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1130818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一、无公害茶叶概念及内涵一概念: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平安的茶叶的总称。依据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控制程度以及茶叶产品中化学物质残留量的多少可划分为3类:低残留茶,即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除国家禁止使用外的所有化学合成物质,茶叶产品的卫生指标到达本国或进口国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茶叶。是茶叶准入市场的最低标准。A级绿色食品茶叶,它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其卫生指标根本上为国家标

2、准的1/2或1/2以上,如六六六、DDT残留量0.05mgkg-1,Cu、Pb残留量分别为30 mgkg-1和1mgkg-1。AA级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它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在茶叶产品中也不得检出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二特征:茶叶生产基地环境必须符合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按无公害茶叶技术规程操作,并按加工技术规程要求加工,最终产品到达无公害食品茶叶的标准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控制分级标准及对各茶类自然品质特征的要求,与常规茶叶相同 三绿色食品茶叶与有机茶1、绿色食品茶叶:指遵循可持续开展原那么,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的,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平安

3、、优质、营养的茶叶食品。有三个特征:强调产品出自最正确生态环境;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分为A级和AA级两种。绿色食品茶叶A级、AA级间的区别如下表:工程AA级A级产地环境土、水、气的各项检测数据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土、水、气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超过1生产禁止使用任何有机化学合成物质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产品标准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符合A级食品产品行业标准包装标准包装物上标志为白底绿字,编号以双数结尾,防伪标签底色为蓝色包装物上标志为绿底白字,编号为单数结尾,防伪标签底色为绿色2、有机茶: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4、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是真正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保健饮品。其主要特点为: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如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生产遵循自然规律,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开展的农业技术,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3、主要差异绿色食品茶叶与有机茶的主要差异有3点:生产、加工标准的依据不同。绿色食品是我国制订的;有机食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制订的,具有国际性。标准的要求不同。A级绿色食品茶叶的卫生指标根本上为国家标准的1/2或1/2以上,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高效低毒

5、的化学农药,也允许施用少量化肥。而有机茶虽没有特定的产品标准,但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肥料和除草剂等,只能使用有机肥料,采用生物的、农业的措施和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颁证组织不同。绿色食品颁证组织是我国农业部和各省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证书有效期3年;有机茶颁证组织是IFOAM或其认定的单位中农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开发分中心,证书有效期为1年。AA绿色食品根本接近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二、无公害茶叶生产目的及概况一必要性1、提高茶叶竞争力,增强出口创汇功能WTO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入世后,一方面,茶叶关税要削减兴旺国家关税平均为3.8%,开展中国家为14%,从长远看,

6、利于我国茶叶的出口。另一方面,“绿色壁垒盛行,茶叶出口门坎增高。目前,茶叶绿色壁垒,单是农药残留一项,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公布了349项农药允许残留标准。欧盟从2000年7月起实施新茶叶农药允许残留标准,其中杀灭菊酯Fenvalerate允许的残留量缩小了100倍新标准0.1PPM,原标准10PPM;检测品种增加到118种;2002年必检农药品种由2000年11种增加到13种;已立法对入境港口随意抽检,凡农残超标的茶叶不准进入,并就地封存、销毁或退回到原产地。美国、俄罗斯等国增加了茶叶微生物检测工程。德国可检测的农药品种达262种,精度达0.01 PPM。可见,茶叶出口农残检测是越来越严格,要

7、求也是越来越高。按现有欧盟的新标准,我国许多茶叶产品达不到要求,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同时,进口茶量将会增加,冲击国内茶叶消费市场。进口茶中主要是红碎茶和台湾乌龙茶。台湾冻顶乌龙茶现年进口34千吨,假设再继续增加,就会对福建乌龙茶构成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开展无公害茶叶生产,以提高茶叶竞争力,增强出口创汇功能。2、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茶叶营养与保健功能的需求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生命力的商品,也是人们日常消费的群众饮料,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因而,除要求茶叶应具有传统的“色、香、味、形外,还要严格限制其农药残留量,铜、铅等重金属及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茶叶营养

8、与保健功能的需求。3、适应茶业可持续开展的要求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既造成大气、水质和土壤的污染,导致茶叶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又破坏茶园生态平衡。而开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可以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等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以创造良性循环的茶业生态系统,实现茶叶的可持续开展。二生产根本情况1、 生产概况 我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4年国务院发文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六六六、DDT。1997年和1999年,农业部先后下发了禁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等12种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通知。现在,全国已有13个省制订了?无公害茶叶产品管理方法?及其相关标准

9、。1990年,农业部成立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同年有3个茶叶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至2000年底,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的136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其中,福建省占35个。武夷山市天游牌绿茶和福建省茶叶进出口的“FT牌、“蝴蝶牌乌龙茶获AA级绿色食品标志。有机茶最早在斯里兰卡生产。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保所参加IFOAM,同年开始有机茶试点开发。1990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一次出口有机茶到荷兰,成为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1996年,中农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了有机茶开发分中心,负责国内有机茶的认证与开发工作。2000年,全国根本到达无公害要求的茶叶产量达36万t,有机茶达1.

10、4万t以上。2、茶叶卫生质量状况我国的茶叶卫生质量以前重视的不够,以致近年不达标的现象在局部茶区时有出现。主要有3类:1茶叶农药残留:主要由不科学化学防治引起的。茶叶中农残易超标的农药主要有滴滴涕、六六六、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易超出欧盟现行标准的农药还有优乐得扑虱灵、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杀螟硫磷、喹硫磷等。我国茶叶农残一般限额标准mg/kg敌敌畏0.1杀灭菊酯2乐果1喹硫磷0.2马拉硫磷1顺式氯氰菊酯20亚受硫磷0.5氯氰菊酯20辛硫磷0.5联苯菊酯5杀螟硫磷0.3杀螟丹20三氯苯醚酯3功夫3溴氰菊酯10来福灵2欧盟茶叶中农残限量标准 2000年7月1日执行农药名称欧盟限量指标欧盟限

11、量指标滴滴涕0.2mgk/kg0.2mgk/kg六六六0.2 mgk/kg0.2 mgk/kg三氯杀螨醇20.2 mgk/kg0.1 mgk/kg氰戊菊酯速灭杀丁10.0 mgk/kg0.1 mgk/kg氯氰菊酯安绿宝0.5 mgk/kg0.1 mgk/kg联苯菊酯天王星5.0 mgk/kg0.1 mgk/kg甲氰菊酯灭扫利NO Limit0.2 mgk/kg优得乐扑虱灵NO Limit0.2 mgk/kg乙酢甲胺磷0.1 mgk/kg0.1 mgk/kg甲胺磷0. 1mgk/kg0. 1mgk/kg三唑磷0.05 mgk/kg0.05 mgk/kg2重金属:主要由施肥、加工机械、大气污染等造

12、成的。如重金属铅,大宗茶超标率达16.82%,名优茶超标率为12.55%。其来源有:土壤母质;加工污染;运输污染;肥料污染。3有害微生物:是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所致,如黄曲霉素等。三、无公害茶叶生产根本要求一茶园立地条件茶园立地条件是生产无公害茶叶的最根本要求,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绿色有机食品茶园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洁、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能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的地区,优先在远离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的海拔较高、植被丰富的山区开展。1、对大气的要求 2、对水的要求 3、对土壤的要求 4、对地形的要求 二施肥方面1、有机茶1肥料使用准那么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

13、料,和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人畜禽粪尿等使用前必须经腐熟,到达无害化卫生标准前方能使用。有机肥原那么上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外来有机肥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叶面肥最后一次喷施必须在采摘前20天进行。使用微生物肥料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所有有机或无机矿质肥料,应按对环境和茶叶品质不造成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同时应截断一切因施肥而携入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源。2允许使用的肥料有机肥:畜禽类经堆腐无害化处理,绿、草肥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肥植物作肥料、其他肥料如腐酸类肥、饼肥、沼气液肥和残渣等。微生物肥:EM、钾细菌、磷细菌、固氮菌、根瘤菌等肥料。半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参加适量的微量营养元素

14、制成的有机肥料。无机矿质肥:磷矿粉、煅烧磷酸盐、黑云母粉、长石粉、白云石粉、蛭石粉、钾盐矿如矿产硫酸钾、硝矿、无水镁钾矾、沸石、膨润土等。叶面肥: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以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和含有植物生长辅助物质的叶面肥用天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再添加一些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等配制的肥料。有机肥专用肥:经有机食品开展中心批准,持有生产许可证专门为有机茶生产而制造的专用性肥料,如绿滴、申丰生物有机肥、“百禾福生物活性有机肥、卢博士有机肥、超大生物有机肥等。其他肥料。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3限制使用的肥料硫肥 指天然硫磺,

15、只有在土壤缺硫的情况下谨慎施用。微量元素叶面肥 指硫酸铜,硫酸锌、钼酸钠铵、硼砂等,只有在缺素的条件下才可施用,喷洒浓度为0.01%。2、AA级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园能用的肥料品种;除可以使用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硫酸钾、煅烧磷酸盐处,不允许使用其它化学合成肥料。3、A级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及AA级绿色食品茶叶能用的肥料品种;允许限量使用局部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但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无机氮肥与有机氮肥之比以1:1为宜;全年化肥用量不能超过总用量的20;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采茶前30天进行,最后一次叶面肥喷施必须在采茶前20天喷用。三农药方面1、有机茶 有机茶园禁止使

16、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病虫控制本着尊重自然的原那么,应用生态学的根本方法,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的、茶园环境为根底的自然生态调控作用,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之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并利用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从而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2、AA级绿色食品茶叶 农药使用准那么如下:1允许使用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如鱼藤根、烟草水、苦参素;赤眼蜂、捕食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2允许使用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3禁止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4禁止使用生物源农药中混配

17、有有机合成农药的各种制剂。3、A级绿色食品茶叶 农药使用准那么如下:1允许使用AA级绿色食品通用的各种农药;2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其它对人、畜和环境不平安的农药。3限度地使用局部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4允许使用的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在使用混配的有机合成化学农药的各种生物源农药时,只能使用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严格控制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GEM的使用。生产A级绿色食品茶叶的茶园,一般每茶季施药一次,即在主要害虫发生为害严重时使用,禁止在生产季节全面喷施化学农药,对个别茶行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采用

18、局部挑治、点治。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及使用方法农药名称毒 性允许的最终残留量mg/kg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天常用药量克/次.亩或毫升/次.亩或稀释倍数施药方法及最多使用次数敌敌畏中等毒0.1(0.2)10(6)50%乳油150250g1000800倍喷雾一次乐果中等毒0.5(1)15(7)40%乳油25175g20001000倍喷雾一次杀螟硫磷中等毒0.2(0.5)15(10)50%乳油200300g喷雾一次马拉硫磷低毒0.1(0.3)15(10)50%乳油150300g喷雾一次辛硫磷低毒0.2(0.5)10(6)50%乳油200300g1000倍喷雾一次叶蝉散中等毒0.1(0.2)10

19、(7)20%乳油800倍喷雾一次氯氰菊酯中等毒5(20)15(7)10%乳油60003000倍喷雾一次溴氰菊酯中等毒4(10)15(5)2.5%乳油1500800倍喷雾一次氰戊菊酯中等毒0.1(0.2)15(10)20%乳油15001000倍喷雾一次扑虱灵低毒0.2(0.3)30(30)25% 可湿性粉剂15001000倍喷雾一次双甲脒低毒0.2(0.4)30(21)20%乳油15001000倍喷雾一次克螨特低毒1(3)30(30)75%乳油30002000倍喷雾一次百菌清低毒0.2(0.2)15(10)75%可湿性粉剂800600倍喷雾一次多菌灵低毒0.2(0.5)10(7)50%乳油100

20、0倍喷雾一次三唑酮(粉锈宁)低毒0.1(0.2)10(5)20%乳油1000倍喷雾一次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种类农药名称禁用作物禁用原因无机砷杀虫剂砷酸钙、砷酸铅所有作物高毒有机砷杀菌剂甲基砷酸锌、甲基砷酸铁铵田安、福美甲砷、福美砷所有作物高残毒有机锡杀菌剂薯瘟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和毒菌锡所有作物高残毒有机汞杀菌剂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所有作物剧毒、高残毒氟制剂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氟硅酸钠所有作物剧毒、高毒、易药害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所有作物高残毒有机氯杀螨剂三氯杀螨醇蔬菜果树茶叶我国生产的工业品中含有一

21、定数量的滴滴涕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二溴乙尝、二溴氯丙烷所有作物致癌、致畸有机磷杀虫剂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氧化乐果、磷胺所有作物高毒有机磷杀菌剂稻瘟净、异稻瘟净所有作物异嗅米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所有作物高毒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杀虫脒所有作物慢性毒性、致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所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水稻对鱼毒性大取代苯类杀虫杀菌剂三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所有作物国外有致癌报导或二次药害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所有作物二苯醚类除草剂除草醚、草枯醚所有作物慢性毒性除草剂各类除草剂蔬菜4、低残留茶叶禁止三氯杀螨醇、甲胺磷、

22、水胺硫磷、六六六、DDT、“1605、“1095、氧化乐果、毒杀芬、七氯、氯丹、杀虫脒、磷胺、氟乙酰胺、苯硫磷、异丙磷、久效磷、呋喃丹等剧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严禁在茶园施用。四、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一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1、目的 保证茶园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创造宜茶生境条件,满足茶树喜漫射光和温暖湿润的需求;增加茶园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防止或减轻茶树病虫害及气象灾害等的影响。2、措施有机绿色食品茶园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不得小于95m。假设基地茶园周围原有的林木稀少,要营造防护林带。茶园中原有树木稀少的要适当补种行道树或遮荫树。在山坡上种植茶树,山顶、山谷、溪边须

23、保存自然植被,不得开垦或消除。1茶园防护林设置 在丘陵山区,防护林设置在挡主要害风的山脊、风口、山涧自然沟谷的两岸或茶园上方。林带与茶园间应有2m以上的距离,并开设隔离沟。防护林带树种,要求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植株高大、抗风力强、生长快、与茶树无共同的病虫害及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杉木、松树、台湾油茶、乌桕、苦楝、合欢、樟树、女贞、柏树、榆树、桉树、梨、杨梅等。2茶园行道树、遮荫树种植遮荫树栽植以不阻碍茶园机械运行为原那么,不宜栽在茶行中间,平地、缓坡地种植密度控制在30%左右;茶园行道树种植于主道、主渠两旁,以及陡陂和沟谷边水土易冲刷的地方。遮荫树和行道树应选择根系分布深,树冠宽大,叶

24、片稀疏,病虫害少,冬季落叶的树种。如台湾相思、托叶楹、大叶合欢、泡桐、山苍籽、乌桕、银杏、杜仲等。二建立山地茶园水土保持工程目的在于保土保水,尽量减少茶园水土的流失。1、水土保持田间工程 在坡地种植茶树要修建茶园田间水土保持工程,如环山缓路,等高梯层,外埂内沟,梯面内斜;沟状条植;建立排蓄系统;做到大雨不冲刷,小雨不出园。新建茶园坡度不超过25。茶园排蓄水设施。2、水土保持生物工程1茶园梯壁保护 2茶树合理密植 我国多采用单条双株或双条单株种植方式,亩植40006000株。3套种遮荫树、绿肥,铺草覆盖等三构建茶园肥土技术体系1、套种绿肥1条件 幼龄茶园或改造后的茶园或空地。2品种选择 根据绿肥

25、习性、茶园土壤特点、树龄及气候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好绿肥种类和适合的品种。3栽培技术不误农时,适时播种;不碍茶树,合理密植; 根瘤菌接种,钼肥拌种;及时刈青,减少矛盾;2、茶园铺草覆盖茶树行间铺草是一种简单易行、一举多得的土壤管理作业。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如减轻雨水冲刷,保持水土;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稳定土温,提高茶树抗寒、旱能力;减轻人为践踏,从而促进茶树生长发育,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1草源 因地制宜,须经暴晒或堆腐处理前方能覆盖。2标准 510cm厚,每亩干草量不低于1t。3铺草时期 以不同目的而异。4铺草方法 平地或梯层茶园,采用散铺;缓坡地茶园,宜采用覆

26、瓦状排列。3、施肥技术1品种 要符合所生产的无公害茶叶的要求。堆肥和沤肥是茶园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其纤维含量高,改土效果好,对茶叶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可采用枯枝落叶、杂草、垃圾、污水、绿肥、河湖泥、粪便等物质混杂在一起经过堆腐或沤泡而成。2原那么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以产定量,平衡施肥;基追肥结合;根部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 3时期 在地上部生长停止时进行。4方法此外,茶树枯枝落叶、修剪物等都要设法归还土壤,可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也可作茶园土壤覆盖物铺于土壤外表。四建立茶树病虫害综防技术体系1、宣传教育,堵住源头 2、加强茶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3、推广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根底

27、,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综合防治技术4、开发并推广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以及天敌防治病虫害技术5、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消除降解农药残留6、制定和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在茶树病虫为害阈值内可不治理;尽快建立茶叶质量检测监督体系。五其它技术1、修剪技术1定型修剪 2轻修剪 3深修剪 4重修剪 5台刈 6机剪。2、采摘技术1标准采 依据茶类的要求进行。2适时采 按标准,及时、分批采摘3留叶采 叶片,既是采摘利用对象,又是光合作用的器官。留叶时期 提倡夏留一叶、秋适当留叶采。留叶数量 以“不露骨为宜。六调节春茶生产洪峰技术1、品种合理搭配1品种适应性 这是引种的先决条件。2品种适制性 结合当地的生产

28、茶类及生产条件。3搭配比例 进行早、中、晚生品种搭配。4茶苗质量 符合规格,不带病虫害。5引种时期 6可以示范推广种植的乌龙茶新品种。2、修剪调控 1修剪时期 2修剪深度 3施肥耕作调节 4植物生调节剂调节 5设施栽培调控。五、开展无公害茶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重点开展低残留茶与A级绿色食品茶叶2、适当开展AA级绿色食品茶叶与有机茶开发有机茶AA级绿色食品茶叶,只能先易后难,逐步开展,先试点、再扩大,减少一哄而上、盲目开发、无序竞争、市场紊乱现象的出现。可以优先在远离城镇、现有生态条件较好偏远山区中开展。荒芜3年以上重新改造的茶园可视为符合最低要求而减免转化期,新开垦荒地种植的茶园也可减免转化期,可以直接申请认证。一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茶园大气、土壤、水质根本保格,只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也可以尽快转化生产有机茶AA级绿色食品茶叶。3、在重视茶叶农残的同时,要重视茶叶有害重金属的污染。总之,控制茶叶有害物质污染、开展无公害茶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各个环节,需要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农业部门责无旁贷。在指导思想上要采取从源头抓起,从技术入手,从市场把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