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中医优势病种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1196015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中医优势病种(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丹毒【概述】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脸部。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 型溶血性链球菌,偶有 C 型链球菌所致。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 染,【病史收集】1、发病前有无全身不适、寒战、恶心等症状。2、局部有无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周围扩大。3、有无皮损,表面有无水疱,自觉灼热疼痛。4、是不是发生于颜面及小腿部。5、脸部损害发病前有无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是不是伴有脚癣。6、是不是常有复发偏向,复发时症状往往较轻。【体魄检查】1、全身情形: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烧等。2、小腿、颜脸部鲜红色水肿斑,表面紧张发亮,边界较清楚,严峻者可发生水疱。3、可见皮损,局部红、

2、肿、热、痛相当典型。【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生化。【诊断】发病前有全身不适、寒战、恶心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边界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周 围扩大,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可伴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多见于颜面及 小腿部,脸部损害发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常与脚癣有关。并常有复发偏 向,复发时症状往往较轻。即可明确诊断。【辨别诊断】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癣菌疹【医治原则】1、全身医治:抗生素医治,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2、踊跃医治局部病灶如足癣、鼻炎等,下肢应举高患肢。3、支持疗法,对症处置。4、局部医治:中药金黄散外敷;或

3、呋喃西林液湿敷,外用抗菌素类软膏:如百多邦软 膏等。五、中医医治风热毒蕴发于头脸部主证: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乃至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烧,头痛;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分析:风热毒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脸部皮肤掀红灼热,甚 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顺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 热毒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烧;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处方:黄芩 10g 黄连 5g 陈皮 10g 玄参 10g 连翘 10g 板蓝根 10g 马勃 10g 薄荷10g 僵蚕 10g 升麻 10g 柴

4、胡 10g 桔梗 10g 生甘草 5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芒硝以泻下通腑。湿热毒蕴发于下肢主证: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乃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可伴轻 度发烧,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辨证分析: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毒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 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热毒炽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结毒化脓、肌肤 坏死;湿邪中阻,故见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湿性粘滞,与热 胶结,故易反复发作。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方药: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处方:萆藓10g苡仁10g黄柏10g茯苓10g赤苓10

5、g丹皮10g泽泻10g滑石 10g通草10g车前子10g金银花20g紫花地丁 30g肿胀甚窄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防己、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以利湿通络。【解决方案及评估分析】丹毒为本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最近几年有所下降,因其发病多在下肢且多因皮损 后感染所致,社会人群个人卫生适应改善可有效减少发病机缘。本科所医治的丹毒,绝大部份为下肢丹毒,在给予对症利用抗生素同时,予中药外敷及 口服医治。经太长时刻的临床验证,咱们发觉,中药金黄散外敷有相当好的止痛、消肿作用。 金黄散有清热解毒作用,通过局部在红肿处的外敷,能够专门快起到减痛的疗效,通过应用, 咱们建议金黄散每次利用的量不宜过量,覆盖红

6、肿面即可,在外敷时注意避开有皮肤损伤处, 而且外敷最多不能持续超过48 小时,应在两天后去除敷料,使下肢皮肤外露并清洁皮肤, 因为金黄散较为粘腻,长时刻外敷可使皮肤湿疹、溃烂。口服中药多以清热利湿为主,处方中多用连、柏等苦寒药物,但需注意避开一些特殊的 有寒症的病患,临床多讲究因人而异。另外对于丹毒的原发病医治也不能轻忽,通常伴有足部的真菌感染,应及时对症医治 多之外有抗真菌药为主,建议至少持续利用两周以上,能够有效减少复发率。同时咱们也考 虑中药外洗,能够作为出院后持续医治的选择,这一工作还有待完善。【疗效与出院标准】红肿消退,疼痛消失,原发疾病控制。乳腺纤维腺瘤【概述】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

7、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可引发本病。病史收集】1、发病年龄2、是不是疼痛3、是不是与月经有关4、肿块生长情形5、有无乳头溢液体魄检查】1、全身情形:有无腋下淋巴结肿大2、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压痛、边界、数量3、挤压后有无桔皮样变,有无乳头溢液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生化。2、Ca-1533、乳房B超,钼靶片,红外扫描,热成像等【诊断】临床上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很少伴有乳房疼痛及乳头溢液者

8、,与月经无关【辨别诊断】1、乳腺囊性增生症2、乳癌【医治原则】1、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方式2、中医药医治:乳腺纤维腺瘤中医称之为“乳核”。以往也曾称其为“乳癖”,所以在许多中医书 中见到的 “乳癖”,有一部份指的是乳腺增生病,还有一部份则指的是乳腺纤维腺瘤。为 了避免二者命名上的混乱,现已将其规范为“乳核”的范围。中医以为,乳核是由于肝气郁 结或血瘀痰凝所致。外科大成指出,乳中结核“如梅如李,虽患日浅,亦乳岩之渐也”, 已熟悉到乳核中的少数年深日久则可能会恶变成乳岩。内治法主证 肝郁痰凝证见 乳房肿块形似丸卵,质地坚实,皮色不变,表面滑腻,推之活动,压之不痛;可 伴有乳房不适,烦闷急躁,或月经不调

9、;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辨证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滞痰凝,互结乳络,形成乳房肿块;痰瘀凝 结,故肿块质地坚实;肝气郁结,故烦闷急躁,脉弦;冲任失调,故月经不凋。治法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药 逍遥散外方 柴胡15克,当归15克, 白芍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生姜15克,薄荷 6克, 炙甘草6克外治法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外贴患部。【解决方案及评估分析】本病为乳腺外科最多见的疾病之一,以现今医学的观点,乳腺的结节均有切除的必要。 本科通过连年的诊治及临床验证,有自已必然的观点。外敷医治乳腺占位性病变目前不太适 合临床大范围应用,生活及换药不方即是主要原因,且多伴局部的

10、不适感。故我科目前仍首 选外科手术切除,但中药长期口服是有效减少乳房肿块的方式,通过辨证,通常予疏肝理气, 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等医治方式,术前术后都可长期服用,而中医为整体医治医学,咱们常 常可惊喜的发觉患者一些与肝郁气滞相关的病症(内分泌失调、脸部色素沉着等)也有明显 改善。【疗效与出院标准】疼痛减轻,肿块缩小或消失。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血液在静脉系统内由液体转化为固体,不但阻塞回流,而且引发静脉壁的炎性改变称为 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最多见于下 肢。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及血液凝血功能异样是引发静脉血栓的三个主要因

11、素。【病史收集】1、有无长期卧床史、脊髓麻醉、各类骨折引发的静脉壁损伤、大型手术史后高凝状态 烧伤后体液浓缩、肿瘤病人、长期服用避孕药、大剂量利用止血药物和脱水剂使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二、肢体肿胀起始部位,进展演变进程、范围、程度、有无疼痛、发烧。3、有无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肺梗塞表现。4、既往有无类似发作病史。【体魄检查】1、患肢肿胀 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局部皮温高,有张力性水疱。二、 疼痛、压痛和发烧 血栓引发静脉壁炎症,静脉回流障碍引发肢体胀痛,血栓吸 收可有低热。3、患肢与健肢周长测量比较。4、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表现。5、有无

12、股青肿表现。【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静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血清D-二聚体检测【诊断】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诊断依据是突发单侧下肢肿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体 征,一般不难作出临床诊断。【辨别诊断】下肢淋巴水肿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表现为诞生后就有下肢水肿,继发性水 肿主要因素是手术、感染、放射、寄生虫等损失淋巴管造成淋巴回流障碍。下肢局部血肿 一般有外伤史,肿胀局限。【医治原则】 预防办法包括:四肢或盆腔静脉手术轻柔避免损失静脉,术后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四肢, 及早下床活动。1 、急性期医治1)举高患肢,卧床休息,减轻肢体肿胀;2)药物医治包括抗凝、祛聚、溶栓等:3)下腔静脉滤

13、器植入可预防肺梗塞发生。二、慢性期医治 主要穿弹力袜、腿部充气压迫法等。3、中医药医治: 股肿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多有长期卧床、临盆 或手术史,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深静脉炎。本病 最大的危害是静脉血栓脱掉队引发肺梗塞或肺栓塞。1)内治法主证 血瘀湿热证见 病变在髂股静脉时,下肢肿胀疼痛发烧,皮色惨白或紫绀,扪之灼热;舌暗或有 瘀斑,苔腻,脉涩数。病变在小腿深静脉时,腓肠肌胀痛,触痛,胫踝肿胀,行走困难,可 伴低热。辨证 久坐卧制动,或手术、外伤损伤,气血瘀滞,湿热乘虚入侵,则肢体肿胀 疼痛,固定不移;瘀久化热,则发烧:舌暗或

14、有瘀斑、脉涩而数为气血瘀滞之象。治法 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方药 通络活血方合三妙散加减。处方 地龙 10 克、鸡血藤 10 克、当归尾 10 克、红花 10 克、牛膝 10 克、香附10 克、赤芍 10 克、泽兰 10克、茜草 10 克、生苡仁10克、王不留行 10 克、黄芩10克、5 克、10 克、10克疼痛严峻者加乳香、没药;压痛拒按者加三棱、莪术。主证 血瘀气虚证见 患肢肿胀,日久不消,按之木硬而无明显凹陷,繁重麻木,皮肤发紫或惨白,青 筋显露;倦怠乏力;舌淡有齿痕或瘀斑,苔薄白,脉沉涩。辨证 病程日久,耗伤气血,气血瘀滞,故患肢肿胀日久不消,青筋显露;气血 瘀滞,肌肤失养,则患肢麻木,

15、按之木硬;气血亏虚则倦怠乏力;舌淡有齿痕或瘀斑、苔薄 白、脉沉涩皆为气虚血瘀之象。治法 活血益气通阳。方药 通络活血方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 地龙10克、鸡血藤15 克、当归尾109克、红花10克、牛膝10克、香附10克、赤芍10克、泽兰10克、茜草10克、生苡仁10克、王不留行10克、黄芪50g、川芎 10g、桃仁 10g2)外治法 急性期可用芒硝加冰片外敷。用芒硝500 g、冰片5 g其研成细粉状,混合后装入纱布 袋中,敷于患肢。 慢性期可用中药煎汤熏洗。法选用活血通络的药物,如桃仁、红花、苏木、路路通、 丹参、牛膝、防己、三棱、莪术等,煎水乘热熏洗患肢,天天12次,每次3060分钟, 可

16、达到活血化瘀通络和增进侧支循环的成立。【解决方案及评估分析】 本病为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原因较多,家族性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创伤后、长期 卧床、长时刻下肢静止状态等,最后都以血栓形成堵塞血引发相应的远端肢体肿胀为主要表 现,也有并发肺栓塞的风险。故本科医治多先杜绝肺栓塞发生的可能,入院后除少数轻症患者外,在条件许可情形下 均应踊跃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滤器置入后予抗凝、溶栓、活血补液医治,同时口服中药,现 在多可选用破血行瘀药物,术后踊跃复查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风险。患者出院后也应长期服 用抗凝药物,但中药应多选用行气活血药物。中药外洗医治能够在有条件的病人实施,这一 工作也需增强。【疗效与出院标准】疼痛减轻,肿胀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