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1187777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1 总则1.1 为保证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设置,提供适宜的居住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指标。1.2 本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特殊地区因地制宜,具体研究。1.3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综合设置。1.4 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本指标按居住人口规模(或建设规模)分四级。每户平均居住人口计算值为2.8人,每户(套)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规范计算。1.5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2、水平应当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在符合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总指标的条件下,可根据城市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本指标是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最低基本规范。1.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经管服务、社会福利、交通和市政公用等八类。1.7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附表1、2、3、4设置。1.7.1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的,应按附表1设置工程;居住人口规模达到0.72万人的,应按附表2设置工程;居住人口规模达到0.30.5万人的,应按附表3设置工程;居住建设工程应按附表4设置生活必须的工程。1.7.2 规划用地

3、内的居住人口规模23万人的居住地区,除设置附表2工程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和周围设施状况,增设附表1的部分工程和指标。1.7.3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0.50.7万人的居住地区,除设置附表3工程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和周围设施状况,增设附表2的部分工程和指标。1.7.4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少于0.3万人的居住地区,除设置附表4工程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提高部分工程规模。1.7.5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的,应增设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指标另行研究。1.8 为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公共服务设施应积极、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设在住宅底层或地下室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筑设

4、计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居民的生活、休息,应有独立的供电、供水和下水等设施。1.9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设置除执行本指标外,还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相关规范、规定。2 附表1、2指标设置要求2.1 幼儿园宜独立设置,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分布,设于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幼儿园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其建筑及用地应满足日照规定。2.2 中学、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教案楼及操场应满足日照规定。学校操场与邻近住宅应有适当间隔。2.3可将中小学操场、室外文体活动场列为避难场所。2.4 商业服务、邮电、文化体育(运动场除外)和社区经管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宜集中布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与居民的出行路线相吻合,形

5、成公共活动中心。2.5 菜市场应设在运输车辆易于进出的相对独立地段,避免干扰住宅。2.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2.7 妥善安排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停车设施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上的居民停车场库应满足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的距离要求,与邻近住宅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干扰居民生活。出租汽车站应安排在居住区主要出入口。公交首末站应与住宅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干扰居民生活。2.8 公共活动中心、菜市场等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应按照现行有关规定,就近配建公共停车场(库)。3 附表3、4指标设置要求3.1 附表3、4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即工程周边地区实际已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

6、基本具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3.2附表3规定了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12项公共服务设施,附表4规定了零星住宅工程建设工程应设置的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11项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低指标。附表1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居住人口35万人)类别序号工程名称千人指标一般规模配置规定服务规模(万人/处)备注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处)用地面积(m2/处)教育1幼儿园2813104204508班210012班28008班300012班4200招收26岁儿童,占居住区总人口3.0%,就近入园率90,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30座/千人;建筑9.3810.32m2/座

7、,用地1415m2/座,每班25座。0.71.02小学403441510568“九年一贯制”学校18班800027班1200036班15000“九年一贯制”学校18班1100027班1600036班21000小学学龄712岁,占居住区总人口3.6%,入学率100%,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40座/千人;建筑10.0811.03m2/座,用地12.7614.20m2/座,每班40座。初中学龄1315岁,占居住区总人口1.8%,入学率100,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20座/千人;建筑12.7113.82m2/座,用地16.7019.12m2/座,每班40座。“九年一贯制”学校学龄715

8、岁,占居住区总人口5.4%,入学率100,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60座/千人;建筑10.8912.67m2/座,用地1416m2/座,每班40座。(千人指标:建筑面积653760m2,用地面积840960m2)1.22.4小学:18班规模建筑7500m2,用地9500m2;服务规模1.8万人/处。24班规模建筑10000m2,用地12500m2;服务规模2.4万人/处。24班以下学校应设不低于200m的环形跑道和60m的直跑道。初中:18班规模建筑9500m2,用地13000m2;服务规模3.6万人/处。24班规模建筑12500m2,用地17000m2;服务规模4.8万人/处。30班规

9、模建筑15600m2,用地21000m2;服务规模6万人/处。24班以下学校应设不低于200m的环形跑道和100m的直跑道,25班以上学校应设不低于300m环形跑道和100m的直跑道。“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置200m环形跑道和100m直跑道,有条件的应设置400m环形跑道,同时应保证设置足够的篮、排球场地。中学:30班规模建筑16000m2,用地22000m2;服务规模3万人/处。高中应设不低于400m环形跑道和100m的直跑道。3初中2542763343824高中21723331736324班1300030班1600036班1900024班1900030班2300036班28000高中学龄16

10、18岁,占居住区总人口1.8%,入学率98%,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19座/千人;建筑11.4212.28m2/座,用地16.7019.12m2/座,每班45座。68.5小计1155126015811763一般小校(园)采用高限,大校(园)采用低限,规范较高大校(园)可采用高限。医疗卫生5社区卫生服务站243000.72含卫生服务中心的居住区不再设置卫生服务站。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752500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为范围设置,可设综合病床。35小计7475文化体育7室内文体活动中心200可包括文化娱乐 (多功能影视厅、文娱艺术等),图书阅览,科技活动,青少年活动,康乐(健身房、棋牌

11、室、室内体育活动等)等设施。0.71可结合商业服务设施或社区经管服务设施综合设置。8室外文体活动场20400450可包括户外娱乐、集会、露天表演、儿童游戏、综合健身、篮球、门球等场地。0.71宜设于公共绿地附近,兼有避难场所的功能。小计220400450商业服务9菜市场2080010003510其它商业服务680可包括便利店、综合超市、再生资源回收点、银行储蓄所等。35再生资源回收点可与密闭式清洁站结合布置,其它可设于住宅底层。小计700社区经管服务11社区服务中心20301000可包括优抚服务、社会福利、咨询服务、婚姻服务、计生宣传咨询、家庭劳务服务等及相应经管用房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中心。3

12、5可与有关工程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12街道办事处304050120015001500含工商、税务。35可与有关工程组合。13派出所及巡察3040365012001500150018003514社区居民委员会2030190还可包括其它便民服务工程。0.30.9可与有关工程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15社区卫生监督所535可与有关工程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16物业经管用房20200可包括房管、维修、绿化、环卫、保安、家政服务、市政经管、社区治安经管自动化监控等。0.72可与有关工程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小计12516586100社会福利17养老院9013027003900老年人口占居住区总人口20%,百名老

13、人设置床位2.5张,合5床/千人。按建筑1520m2/床,用地2530m2/床规范设置。设置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包含不少于30张床位的日间照料护理中心)。35宜独立设置,可与幼儿园相邻设置。最低规模120床/所。18老年活动场站2025140200175250娱乐康复健身设施及活动场地0.7119残疾人康复托养所304050601500200025004000残疾人口占居住区总人口5%,百名残疾人设置床位4张,合2床/千人。按建筑1520m2/床,用地2530m2/床规范设置。设置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5100床位左右,含教案训练、康复娱乐门诊设施等,可结合养老院设置。小计140

14、150205215交通20公交首末站301702003004000500023根据规划区域统筹安排,应独立用地。21出租汽车站20100停放出租汽车,为出租汽车送客、待客服务。0.5宜结合小区出入口在道路用地以外单独设置。22存自行车处按每户存自行车2辆、每车建筑面积1.5m2设置。可利用地下室存车,分散设置。23居民汽车场库0.41.4车位/户。含居民汽车场库0.31.3车位/户,社会停车场库0.1车位/户。宜做地下车库。社会停车场库根据规划布局确定,可独立区域,也可与居民汽车场库结合,设于地上或地下。小计30190220市政公用24邮政所202000.72宜在地上首层设置,便于邮政服务及生

15、产。25邮政局30301200120035宜在地上首层设置,便于邮政服务及生产。26电信机房5235225037501500250035万门/处。普通住宅的固定电话用户线不应少于2线(即2对线)/户,每万户居民须设置容量1.52万门。仅设电信设备机房,不含经管办公用房。27开闭所21213003005060万m2设一处。28配电室43120独立设置:10万m2设一处,建筑面积120m2。箱式:23万m2设一处,建筑面积6m2。区分不同情况,酌情安排。鼓励采用用地面积较小的方式。可结合其它配套设施综合设置。29燃气调压站13625地上调压柜:建筑面积6-10m2,用地面积25m2。地下调压站。楼

16、栋式:在建筑物外墙设置。区分不同情况,酌情安排。鼓励采用用地面积较小的方式。应按相关设计规范考虑安全距离。30有线电视基站1200基站:2-3万户设一处。光电转换间:100户设一处,建筑面积4m2,可不单独占地。仅考虑设备用房,不含经管用房。尽量与其它配套设施综合设置。31密闭式清洁站10121201500.71.532公厕1010500.5宜靠近老年人活动场所或公交首末站附近。尽可能附建于其它建筑内。33垃圾分类投放站216用地面积68m2/100户。仅用于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34锅炉房97337138482无城市热网地区按不同燃料种类设置。燃煤锅炉房:50100万m2设一处,用地面积14

17、0m2/万m2。燃气锅炉房:310万m2设一处,用地面积10-40m2/万m2。燃煤:应按集中锅炉房设置。燃气:可因地制宜,按建筑组团设置分散的中小型锅炉房。采用分户供热的可不设置。35热力点3672200城市热网地区设置。一般10万m2左右(不大于20万m2)设一处。采用分户供热的可不设置。36污水再生利用装置如未与城市再生水管网相连,建筑规模5万m2以上者应设置,建筑面积20m2/万m2。宜安排在地下室或地下。小计321597270614总计2765319628073437建筑面积3.0m2/人,用地面积3.1m2/人。附表2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居住人口0.72万人)类别序

18、号工程名称千人指标一般规模配置规定服务规模(万人/处)备注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处)用地面积(m2/处)教育1幼儿园2813104204508班210012班28008班300012班4200招收26岁儿童,占居住区总人口3.0%,就近入园率90,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30座/千人;建筑9.3810.32m2/座,用地1415m2/座,每班25座。0.71.02小学403441510568“九年一贯制”学校18班800027班1200036班15000“九年一贯制”学校18班1100027班1600036班21000小学学龄712岁,占居住区总人口3.6%,入

19、学率100%,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40座/千人;建筑10.0811.03m2/座,用地12.7614.20m2/座,每班40座。初中学龄1315岁,占居住区总人口1.8%,入学率100,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20座/千人;建筑12.7113.82m2/座,用地16.7019.12m2/座,每班40座。“九年一贯制”学校学龄715岁,占居住区总人口5.4%,入学率100,并考虑10%的外来人口因素,合60座/千人;建筑10.8912.67m2/座,用地1416m2/座,每班40座。(千人指标:建筑面积653760m2,用地面积840960m2)1.22.4小学:18班规模建筑7

20、500m2,用地9500m2;服务规模1.8万人/处。24班规模建筑10000m2,用地12500m2;服务规模2.4万人/处。24班以下学校应设不低于200m的环形跑道和60m的直跑道。初中:18班规模建筑9500m2,用地13000 m2;服务规模3.6万人/处。24班规模建筑12500m2,用地17000m2;服务规模4.8万人/处。30班规模建筑15600m2,用地21000m2;服务规模6万人/处。24班以下学校应设不低于200m的环形跑道和100m的直跑道,25班以上学校应设不低于300m环形跑道和100m的直跑道。“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置200m环形跑道和100m直跑道,有条件的应

21、设置400m环形跑道,同时应保证设置足够的篮、排球场地。3初中254276334382小计938102712641400一般小校(园)采用高限,大校(园)采用低限,规范较高大校(园)可采用高限。医疗卫生4社区卫生服务站243000.72小计24文化体育5室内文体活动中心200可包括文化娱乐(多功能影视厅、文娱艺术等)、图书阅览,科技活动、青少年活动、康乐(健身房、棋牌室、室内体育活动等) 等设施。0.71可结合商业服务设施或社区经管服务设施综合设置。6室外文体活动场20400450可包括户外娱乐、集会、露天表演、儿童游戏、综合健身、篮球、门球等场地。0.71宜设于公共绿地附近,兼有避难场所的功

22、能。小计220400450商业服务7菜市场200.728其它商业服务380可包括便利店、综合超市、再生资源回收点、银行储蓄所等。0.72再生资源回收点可与密闭式清洁站结合布置,其它可设于住宅底层。小计400社区经管服务9社区服务中心2030160含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站。10003000户/处。0.30.9可与有关工程组合,设于住宅底层。10社区居民委员会2030190还可包括其它便民服务工程。0.30.9可与有关工程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11物业经管用房20200可包括房管、维修、绿化、环卫、保安、家政服务、市政经管、社区治安经管自动化监控等。0.72可与有关工程组合或设于住宅底层。小计6080社

23、会福利12托老所90130630910老年人口占居住区总人口20%,百名老人设置床位2.5张,合5床/千人。按建筑1520m2/床,用地2530m2/床规范设置。设置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0.71宜独立设置,可与幼儿园相邻设置。最低规模120床/所。13老年活动场站2025140200175250娱乐康复健身设施及活动场地0.71小计110155交通14公交首末站30200300200030001根据规划区域统筹安排,应独立用地。15出租汽车站20100停放出租汽车,为出租汽车送客、待客服务0.5宜结合小区出入口在道路用地以外单独设置。16存自行车处按每户存自行车2辆、每车建筑面积1.5

24、m2设置。可利用地下室存车,分散设置。17居民汽车场库0.41.4车位/户。含居民汽车场库0.31.3车位/户,社会停车场库0.1车位/户。宜做地下车库。社会停车场库根据规划布局确定,可独立区域,也可与居民汽车场库结合,设于地上或地下。小计30220市政公用18邮政所202000.72宜在地上首层设置,便于邮政服务及生产。19开闭所21213003005060万m2设一处。20配电室43120独立设置:10万m2设一处,建筑面积120m2。箱式:23万m2设一处,建筑面积6m2。区分不同情况,酌情安排。鼓励采用用地面积较小的方式。可结合其它配套设施综合设置。21燃气调压站13625地上调压柜:

25、建筑面积6-10m2,用地面积25m2。地下调压站。楼栋式:在建筑物外墙设置。区分不同情况,酌情安排。鼓励采用用地面积较小的方式。应按相关设计规范考虑安全距离。22有线电视光电转换间100户设一处,建筑面积4m2,可不单独占地。23密闭式清洁站10121201500.71.524公厕1010500.5宜靠近老年人活动场所或公交首末站附近。尽可能附建于其它建筑内。25垃圾分类投放站216用地面积68m2/100户。仅用于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26锅炉房97337138482无城市热网地区按不同燃料种类设置。燃煤锅炉房:50100万m2设一处,用地面积140m2/万m2。燃气锅炉房:310万m2设

26、一处,用地面积10-40m2/万m2。燃煤:应按集中锅炉房设置。燃气:可因地制宜,按建筑组团设置分散的中小型锅炉房。采用分户供热的可不设置。27热力点3672200城市热网地区设置。一般10万m2左右(不大于20万m2)设一处。采用分户供热的可不设置。28污水再生利用装置如未与城市再生水管网相连,建筑规模5万m2以上者应设置,建筑面积20m2/万m2。宜安排在地下室或地下。小计238514205549总计2020240522442774建筑面积2.2m2/人,用地面积2.5m2/人。附表3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居住人口0.30.5万人)类别序号工程名称千人指标一般规模配置规定服务

27、规模(万人/处)备注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处)用地面积(m2/处)医疗卫生1社区卫生服务站100小计100文化体育2文体活动站1000可包括青少年活动、老人活动(不小于100m2)、文化康乐、图书阅览等设施。3综合文体活动场地2000小计10002000商业服务4商业服务1000含小型菜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点。小计1000社区经管服务5社区服务中心16010003000户/处。6社区居民委员会19010003000户/处。7物业经管用房100可包括房管、维修、绿化、环卫、保安、家政服务、社区治安经管自动化监控等。小计450交通8存自行车处按每户存自行车2辆、每车建筑面积

28、1.5m2设置。可利用地下室存车,分散设置。9居民汽车场库0.41.4车位/户。含居民汽车场库0.31.3车位/户,社会停车场库0.1车位/户。宜做地下车库。社会停车场库根据规划布局确定,可独立区域,也可与居民汽车场库结合,设于地上或地下。小计市政公用10配电室120独立设置:10万m2设一处,建筑面积120m2。箱式:23万m2设一处,建筑面积6m2。区分不同情况,酌情安排,鼓励采用用地面积较小的方式。可结合其它配套设施综合设置。11有线电视光电转换间100户设一处,建筑面积4m2,可不单独占地。12垃圾分类投放站6用地面积68m2/100户。仅用于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小计1206总计26

29、702006附表4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居住建设工程)类别序号工程名称千人指标一般规模配置规定服务规模(万人/处)备注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处)用地面积(m2/处)医疗卫生1社区卫生服务站50小计50文化体育2文体活动站200可包括青少年活动,老人活动(不小于50m2)、文化康乐、图书阅览等设施。3综合文体活动场地500小计200500商业服务4商业服务100含再生资源回收点。小计100社区经管服务5社区居民委员会906物业经管用房50可包括房管、维修、绿化、环卫、保安、家政服务、社区治安经管自动化监控等。小计140交通7存自行车处按每户存自行车2辆、每

30、车建筑面积1.5m2设置。可利用地下室存车,分散设置。8居民汽车场库0.41.4车位/户。含居民汽车场库0.31.3车位/户,社会停车场库0.1车位/户。宜做地下车库。社会停车场库根据规划布局确定,可独立区域,也可与居民汽车场库结合,设于地上或地下。小计市政公用9配电室6箱式:23万m2设一处,建筑面积6m2。鼓励采用用地面积较小的方式。可结合其它配套设施综合设置。10有线电视光电转换间100户设一处,建筑面积4m2,可不单独占地。11垃圾分类投放站6用地面积68m2/100户仅用于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小计66总计496506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条文说明1 总 则1.1为贯彻科

31、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京政发200222号文)(以下简称“02指标”)中的指标进行了修订。本指标是指导规划设计人员编制本市居住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设计技术方案的技术规范。1.2本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因地制宜,具体研究。1.3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本着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四节”精神,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综合设置。1.4

32、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本指标按居住人口规模(或建设规模)分为35万人、0.72万人、0.30.5万人和居住建设工程四级(附表1、2、3、4)。居住人口与人口结构以近几年来的变化情况为基本依据,每户平均居住人口计算值仍按2.8人作为计算规范。每户(套)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规范计算。1.5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人口规模设置,设置工程与指标应当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不同层次的要求。在符合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总指标的条件下,可根据城市规划和居住地区所处城市区位、周围环境、自身规划条件等具体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本指标仅是满足居民基

33、本生活需要而必须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低限度的控制指标。1.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经管服务、社会福利、交通和市政公用等八类。1.6.1 依据人口结构情况,教育设施千人座位数有所调整,人口出生率按6计,并考虑外来人口因素,学生数量基本持平。但考虑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按教委新的办学规范进行核算,中、小学每个学生的建筑面积比“02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中学每学生建筑面积从平均9m2提高到12.5 m2,小学每学生建筑面积从平均6.8m2提高到10.5 m2。为节约用地,每个学生的用地面积维持“02指标”,中、小学的容积率有所提高,从“02指标”的0.

34、5提高到0.66-0.78不等。1.6.2 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以综合医院及各专业防治机构为技术依托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附表1医疗卫生设施由“02指标”的三级设置修订为二级设置。综合医院的服务规模大于5万人,属地区级乃至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可在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中落实。1.6.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育需求迅猛增加。在附表1、2中,适当提高文化体育设施千人指标。由于“02指标”中文化和体育设施在内容上重复设置、相互渗透,本指标将其合并,分为室内文体活动中心和室外文体活动场两项指标。体育场的服务规模大于5万人,属地区级乃至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可在体

35、育设施专项规划中落实。1.6.4 商业服务设施原则上重在总量控制,具体工程和指标不是硬性规定,只具参考作用。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基本上作为商品房出售,且受市场因素调节,不列入住宅成本。为节约用地,商业服务设施不单独占地。1.6.5 社区经管服务类包括社区服务和行政经管的内容。鉴于房屋经管体制发生的变化,对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经管用房的设置做了规定。其中,物业经管用房包括房管和维修、绿化、环卫、保安、家政服务等。此外,在附表1增设了社区卫生监督所,保持现行指标中行政经管指标不变,其他社区服务设施可集约使用,不单独占地。1.6.6 增设社会福利类,社

36、会福利包括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由于北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以上老人已占全市人口的12.5%,预计到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5%以上,2020年将达到20%以上,因此,增加并提高养老设施指标是十分必要的。养老院从“02指标”的5万人/处调整为3-5万人/处,并提高了千人指标。此外,增设老年活动场站、托老所等设施,提高残疾人康复托养所千人指标,并由“02指标”的5-10万人/处调整为5万人/处。1.6.7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仍按“02指标”。由于停车方式的不确定性,本指标仅规定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的车位设置规范,而不再换算为千人指标。地面

37、停车率(小汽车地面单层停车位与居住户数的比率)按不大于10%控制。存自行车处仍按每户2个自行车位设置。居民汽车场库在三环路以外的(包括旧区改造和零星加建的住宅)地区,按每千户500个车位规范设置;在三环路以内、二环路以外地区,按每千户300个车位规范设置;二环路以内及二环路以外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车位规范另行研究。中高档商品住宅按每户1个车位规范设置,高档公寓和别墅按每户1.3个车位规范设置。适当调整“公交首末站”指标。调整公共停车场指标,将其中的出租汽车站单列,提高社会停车场库车位设置规范,并与居民汽车场库合并设置。取消加油站,其设置要求在专项规划中确定。地上居民停车场(库)应满足北京

38、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的距离要求,与邻近的住宅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干扰居民生活。1.6.8 “02指标”中市政公用设施沿用了“京政发199472号”文,十多年来,无论是市政经管体制,还是设置规范、工程技术水平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指标全面修订了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和指标,除邮政局所、电话局、密闭式清洁站、公厕和垃圾分类投放站按千人指标设置外,其他市政设施指标与建筑面积直接相关,如用电、采暖,人均占有的建筑面积增大,其所需要配套的市政设施也需要相应增加,应按万m2总建筑面积指标设置,换算的千人指标仅具参考作用。市政公用设施指标主要用于安排与设施运转直接相关的设备,均不含经管及附属用房指标,其经管及用

39、户服务功能应在物业经管用房内安排。“燃气调压站”可采用箱式调压柜、地下调压站等,应区分不同情况设置;“配电室”可采用箱式变电柜,室内设置,以节省用地;随着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垃圾设施的规范也在提高,本指标增加了“垃圾分类投放站”指标;城市中心区的锅炉房已由燃煤为主改为燃气为主,相应调整增加“燃气锅炉房”指标;“电话局”调整为“电信机房”,不包括经管用房以及其他附属用房指标;“有线电视机站”指标只考虑设施用房,不含经管用房指标;根据现行政策新增“污水再生利用装置”指标。1.6.9 附表1千人指标建筑面积为27653196m2,即人均建筑面积为3.0m2,用地面积为28073437m2,即人均用

40、地面积为3.1m2。比现行指标分别提高了0.24m2/人和降低了1.27m2/人。(现行指标中剔除了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千人指标,其人均建筑面积达10m2,在对等条件下相比较)。附表2千人指标建筑面积为20202405m2,即人均建筑面积为2.2m2,用地面积为22442774m2,即人均用地面积为2.5m2。比现行指标分别提高了0.4m2/人和降低了0.3m2/人。附表3指标12项。总建筑面积为2670m2,总用地面积为2006m2。附表4指标11项。总建筑面积为496m2,总用地面积为506m2。千人指标建筑面积提高的主要是: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及市政公用等设施;用地面积降低的主要

41、是:教育、商业服务、社区经管服务和市政公用等设施。取消金融邮电设施类,指标分别并入商业服务设施类和市政公用设施类;新设社会福利设施类,指标大幅度提高;整合交通设施类,指标基本持平;市政公用设施类设置工程细化,每项市政设施指标均有所减少,但由于人均居住面积增大,总建筑面积指标相应增加。现将历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人均指标、用地面积人均指标列表比较如下:类别年份平均每居民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85指标2.92.294指标3.63.04.63.602指标13.4(2.76)12.5(1.8)5.3(4.37)3.7(2.8)本指标3.02.23.12.

42、5注1:“02指标”括号内数字为剔除了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千人指标后的人均面积,该数字可与本指标进行比较。表中用地面积均不含未明确用地面积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需独立占地,应按1.0-1.2的容积率折算用地面积)。注2:本指标对应“居住区级”指的是附表1(居住人口35万人),对应“居住小区级”指的是附表2(居住人口0.72万人)。1.7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附表1、2、3、4设置。附表1指标含附表2、3指标,附表2指标含附表3指标。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和指标对应居住人口规模设置。居住人口规模0.7万人以下和23万人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按插入法计算。居住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还应增设地区级公共服务设

43、施,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另行研究。如果居住地区位于流动人口较多的区域,则应增设有关工程及增加相应面积。为了消防需要,居住地区还应设置充足的消防用水设施,在主要道路上应按有关规范设置消火栓。1.7.1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应按附表1设置工程;居住人口规模达到0.72万人,应按附表2设置工程;居住人口达到0.30.5万人,应按附表3设置工程;居住建设工程应按附表4设置生活必须的工程。1.7.2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23万人,除设置附表2工程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和周围的设施状况,增设附表1的部分工程和指标。1.7.3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0.50.7万人,除设置附表3

44、工程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和周围的设施状况,增设附表2的部分工程和指标。1.7.4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少于0.3万人,除设置附表4工程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提高部分工程规模。1.7.5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应增设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1.8 为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公共服务设施应积极、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设在住宅底层或地下室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居民生活,应有独立的供电、供水和下水等设施。1.9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经管工作,除应执行本指标外,还应遵照其它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范、规定。2 附表1、2指标设置要求2.1 幼儿园

45、应按其服务范围、服务半径均衡分布,方便家长接送,并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其建筑及用地应符合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2.2 中学、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教案楼及操场应符合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学校操场宜与邻近住宅保持适当距离,其间可以道路、绿化分隔,避免干扰居民生活。2.3 可将中小学操场、室外文体活动场列为避难场所,并增建应急生活设施。2.4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综合考虑规划组织结构、道路和绿化系统规划等。商业服务、邮电、文化体育和社区经管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宜结合公交站点和居民主要出行路线布置,可采取沿街和综合商场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并充分考虑其服务半径。2.5 菜市场应设

46、在室内,并避免与居民干扰,与住宅保持一定间距,采取必要的隔音防护措施。2.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2.7 妥善安排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停车设施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出租汽车站应安排在主要出入口处。公交首末站应与住宅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干扰居民生活。2.8 公共活动中心、菜市场等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应按现行有关规定,就近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及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停车场,停车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投入使用。3 附表3、4指标设置要求3.1附表3、4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即工程周边地区实际已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基本具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于新建区没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无法利用已有社会资源,不宜建设规模较小的居住工程。3.2附表3规定了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12项公共服务设施,附表4规定了零星住宅工程建设工程应设置的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11项公共服务设施最低指标。工程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综合文体活动场地、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经管用房、配电室、垃圾分类投放站等,并按居住人口规模设置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含社会停车场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