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应急预案范本】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1136038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精选应急预案范本】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精选应急预案范本】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精选应急预案范本】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应急预案范本】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应急预案范本】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编制方法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 1.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 2.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3.预案编制; 4.预案评审与发布 5.预案的实施。1.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办公楼和综合楼等建筑物倒塌、财产损失等;易引起采空区塌陷、有毒

2、有害气体涌出、边坡及排土场出现滑坡等危害。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东胜地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采空区塌陷、边坡及排土场出现滑坡、办公楼及住宅楼倒塌。 1.3事故发生可能造成危害程度 由于事先地质部门提前预测并发布了地震信息,人员及安全转移并未有人员伤亡,只是办公楼中所有财产未及时转移受到损失。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牲畜异常兴奋,地下水异常 、生物异常、气象异常 、地声异常、地光异常、地气异常 、地动异常、地鼓异常 、电磁异常等现象。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 长:现场值班矿领导及值班人员。 副组长:现场值班段领导 成 员:现场各个班组成员、现场工作人员。 职责:现场

3、发生事故后,值班矿领导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处理突发灾变以及事故汇报,并启动相关的救援小组,进行救援行动。现场灾难矿内无法处置的向上级汇报,上级指挥部判断灾情大小并组织救援或向上一级汇报。如果现场符合级别时应简化报告程序,直接通知到救护大队。矿级指挥部及救援小组负责组织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救援过程。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生活服务部和医务室做好临震物资的储备工作;及时搭建临时避震场所,备好床位和照明设备等;临时救治点应准备好医疗器械和药品。 3.1.2后勤保障部、供应站做好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4、的调集和储存等工作,及时将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资转运到安全地点存放。 3.1.3综合办按场所将地震疏散路线设明显标识,并划定避震地点。 3.1.4生产指挥中心做好应急通讯保障工作,保证及时接收和传达相关部门对地震工作的要求和部署。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室外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在楼内或平房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千万不要跳楼。 3.2.2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下,立交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3.2.3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山崖

5、下等。 3.2.4在公共场所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2.5在行驶的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3.2.6千万不要慌乱跑动,应选择较安全的地段躲避,等稳定后再选择逃生方式或等待救援。 3.2.7地震来临前应将所有电器设备断电闭锁。 3.2.8地震时,可能发生局部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逃生,同时响应其它专项预案。 3.2.9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积极展开自救工作互救。 3.3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矿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联系电话:(0477)8110066。汇报人员要汇报清楚灾情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自救情况和

6、灾情扩大的趋势等重要信息。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应急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应采购有国标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入库、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查验收关,并按规定使用。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2)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

7、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3)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用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 2) 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 3)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 4) 先救 生 ,后救 人 。例如唐

8、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5)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6)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发现被埋压人员,应

9、将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2)埋压时间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临时医疗点抢救治疗。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异常的自然现象,应当弄清异常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平息谣传或误传,保证生产和工作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2)各类抢险救灾物资、应按应急工作的需求量备齐备足,并专门保管;生

10、产物料、设备备件和建筑材料等物资,应在日常储备的基础上,按应急工作的最小需量增加储备;粮食、药品等生活物资,应有满足最低需求的储量;没有保存期限制的储备物资,不得挪作他用;有保质期限制的应定期更新,被消耗的储备物资,应及时补充。 3)基层单位自救组织,要有可靠的通讯设备。 4)突发地震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式自救: a.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屋来,来不及跑时可选择厨房、厕所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或迅速躲在坚实的桌下、床下及紧挨墙角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上,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身体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档呛人的灰尘。 b.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电线

11、及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c.正在工作时,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机器设备、办公器具或事先建立的 安全岛 内避震,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d.震后如果被封闭在室内,千万不要使用电器、火柴、蜡烛等,最好用手电筒照明,如果闻到有毒有害气体时,用湿毛巾、衣服捂住口鼻。要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待外边有动静载大声呼唤、敲击、打开收音机、用硬物击打墙壁,使救援人员判断你被埋得位置。 e.如果被埋压人员暂时无人救助迅速把周边进行清理,把身旁的物品进行必要妥善加固,防止余震再次发生伤害。 5)震后平安无事,应尽快离开倒塌或危险的建筑物,到空地上去,不要回到室内以免发生余震,积极参与救助他人。 6)加强对人、财、物的安全防护的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