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煤尘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21193873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煤尘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煤尘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煤尘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煤尘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煤尘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 我国的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尘肺病以煤工尘肺最多。202X年全国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为2673例,其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346例和1171例,分别占当年职业病报告总数的51.%和4.7%。202年202X年间,煤工尘肺每年新增约1.4万例。截止到X年底,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77万例,煤工尘肺约占5%。 煤工尘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的法定职业病,是由于作业人员长期接触煤尘或煤矽混合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强大的异物清除能力,8左右的进入呼吸道的煤尘可通过呼吸系统的自我清洁机制清除出去,滞留于肺内的尘粒只是呼吸性粉尘总量

2、的2%3%。直径小于微米的呼吸性煤尘能够进入呼吸道深部,沉积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壁上,引起生物学作用,直径小于5微米的呼吸性煤尘是煤工尘肺的唯一致病因素。 煤尘危害在煤炭采选、运输、使用过程中广泛存在。全国接触煤尘危害的职工约80万人,其中煤矿职工58万人左右。由于接触煤尘时间长、浓度高、通风条件差,小说神木对矿井里的通风作了生动贴切的描述:“独头掌子面的问题是,尽管巷道的进口没被封死,掌子面的空气也出不来,外面的空气也进不去。掌子面的空气是腐朽的,也是死滞的,它是真正的一潭死水。人进去也许会把“死水”搅和得流动一下,但空气会变得更加混浊,更加黏稠,更加难以呼吸。”煤矿职工受到煤尘危害的威胁更大,

3、特别是掘进工和采煤工这两个工种,煤矿掘进工种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浓度在2mg/m314mg/m3之间,煤矿综采工种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浓度在20mg/m3196/m之间,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几倍几十倍。我国煤工尘肺患者当中,也以煤矿职工的发病最为严重,占煤工尘肺总发病数的90%以上。 “没有健康,一切泡汤”。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2X年,全国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保护煤尘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煤矿职工的身体健康,降低煤工尘肺的发病率,是煤尘作业工人自身的要求、是党和国家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要求、是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00年消除

4、尘肺病的目标要求。 煤工尘肺可防不可治。防治煤尘危害,决心信心必不可少,责任心更不可缺习。监管部门的责任,是狠抓职业病防治法的落实;企业的责任,是保证煤尘作业工人的劳动条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存在煤尘作业的企业,应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健全以煤尘危害防治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防尘管理制度,抓好制度的落实。采取综合的防尘措施,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煤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使职工呼吸到新鲜、纯净的空气,是防治煤工尘肺的根本措施,是釜底抽薪、斩草除根的措施。努力实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操作,努力使职工远距离操作。 尽量采用湿式作业,用水抑制作业场所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在煤矿企业全面使用水式凿岩、水式电煤钻,采取煤层注水、放炮喷雾等措施。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稀释和排出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煤尘。对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煤尘浓度的工作场所,应逐步应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特别是井下采煤、掘进等工作场所。 加强煤矿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严格按照标准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定期对煤尘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向职工告知检查结果。煤尘作业工人应充分了解煤尘对健康的危害,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加强自我防护,使身体不受煤尘伤害,健康得到切实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