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蒸发2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1153879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工原理蒸发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工原理蒸发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工原理蒸发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蒸发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蒸发2(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工原理习题(下)1单位加热蒸汽消耗量是指(蒸发lKg水分消耗的加热蒸量),单位为(Kg/Kg) 2按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 两大类。3. 生蒸汽是指(用来加热水溶液的新鲜蒸气又称为生蒸汽,以区别于二次蒸汽)4. 单效蒸发是指(将第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5. 按操作压力来分,可分为(加压、常压及减压)蒸发。工业上的蒸发操作经 常在减压下进行,称为(真空蒸发)6. 溶液因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与温度差损失的数值(相等)7. 按加料方式不同,常见的多效蒸发操作流程有:(并流加料法)、(逆流加料法) 和(平流加料法)三种。8. 对于

2、蒸发同样任务来说,单效蒸发的经济效益(不如)多效的,单效蒸发的 生产能力和多效的(相同),而单效的生产强度为多效的(n倍)。9. 控制蒸发操作的总传热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溶液沸腾侧污垢热阻和沸腾传 热系数)在蒸发器的设计和操作中,必须考虑蒸汽中(不凝气的及时排除),否 则蒸气冷凝传热系数会(大幅度下降)。10多效蒸发系统的效数是有一定限制的,超过限制会出现(总温度差损失等于 或大于蒸发器两端点温度差),用式子表达为 刀三(TTk),此时蒸发操作(无 法进行)。11. 在同条件下蒸发同样任务的溶液时,多效蒸发的总温度差损失(大于)单 效的,且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也越大)。12. 试题:在蒸发操

3、作中,溶液的沸点升高/, ( D )(A)与溶液类别有关,与浓度无关;(B)与浓度有关,与溶液类别、压强无关;(C)与压强有关,与溶液类别、浓度无关;(D)与溶液类别、浓度及压强都有关。13. 一般来说,减少蒸发器传热表面积的主要途径是( C )(A)增大传热速率;(B)减小有效温度差;(C)增大总传热系数;/(D)减小总传热系数。14. 二次蒸汽又称为生蒸汽,以区别于新鲜的加热蒸汽。(X )15. 蒸发器有用直接热源和间接热源加热的,而工业上经常采用的是间接蒸汽加 热的蒸发器。(丿)16. 在膜式蒸发器的加热管内,液体沿管壁呈膜状流动,管内没有液层,故因液 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可忽略。

4、(V )17. 若单效蒸发器的传热表面积与多效中单台的传热表面积相等,对蒸发同样多 的水分,则多效的生产强度为单效的n倍。(X )18. 何谓多效蒸发 答:将二次蒸汽引到另一台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 的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19. 简述蒸发操作有何自身特点 答:有以下自身特点:(1)其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2分)(2)物料(溶液)的工艺特性各种各样,从而对蒸发器提出了特殊要求; (2 分)(3)二次蒸汽中挟带着大量的液沫,故在蒸发器的加热室上方设置了空间较大 的分离室,使液沫沉降下来。有时还在分离室顶部设置除沫器,进一步除沫。20. 蒸发操作中使用真

5、空泵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真空泵有哪些 答:目的是不断地抽出由溶液带入的不凝性气体,以维持蒸发操作所需要的真空 度。(3分)常用的有:喷射泵、往复式真空泵及水环式真空泵。21. 简述在选蒸发器类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应首先考虑所选蒸发器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2分) 然后再考虑以下几点:(1)结构简单 (2)传热效果好 (3)便于制 造与维修 (4)价格低 (5)对所蒸发的溶液有良好的适应性 (3分) (共5分)22. 简述蒸发操作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 答:原因有:(1)因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起(1分) (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 压强而引起(1分) (3)由于管路阻力而引起(1分)23. 在

6、单效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放出的热量一般消耗于哪些方面$答:一般消耗于三个方面:(1)将w Kg/h水分蒸发成二次蒸汽;(1分)(2)将F Kg/h原料液从温度t加热到蒸发操作的沸点t ; (2分)(3)损失于周围环境中。(1分)124. 什么叫蒸发器的生产能力什么叫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它的表达式和单位是什 么答: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的水分(即蒸发量W)称为蒸发器的生产能力。(2 分)单位传热表面积上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出的水分量称为蒸发器的生产强 度。以U表示。(2分)其表达式为:U二兰,单位为Kg/ (1分)S25. 简述蒸发操作节能的主要措施。答: 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由单效蒸发改为多

7、效蒸发可节省生蒸汽。(1分)(2)对蒸发器进行良好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1分)(3)利用冷凝水来预热料液;作为蒸发热源及其他工艺用水。(1分)(4)(5) 提高蒸发装置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压强以作为蒸发热源。(热泵蒸 发) ,但它不适用于溶液沸点上升过大的操作。 ( 2分)26. 试题: 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中,将10%NaOH水溶液浓缩至25%。加热蒸汽饱和温度为 105*,冷凝器内绝对压强不允许超过15KPa,已知加热管内液层高度为1.6m, 25%NaOH水溶液的密度为1230Kg/m3,常压下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 高厶/a为13C。求:(1)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8、/; (2)因液 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A 53.5C V 1C54.5C54.5C 00162(竺。“54.5 + 心 & & r2367.60.734x 13 9.54C A p型 12309.8叹 16 63.33C A T 8.83C + + 19.3 22x10007C32.13C = T + A + A 72.87C传热面积为S=52m2的蒸发器,在常压下每小时 蒸发2500Kg的7%的某种水溶液。原料液的温度为95C,在蒸发器中溶液的沸点 为103C。完成液的浓度为45%,加热蒸汽的温度为132.9C。蒸发器的热损失 为110KW,假设溶液的浓缩热可略。计算该蒸发器基于外表

9、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 已查出在常压下水蒸汽的汽化潜热为2258KJ/Kg。解:(1)先求蒸发量W:W = F(1 ) = 2500(1-凹)=2111Kg/h (2 分)x0.451(2) 求 Cp0因 x,故C 二 C (1-x )二 4.187x(1-0.07)= (Kg C) (2 分)0 p0 pw 0(3) 求 K :0Q=KS (T-t) =FC (t -t )+Wr/+Q =Dr (2分)0 01p0 10L其中:F=2500Kg/h, C = (Kg C),t =103C, t = 95C,W=2111Kg/h,p010r /=2258KJ/Kg,Q=110KW,S =52m2

10、,(1 分)L0T=132.9C,代入式中可得:25002111K x 52x (132.9-103)二x 3.894x 103 x (103-95) +x 2258 x103 +110x103036003600解出:K =936W/ (m2 C) (2 分)028. 在单效蒸发器中,蒸发CaCl水溶液,蒸发室操作压强为。加热室内溶液的 高度为1 m,溶液的浓度为42%,密度为1340Kg/m3。求溶液的沸点t和总温度差 损失1解:(1)有教材上册附录二十一查出下,42%CaCl水溶液,因溶液蒸气压下降2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A =20C。(1分)(2)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A。P=P/+

11、 哩=101330+1340 x 9.81x1 二 107903 Pa二。(1 分)m 2 2由附录查出在下水的沸点为102*故 & =102-100=21。(1 分)(3)求及t1 = + =20+2=22C (1 分)t 二A+T =22+100=122C(1 分)1k29. 在传热外表面积为50m2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内,将某种水溶液从10%浓 缩到25%,进料温度为50C。已知常压下25%浓度的溶液因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 沸点升高为3 . 2 C ,因液体静压强而引起的沸点升高为4. 1 C ,基于传热外表面 积的总传热系数为1300W/ (m2. C)。加热蒸汽的绝压为120KPa,冷

12、凝器的温度 为5 9 C ,浓缩热可略。求: ( 1 )该蒸发器每小时能至少处理多少公斤原料液 F(2)加热蒸汽消耗量D/ (3)单位蒸汽消耗量e解:取因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A为1C,故二次蒸汽温度为60C,查出其汽化热为Kg。据加热蒸汽绝压为120KPa,查出其温度为104.5C,气化热为Kg。 (2分)(1)求原料液处理量F。由题给条件并暂且忽略热损失可得:Q=Wr/+FC(t-t)(A)po 1 oW=F(1-Xo-(B)(2分)联立以上两式,即可求出F,其两式中各量为:溶液沸点t。t = T + + ,已知& =4.1C11题给的/&应校正到操作压强下。f= 00162+业r.162

13、(6。+ 2 二 0.7632355.11分)/=f/a=X=2.44C(1 分)故 t =60+=66.54C(1 分)1求传热速率二KoSo(T-1)二1300%3600x50(104.5-66.54)二8.883x 106KJ/h(2 分)1 1000因 Xo故 Cpo二Cpw(l-Xo) = () = (Kg. C) (2 分)|求F将各有关量代入式(A)和(B)可得:Q=+3.768F ()=X106(C)0.1W=F (1-) =0.6F(D)0.25将(D)式代入(C)式可得:X0.6F+3.768FX=X106可解出 F=X10aKg/h(2 分)(2)加热蒸气消耗量D/ D二

14、 Q = 8.8妙106 = 3.95x103 Kg/h(1 分)r 2246.8 取热损失系数为,加热蒸气的实际消耗量为:D3.95x103D/= 4.072 x 103 Kg/h(1 分)0.970.97(3)单位蒸汽消耗量eD4.072x103e= 二二 1.13W 0.6 x 6.02 x10330.在传热外表面积为10m2的蒸发器内将某水溶液由15%浓缩到40%,沸点进料, 要求每小时蒸得375Kg浓缩液,加热蒸气压强为200KPa,蒸发室操作压强为 20KPa,此操作条件的总温度差损失为8C,浓缩热可忽略。假设热损失可略。 求:(1)开始投入使用时,此蒸发器基于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

15、Ko为多少(2) 操作一段时间后,问物料结垢,为完成同样蒸发任务,需将加热蒸气的压强提高 到350KPa,问此时蒸发器的K /为多少(因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可略) 0解:(1)由附录查出20KPa水蒸汽饱和温度为60.1C,汽化热Kg; 200KPa水蒸汽饱和温度为120.2C; 350KPa水蒸汽饱和温度为138.8C。(2分)蒸发量 W: W = F(1 X0)= F(1西)=0.625F(A)x0.401B)已知, F-W=375把(A)式代入(B)式可得:F-0.625F=375,可得:F=1000Kg/h,W=625Kg/h1分)求K: 已知沸点进料;浓缩热可略;且热损失不计

16、,则 0Q 二 W-r;且 + =8C溶液沸点 t 二T,+ + =+8=68.1C(1 分)1” W.r625 x 2354.9 x103Ko 二二(T -1 )S3600x (120.2-68.1丿x 101o二 785 W/m2.C)(2分)(2)此时,K/为:0=578 W/(m2. C)W.r _625 x 2354.9x103(T-t )So _ 3600x(138.8-68.1)x10131. 将 7%的某种水溶液在常压单效蒸发器中连续浓缩到 24%,原料液的温度为 20C。估计出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3.5C,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3.0C。加热蒸汽压强为

17、(绝压);蒸发器的传热外表面积S0为43m2,基于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为1100W/ (m2. C),热损失为蒸发器传 0热量的5%。已查出在常压及时水蒸气饱和温度分别为100C及132.9C。汽化潜 热分别为2258KJ/Kg及2169KJ/Kg。求:完成液的流量Kg/h。(假设浓缩热可忽 略)解: (1)溶液的沸点 t 二 + & + =100+3=106.5C(1 分)1(2) 溶液的比热 Cp=Cpw (1-x ) = () = (Kg. C) (1 分)0(3) 蒸发器的传热速率为QQ=KS (T-t ) =1100X43X()=X105W(2 分)0 0 1(4) 热量衡算知:

18、Q=(, (t-t ) +(2 分)01o W二F(1-Xo ) =F (1-007 ) =0.71F(1 分)代入式得:X10.24FXX()+071FX2258X 1000 =X105即(336,83F+0,71FX2258)X 牆71940F= ;F=2207.4Kg/h (3分)完成液流量为F-W=640.15Kg临时需要将850Kg/h的某种水溶液从15%连续浓缩 到35%。现有一个S为10m2的小型蒸发器可供使用。原料液在沸点下加入蒸发器,0估计在操作条件下溶液的各种温度差损失总计为 18*。蒸发室的真空度为X103Pa,假设热损失可略,且蒸发器的K为1000W/(m2.,当地大气

19、压为。0求:加热蒸汽压强P。(假设浓缩热可忽略)(1解:(1)由附录查出在下水的饱和温度为59.7*,汽化潜热为Kg 分)(2) 蒸发量 W=F (1-Xo ) =850 (1-015 ) =485.7Kg/h(2 分)X10.35(3) 传热量 Q= X=1144261KJ/h二(2 分)(4) 溶液沸点 t =T +刀=+18=77.7*(1 分)1k(5) 求 T由 Q=KS (T-t )得:0 0 1T= KOSO317.85 x 1031000 x10+ 77.7 = 109.5 *2分)由109.5*从附录中可查出加热蒸汽压强为143KPa33.在常压蒸发器中,每小时将1500Kg

20、某种水溶液从10%连续浓缩到30%。原料 液温度为 20*,溶液的沸点为 105*。加热蒸汽压强为(绝压) ,其流量为 1380Kg/h。已查出在常压及时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分别为2258KJ/Kg及2169KJ/Kg。 且浓缩热可忽略。求:蒸发器向周围损失的热量Q。L解:(1)求Q可由蒸发器的热量衡算来求取:LQ=F - C (t-t)+W - r+Qp,0 1 0 L(2分)(2)Q 二 D - r 二 13 80 x 2 1 69 = X106KJ/h(1分)(3)W=F(1-x/x)=1500=1000Kg/h01(2分)(4)C 二 C G-x )= () = (Kg *) p ,0pw

21、 0(1分)(5)Q:把以上各量代入,且F=1500Kg/h,L,t=105*,t=20*,10Q 二 Q - F - C (t -1 ) + W - rL p0 1 0= X1061500X(10520)+1000X2258=254325KJ/h=34.在S为85m2的单效蒸发器中,每小时蒸发1600Kg浓度为10%的某种水0溶液。原料液温度为30C,蒸发操作压强为,加热蒸汽绝压为,已估计出有效 温度差为12C。设蒸发器的K为900W/(m2C),热损失取蒸发器传热量的5%。 0浓缩热可忽略。求:完成液的浓度x。(已查出下蒸汽饱和温度为99.1C,汽化潜热为12260KJ/Kg;下蒸汽饱和温

22、度为119.6C)解: (1)由蒸发器的热量衡算式及传热速率方程式得:Q=1.O5FC (t -t )+W-r=K S (T-t)(3 分)p,0 1 00 0 12)W=F(1-x/x)=1600x)0 1 1(2分)3)C 二C (1-x0)=()=p,0pwKg C)(1分)4)t 二t二=107.6C1(1分)5)已知 K =900W/ E C),0S=85m2,t=30C,00r/=2260KJ/Kg,T-t 二At=12C(1 分)1代入求Q式中,1.O51600 x 3.77 x1O3 x (107.6 30) +1600(1-0.1) x 2260 x103 =900X85X1

23、2 36003600 x1r(01)即 130023.1 +1004.4x 103 x 1 一 =918000L(x1丿x1=,x=%135.在一单效蒸发器中于常压下蒸发某种水溶液。原料液在沸点105C下加入蒸发器中。若加热蒸汽压强为(绝压)时,处理的原料液量为1200Kg/h。当加热蒸汽压强变为(绝压)时,则能蒸发的原料液量为多少假设K及x均不变 01化,热损失及浓缩热可忽略不计。解:(1)由教材上册附录九P269查出(用内插法)在压强为时,蒸汽饱和温 度为126.3* ;压强为时,蒸汽饱和温度为137.9* (1分)( 2 )令下标1表示原来的情况;下标2表示变化后的情况:由传热速率关系得

24、两种情况下传热速率之比为:已知t沸=105*Q K S (T-t)i = i =Q K S (T-t)2 0 0 2126.3 -105137.9 -105= 0.647(3分)3)在沸点进料,热损失及浓缩热均可忽略时,由热量衡算得:QW r1 =1QWr22F111-X 丿xF(1- o)2X1=乂 = 0.647F3分)(4)求出Fe (加热蒸汽压强后的原料液量),已知F=1200Kg/h1 F 1200F = = 1854.7 Kg/h2 0.6470.64736.在单效蒸发器中,将8%的KCl水溶液连续浓缩至23%,原料液温度为20*,进料量为1000Kg/h。加热蒸汽压强为。该蒸发器

25、平均操作压强为。使用一段时 间后,在加热管表面上生成厚度为2mm的垢层,使进料量只能下降到600Kg/h。蒸发器的S为30m2,假设热损失和浓缩热均可略。已查出常压下23%KCl水溶液0沸点为104*;下蒸汽饱和温度为132.9*,汽化潜热为2169KJ/Kg;下蒸汽的 汽化潜热为2258KJ/Kg。求:垢层的导热系数入。解:(1)溶液的比热 Cp, =Cp,w(1-x )=(Kg. *)(1 分)(2) 生成垢层前各有关量:(用下标1)(2分) 蒸发量 W 二F (1-X0 ) =1000 (1-008 ) =652.2Kg/h11 X10.23 传热量 Q=,o(t -t)+ =1000X

26、 (104-20) + X2258=1796236KJ/h11 oQ(1796236/3600)x 1000传热系数 K ,= 洋 、=(丫= 575.5W/(m2. *) (2 分)0 1 S (T-1 )30(132.9-104)o1(3) 生成垢层后各有关量(用下标2) 蒸发量:W=F (1-Xo) =600 (1-008 ) =391.3Kg/h(1 分)2 2 X10.23 传热量 Q : Q= (t-t) +Wr =600 X (104-20)+ X 2258=1077696KJ/h(1分)22 ,o 1 o2传热系数Q(1077696/3600)x1000、彳K 二 八、 r一 345.3W/ (m2. *)(20,2 S (T -1 )30(132.9-104)o 1 2分)(4) 求垢层导数系数入因丄二丄+(1分)式中f为垢层热阻,已知垢层厚度5 =2mmK K 九九0,2 0,1则九二5 = 0.002 = 1.727 W/ (m2 C)亍厂 345.3一 575.50,2 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