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1189391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网公司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试行)电网公司2005年7月批准:廖泽龙电网公司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审核小组:王 文、高孟平、蔡晓斌、 强、付冠辉、彦钊、袁玉强蔡葆锐、段平生、朱欣春、洪贵平、仁杰、王建明、学海朱万里、 炎、钱安正、 琼电网公司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参加编写人员:欧云贵、志勤目 次1总则12引用标准13术语和定义13.1设备状态定义13.2操作术语24电气操作原则44.1一般原则44.2断路器操作原则64.3隔离开关操作原则74.4母线操作原则84.5线路操作原则84.6变压器操作原则94.7并联补偿电容器和电抗器操作原则104.8500kV线路并联电抗器操作原则104

2、.9消弧线圈的操作原则104.10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操作原则114.11验电接地原则115操作票规定125.1操作票格式125.2操作票填写125.3操作票审核155.4操作票执行165.5结束操作票176操作票的审查及保管18附录A(操作票样式)20附录B(常用语句例)211 总则本细则规定了电网公司变电站执行操作票的主要原则及其管理制度。本细则适用于电网公司围各变电站及与省电网直接连接的用户变电站,电网公司围各变电运行、基建及外单位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本细则的规定。本细则凡与上级有关标准和规定有抵触的地方,应按上级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本细则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疑问,应及时与电网公司联系

3、。2 引用标准Q/CSG10006-2004电气操作导则DL 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电网调度管理规程DL 409-9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CSG 1 0004-2004电气工作票技术规(发电、变电部分)3 术语和定义3.1 设备状态定义3.1.1 一次设备状态运行状态:是指设备或电气系统带有电压,其功能有效。母线、断路器、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及电压互感器等一次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是指从该设备电源至受电端的电路接通并有相应电压(无论是否带有负荷),且控制电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满足运行要求。线路的运行状态是指线路只要有一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

4、,线路带有标称电压的状态。热备用状态:是指该设备已具备运行条件,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满足带电要求,断路器的控制、合闸及信号电源投入,经一次合闸操作即可转为运行状态的状态。母线、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的热备用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无安全措施,各侧的断路器全部在断开位置,且至少一组断路器各侧隔离开关处于合上位置,设备继电保护投入,断路器的控制、合闸及信号电源投入。线路的热备用是指线路各侧断路器在断开位置,且至少一组断路器各侧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相应的二次回路投入,即线路虽没有带标称电压,但没有明显的断开点;热备用状态的线路应视为运行线路。断路器的热备用是指其本身在断开位置、各侧隔离开关

5、在合闸位置,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满足带电要求。冷备用状态: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无安全措施,且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a. 手车式断路器当断路器断开,手车拉至“试验”位置,即为冷备用状态;b. 电压互感器和站用变冷备用状态应为拉开高、低压侧隔离开关或断开断路器,取下低压熔断器,高压熔断器可不用取下;c. 母线冷备用状态时应包括该母线电压互感器同时处冷备用;d. 线路冷备用状态是指线路各侧断路器、隔离开关都在断开位置,线路与变电站带电部位有明显断开点,但线路本身处于完好状态。线路处冷备用时,线路电压互感器、高压电抗器可以不拉开高压侧隔离开关。检修状态: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

6、侧均有明显的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需要检修的设备已接地的状态。a. 手车式断路器状态:当断路器断开,断开机构操作电源,拔出二次插头、手车拉至“检修”位置(无“检修”位置时拉出“试验位置”);b. 断路器检修状态:是指断路器处于冷备用后,在断路器两侧装设了接地线(或合上了接地开关);c. 线路检修状态:是指线路各侧断路器、隔离开关都在断开位置,各侧装设了接地线或合上了接地开关;或线路虽然不检修,但因二次设备上有工作使该线路停电,尽管该线路各侧没有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开关,但该线路不具备投入运行的条件,也应视该线路为检修状态;d. 主变检修状态:是指主变各侧有明显断开点后,主变各侧装设了接地线(

7、或合上了接地开关);e. 母线检修状态:是指母线处冷备用后,在该母线上装设了接地线(或合上了接地开关);f. 其它电气设备检修状态:指设备处冷备用后,即使未对设备做安全措施,但有设备停电检修的申请书或办理了设备检修的一种工作票,即一次设备不具备投入运行的条件。3.1.2 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状态投入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投入,出口连接片连接到指令回路的状态。退出(信号)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投入,出口连接片断开时的状态。停用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退出,出口连接片断开时的状态。3.2 操作术语3.2.1 电气操作术语a 倒闸操作:是根据操作任务和该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按一定顺序将所操作的电网或电气设

8、备从一种运用状态转变到另一种运用状态的操作;b 操作票:是指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根据下达操作指令(任务)的具体容,以安规及其设备的技术原则,按一定操作顺序拟定的书面依据;c 操作任务:电网由一种运行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行方式或设备由一种状态转为另一种状态,值班调度员或变电站(发电厂)值班负责人发布变更其管辖电网运行方式或设备运行状态的决定;d 模拟预演(模拟操作):是指为保障倒闸操作的正确和完整,在电气设备进行倒闸操作前,将已拟定的操作票在模拟系统上按照已定操作程序进行的演示操作;e 事故处理:是指在发生危及人身、电网及设备安全的紧急状况或发生电网和设备事故时,为迅速解救人员

9、、隔离故障设备、调整运行方式,以便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的操作过程;f 倒母线:是指双母线接线方式将一组母线上的线路或变压器全部或部分倒换到另一组母线上的操作;g 倒负荷:将线路(或变压器)负荷转移至其他线路(或变压器)供电的操作;h 母线正常运行方式:调度部门明确规定的母线正常接线方式,包括母联断路器状态;i 过负荷:是指发电机、变压器及线路的电流超过额定的允许值或规定值;j 并列:是指发电机(调相机)与电网或电网与电网之间在相序相同,且电压、频率允许的条件下并联运行的操作;k 解列: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或自动化装置使电网中断路器断开,使发电机(调相机)脱离电网或电网分成两个及以上部分运行的过程;l

10、合环:是指将线路、变压器或断路器串构成的环路相位相同网络闭合运行的操作;m 同期合环: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或仪表检测同期后自动或手动进行的合环操作;n 解闭锁合环:不经同期闭锁直接合环;o 解环:是指将线路、变压器或断路器串构成的闭合网络开断运行的操作;p 试运行:发电机、变压器、锅炉等新(大修)设备正式投运前,并入电网运行;q 充电:使线路、母线、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带标称电压,但不带负荷;r 送电:对设备充电带标称电压并可带负荷;s 代路:是指用旁路断路器或其它断路器代替其它断路器对其线路供电运行的操作;t 试送电:指线路或变压器等电气设备故障后经处理首次送电;u 强送电:指线路或变压器等电气设

11、备故障后未经处理即行送电;v 用户限电:通知用户按调度指令要求自行限制用户用电;w 拉闸限电:拉开线路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强行限制用户用电。3.2.2 操作使用动词:a 合上:是指各种断路器、隔离开关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分闸位置转为合闸位置的操作;b 断开:是指各种断路器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合闸位置转为分闸位置的操作;c 拉开:是指各种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合闸位置转为分闸位置的操作;d 装设地线:是指通过接地短路线使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可靠接地的操作;e 拆除地线:是指将接地短路线从电气设备上取下并脱离接地的操作;f 投入或停用、切换、退出:是指使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等设

12、备达到指令状态的操作;g 取下或投上:是指将熔断器退出或嵌入工作回路的操作;h 投上或切除:是指将二次回路的连接片接入或退出工作回路的操作;i 插入或拔出:是指将二次插件嵌入或退出工作回路的操作;j 验电:用合格的相应电压等级验电工具验明电气设备是否带电;k 切换: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连接压板或转换开关功能(或方式)改变的操作;l 悬挂或取下:将临时标示牌放置到指定位置或从放置位置移开的操作;m 调整:是指变压器调压抽头位置或消弧线圈分接头切换的操作等。4 电气操作原则4.1 一般原则4.1.1 电气操作应根据调度指令进行。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迅速消除电气设备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直接威胁,或为了

13、迅速处理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实施紧急避险等,允许不经调度许可进行操作,但事后应尽快向调度汇报,并说明操作的经过及原因。4.1.2 接受操作任务时,必须互报单位名称、,使用规术语、设备双重名称,严格执行复诵制,并做记录,双方录音。4.1.3 下列情况可以不填用操作票,但应填写操作记录:a 事故及紧急状况处理;b 断开、合上断路器、二次空气开关、二次回路开关的单一操作;c 投入或取下熔断器的单一操作;d 投入、切换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的一块连接压板或一个转换开关;e 拉开全站(厂)唯一合上的一组接地开关(不包含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或拆除全站(厂)仅有的一组接地线;f 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或摇测绝缘

14、;g 有载调压变压器、消弧线圈分接头的调整。4.1.4 雷电时禁止进行户外操作(远方操作除外,且执行检查项目时,可以通过检查仪表和位置信号等来代替,但雷电后应及时到现场进行检查)。4.1.5 电气操作应尽可能避免在交接班期间进行。如必须在交接班期间进行者,应推迟交接班或操作告一段落后再进行交接班。4.1.6 禁止不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电气操作。4.1.7 电气设备转入热备用前,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必须按规定投入。4.1.8 电网解列操作时,应首先平衡有功与无功负荷,将解列点有功功率调整接近于零,电流调整至最小,使解列后两个系统的频率、电压波动在允许围之。4.1.9 电网并列严禁非同期并列。4.

15、1.10 电网并列操作的条件如下:a 相序一致,相位相同;b 电压相等或电压偏差尽量小,允许电压偏差500kV不超过额定电压10%,220kV及以下电压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20%;c 频率相同,偏差不得大于0.5Hz,但两网的频率必须在合格围。4.1.11合、解环操作前必须考虑潮流、电压的可能变化,是否会引起某一设备的过负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合及对电网稳定的影响,并通知有关单位。4.1.12电网合环点设有同期装置时,一般应用检同期进行合环。4.1.13电网合环的操作条件如下:a. 相位相同,整个环路的变压器接线组别之差为零;b. 500kV电压差不超过额定电压10%,220kV(110

16、kV)电压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20%;c. 500kV的相角差一般不应超过20,220kV的相角差一般不应超过25。4.1.14变电操作票实行“三审”制度:即操作票填写人自审、监护人初审、值班负责人复审。三审后的合格操作票在取得调度或值班负责人的正式操作令后执行(两人值班的少人值班变电站可实行“二审”制度)。4.1.15一次设备不允许无继电保护运行。一次设备带电前,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应齐全且功能完好、整定值正确、传动良好、连接压板按定值单要求或调度指令投入相应位置。末端变电站进线断路器无继电保护装置的除外。4.1.16系统运行方式和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将影响继电保护的工作条件或不满足继电保护的工作

17、原理时,操作之前应退出相关继电保护。4.1.17倒闸操作前应充分考虑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4.1.18操作前应检查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电源在投入位置,原则上不允许在无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或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解锁状态下进行倒闸操作;特殊情况下解锁操作须经变电运行部门主管领导批准。4.1.19多回并列运行线路,若其中一回需停电,应考虑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调整。在断开断路器前,必须检查其余运行线路负荷分配情况,确保运行线路不过负荷。4.1.20变电站35kV及以下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或站用变高压熔断器,在发生高压保险熔断需更换及检修要求时,只有在拉开高压侧隔离开关和断开(取下)低压侧开关(保险)且验明设备确无

18、电压并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取下更换。4.1.21原来已处热备用(冷备用)的设备转为检修时,在合接地开关(或挂接地线)前需在操作票中填写检查相关断路器在断开位置、隔离开关在拉开位置的项目。4.2 断路器操作原则4.2.1 断路器允许断开、合上额定电流以的负荷电流及切断额定遮断容量以的故障电流。4.2.2 断路器控制电源必须待其回路有关隔离开关全部操作完毕后才可以退出,以防止误操作时失去继电保护电源。4.2.3 断路器合闸前,应检查继电保护已按调度规定投入,断路器合闸后,应检查断路器确在合闸位置,自动装置已按调度规定投入。4.2.4 检查断路器确在合闸位置的项目:a 位置指示正确;b 有负荷指示;c

19、 机械指示应在合闸位置,传动机构应在合闸状态;d 弹簧操作机构应检查弹簧是否储好能;e 液压操作机构,应检查油泵电机打压恢复正常;f 气动机构,操作气压应满足规程要求。4.2.5 断路器分闸前,应根据负荷情况判断断路器断开后,并列回路是否会过负荷,是否会引起对用户停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改变;如有疑问,应向值班调度员问清后再进行操作。断路器分闸后,应检查断路器在分闸位置,有并列回路的应检查负荷转移是否正常。4.2.6 断路器分闸操作时,若发现断路器非全相分闸,应立即合上该断路器。断路器合闸操作时,若发现断路器非全相合闸,应立即断开该断路器,并向相关调度汇报。4.2.7 检

20、查断路器在分闸位置的项目:a 位置指示正确;b 确无负荷指示;c 机械指示器应在分闸位置,传动机构在分闸状态。4.2.8 用旁路断路器代供线路断路器前,旁路断路器继电保护应调整定值与被代断路器定值相符并正确投入,重合闸切除,在合上旁路断路器后,先退出被代线路断路器重合闸,再投入旁路断路器重合闸。恢复时顺序相反。4.2.9 旁路断路器代供操作,应先用旁路断路器对旁路母线充电一次,正常后断开,再用被代断路器的旁路隔离开关对旁母充电,最后用旁路断路器合环。4.2.10 旁路断路器代供装有双高频保护的线路断路器时,一般应先将线路断路器不能切换至旁路的高频保护停用,将能切换至旁路的高频保护切换至旁路。线

21、路断路器恢复运行后再切换至本断路器运行,并投入不能切换至旁路的高频保护。4.2.11 旁路断路器代主变压器断路器运行,代供电前应切除旁路断路器自身的线路继电保护及重合闸连接压板,投入相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跳旁路断路器的连接压板。旁路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与主变电流互感器转换前切除主变差动保护出口连接压板,代供电完成后测量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出口连接压板各端对地电位或确认差流正常后,再投入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出口连接压板。4.2.12 使用母联兼旁路断路器代替其它断路器时,应考虑母线运行方式改变前后,母联断路器继电保护和母线继电保护整定值的正确配合。4.2.13 进行无专用旁路断路器的代路(兼供)操作解(合)

22、环时,应将该环路的断路器的操作电源断开。4.2.14 下列情况下,必须退出断路器自动重合闸装置:a 重合闸装置异常时;b 断路器灭弧介质及机构异常,但可维持运行时;c 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次数超过规定次数时;d 线路带电作业要求退出自动重合闸装置时;e 线路有明显缺陷时;f 对新投或事故处理后的线路送电时;g 其他按照规定不能投重合闸装置的情况。4.2.15 禁止用装有电抗器的分段断路器代替母联断路器倒母线。4.2.16 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遇有断路器跳闸时,应暂停操作。4.3 隔离开关操作原则4.3.1 禁止用隔离开关拉合带负荷设备或带负荷线路。4.3.2 禁止用隔离开关拉开、合上空载主变。4

23、.3.3 允许使用隔离开关进行下列操作:a 拉开、合上无故障的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b 在系统无故障时,拉开、合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c 拉开、合上站无阻抗的环路电流;d 用屋外三联隔离开关可拉开、合上电压在10kV及以下,电流在9A以下的负荷电流(室不可以);e 进行倒换母线操作;f 拉、合无故障站用变压器。4.3.4 单相隔离开关和跌落保险的操作顺序:a 三相水平排列者,停电时应先拉开中相,后拉开边相,送电操作顺序相反;b 三相垂直排列者,停电时应从上到下拉开各相,送电操作顺序相反。4.3.5 禁止用隔离开关拉开、合上故障电流。4.3.6 禁止用隔离开关将带负荷的电抗器短接或解除短接。4.

24、3.7 电压互感器停电操作时,先断开二次空气断路器(或取下二次熔断器),后拉开一次隔离开关。送电操作顺序相反。一次侧未并列运行的两组电压互感器,禁止二次侧并列。4.3.8 隔离开关操作前,必须投入相应断路器控制电源。4.3.9 隔离开关操作前,必须检查断路器在断开位置,操作后必须检查其开、合位置,合上时检查三相接触良好,拉开时检查三相断开角度距离符合要求。4.3.10 用隔离开关进行等电位拉(合)环路时,应先检查环路中的断路器确在运行状态,并断开断路器的操作电源,然后再操作隔离开关。4.4 母线操作原则4.4.1 母线操作时,应根据母差保护的要求正确调整母线差动保护运行方式。4.4.2 母线停

25、、送电操作时,应作好电压互感器二次切换,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向母线反充电。4.4.3 用母联断路器对母线充电时,应投入母联断路器充电保护,充电正常后退出充电保护。4.4.4 倒母线应考虑各组母线的负荷与电源分布的合理性。4.4.5 对于曾经发生谐振过电压的母线,必须采取防措施才能进行倒闸操作。4.4.6 倒母线操作,应按规定投退和转换有关线路继电保护及母差保护,倒母线前应断开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电源。4.4.7 仅进行热备用间隔设备的倒母线操作时,应先将该间隔操作到冷备用状态,然后再操作到另一组母线热备用。这样的操作可不取下(断开)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熔断器(电源)。4.4.8 运行设备倒母线操作时,

26、母线隔离开关必须按“先合后拉”的原则进行。在多个设备倒母线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先合上所有需要转移到运行组母线上的隔离开关,再由现场检查人和现场监护人对电压、电流切换情况进行检查,正确后再依次拉开所有需要停电组母线上运行的隔离开关。4.4.9 如果断路器带有断口均压电容器会与电磁式母线电压互感器发生谐振的, 在停母线操作时,应先断开电压互感器二次空气断路器或熔断器,再拉开电压互感器一次隔离开关,然后再断开断路器。(送电操作顺序相反)4.4.10 母线电压互感器为电容式的,为避免直接用隔离开关操作产生过电压损坏电压互感器,在停母线操作时,应先用断路器将电压互感器停电,再断开电压互感器二次空气断路器

27、或熔断器,最后拉开电压互感一次隔离开关。(送电操作顺序相反)4.4.11 母联断路器停电,应按照断开母联断路器、先拉开停电母线侧隔离开关、后拉开运行母线侧隔离开关顺序进行操作,送电操作顺序相反。 4.4.12 两组母线的并、解列操作必须用断路器来完成。4.5 线路操作原则4.5.1 线路送电操作顺序,应先合上母线侧隔离开关,后合上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上断路器,停电操作时顺序相反。3/2接线方式的,线路送电时一般先合上母线侧断路器,后合中间断路器,应选择大电源侧作为充电侧,停电操作时顺序相反。4.5.2 线路停送电时,应防止暂态过程衰减后线路末端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1.15倍。4.5.3 500k

28、V线路停电应先断开装有并联高压电抗器一侧的断路器,再断开另一侧断路器,送电时则相反。无并联高压电抗器时,应根据线路充电功率对系统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停、送电端,避免装有并联高压电抗器的500kV线路不带并联高压电抗器送电。4.5.4 多端电源的线路停电检修时,必须先断开各端断路器及相应隔离开关后,方可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开关,送电时顺序相反。4.5.5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长距离线路送电操作时,线路末端不允许带空载变压器。4.5.6 用小电源向线路充电时应考虑继电保护的灵敏度,并防止发电机产生自励磁。4.5.7 检修、改造后相位有可能发生变动的线路,恢复送电时应进行核相。4.6 变压器操作原

29、则4.6.1 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a 电压比相同;b 阻抗电压相同;c 接线组别相同。4.6.2 电压比和阻抗电压不同的变压器,必须经过核算,在任一台都不会过负荷的情况下可以并联运行。4.6.3 变压器并联或解列运行前,应检查负荷分配情况,确认并联、解列后不会造成任一台变压器过负荷。4.6.4 新投运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应进行核相,确认无误后方可并联运行。4.6.5 变压器停送电操作:a 停电操作,一般应先停低压侧、再停中压侧、最后停高压侧(升压变压器和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停电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将各侧断路器操作到断开位置,再逐一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操作隔离开关到断开位置,隔离

30、开关的操作须按照先拉变压器侧隔离开关,再拉母线侧隔离开关的顺序进行。送电操作时顺序相反;b 强油循环变压器投运前,应按制造厂说明书和继电保护的要求先将冷却装置投入运行;c 切换变压器时,应确认并入的变压器带上负荷后才可以停下待停的变压器。4.6.6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操作:a 在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停、送电及经变压器向母线充电时,必须将中性点接地开关先合上,随后进行其它操作,操作完毕后,按系统方式要求决定是否拉开(操作前或后应进行中性点继电保护的相应切换);b 并联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需从一台倒换至另一台变压器运行时,应先合上另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开关,再拉开原

31、来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开关;c 变压器中性点带消弧线圈运行的,当变压器停电时,应先拉开中性点隔离开关,再进行变压器操作,送电顺序与此相反,禁止变压器带中性点消弧线圈送电或先停变压器后拉开中性点消弧线圈;d 110kV及以上变压器处于热备用状态时,其中性点接地开关应合上。4.6.7 未经试验和批准,一般不允许500kV无高抗长线路末端带空载变压器充电,如需操作时电压不应超过变压器额定电压的110%。4.6.8 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断路器操作:a 禁止在变压器生产厂家规定的负荷和电压水平以上进行主变分接头调整操作;b 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其调压操作应轮流逐级或同步进行,不得在单台变压器上连续进行两个

32、及以上的分接头变换操作;c 多台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在升压操作时,应先操作负载电流相对较小的一台,再操作负载电流较大的一台,以防止环流过大,降压操作时,顺序相反。4.7 并联补偿电容器和电抗器操作原则4.7.1 当母线电压低于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时,应先退出电抗器,再视电压情况投入电容器。4.7.2 当母线电压高于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时,应先退出电容器,再视电压情况投入电抗器。4.7.3 调整母线电压时,应先采用投入或退出电容器(电抗器),然后再调整主变压器分接头。4.7.4 正常情况下,刚停电的电容器组,若需再次投入运行,必须间隔5分钟以上。4.7.5 电容器停送电操作前,应将该组无功补偿自动投切

33、功能退出。4.7.6 电容器组停电接地前,应待放电完毕后方可进行验电接地。4.7.7 当全站失压或供电段母线失压时,应退出电容器组运行。4.8 500kV线路并联电抗器操作原则4.8.1 拉开、合上500kV并联电抗器隔离开关前,其所在的500kV线路必须停电。4.8.2 线路并联电抗器送电前,应先投入本体及远方跳闸继电保护。4.9 消弧线圈的操作原则4.9.1 消弧线圈倒换分接头或消弧线圈停送电时,应遵循过补偿的原则。4.9.2 切换消弧线圈分接头前,必须拉开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并做好消弧线圈的安全措施(除自动切换外)。4.9.3 正常情况下,禁止将消弧线圈同时接在两台运行的变压器的中性点上

34、。如需将消弧线圈由一台变压器切换至另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上时,应按照“先拉开,后投入”的顺序进行操作。4.9.4 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对线路强送时,严禁将消弧线圈退出。系统发生接地时,禁止用隔离开关操作消弧线圈。4.9.5 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起到补偿作用,在系统运行时必需同时投入消弧线圈。4.9.6 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不能进行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的调节操作。4.9.7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禁止对接地变压器进行投、切操作。4.9.8 当接地变压器(兼站用变压器)与另一台站用变压器接线组别不同时,禁止并联运行。4.10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操作原则4.10.1 当一

35、次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调整。4.10.2 同一元件或线路的两套及以上主保护禁止同时退出。4.10.3 运行中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需要停用时,应先切除相关连接压板,再断开装置的工作电源。投入时,应先检查相关连接压板在断开位置,再投入工作电源,检查装置正常,测量连接压板各端对地电位正常后,才能投入相应的连接压板。 4.10.4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修时,应将相关电源空气断路器(熔断器)、信号电源隔离开关、继电保护和计量电压空气断路器断开。4.10.5 继电保护装置定检或校验时,应注意先将相关联跳连接压板或启动其它继电保护的连接压板切除后再进行。4.11 验

36、电接地原则验电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并妥善保管,不能受潮。4.11.1 在已停电的设备上验电前,除确认验电器完好、有效外,还要在相应电压等级的有电设备上检验报警是否正确,方能到需要接地的设备上验电。禁止使用电压等级不对应的验电器进行验电。4.11.2 电气设备需要接地操作时,必须先验电。验明确无电压后,方可进行合上接地开关或装设接地线的操作。4.11.3 验电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接地操作。验电后因故中断未及时进行接地,若需继续操作,必须重新验电。4.11.4 验电、装设接地线应有明确位置,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开关的位置必须与验电位置相符。4.11.5 尽量使用三相短路接地线,使用中的接地线必

37、须合格并编有编号,禁止编号重复。4.11.6 装设接地线应先在专用接地桩上做好接地,再接导体端,拆除顺序相反。禁止用缠绕方法装设接地线。需要使用梯子时,禁止使用金属材料梯。4.11.7 在电容器组上验电,应待其放电完毕后再进行。4.11.8 有出线铁塔的线路需在线路侧装设接地线时,应分别验明室外电缆头,线路隔离开关出线侧确无电压后,方可装设接地线。4.11.9 500kV线路的验电接地操作,应先将该线路操作至冷备用,且在线路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确认无电压后方可进行。4.11.10 GIS组合电气合接地开关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 相关隔离开关必须拉开;b 在二次上确认应接地设备无电压;c 线路接地

38、前必须与调度核实该线路确已停电。4.11.11 对于不能进行线路验电的手车式断路器柜(固定密封断路器柜)合线路接地开关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 设备停电前检查带电显示器有电;b 手车式断路器拉至试验或检修位置;c 带电显示器显示无电;d 与调度核实线路确已停电。4.11.12 不能直接验电的母线合接地开关前,必须核实连接在该母线上的全部隔离开关已拉开且锁闭,检查连接在该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空气断路器(熔断器)已全部断开(取下)。4.11.13 禁止在均压环上验电。5 操作票规定5.1 操作票格式变电操作票格式按照Q/CSG 1 0006-2004电气操作导则要求执行。参见附录A。变电操作票幅面

39、统一用A4纸,纸质量不低于70g。5.2 操作票填写5.2.1 变电操作票应该目的明确、任务清楚、逻辑严密、顺序正确,不得错项、漏项、倒项,操作容无歧义,填写的容必须符合南方电网公司电气操作导则、电网调度管理规程及现场运行规程中规定的操作原则。5.2.2 操作票按电气操作导则规定的标准格式在计算机开票系统上填写及打印。变电站(发电厂)计算机开票系统配备之日起,必须使用计算机开票系统填写操作票。5.2.3 用计算机开票系统填写操作票的应能按页自动顺序生成编号,确保编号的唯一。一个操作任务只能用一个编号,但必须注明该操作票“第几页、共几页”。如一页票不能满足填写一个操作任务项目时,应紧接下一操作票

40、进行填写,在前一页操作票下面留一行,填写“下接页操作票”字样,在后面操作票的操作任务栏写“上接页操作票”。操作票的编号原则:网操作票编号按照7位阿拉伯数字编号,其中前两位为年号的后两位数字(00至99),后五位数字为操作票顺序号(00001至99999)。5.2.4 手工开票时,如一页票不能满足填写一个操作任务项目时,应紧接下一操作票进行填写,在前一页操作票下面留一行,填写“下接号操作票”字样,在后面操作票的操作任务栏写“上接号操作票”。5.2.5 发令单位:发出调度操作任务(指令)的单位,填地调、中调或总调等即可。5.2.6 发令人:发出调度操作任务(指令)的人员。(站自调设备操作时,应由值

41、班负责人下令,发令人栏填值班负责人)5.2.7 受令人:可接受调度操作任务(指令)的人员(必须是当值的正值及以上人员)。5.2.8 发令时间:发出调度操作任务(指令)的时间。5.2.9 受令时间:接到调度操作任务(指令)的时间。5.2.10 操作开始时间:执行操作票第一项的时间。5.2.11 操作结束时间:完成最后一项操作项目的时间。5.2.12 操作人:变电操作票执行操作的人员。5.2.13 监护人:变电操作票执行操作监护的人员。两人值班时,值班负责人即为监护人。5.2.14 值班负责人:当值值班负责人或经当值值班负责人授权并得到主管部门领导认可的正值及以上人员。5.2.15 操作任务:明确

42、设备由一种状态转为另外一种状态,或者系统由一种运行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行方式。应是调度操作指令或经值班负责人同意,并使用标准术语,目的、任务明确具体,需要作相应说明的应在备注栏填写。5.2.16 操作项目:根据电网及设备操作原则,按逻辑顺序逐项、逐行填写的具体操作步骤,要求中间不得空行。有空白行时,在操作容结束的下一行顶格填写“以下空白”。5.2.17 顺序:填票时,按照操作项目先后顺序填写的相应的阿拉伯数字。5.2.18 备注:在操作中出现问题或因故中断操作及配合其它站的操作时间过长等情况时填写。作废的操作票不需要注明原因。5.2.19 操作“”:每项变电操作项目完成后,立即在对应栏标注“”,由

43、监护人完成。一个操作项目多栏填写时,在该操作项目第一行的相应栏标注“”。若该操作项目因故未执行,需加盖“此项未执行”印章,并在备注栏加以说明。5.2.20 多页票发令单位、发令人、受令人、时间、操作任务只填写在第一页相应栏,签名必须在每一页的相应栏亲笔签名。5.2.21 操作打“”及手工填写操作票均使用蓝色、黑色钢笔(碳素笔)填写。计算机打印的操作票正文采用五号、宋体、黑色字。5.2.22 手工操作票用蓝色、黑色钢笔(碳素笔)填写,票面应整洁,字迹工整易辨认,盖章端正。操作票不得涂改,一个操作任务在填写操作票过程中允许有不超过3项作废,盖“此项作废”印章,但其有效项顺序必须连号。5.2.23

44、填写操作票应正确使用统一规术语,设备名称编号应严格按照现场标示牌所示双重命名填写。(如:“断路器”、“隔离开关”标示牌为“开关”、“刀闸”,以标示牌为准。)5.2.24 操作人(填票人)、监护人(审核人)和值班负责人应当在审核操作票之后,正式操作之前手工签名。的填写必须按照值班表上所列填写全名。无人值班站的变电操作票,值班负责人栏可以电子签名或通过签名,签名时双方必须录音。5.2.25 时间的填写统一按照公历的年(四位数)、月(两位数)、日(两位数)和24小时制填写。5.2.26 新设备启动投运时的倒闸操作,按新设备启动投运方案顺序进行。5.2.27 使用计算机开票,开票前必须检查二次系统与现

45、场设备使用情况相符;禁止使用典型操作票作为现场实际操作票。5.2.28 为确保操作票无差错、漏项、顺序颠倒等现象,填写操作票时必须做到“四对照”:a 对照操作任务;b 对照运行方式及模拟结线;c 对照运行设备名称和编号;d 对照现场运行设备技术原则和调度要求的操作顺序。5.2.29 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填写前应根据调度操作指令明确操作任务,了解现场工作容和要求,并充分考虑此项操作对其管辖围设备的运行方式、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通信及调度自动化的影响是否满足有关要求。5.2.30 当“五防”机监控系统通讯不正常时,开票人应人工“置位”,使“五防”机一、二次系统图与现场设备状态相符。5.2.31

46、 一份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一项连续操作任务不得拆分成若干单项任务而进行单项操作 (具体操作任务的填写见例) 。5.2.32 操作项目不得并项填写,一个操作项目只有一个动词。5.2.33 操作票“操作项目”栏填写的容:a 断开、合上的断路器(应填双重编号);b 拉开、合上的隔离开关(其中旁路、接地、TV等隔离开关要在隔离开关前加上旁路、接地、TV等字样);c 检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位置;d 合上隔离开关前检查断路器在断开位置;e 装设、拆除的接地线及编号;f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调整;g 检查负荷分配;主变压器及双回或多回线路进行停电操作前后,检查另外的主变压器或线路不过负荷;h 投入或

47、取下二次回路及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i 断开或合上空气断路器;j 检查、切换需要变动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k 投入、切除相关的二次连接压板(包括监控后台机的软连接压板);l 投入、退出断路器等设备的合闸电源、控制电源;m 投入、退出隔离开关操作电源;n 合接地开关、装设接地线前在具体位置检验确无电压;o 核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只有在设备新投时才需进行,当需要进行此项检查工作时,应当逐项填写检查的容,而不能笼统、含糊地填写);p 装设或拆除绝缘挡板或绝缘罩;q 经传动机构进行远方操作的隔离开关,对操作结果现场进行检查确认。5.2.34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可以实现遥控和就地操作两种方式的设备,

48、在填写变电操作票时应当在操作动词前加“遥控”或“就地”二字。5.2.35 操作任务中设备名称必须使用双重名称;主变、站用变停复电应在设备双重编号前写该设备的最高电压等级。如果主变、站用变仅某一电压等级侧停复电,则还应在设备的双重编号后注明停复电部分的电压等级。5.2.36 在根据调度指令填写操作票过程中,凡涉及到在操作过程中需经相应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允许才能继续下一项操作时,应在备注栏中注明。5.2.37 操作票下列项目不得用微机打印填写:a 各项时间和人名;b 签名;c 执行项目的打勾。5.2.38 填写操作票应使用双重名称的项目:a 操作任务栏;b 断路器操作项、拉合旁路隔离开关;c 母

49、线保护、失灵保护、低频低压减载装置、安全稳定自动装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等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连接压板的投、切、检查项。5.2.39 电压等级的书写用阿拉伯数字,单位必须符合法定计量规定的要求,母线分段(分组)、继电保护分段的编号用罗马字(、)书写。5.3 操作票审核5.3.1 操作票填写完毕后,必须由监护人及值班负责人分别审核合格后,操作人、监护人、值班负责人在操作票上签名(无人值班变电站值班负责人可以电子签名或签名,签名时双方必须录音),且“操作人”与“监护人”不能同为一个人,方可视为可执行变电操作票。5.3.2 在填写好的操作票中,发现有错误时,应在该操作任务的所有操作票票号上加盖“作废

50、”章,严禁撕毁。5.4 操作票执行 5.4.1 操作票的执行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指令,开始操作前,按照审核好的操作票,先在模拟图板上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无误后,由监护人持操作票,操作人持操作用具,且双方均正确配带好安全工用具再进行操作。5.4.2 倒闸操作应坚持操作之前“三对照”(对照操作任务和运行方式填写操作票、对照模拟图审核操作票并预演、对照设备名称和编号无误后再操作);操作之中“三禁止”(禁止监护人直接操作设备、禁止有疑问时盲目操作、禁止边操作边做其他无关事项);操作之后“三检查”(检查操作质量、检查运行方式、检查设备状况)。5.4.3 操作过程中原则上不得解除防误闭锁进行操作

51、,操作时必须在监护人的监护下,按正常程序使用电脑钥匙进行操作。特殊情况下解锁操作须经变电运行部门主管领导批准。5.4.4 倒闸操作时,首先必须按每一个项目核对要操作的设备名称和编号,经核对无误后,操作和监护人站在适当的位置,面对所要操作的设备,监护人手持操作票进行唱票;操作人手指该设备进行复诵。唱票和复诵都必须态度严肃,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监护人认为复诵无误后,即下令:“对,执行!”操作人只有听到这个命令后方可动手操作(包括操作准备如开锁等)。操作过程中,监护人应对操作人实施有效监护。5.4.5 执行操作票应逐项进行,逐项打“”,严禁跳项操作,每执行完一项操作并检查操作正确完成后,再进行下一项

52、操作。5.4.6 特殊情况下,在不影响后续操作且取得值班负责人和调度许可的前提下,可以不执行的项目,但应在操作票“备注”栏中说明原因。5.4.7 操作中不准监护人放弃监护工作而亲自进行操作或监护人离开,从事其他工作。如有特殊原因,个别项目需要监护人协助操作人进行操作时,必须在监护职责到位的前提下,即各方面安全交待清楚、无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进行。5.4.8 断路器的停、送电时间,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的投入退出时间;拉(合)接地开关、装(拆)接地线的操作时间,可在该操作项目栏最后用括号加注。5.4.9 当操作票不符合调度指令要求时,应重新填写操作票,在原已准备好的操作票上加盖“作废”章,严禁撕毁。

53、5.4.10 操作临时变更时,应按实际情况重新填写操作票才能继续进行倒闸操作。5.4.11 执行大量远方操作的母线停电等大型操作,允许增加现场位置检查人和现场检查监护人。现场位置检查人的职责只能是检查设备位置、状态,停送隔离开关操作电源。现场位置检查人在操作票上“操作人”栏在操作人名后签名,现场检查监护人在操作票上“监护人”栏在监护人名后签名,两个签名之间用“,”号隔开,每个签名栏不允许有两个以上的人签名。5.4.12 允许同一变电站有多组(考虑到对事故的判断和处理,一般不应超过三组)操作人员同时进行没有逻辑关系的倒闸操作任务,但接受调度指令应为同一值班负责人。5.4.13 一组操作人员只能持

54、有一个操作任务的变电操作票进行操作。5.4.14 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负责人报告,必要时由值班负责人向当值值班调度员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变电操作票。5.4.15 操作中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并汇报调度。操作中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再根据调度指令或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操作。操作中如调度下令停止或等候调令,应将操作停止的时间和原因记入该页备注栏。5.4.16 操作票的操作项目全部结束后,监护人应立即在操作票上填写结束时间,并及时向发令人汇报操作结果。5.4.17 操作票中某一操作项目因故未能执行,应经值班负责人确认后,在该项目栏加盖“此项未

55、执行”印章,并在备注栏加以说明。若该操作影响到以后的操作,应重新填写操作票。只要执行过一条操作项目的操作票,都不能盖“作废”章,而应盖“已执行”章,在每一条未操作项目栏的指定地方加盖“此项未执行”章,并在备注栏加以说明;当一个操作任务出现多页操作票时,可在未执行页(整页未执行)第一个未执行项加盖“此项未执行”印章,并在备注栏加以说明。5.4.18 几份无逻辑关系操作任务的操作票,操作顺序不受票号先后的限制,可以根据调度指令顺序进行操作。5.4.19在操作断路器送电时,如合断路器后,继电保护动作跳闸,则合上断路器项应打“”,其余未操作项目,应在备注栏说明未操作原因。5.4.20 严禁凭记忆不开票

56、、不持票进行操作或用草稿纸操作后,再抄到操作票上。5.4.21 单人值班的变电站简单倒闸操作可由一个人执行,但操作票必须经值班调度员和值班负责人核对其正确性,防误闭锁装置必须完好,且操作过程中严禁解除闭锁。5.5 结束操作票5.5.1 操作票全部执行或仅部分执行结束后,在全部操作票盖章处加盖“已执行”印章。仅部分执行的,还应在每一项未执行栏加盖“此项未执行”印章,并在该页备注栏加以说明.5.5.2 合格的操作票全部未执行,在全部操作票盖章处加盖“未执行”印章,并在备注栏说明原因。5.5.3 有错误的操作票在盖章处加盖“作废”印章。5.5.4 印章样式如下,均使用红色印泥:此项未执行外围宽度0.

57、83cm,外围长度2.54cm,印章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已 执 行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印章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未 执 行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印章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作 废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印章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此项作废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印章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6 操作票的审查及保管6.1 操作票执行完毕后,由站长或技术专责每班审查;变电管理部门负责每月审查,作出合格与不合格结论,加盖“合格”或“不合格” 印章(印章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印章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记录审查人

58、及审查时间,并按月、年统计操作票合格率。安监部门负责对操作票进行定期抽查,抽查率不低于10。6.2 操作票应妥善保管,不得缺号并保存三个月,具体做法是将每个月的操作票收集、整理,加上封面后装订成册,收入资料柜保存三个月,三个月后可销毁处理。6.3 每月末将本月操作票汇总审核,审核结果填入汇总表并签注及日期。6.4 运行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及安全人员,每月应检查全部已执行的操作票,部门生产领导每月应至少检查40%已执行的操作票。6.5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票:a 任务填写不明确,设备名称不全或不准确,书写不规、术语不标准;b 不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用红笔、字迹潦草不清、票面破损模糊;c 操作项

59、目遗漏不全,顺序颠倒,逻辑有误,编号不齐或重复;d 签名、日期不全或用私章代签名;e 操作票有漏打“”项;f 不具备资格的人员在相关栏签名;g “已执行”、“作废”、“此项未执行”、“未执行”印章未盖或印盖不规,印章颜色不合规定;h 操作中有违规现象的操作票;i 操作中发生误操作的操作票;j 出现其他违反有关规定和规要求的;k 以下容发生更改: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继电保护连接压板等设备的名称和编号、接地线安装位置及编号,断开、合上、投入、取下、短接、装设、拆除,有关设备的阿拉伯数字:甲、乙,一、二,I、II,A、B等,操作开始时间、操作终结时间。附录A(操作票样式)变电站(发电厂)电气

60、操作票盖章处编号:发令单位发令人受令人受令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开始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结束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任务:预演顺序操 作 项 目操作备注操作人监护人值班负责人附录B(常用语句例)B1 变电操作票操作任务填写B1.1主变压器(断路器及线路、站用变、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a kV#主变由运行(热备用、冷备用)转为冷备用(检修);b kV#主变由检修(冷备用)转为冷备用(热备用、运行);c kV#主变及kV侧断路器、kV侧断路器、kV侧断路器由运行转为检修;d kV#主变及kV侧断路器、kV侧断路器、kV侧断路器由检修转为冷备用(热备用、运行);e kV线断路器由运行转

61、为冷备用(检修);f kV线断路器由检修(冷备用)转为冷备用(热备用、运行);g kV线断路器及线路由运行转为检修;h kV线断路器及线路由检修转为冷备用(热备用、运行);i kV线断路器由运行(热备用)转为冷备用,线路转为检修;kV线线路由冷备用转为检修;kV线线路由检修转为冷备用;j kV线线路检修完毕,线断路器由冷备用转为热备用(运行);k kV线断路器由运行(热备用)转为冷备用,(设备名称)转为检修;l kV线检修完毕,线断路器由冷备用转为热备用(运行)。 B1.2旁路断路器代供a kV线断路器由运行转为检修(热备用、冷备用),其负荷由kV旁路断路器由冷备用(热备用)联组母线代供;b kV线断路器由检修(热备用、冷备用)转为投组母线运行, kV旁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