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下册客观练习题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1135453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三历史下册客观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历史下册客观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历史下册客观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下册客观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下册客观练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三历史结业考试总复习(客观题)选择题:1、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六月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 C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的名称是( )A、部长会议 B、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C、人民委员会 D、革命军事委员会4、俄国十月革命被称为“新时代的曙光”,是因为这次革命( )A、使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2、会主义国家C、使俄国成为工业强国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里的炮声来自于( )A、斯莫尔尼宫 B、莫斯科 C、凡尔赛宫 D、冬宫6、苏联这一名称开始于( )A1921年B1922年C1925年D1927年7、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8、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9、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10、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事件是(

3、 )A、新宪法的制定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完成1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 )发生。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12、下列不属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 )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破坏性特别大 C、政治危机严重 D、涉及范围特别广13、经济危机发生后,资本家销毁产品的目的是( )A刺激消费 B.扩大再生产 C.稳定价格 D.改换新产品14、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 )A、林肯 B、华盛顿 C、罗斯福 D、尼克松1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新

4、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C、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D、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补偿16、下面关于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B、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17、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用改良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C、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D、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联邦德国19、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发展尤其迅速的

5、是( )A、西部和东部 B、南部和北部 C、西部和南部 D、北部和东部20、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A、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B、发生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C、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D、资本主义世界开始逐渐形成欧洲共同体组织21、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速度、低失业率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C.高速度、低通胀 D.信息化和全球化22、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俄罗斯23、西欧国家建立“欧洲共同体”的根本原因是( )A、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B、美

6、国的霸权政策威胁它们的国际地位C、联邦德国阻碍了它们的发展 D、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互相间的合作“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24、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是( )A、日本 B、苏联 C、法国 D、德国25、右边的文字表明,战后日本的崛起很大程度得益于:( )A、国外的援助与扶持 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D、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26、“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B、都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C、都有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

7、基础 D、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27、斯大林逝世后,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是( )A、赫鲁晓夫 B、戈尔巴乔夫 C、勃列日涅夫 D、列宁 28、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 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B.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C.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29、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戈尔巴乔夫 C、勃列日涅夫 D、叶利钦30、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 )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 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C.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D.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

8、活动和对抗形式31、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资本主义B.遏制共产主义 C.称霸世界 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32、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本土未遭到战争破坏 B、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C、德、意、日被打垮 D、英、法受到严重削弱3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A、 1945年和1999年 B、1945年到1991年 C、1947年到1991年 D、1947年到1999年3

9、5、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36、苏联1979年占领阿富汗的目的中,不包括( )A、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标志着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B、打击反对阿富汗政府的游击队C、与中国改善关系 D、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37、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作品的寓意是什么( )A、 美苏严重对抗,优势在苏联一方B、 美苏实力的较量,优势在美国一方C、 美国必胜,苏联必败 D、美苏将同归于尽38、对当前世界形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

10、立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D.“一超多强”39、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实表明( )A.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 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40、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事件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提出D.北约组织建立4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强大的军事实力B稳定的政局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

11、化42、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事件是( )A、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 B、新中国的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欧洲联盟的形成43、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三名中国记者牺牲。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事件发生在( )A、科索沃战争 B、第五次中东战争 C、海湾战争 D、伊拉克战争44、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 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45、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12、)政局稳定程度 经济实力 科学技术 军事实力A. B. C. D.46、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 )美国 欧盟 日本 俄罗斯 中国A.B.C.D.47、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A、 趋向缓和,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B、实现了和平 C、趋向紧张 D、和平与动荡并存48、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A、1990年 B、1995年 C、1997年 D、2000年49、中国于哪一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A、1995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50、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A、19

13、世纪四五十年代 B、20世纪四五十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51、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是( )原子能 计算机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 信息技术产业 微电子技术A、 B、 C、 D、5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C、航天技术的发展 D、生物工程的兴起53、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A、生物学 B、遗传学 C、克隆技术 D、微生物技术54、第三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明显的不同点是( )A、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B、社会的需要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D、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55、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下列能称得上知识经济时代代表的是( )A、克林顿 B、爱迪生 C、比尔盖茨 D、爱因斯坦56、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提供了机遇 面临压力和挑战A、 B、 C、 D、57、下列事件发生于1995年的是( )A、东南亚金融危机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