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与现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181338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43.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与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与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与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与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与现状(8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9章.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n9.1 古典经济学n9.2 传统凯恩斯主义(IS-LM分析)n9.3 新古典综合派n9.4 一般非均衡理论n9.5 弗里德曼-卢卡斯总供给理论 n9.6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9.7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9.1 古典经济学n现代宏观经济学始于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通论,在此以前的正统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被称为“古典经济学”。n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能够保证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1、基本假设n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劳动市场中的工资弹性。n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2:商品市场中的价格弹性。 2、劳动市场n Nd=Nd(W/P)n Ns=Ns(W/P

2、)n Nd=Nsn劳动的供求决定于实际工资,市场出清。 n就业的决定:实际就业量也是充分就业量。NW/P N0 n就业的变动:就业量减少了,但仍然是充分就业。NW/P N0N1 n非自愿失业的唯一原因是实际工资过高。而实际工资过高的原因又在于市场受到破坏:政府干预,或者工会或企业垄断。n就业对策:自由放任。 3、商品市场n由劳动的供求相等得到的均衡就业量,代入Y=F(N)而得到充分就业产量,这个产量能否得到实现?n古典总供给曲线:位于充分就业产量上的一条垂直线。n总需求曲线:充分就业产量能否得到实现,取决于商品市场上是否有足够的总需求。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需求方面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n萨伊定律

3、: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n古典经济学家的储蓄-投资理论。n I=I(r)n S=S(r)n I=Sn货币数量论:MV=Py 9.2 传统凯恩斯主义n狭义的传统凯恩斯主义:IS-LM分析。n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并解释了非自愿失业的可能性。n货币工资的下降刚性;即使假设货币工资不是刚性的,由于产品需求方面可能存在严重不足,仍然会出现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1、劳动市场n劳 动的供求仍然是实际工资的函数,但货币工资不再具有完全的弹性,而是向下具有刚性。n劳动市场模型n Nd=Nd(W/P)n Ns=Ns(W/P)n Nd=Ns,(W/P)=(W/P)0n N=NdNs,(W/P)(W/P)0 非自愿失业的出

4、现W/P1W/P0 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n即使假设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仍然能够解释非自愿失业的存在。n如果产品需求不足,即使开始时劳动市场达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产量也无法实现,导致最初的充分就业无法维持。 商品市场的均衡:IS分析n I=I(r)n S=S(y)n I(r)=S(y)Yr 货币市场的均衡:LM分析货币供给货币需求PMPM s /)/( hrkYYrLPM d ),()/( hrkYPM / 0 LM Yr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0 IS1 LMY 1r1 有效需求不足和非自愿失业n经济的充分就业量和充分就业产量是由劳动市场以及生产函数决定的;n对

5、产品的需求则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决定,即IS和LM的交点决定。n二者不一定相等 0 Yr IS LME有效需求不足r* Y* Y 0 Yr IS LME利率效应与有效需求的增加r* Y* Y E1 LM曲线右移对有效需求的影响nLM曲线右移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IS曲线的斜率和LM曲线的斜率。n价格水平下降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利率下降 投资增加 有效需求增加 n如果投资对利率的变化反映不大或者利率对货币数量的变化不敏感,则即使有了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的弹性假设,仍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 9.3 新古典综合派n IS-LM模型只分析了总需求,而没有包括总供给。n新古典综合派从古典经济学

6、那里引入了庇古效应(Pigou Effect),即实际余额效应。 1、实际余额效应n价格水平变化会影响财富的实际价值,并通过影响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影响储蓄和消费,进而影响有效需求。n由于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 非自愿失业n考虑到实际余额效应,即使有投资的低利率弹性和流动性陷阱,也不能阻止充分就业的实现。所以失业的原因只能是货币工资的刚性。 2、总供给-总需求分析0 0LM(P2 )LM(P1)ISY 1 Y2r1r2 Pr YP1P2 Y1 Y2A B A B AD总需求曲线 n P LM右移 Yn IS右移 P YAD 总供给曲线n当价格水平低于P0时,存在非自愿失

7、业。YP ASP0 就业和价格的决定YP AS AD n新古典综合模型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在商品市场上假设价格是有弹性的,但在劳动市场上却假设货币工资是刚性的。n修正思路:工资、价格都有弹性 n 工资、价格都有刚性n在经济学说史上,弗里德曼(1968)、卢卡斯(1973)等是沿着前一条道路走的。n使用后一种方法改造新古典综合模型,得到了一般非均衡模型。 9.4 一般非均衡理论n一般非均衡理论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仅货币工资有刚性,而且价格水平也有刚性。 一般均衡模型和市场结清假设n Market clearing :实际的交易只有在市场出清的条件下(Nd=Ns而且Yd=Ys)才会发生。n瓦

8、尔拉斯:重订契约权n马歇尔:瞬时调整过程。 非均衡和短边原则n无论是瞬时调整过程还是重订契约权都不可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n实际上“错误”的交易市场非出清条件下的交易经常发生。在非均衡条件下,交易量是如何决定的? 短边原则n短边原则:交易量等于供求当中较小的那个。n N=min(Ns,Nd)n Y=min(Yd,Ys) 一般非均衡理论的缺陷n试图建立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但这个任务没有彻底完成。一般非均衡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价格和工资刚性,但它只是假设了刚性的存在,却没有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n为什么价格和工资会具有刚性?为什么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不下降?为什么劳动供过于求的时候工资不

9、下降?在解决这些的困难的过程中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9.5弗里德曼-卢卡斯总供给理论 n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都具有弹性,在经济学说史上,弗里德曼(1968)、卢卡斯(1973)等是沿着前一条道路走的。n由于对价格的预期错误,结果使产量和就业量发生波动。 弗里德曼模型n劳动市场上,在劳动的供求中引入了预期因素。劳动的供求取决于预期实际工资,或者说取决于预期的价格水平n Nd=Nd(W,Pe)n Ns=Ns(W,Pe)n Nd=Ns 一n企业的预期等于实际价格,所以弗里德曼模型最终可以写为:n Nd=Nd(W,P)n Ns=Ns(W,Pe)n Nd=Ns n在货币工资给定的情况下,劳动的需求量

10、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劳动的供给量随着预期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 n如果工人的预期总是正确,p=pe,那么实际就业量就总是等于充分就业量,这就回到了古典经济学。但是如果预期错误,实际就业量就会大于或小于充分就业量。 两类总供给曲线n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假定预期总是正确的,此时总供给量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关系。n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在预期固定的假设下,总供给量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关系。YP n预期错误会导致失业。当AD1移动到AD2时,预期价格仍然为P1,高于实际价格,造成失业。YP AD1AD2AS1Y1 YfP1 n当预期错误而导致失业时,人们如何调整自己的预期?预期形成和预期调整理论。n适应

11、性预期和理性预期。定义。n弗里德曼(1968)用的是适应性预期:经济主体的预期以自己过去的预期为基础,并根据过去预期的误差来进行修正。 产量与就业的调整过程适应性预期AS1AD1AD2 AS2YPP2P3 n总需求冲击发生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经济可以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n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第一,预期的调整速度如何,如果调整速度很快,而政府认识以及采取措施的时滞却很长,那么应该自由放任。第二,反对政府干预的另一个理由是总需求管理政策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错误预期,造成就业量和产量的波动。最好的政策是不干预。 9.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弗里德曼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和适应性预期。新古典宏观经济

12、学继承了前一个假设,但修正了后一个假设,代之以理性预期。 对适应性预期的批评n经济主体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系统性错误”,而理性的经济主体是会避免系统性错误的。n理性预期(课本735页) n引入理性预期后,短期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将不再存在。AS曲线是一条垂直线。n政策无效:系统的政府政策不会产生效果。在弗里德曼模型中(适应性预期),政策至少还有短期效果。在理性预期假设下,政策在短期也无效,除非政策是完全随意的。 比较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AS1AS2AD1 AD2A BC YP 9.7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一、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评n二、基本特点n三、主要理论n四、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S

13、-AD模型 一、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评n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两个主要假设: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n反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也可以从反驳这两个假设入手。 n如果修正了理性预期假设,则经济的总供给曲线就不一定是垂直的,而可能是向右上方倾斜。n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市场出清,即经济总是处于AS曲线和AD曲线的交点上,也可能会出现非充分就业。 n如果修正市场出清假设,则经济可能就不处于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上。价格或工资就可能高于或低于均衡水平,导致非充分就业。 n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理性预期至少在短期中是有问题的。而这个短期可能是一个很长的时期。n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第二个方

14、面,即否定市场出清假设。 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点n首先来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点:n第一,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经常波动;n第二,承认这种波动的非均衡性质(商品市场普遍生产过剩,劳动市场非自愿失业);n第三,名义总需求冲击可以造成产量和就业量波动;n第四,经济体系自身的不完全性是名义总需求冲击产生实际效应的原因;n第五,主张政府干预,弥补市场不足。 新凯恩斯主义独有的特点n除了具有上述一般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之外,新凯恩斯主义还有一些独特之处。n第一,以粘性假设取代工资和价格刚性假设,而且试图给出产生粘性的合理解释。n第二,除了重视名义工资和价格粘性以外,还强调了经济体系在

15、其他方面的不完全性的作用。n第三,引入了理性预期假设以及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重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n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完全信息、完全竞争、不存在交易成本、完全的市场体系等来建立自己的模型;n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建立模型的时候利用的是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等。使用了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同的一般均衡的方法和结构,但不假定市场出清。结论是政府政策有潜在作用。 三、主要理论n(一)名义工资粘性和名义价格粘性n(二)实际工资粘性和实际价格粘性理论n(三)非刚性理论 (一)价格粘性n 1、菜单成本理论n企业调整价格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如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的

16、成本、印制价目表的成本、通知销售人员新的价格所发生的成本等等。菜单成本(Menu costs)n微小的菜单成本为什么会导致大规模的宏观价格刚性? n曼丘的贡献。1985年,小的菜单成本和大的经济周期: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n当总需求冲击使价格偏离利润最大化水平时,只要存在微小的价格调整成本,垄断企业就宁愿维持“错误”的价格不变,并且这种价格刚性还将导致远比菜单成本大得多的重大的社会福利损失。 n菜单成本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一,在面临总需求冲击时,单个企业调整自己的价格所得到的好处可能非常小,甚至会小于价格调整所导致的微小的菜单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维持原来的价格不变。 n假设单个企业的利润是其产

17、品价格的函数n =(P),可以推导出价格调整到最优所能够增加的利润,即价格调整的好处。n课本746页。n当实际价格与最优价格之差很小时,价格调整的好处将非常小。 n菜单成本理论的第二个基本观点:在面临总需求冲击时,尽管单个企业调整自己的价格所得到的私人好处可能非常小,但该价格调整的社会收益却可能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调整潜在的巨大的好处可能无法实现。 2、近似理性n阿克洛夫和耶伦(1985)也提出了只要存在微小成本就足以阻碍价格调整的理论。n近似理性:非最大化的次优行为,由这种行为引起的相对于最大化行为而言的损失很小。n近似理性意味着在经济中有一部分经济主体在短期中不是根据最大化行为,而

18、是根据经验规则来确定自己的价格和工资。 3、折弯的需求曲线n斯威齐1939年提出的理论,解释寡头市场中的价格刚性。一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利用这一理论来重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n 4、平缓的成本曲线n从成本方面来解释价格刚性。n平底锅型的平均成本曲线,企业面临总需求冲击时只调整产量而不调整价格。 (二)工资粘性n对劳动市场进行分析。n隐含合同理论n长期交错合同理论n效率工资理论n集体谈判模型 隐含合同理论n按照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按照劳动的边际产品来支付工资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工资应该随着劳动的边际产品同等程度地变动。但现实中,相对于劳动边际产品的频繁变化,工资却相

19、对稳定。n隐含合同理论试图弥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分离。 n根据隐含合同理论,雇佣关系不是劳动与工资之间的一次性现货交易关系,而是一种涉及较长时期的类似于保险与被保险的合同关系。n工人厌恶风险,企业则是风险中性的。企业通过雇佣关系向工人提供一种没有明说的保险合同,即所谓的隐含合同。根据该合同,提供给工人的工资具有相对稳定性。合同工资不再准确地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n合同工资=劳动边际产品+保险 效率工资理论n当劳动市场存在非自愿失业时,企业本可以用较低的工资雇佣工人,但它们却没有这样做。企业为什么宁愿支付较高的工资呢?n效率工资理论:实际工资的高低会影响工人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因此,企

20、业宁愿支付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以保证工人的生产效率。这种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而不愿降低工资的企业行为解释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n效率工资理论最初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工资低,工人营养不良,使工人生产效率低,又反过来影响了工资的提高。“低工资低效率”恶性循环。n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把效率工资理论运用到了发达国家,用以解释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从劳动者的素质、工作态度以及是否跳槽等方面探讨实际工资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n以上所探讨的隐含合同理论、效率工资理论、集体谈判模型都与实际工资刚性(粘性)有关。n长期交错合同理论则是解释名义工资粘性的理论。 n长期合同对工人和厂商都有利,可以减少

21、谈判次数,降低谈判成本。这种长期合同使工资不可能迅速调整。 (三)非刚性理论n不依赖于价格和工资刚性,而是另辟途径来证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结论。n一是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二是强调分散经济中的合作失败。 n利用经济的不完全竞争性质来说明产量、就业的波动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n其基本思想是:即使假设工资和价格可以自由伸缩,并假定经济主体是行为最大化者,但只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则结果就可能出现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在这种不完全竞争均衡的情况下,政府的政策将具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说的那些效应。 n合作失败理论:失业的原因

22、不是预期错误,也不是工资和价格刚性,而是从多人分散经济不能成功地合作(合作失败)来引申解释。n合作失败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经济危机。 四、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S-AD模型n(一)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n推导方法:课本747页。n劳动的供求是实际工资的函数,但是现实中支付的是货币工资。必须用价格水平去除货币工资来求取实际工资。工人只能用预期价格去除W。 (二)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n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并结合长期交错合同来说明宏观经济的波动。 AS1AD1AD2 AS3YPP2P3 发生总需求冲击后,货币工资的降低是滞后的长期交错合同。P1 AS4AS2P4 新凯恩斯主义的稳定化政策ASAD2 AD1A YP n等待经济自动恢复充分就业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政府采取总需求管理的政策,可以迅速恢复充分就业。n另外,当外部冲击到来时,政府采取的相机抉择的政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冲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