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期末复习题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21220422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期末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期末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期末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期末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期末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迹罕(n)至 肿(hn)胀 荒草萋萋(q) 轻捷(j)B.确凿(zu) 骊(l)歌 书塾(sh) 延()绵C.桑椹(shn) 讪(sh)笑 幽寂(j) 花圃(p)D.来势汹汹(xing) 攒(zn)动 丑陋(lu) 人声鼎(dng)沸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恐惧 博学 贮立 吐绶鸡 B.脑髓瞬息 菜畦 叮嘱C篱笆 相宜 诱人 沼泽 D.嫉妒绣像忧郁 蝉蜕.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师提议寒假期间去敬老院义务劳

2、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B.繁华的王府井商业大街上,旅游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富丽堂皇的卢浮宫、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他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4.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批判。C.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既叙写了爸爸对“我”责罚的严厉,也表现了爸爸绵绵的爱意。D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有美丽而善良的心灵,为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一定会成功。5.以下这篇

3、寻物启事有四处毛病,请找出并分析。(4分)寻物启事本人乘路公共汽车时,不慎将一个从上海买回的黑色提包遗失在车上,内有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有拾到者请与学校七年级(3)班联系。启事人: 联系电话:年月日 () ;(2) ; (3) ;(4) 。.综合性学习。(8分) 你班开展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对于烦恼,班里的几位同学在网上留下了一些奇思妙语。也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网名,并留言。(2分) 网名:常青树 留言: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颗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网名:云中鹤 留言:我的烦恼就是夏天的骄阳,炽热下,

4、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网名: 留言: (2)阅读下面与烦恼有关的名言,然后写下你的探究结果。(3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 亨利门肯 烦恼,人生必尝之苦茶也,源于思,始于忧,以宽处世,以雅待事,必淡之。 佚名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无俗的人,那是莫把烦恼放在心上,免得白了少年头,那是莫把烦恼放在心上,免得未老先丧生。 罗曼罗兰探究结果: (3)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呢?请你给同学提出一些合理、积极的建议。(3分) 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

5、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6、:“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7.选文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请概括一下。(分) 8.选文第二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9.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析选文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7、 1.“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句话说明“我”已经长大了,请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抄写在下面。(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1分) 1.解释词语。(2分)(

8、1)传一乡秀才观之_ (2)指物作诗立就_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 ()或以钱币乞之_ 3.翻译下列句子。(分)()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14.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的语句回答)(3分) 1.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秋 韵宗 璞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嘚嘚”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直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

9、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应是银杏吧。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在香山,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让人觉得,这才是秋的基调。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刻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壮举,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

10、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吧。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找到的。那就待来生吧,我说。大家一笑。其实,我是注重今世的。清晨照例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的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

11、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黄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吗?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不要延迟欢乐。现在不悟,便永迷惑。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

12、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风庐散记:宗璞自选精品集,有改动)16.第段中,哪两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记忆中的香山秋色的特点?(分) 17.第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8.第段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一种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9.作者要寻找的“秋韵”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分) 三、写作(0分)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成了两份;一份烦恼向人倾诉,就只有了一半。这句话告诉我们,欢乐要与人同享,烦恼要善于倾诉。生活中有阳光普照的时候,也难免出现短暂的阴云。刚刚步入少年旅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13、青春意识的萌发,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呢?请把你遇到的烦恼列个清单,选择自己最苦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仔细作些分析,争取给你的烦恼画上一个句号吧。请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七年级语文(下)(人教实验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C(A项中“罕”应读h,B项中“凿”应读,D项中“攒”应读n。)2.(项中“贮立”的“贮”应为“伫”。)(A.“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是贬义词,与全句的语境不相符合;B.“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合语境;D.“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贬义词,不合语

14、境。).(概括不够完整,除了表达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之外,还写了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境。)(1)未写明丢失的准确时间;(2)“从上海买回的”与启事无关,应删去;(3)“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改为“一本学生证、一张身份证和若干现金”;()最后应表达谢意。(本题考查寻物启事的写法。回答本题应首先明白寻物启事应包含的具体内容:标题、正文、落款。正文部分包括: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体地点;交代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络方式等;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故除文

15、中写些表谢意的话外,还可以写明给拾到者以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了解了这些,不难看出,本启事中未写明提包的丢失时间;“从上海买回的”并非是描述提包的具体属性的,属多余;正文结束的地方应表达对拾到者的谢意;另外,“内有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表述比较模糊,应写明具体数量等。).(1)示例:(网名:)蓝天鹰 (留言:)我的烦恼是天上的乌云,阻挡了我高飞时的视野。(2)示例:人生在世,有烦恼是很正常的;要消除烦恼,有一颗宽广、宽容的心非常重要。(3)示例:有烦恼时,可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多给自己找一些正当、实际、需要聚精会神去对付的事做。()题为开放型题目,设计网名可参考已给出的网名,起一个有象征意义

16、、颇能代表本人心志的名字,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作名字。留言时,参考其他网友的发言,写出自己对烦恼的认识即可,注意其他留言的格式,使用比喻修辞手法。(2)题先认真品读名人名言,把握其主要意思:人生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烦恼,有了烦恼,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然后用合理的语言将大意概括出来。(3)题提建议时想想自己平时有烦恼时是怎样排解的,再想想同学有烦恼时自己是怎样开解他(她)的,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方法、措施概括出来。7.“我”参加完毕业典礼匆匆回家,得到爸爸死去的消息。(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需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干了什么事。节选内容主要写了“我”回到家后,听说了一件事爸爸

17、去世,其他内容都是对这一事件的预设和铺垫。).环境描写。烘托一种安静氛围,暗示了爸爸的去世。(“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花儿象征爸爸,用爸爸最喜欢的夹竹桃的垂落,暗示爸爸的情况很糟。)9.篇末点题,首尾呼应,含蓄地交代了爸爸的死讯,表达了“我”失去父亲的悲痛并意识到自己已长大了。(篇末段的作用:结构上,点题、呼应;内容上,升华主题,表达人物感情。)0.示例:(1)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2)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3)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作者认识到自己长大了,懂事了,不再像小孩子了

18、,从选文中找出表现作者这一心理的句子即可。)1.“扳”通“攀”,音pn,牵,引。(掌握通假字要记住本字和所通之字,并理解其读音和意思。找通假字时需先弄明白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推断所用之字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看其用的是本字还是通假字,若是通假字,通的是哪个字。)12.(1)观看,观赏。(2)完成。(3)文采和道理。(4)有人。(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思,一是要多多积累,二是要根据词性和句意来推断。)1.()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2)同县的人都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都请他父亲去做客。(翻译文言句子时要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做到文从字顺,注意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收”“奇”“宾客”等

19、。)14.“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仲永的非凡才能是通过他不平常的举动和成就来反映的,找出直接描写方仲永的句子,再筛选出写其与众不同的地方的句子。)5.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方仲永原本是一个聪明、才能不凡的孩子,稍加教育开发,应该不难成才。然而最后却“泯然众人”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父“不使学”,由此可见后天学习在一个人的成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抓住这点回答即可。)丰富、幽静。(抓住关键句“在香山,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让人觉得,这才是秋的基

20、调”。“基调”即风格、特点。“这”指代的是“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题中要求归纳两个词语,经过筛选,自然能够提炼出写香山秋色的“丰富”和“幽静”这两个词。)17.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另一方面以香山的嘈杂、万安山的寥落和萧索与小湖旁的秋色作对比,突出作者对后者的喜爱。(本文主要写作者寻找秋韵,第段写的香山萧索气象不是作者所喜爱的,故转而继续寻找秋韵,这样就自然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和后文的小湖旁的秋色形成对比。)1.示例:运用了对比。如:“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更加突出了红叶滋润、鲜亮、耀眼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红叶的喜爱。示

21、例:运用了比喻。如:“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将“地下”的红叶比喻为“薄薄一层红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叶多、密、艳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秋天红叶的喜爱之情。(要明确修辞手法,举出具体的例子,最后说明表达效果。按照这样的模式来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对比,强调了突出了)19不仅仅是自然界中作为丰收季节的“绚烂多彩”“肃穆庄严”“朦胧清明”等丰富的景色,更有对人生大彻大悟的思考,包括对人生的价值、把握现在和当下、珍惜美好和欢乐等的感悟。(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结尾卒章显志,表现寻找秋韵后对人生的大彻大悟的思考。当然,不能简单地摘抄最后一段,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分析

22、,就要立足全文,从本文的写作意图入手,结合文章内容深入分析。)0.思路点拨: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好这一篇文章我们需做好以下四点。(1)把握选材角度。“成长的烦恼”是一个极为宽泛的话题。成长的烦恼类型很多,在学校,可能因为学习成绩好差,因为与同学的交往摩擦,因为与老师的交流产生误解而烦恼;在家中,可能因对父母教育的不理解,与兄弟姐妹的不融洽而烦恼;总之,成绩、友谊、家庭、亲情、贫穷、富有等等,只要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在构思的过程中,应选择自己认为最郁闷、最烦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来写。此外,要写出真情实感,取材要以我们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以自身感悟为写作的出发点。(2)注意写作顺

23、序。既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交代现实情况,再点明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先总述自己的烦恼,再具体说说某件事,以及为了解除烦恼自己付出的努力;还可以通过角色转换表达自己的烦恼和希望。(3)注重心理描写。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烦恼常常通过心理感受而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所以,将自己遇到的苦恼、烦闷,或者无法理解和避免的事情,通过心理独白传达出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选定最佳文体。如果你平时常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议论往往能折服读者,那么可以选议论文写作来展示才华;如果你头脑中感悟较多,可以取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形式成文;如果你有切身经历,而且自以为比较感人,平时又长于记叙和描写,可选记叙文这样的

24、文体写作。总之,记叙文、书信、日记等都是很好的体裁。例文:成长的烦恼成长的烦恼,如我肩上的书包,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书本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成长的烦恼也越来越多。而且,这烦恼甩也甩不掉,走又走不开,似乎永远粘着你不放。上小学的时候,我如一只自由而快乐的蜗牛,驮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世界上漫步。无论我在什么地方爬,无论我爬得有多慢,都没有人来干涉我。我可以在泥里打滚,可以在草地上晒太阳,还可以趴在树下看蚂蚁爬树,我想干什么都可以,只要我愿意,我可以“随心所欲”,就这样,我无忧无虑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可是,到了初中,我就不得不由一只蜗牛进化成一头小牛。我像小牛一样忙忙碌碌地学习,除了吃饭睡觉

25、、每天走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的时间以外,我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面。即便这样,好像时间总是不够用,因为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和听不完的父母的唠叨。要是每天有25个小时该有多好啊!而这时自己的身体也在慢慢变化着,有些变化让我不太适应,也没有人给我指导,这些都让我烦恼着。成长的烦恼一:学习的压力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我要说,书中尽是学生的烦恼。白天忙于上课,晚上忙于做作业,一点自由的空间都没有。无论考多少分都有烦恼,考得不好,招来老师和父母的教训;考得好了,还要为保持好成绩而烦恼。成长的烦恼二:友谊变味了由于都忙于学习,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很多小学里的朋友,都失去了联系,偶尔见

26、面,也没了当初的亲切感。现在的朋友,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却拼命竞争,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小小利益,竟然向老师打小报告,去校领导那里告密。这样的友谊,我宁愿不要。成长的烦恼三:青春痘一到初二,我额头上全是青春痘,很是难看。对我这个爱漂亮的小美女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打击,妈妈和我多次去医院就诊,吃了很多药,要了很多化妆品都没有用,小痘痘像着了魔一样赖在我身上,苦恼着我。更让我烦恼的是,我的身体开始慢慢变化,我开始变得害羞。这些就是我成长的烦恼,我把我成长的烦恼写成作文,和大家分享。点评:本文是一篇十分成功的文章。小作者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一一列举了自己在成长中的烦恼,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自己上学和成长过程中的事情:书包变沉了,学习的压力变大了,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了,同时身体的变化如长青春痘等也让自己十分苦恼。开头用一个比喻自然引入,十分贴切,结尾一句话点题总结,简洁凝练。语言活泼自然,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