排水量,Aw为 水线面面积,xb为浮心纵向位置,V为排水体积,为稳性高,估算关系式为:为 方形系数。2.1 波浪力的求解规则波的波面方程为:其中:A为波幅,k为波数,入为波长,T为周期,3为波频给定波幅和周期即可确定波面方程。 利用以下关系式计算船舶垂荡和纵摇的主干扰力和力矩15:其中系数为计算(9)式,需要利用母船的型线图,计算浮心所在的水线面的半宽 yw(xb) 值,才能求得主干扰力矩。在没有母船型线资料时,可由船长和型宽拟合为椭圆代 入yw(xb)简化计算,上式中的频率3为遭遇频率。无动力拖体的重心处建立随体坐标系Oxyz,拖体的运动方程为:其中:m为拖体的质量,Ix、I

15、y、Iz为拖体的惯性矩,入ii为拖体的附加质量,u v、w、p、q、r为拖体的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X,Y,Z,K,M,N为拖体受到 的力和力矩包括重力、浮力、惯性力,流体作用力、缆端张力等,六向力的表达式 为:其中:下标H表示与水流作用力相关的水动力项,B表示与浮力作用相关的项,T 表示与缆力作用相关的力和矩。可根据拖体的外形特征建立水动力项展开为稳定翼 的水动力项和拖体主体的水动力项等,本研究将拖体的水动力系数简化为一项进行 表达并以拖体的总长度对水动力进行无量纲化,例如4.1 集成建模 本研究建立了船舶在规则波中的升沉纵摇运动计算模型、拖缆动力学计算模型和拖 体运动计算模型。这三个计算模型

16、集成在一起进行计算时,由于母船的重量和惯性 远大于拖曳系统本身,本研究不考虑拖曳系统对母船运动的影响,利用船舶升沉纵 摇运动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母船甲板绞车处的合成扰动为:其中:为绞车吊点在随船坐标系中的位置,z,0为升沉和纵摇运动量,将摇荡引 起扰动与拖曳运动叠加形成乾端的边界条件确定升沉量x0, z0, yO=O即认为母 船的横荡为零。在计算中假定牵缆角度,缆的水下端连接的二段式拖体均视为缆的 一个节点,与缆的动力学方程耦合在一起求解拖体运动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拖体的六 自由度运动。限于数值求解的稳定性,三个模型在数值离散计算采用不同的时间步 长,将传递的扰动位移差分求解缆端速度,插值赋予拖缆计算

17、程序。4.2 坐标系的变换运动传递计算模型中建立的随船坐标系平移w至吊点处成为第一个缆元的缆体坐 标系、拖体随体坐标系与缆体坐标系的转换关系为:(12)式左端项表示拖体的运动转换到缆体系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为考核本文建立的模型的可行性,根据上述建立的扰动计算模型,编制计算机求解 程序,对由母船、主拖缆、沉降器、脐带缆和微浮力的拖体构成的的二段式拖曳系 统进行计算扰动传递与衰减的情况。船舶升沉纵摇模型参数为:B=12 m,d=8.6 m,Cp=0.74,L=78 m,二3 150T,Aw=54.6 m2, xb=0.78 m,Cb=0.63 ;波浪参数 A=3.0 m,t=8.0 s,计算时长为

18、 160 s。主拖 缆缆径d=21.6 mm,主拖缆不产生初始扭转张力,因此保持低水平的缆内扭转力 矩,参数如表1所示。中性脐带缆主要克服中性拖体的阻力,可简化认为是柔性缆,缆径d=31.5 mm 计算参数如表2。拖体运动模型参数为吊点安装位置xw=50.3 m、yw=0 m、zw=2.0 m,对拖体 而言在拖体型表面划分缆元,可利用Hess-Smith方法计算入ii的值,利用计算流 体力学分析或水池试验可获得拖体的相关水动力系数的值。 1和2#拖体外形均 为流线型,1拖体为重力式拖体,2#拖体为弱浮力型拖体,利用拖体总体布置方 案计算总体质量特性和拖曳力臂、浮力臂等参数,在此不做详述。根据以

19、上参数对 此二段式拖曳体进行扰动传递计算。5.2 计算结果分析(1)采用本文给出的母船顶浪纵摇与升沉的运动响应预报模型计算得到船舶重心 处纵摇响应历程和升沉响应历程见图2和图3,预报模型显示了船舶在规则波中纵 摇和升沉的历程和响应特点。乾端传递运动因绞车安装于船尾位置(图4),放大 了扰动作用。(2)图6和图7显示1#拖体的运动与母船升沉纵摇运动幅度和周期基本一致, 对母船具有跟随一致性;图8和图9显示采用脐带缆连接的2#拖体,由脐带缆传 递而来的扰动力迅速衰减,数值求解拖体的运动方程组得到2#中性拖体纵摇角幅 度小于3,说明二段式拖曳方式可理想地消减母船传递的扰动,1#拖体对运动传 递具有良

20、好的阻尼作用。根据实测2#拖体的运动记录分析,相似海况时纵摇幅度 统计值接近3,说明该模型预报结果较为合理。(3)图10显示主缆弯矩在近水面端和近拖体段有显著的增加,这是由于水面拖 曳力、水流阻力累积效应,以及拖体阻力的联合作用形成,在弯矩较集中的两端, 可对缆采取适当的防护。图11显示主拖缆乾端张力水平较高,随母船的升沉,张 力发生了显著的增大,不利于拖缆的安全性,应当采取恒张力保护措施。本文应用可计算缆内弯矩和扭矩的缆索有限元模型,构造衔接条件和转换关系式, 建立了包括作业船舶、拖缆和拖体运动模拟模型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拖曳系统扰动传 递计算模型,可应用于拖曳运动稳定的设计分析。本研究在后续工

21、作中还将建立船 舶在随机波浪序列中的运动响应预报模型,完善所建立的拖曳运动预报模型,使拖 曳系统运动预报更加符合实际。【相关文献】1 Walton T S,Polachech H.Calculation of transient motion of submerged cablesJ.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1960,14: 27-46.2 Huang S.Dynamics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marine cablesJ.Ocean Engineering,1994,21(6):587-605.3 Wu Jiaming,A

22、llen T.A hydrodynamic model of a two part underwater towed systemJ.Ocean Engineering 2000,27(2): 455-472.4王飞海洋勘探拖曳系统运动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71-73. Wang Fei.Research on kinetic simulation and control of ocean towed systemD.Shanghai: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7:71-73.罗薇,张攀水下拖曳系统运动预报几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3、,2007,29(6):139-142. Luo Wei,Zha ng Pan.The motion prediction of motion of towed system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29(6):139-142.6 朱克强,李道根,李维扬海洋缆体系统的统一凝集参数时域分析法J.海洋工程,2002(2):100-104. Zhu Keqiang,Li Daogeng,Li Weiyang.Lumped parameter analysis method for time domain of ocean ca

24、ble body systems J.Ocean Engineering,2002(2):100-104.7 李英辉,李喜斌,戴杰拖曳系统计算中拖缆与拖体的耦合计算J.海洋工程,2002,20(4):27-42. Li Yinghui,Li Xibin,Dai Jie.Calculation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cable and the towed body in the towed systemJ.O-cean Engineering,2002,20(4):27-42.8 Sun F J,Zhu Z H,Rosa M La.Dynamics of cable t

25、owed body using nodal posi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J.Ocean Engineering,2011,38(1):529-540.9 OrcaFlex ManualM.Orcina Ltd,2012:161-167.10 曾攀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1-99. Zeng Pan .Fi nite eleme nt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91-99.11 陶尧森船舶耐波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19

26、85:53-57. Tao Yaose ng.Ship seakeepingM.Shanghai: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1985:53-57.12 戴遗山,段文洋舰船在波浪中运动的势流理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28-35. DaiYishan,Duan Wenyang.The ship motion in waves in potential flow theoryM.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2008:28-35.13 Zhang xinguang,Zou zaojian.Appli

27、cation of wavelet denoising in the modeling of ship manoeuvring motionJ.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2011,15(6):616-621.14 李子富,杨盐生船舶在规则波中纵摇与升沉运动的仿真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8 (4):13-16. Li Zifu,Yang Yansheng.Simulation of the heaving and pitching motion of ship in regular waveJ.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28(4):13-16.15 吴秀恒船舶操纵性和耐波性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195-197. Wu Hen gxiu.Ship manuverbility and seakeepingM.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1988:195-19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