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21160633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8.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某中学举办了 “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茎叶的植物”的诗词。被淘汰的选手是()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D.陟彼南山,言采其蕨2 .小英很喜欢吃奶奶家的板栗、甜玉米、蕨菜和苹果,她想把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她不可能得到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A.板栗B.甜玉米 C,蕨菜D.苹果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

2、决定作用的是()A.植物B.动物C,腐生细菌、真菌D.水分4 .下列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自身服务的实例的是()A.某些病毒可制成杀虫剂B.用噬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C.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5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所提及的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沉鱼落雁B.鸡犬不宁C.虎头蛇尾D.狐假虎威6 . 2021年5月22日是第28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以下哪个选项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A.改良土壤B.净化环境,保持水土C.提取新药物,改良生物品种D.提供食物7 .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

3、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B.建立自然保护区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8 .有一种萤火虫很奇怪,它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C.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D.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9 .青蛙不能像蜥蜴那样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青蛙的下列特征与此无关的是()A.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B.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C.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D.体温不恒定10 .

4、4月3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的鲸落现象。一鲸落而万物生,鲸落可以为盲 鳗、鲨鱼、一些甲壳类生物等提供食物;可以让化能自养细菌如硫化菌等获得重生, 与此同时,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有了能量补充。当残余鲸落当中的有机物 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就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由以上描述 我们可以推测鲸落实质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态系统11 .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米勒在实验中模拟了原始大气B.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由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有机分子的过程C.米勒在实验中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D.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原始生命的形成12 .你吃过“麻辣小龙虾”吗?其口

5、感麻辣、口味鲜香,是夏夜街边的经典小吃。小龙虾属于()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 C,爬行动物D.软体动物13 .”梁上有双燕,翩翻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A.阳光T植物T青虫一燕子B.植物一青虫一燕子C.植物一青虫燕子T细菌D.植物T青虫一燕子14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动物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B.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D.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15 .在一条食物链中,兔不会吃狼,捕食关系不能逆转,这就造成了生态系统中()A.氧循环是单向的

6、B.碳循环是单向的C.水循环是单向的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16.下列图解表示动物与所属类群的包含关系,正确的是()17 .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30.1450.009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A. ABtCDtEB. EtDtCBAC. DtAtBCED. CEtBtAtD18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19 .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都可以食用B.扁形

7、动物都是寄生虫C.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D.环节动物都生活在土壤中20 .达尔文通过对加位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研究,确认了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观点,下列几种观点中错误的是()A.加位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各类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B.加位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起选择作用C.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D.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21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结构或运动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蜜蜂能够依靠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B.蚂蚁的足不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C.草履虫个体微小,没有自己的运动结构D.海龟生活在海洋中,依靠尾部分摆动来游泳22 . “稻花香里说丰年

8、,听取蛙声一片穿花蜿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涉及的动物行为依次是()A.求偶、觅食、产卵B.交配、产卵、觅食C.觅食、产卵、交配D.产卵、交配、觅食23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A.先天性、攻击行为B.先天性、防御行为C.后天性、防御行为D.后天性、攻击行为24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A.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C,都在进行生存竞争D.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25 .马铃薯传奇中写到:很早之前野生马铃薯自由生长,后来人 . I Q类在挖食块茎时,土地被疏松,马铃薯长得

9、更大。其次,村落周 | 7一 4围人类的粪便和食物残渣也进一步促进了野生马铃薯的生长,提一高了产量和质量。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需求和活动对马铃薯的进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人类的粪便和食物残渣主要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无机盐C.由文章推测,进化至今的马铃薯比野生马铃薯体积大,品质更好D.现代马铃薯是野生马铃薯为了人类食用而产生的有利变异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26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 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 答:(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

10、是(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o(3)动物C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o(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5)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6)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7 .下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生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细胞结构看,如果将C归为一类,A、B、D归为另一类,你的分类依据为(2) A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它的 来完成。(3) B能进行光合

11、作用,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它所属类群的特征主要有(4) C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生殖有关,二是与利用芽抱度过不良环境有关。(5)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是因为有参与的结果。(6)上述四种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体乂是以单个细胞为基础构建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8 .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利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s对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 为(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

12、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和。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遵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 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3)图一中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 ,其有 个营养级。(4)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5)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是 ,它通过生理过程 (填 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 圈中的 o(6)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 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

13、么做到 “低碳生活”? o29 .如图1和图2分别是关节结构模式图和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1)图1中和5共同作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2对关节的运动起牢固作用。(2)图2中肌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围绕关节活动,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O(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次推门的动作,推门时9肱三头肌, 7 肱二头肌 ,由此可见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 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的。30 .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活动:选取三只一天未进食 的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如图1),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14、如 右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小白鼠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5分55秒4分34秒2分9秒B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C7分51秒5分34秒2分25秒(1)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2)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选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 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因素的基础上的.(3)根据图2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 , 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 (选填强化或“弱化”).(4)根据本实验,你认为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答案和解析1 .【答案】A【解析】解: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说的是春天水

15、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藻类 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符合题意;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的是苔群植物,苔群植物由茎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 不合题意;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 器官,不合题意;D、徒步南山,言采其蕨,说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 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不合题意; 故选:A。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 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根据诗词中描述的植物特征是否具有茎、叶,解答即可。掌握诗句中所描述的植物类型是解题的关键。2 .【答案】C【解析】解:题干中的板栗、

16、玉米和苹果都属于种子植物,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而蕨菜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能产生抱子,用抱子繁殖后代。因此他不可能得到蕨 菜的种子。故选:Co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 物和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葬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抱子繁殖后代,属于抱子植物.关键点:蕨类植物不结种子,产生抱子,用抱子繁殖后代.3 .【答案】C【解析】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 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 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

17、题中叙述的把“落 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可见C符合 题意。故选:Co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 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 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 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 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据此解答。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答题。4 .【答案】C【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

18、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 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 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如利于某些病毒可制成杀虫剂,来消灭害虫, 噬菌体是一种只感染其他病毒或细菌细胞的病毒。人们可以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 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减毒的或灭活的病毒能制成疫苗,如健 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来预防乙脑;有些动物病毒可以使动物生病。如肮病毒可 以使牛患疯牛病和人患克雅氏病。青霉素是从青霉中提取出的一种抗生素,能治疗细菌 性的疾病,与

19、病毒无关,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o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思考解答。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5 .【答案】D【解析】解:A、“鱼”属于鱼类、“雁”属于鸟类;B、“鸡”是鸟类、“犬”是哺乳类;C、“虎”是哺乳类、“蛇”是爬行类;D、“虎”和“狐”是哺乳类:因此,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狐假虎威。故选:D。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 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分类 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 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解答此

20、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分析出生物之间所 属的等级的大小.6 .【答案】C【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改良土壤和提供食物都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净化环 境,保持水土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潜在价值是指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 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如提取新药物,改良生物品种。C符合题意。故选:Co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 药物等。(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 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潜在价值

21、: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 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熟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7 .【答案】A【解析】解: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 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是指把濒 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又叫迁地保护,它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三峡大坝修建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不存在了。 已经不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了,这时迁地保护,即易地保护是最好的 补充办法。可见A符合题

22、意。故选:Ao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据此答题。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注意理解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明确易地保护是对就 地保护的补充。8 .【答案】C【解析】解:萤火虫是一种在夜间能发光的动物,人们曾实验,在雌虫发光结束时,用 人工发出2秒钟的闪光,雄虫也会被引诱过来。另有一种萤火虫,雌虫能以准确的时间 间隔,发出“亮一灭,亮一灭”的信号来,雄虫收到用灯语表达的“悄悄话”后,立刻 发出“亮一灭,亮一灭”的灯语作为回答。信息一经沟通,它们便飞到一起共度良宵, 所以雌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是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但题干中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 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

23、性个体前来,雌的这样做了,雄的就把它认作为情 伴并向它靠近。雄的在结束其发光后,若用实验办法人工发出二秒钟的闪光,则雄的也 能被引诱。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故选:Co动物之间可以借助气味、动作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据此答题。认真读懂题干中的意思,明确出题人的意图是重要。9 .【答案】D【解析】解: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鲤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 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 湿的环境中,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体温不恒定与离不开水是无关的。 故选:D。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成体

24、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 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栖动物的特征。10 .【答案】D【解析】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一鲸落而万物生,鲸落可以 为盲鳗、鲨鱼、一些甲壳类生物等提供食物;可以让化能自养细菌如硫化菌等获得重生, 鲸骨的矿物遗骸就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所以,在鲸落中既有生物部分也有 非生物部分,构成生态系统。故选:D。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 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 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25、是解题的关键。11 .【答案】D【解析】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 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 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 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 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 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 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

26、的活塞,泵入甲 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 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 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 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 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 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不能证 明原始生命的诞生。故选:D。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此题主要

27、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12 .【答案】B【解析】解:小龙虾的体表被有坚厚的外骨胳,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故选:Bo节肢动物一般可分头、胸、腹三部,但有些种类头、胸两部愈合为头胸部,有些种类胸 部与腹部未分化。体表被有坚厚的几丁质外骨胳,附肢分节。解题的关键知道各种动物的特征。13 .【答案】D【解析】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 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诗句可知, 题中食物链为:植物一青虫T燕子。

28、故选:D。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 (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一乙一丙T”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 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 掌握食物链的写法是解题的关键。14 .【答案】A【解析】解:由分析可知,B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 王各有分工、D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 存,体现了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而A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属于学习行为,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 故选:Ao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

29、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 动物还形成等级,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社会行为的特点。15 .【答案】D【解析】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在一条食物链中,兔不会吃 狼,捕食关系不能逆转。故选:D。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 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 做能量流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 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16 .【答案

30、】D【解析】解:A、水蛆属于腔肠动物,A错误;B、鲸鱼属于软体动物,B错误;C、水蛭属于环节动物,C错误:D、东北狐体内有脊柱,胎生哺乳,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D正确。故选:D。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 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飞薪属Ms旬i崎冷厢闲鼾丽国 碌窃酉I腐而阑叵瑞可叵祺诵I回而同低,金百 一工. A ,.A,.1,、r ii ,4 1 tf 一 .f 11 f 1似:.31僮*|M 4博闵WM4(l*史|*M| |Mil I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类群。17 .【答案】D【解析】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

31、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 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污染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 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 安全。依题意,由表可知:C表示生产者,E表示初级消费者,B表示次级消费者,A 表示三级消费者,D表示四级消费者。选项D正确 故选:D。此题考查对生物富集作用的理解。解此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信息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 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得出答案。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 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18 .【答案】A【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

32、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 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 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 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生 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是生产者。故A正确。故选:Ao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 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 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解答即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

33、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作用。19 .【答案】C【解析】解:A、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其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 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例如海萤经加工可以食 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医学上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不仅具 有观赏价值,还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水蛆和珊瑚虫个体较微小,人类却没有食 用它们的经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腔肠动物都可以食用。A错误:B、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 统、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大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例 如猪肉绦虫通过体表来吸收

34、寄主小肠内已消化的营养。但并不是所有的扁形动物都是寄 生虫,例如,涡虫纲的动物就不是寄生生活的。B错误:C、线形动物的特征是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C正确;D、大多数的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环节动物都生活在土壤中,例如 水蛭为环节动物,生活在水中。D错误; 故选:Co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其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 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 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线形动物的特征是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大多数的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但并不是 所有的环节动

35、物都生活在土壤中;据此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这几种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20 .【答案】D【解析】解:A、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个体之间会在许多性状方面的差异(变异),如 不同各类的地雀,但它们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A正确;B、位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各类地雀,产生了变异,是位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环境选择的结 果.地雀的喙产生了变异适应环境者,生存下来;B正确;C、地雀在生存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 异的个体则会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C正确;D、在生物的进化中,能够遗传的有利变异,经过许多代的选择、积累,便形成了许多 新品种.故生

36、物的进化与变异有关.D错误.故选D达尔文认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在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非 常有限的,这样就必然存在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 易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此题考查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只要能正确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类似试题 就能解答.21 .【答案】A【解析】解:A、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有三对足两对翅,能依靠翅的快速振动 来飞行,A正确;B、蚂蚁属于节肢动物,足分节,依靠足运动,B错误;C、草履虫虽然个体微小,但也有自己的运动结构:纤毛,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 进,C错误;D、海龟生活在海洋中,依靠足运动

37、:爬行、游泳,D错误。故选:Ao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 动,动物的运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同学们可以分类积累,特别是特殊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 更应该牢记。22 .【答案】A【解析】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蛙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穿花蝶蝶 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穿花蝶蝶在觅食。故选:A。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 一系列行为。此类题目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繁殖行为的特点。23 .【答案】B【解析】解

38、: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 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是生来 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 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利用“臭气”将 敌害“击退或击晕”有利于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故选:B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和 防御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的

39、特点24 .【答案】B【解析】解: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 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故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原因。A 不符合题意;B、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生物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 体(适应周围环境与不适应周围环境),为选择提供了选择的资料,选择的基础。B符 合题意:C、生物就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生存竞争是实现选择的手段。C 不符合题意;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结果。D不符合题意。故选:Bo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人工选择是根据 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

40、行选择。在自然选择中过度繁殖是原因,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结果。25 .【答案】D【解析】解:A、人类的需求和活动对马铃薯的进化起到了一定的选择作用,A正确; B、人类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主要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B正确:C、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因此进化至 今的马铃薯比野生马铃薯体积大,品质更好,C正确;D、马铃薯个体中具有变异现象,有体积小的和体积大的个体,人类定向选择了体积大 的个体生活下来,并且通过遗传把有利变异传给后代,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体积大 的有利变异,D错误。故选:D。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

41、遍存在的现象。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 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 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26 .【答案】体内有无脊柱 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前肢变成翼 变态发 育胎生哺乳鲤、鳍AD【解析】解:(1)图中ACDF为一类,其余BE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 柱。(2)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前肢特化成翼,宽 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家 鸽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与此相适应,家鸽体内具有发达

42、的气囊,气囊的功能是 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 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家鸽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一双重呼吸;(3)青蛙的幼体叫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用鳍游泳;成体是青蛙用肺呼吸, 用四肢游泳或跳跃,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因此这种发育叫变态发育。(4) D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5) F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用鳍游泳。(6)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 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故答案

43、为:(1)体内有无脊柱;(2)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前肢变成翼(答出两条且正确,即可得分);(3)变态发育(4)胎生哺乳;(5)鲤、鳍(6) ADo图中A鸽子属于鸟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 物,E蝗虫属于环节动物,F鲫鱼属于鱼类。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几类动物的主要特征。27.【答案】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表膜叶绿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 的分化分裂D酵母菌结构和功能【解析】解:(1) A、B、C、D四类生物均属于单细胞生物,单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 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B、D三类生物都有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将C 归为一类,A、B、D归为另一

44、类的分类依据为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 A草履虫属于动物,其细胞结构无细胞壁,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它 的表膜来完成。(3) B衣藻属于藻类植物,体内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的特征主 要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4)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分布广泛,能形成芽抱度过不良环境。(5) D酵母菌能够通过发酵,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膨胀,所以蒸 出的馒头暄软多孔。(6)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 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体又是以单个细胞为基础构建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答案为:(1)有无成形的

45、细胞核(2)无细胞壁;表膜(3)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4)分裂(5) D酵母菌(6)结构和功能1、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 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 活动。2、由图可知:A草履虫、B衣藻、C细菌、D酵母菌。掌握常见单细胞生物的生活,并能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28.【答案】生态因素分解者非生物部分自动调节5草一鼠一蛇一鹰4蛇捕食 和竞争生产者碳-氧平衡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 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 等【解析】

46、解:(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 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当鼠 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减少,但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 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 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 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一兔T鹰

47、;草T兔T狐;草T鼠T狐; 草一鼠T鹰;草一鼠一蛇一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一 鼠一蛇一鹰。其有4个营养 级。(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 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 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一乙一 甲一丙,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 系,因此蛇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5)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 生理过程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

48、中,从根本上改 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6)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 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 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 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 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答案为:(1)生态因素。(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自动调节。(3) 5;草一鼠一蛇一鹰;4。(4)蛇;捕食和竞争。(5)生产者;碳-氧

49、平衡。(6)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 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1、解答该题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二是食物链 的概念及食物链数目的计算,三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 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 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表示分解作用、

50、表示光 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9.【答案】关节腔关节软骨骨支点收缩舒张两【解析】解:(1)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 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 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3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和滑液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 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 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2) 6是肌腱,绕过关节连接着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缩时,牵动着

51、骨绕 着关节活动,关节在运动中支点作用。(3)运动时,各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推门属于伸肘动作, 此时9肱三头肌收缩,7肱二头肌舒张,可见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骨骼肌群相 互配合完成动作。故答案为:(1)关节腔;关节软骨。(2)骨;支点。(3)收缩;舒张;两。图中的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5是关节软骨,6是肌腱,7 是肱二头肌,9是肱三头肌。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关节的结构以及各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30.【答案】学习不同遗传三只小白鼠用的时间随着次数的增加都在减少强化不 同小白鼠经过训练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样吗【解析】解:(1)动物的

52、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 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 如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动物的取食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 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 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蚯蚓走迷宫、动物的绕道取食行 为.(2)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 的,也就是说动物学习行为的出现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3)通过曲线可知:三只小白鼠用的时间随着次数的增加都在减少,说明通过训练可 以强化学习行为.(4)

53、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实验小组提出的问题是试验次数越多,学习行为获得的时间越 短吗?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试验次数越多,学习行为获得的时间越短. 故答案为:(1)学习(2)不同;遗传(3)三只小白鼠用的时间随着次数的增加都在减少;强化(4)不同小白鼠经过训练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样吗?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 传物质决定的;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 为.3、生物越高等,建立学习行为的时间越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