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测量施工方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1114563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XX测量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测量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1#、5#、8#号住宅楼施工测量方案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康庄工程项目经理部2009年2月 目 录1编制依据31.1施工图纸31.2主要规程规范31.3其他32工程概况32.1建筑概况32.2结构概况43施工部署53.1人员部署54施工准备64.1技术准备64.2仪器、材料准备74.3现场准备75主要施工方法75.1起始依据的校核75.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75.3高程控制网的测设85.4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95.50.000以下各层施工测量105.60.000以上各层施工测量135.7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45.8建筑物沉降观测156测量精度及允许偏差

2、166.1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精度166.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166.3轴线投测的精度166.4高程传递的精度167各项保证措施167.1质量保证措施167.2安全保证措施178施工测量记录171 编制依据 1.1 施工图纸项目名称分类图纸名称张数出图日期1号住宅楼建筑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1号住宅楼建筑图252009年2月结构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1号住宅楼结构图322009年2月5号住宅楼建筑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5号住宅楼建筑图272009年2月结构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5号住宅楼结构图332009年2月8号住宅楼建筑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8号住宅楼结构图282009年2月结构大兴康庄两限

3、房(一期)8号住宅楼结构图372009年2月1.2 主要规程规范序号名 称编 号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8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11/T446-20073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4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3 其他序号名 称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工程测量成果表”“工程水准测量成果表”3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1#、5#、8#号楼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建筑功能地下二层为战时人员掩蔽所,平时为人员活动室;地下一层为人员活动室,其余均为住宅。2

4、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72304占地面积22.49公顷(小区占地)/1#楼5#楼8#楼建筑面积159443200124359地下建筑面积138427362106地上建筑面积145602926522253标准层面积693.331393.571051.693建筑特点本工程分为1、5、8#三个住宅楼,地下室均为两层,地下二层为战时人员掩蔽所,平时为人员活动室;地下一层为人员活动室,其余均为住宅。其中1#楼为2个单元、5#楼4个单元、8#楼3个单元,一梯均为四户。4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21层5建筑层高地下二层均为3.3m,地下一层1、8#楼为3.2m、5#楼为3.6m。地上地上21层:2.8m;机房:4.

5、26建筑高度1#楼5#楼8#楼0.00绝对标高42.850m43.050m43.150m室内外高差0.45m0.45m0.45m基底标高7.58m7.98m7.58m最大坑深度9.53m9.93m9.53m建筑总高63.00m63.00m63.00m目前自然地坪-0.45m-0.45m0.45m7建筑平面总长49.5698.7574.20总宽17.517.117.70横轴编号1311-621-42纵轴编号AHAHAH典型横轴距离3.2m、3.4m3.2m、3.4m3.2m、3.4m典型纵轴距离4.2m4.2m4.2m2.2 结构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基础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2主体结构形式三个

6、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3抗震设防丙类抗震裂度8度抗震等级二级4后浇带位置1#楼17轴以西900mm,宽度800mm。5#楼17、33轴以西900mm;47轴以西1600mm,宽度800mm。8#楼16、以东1000mm;31轴以西1000mm,宽度600mm。5结构断面尺寸基础底板厚度850mm混凝土外墙厚度200 mm;300mm混凝土内墙厚度200 mm ;250 mm ;300mm梁截面200x400;200x500;200x600;200x670;200x700;200x1150;200x1070;200x1400,200x1700,200x1850;250x1400,300x

7、1150;300x1100;300x1000;300x1500等;楼板厚度300 ;180;120 等;3 施工部署3.1 人员部署3.1.1 项目部组织机构职务姓名职务姓名项目经理貊 梁主任工程师殷 骥生产经理李荣国1#楼责任工程师王 兵5#楼责任工程师贾玉池8#楼责任工程师邵立山技术负责人孙 财技术员齐士垒资料员陈欣欣质量员李印增3.1.2 测量组人员部署职务名称职务名称验线负责人岳秀记1#测量员张玉龙5#测量员康学亮8#测量员庞卧龙3.1.3 测量管理程序项目部施工测量管理人员为岳秀记,负责本工程的定位放线及验线工作;分包单位的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项目部制定的一系列测量管理制度,做到持证

8、上岗。项目部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桩坐标点、水准点,现场测量控制网,测量放线均由项目测量员岳秀记负责组织和主持,分包队负责实施,分包队测量人员完成放线后,首先自检合格,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按预先设定内部工作流程申请验线,项目测量员组织复核、验线,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复检合格后,项目质量员负责报监理公司申请验线,经监理公司复检签认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验线程序如下图所示: 在整个工程测量过程中,项目部负责向分包提供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点位,分包测量员负责具体施工测量放线,项目部对分包的测量放线工作实施监控和管理。项目部测量负责人及分包主管测量的技术人员必须监控测量工作的原始记录,施测人

9、员必须签字,且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对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由项目部资料员妥善归档保管。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测量人员熟练掌握图纸内容,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进行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4.1.2 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设置固定的施工放线人员,不能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4.1.3 测量员办理交接桩手续,熟悉“工程测量成果表”“工程水准测量成果表”,并对所给点进行校核。4.1.4 测量人员

10、提前到现场勘察,全面了解现场情况,进行施工场地测量并及时平整和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4.1.5 测量人员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测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测设数据的计算和测设草图的绘制。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施工图施工。4.1.6 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4.2 仪器、材料准备测量仪器必须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并应在检定期内。测量器具配备计划如下表所示:名称数量精度/规格状态用途TDJ2经纬仪32”检校合格楼层线测设DS3水准仪3DS3检校合格标高及高程控制10”激光铅直仪310”检校合格楼层控制线测设塔尺3检校合格高程控制50米钢尺3一级检校

11、合格轴线量距盒尺65m检校合格细部尺寸量距其他所需材料:计算器、线车子、墨斗、线坠、钢板尺、手锤、铁锹等。4.3 现场准备4.3.1 进行场地平整,待施工场地符合测量要求后,再进行施测。4.3.2 配合放线人员进行钉桩工作,并及时对钉好的桩位及桩点进行保护。4.3.3 清理妨碍测量仪器通视的障碍物。5 主要施工方法5.1 起始依据的校核5.1.1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校核:根据测绘所提供的定位测量成果表,对桩点的坐标值进行验算,并实测点位是否正确。定位依据桩点数量不应少于三个,。5.1.2 水准点的校测:水准依据点为测绘院提供的建设工程测量成果表,将测量成果中所给的水准点BMA、BMB引到P1、

12、P2两点,并进行精确校正。5.1.3 精度须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3.2.5条的要求:平面控制点允许误差:角度误差为60“,边长相对误差为1/2500,点位误差为50mm。水准点允许闭合差为10mm(n为测站数)。5.2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5.2.1 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根据定位测量成果表及施工图纸提供的建筑物轴线,测设建筑物平面主轴线轴线控制网,详见附图1:依据测设建筑物平面主轴线轴线控制网,对其进行主轴线借线作为建筑物平面轴线轴线控制网,详见附图2: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桩点设在距基坑上口1米处,待基坑上口线确定后将这些桩点引至基坑上口离基坑边线1米处,用红油漆作好标记。后视点位设在后面的建

13、筑物上,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此控制网作为结构控制轴线投测的依据。5.2.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三级241/80005.2.3 平面控制点数据如下点号距离(m)纵坐标X(m)横坐标Y(m)高程H(m)备注11287625.563495846.9431#楼49.5612287625.563495896.50315.3613287610.903495891.90340.3614287610.903495851.54315.3611287625.563495846.94351287653.589495909.7915#楼99.2652287653.589496009.051

14、15.3653287638.929496004.45190.0654287638.929495914.39115.3651287653.589495909.79181287654.180496028.4088#楼74.5682287654.880496102.96815.9683287638.920496102.96969.9684287639.520496033.00815.3681287654.180496028.4085.3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5.3.1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竖向精度,每一工程附近应至少布设3 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高程控制网。由建筑工程测量成果表中所给的已知点BMA、BMB,从BM

15、B点引到现场P1(8#楼北面围墙柱上)、P2(甲方办公楼东墙上)两个点,并以此两点作为现场各楼的引测依据,详见下图:场区高程控制点精度应符合精度要求,且相互通视间距不超过100m。是场区内地上、地下建筑物及以后市政工程高程测设的依据。高程控制点数据如下:点号高程点号高程BMA43.535D441.552BMB42.886X141.369D142.468X241.067D241.947X340.832D341.794HG141.646HG241.5815.3.2 加密轴线控制网测设为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及施工过程中方便使用,在场区内测设三个0.00 标高控制点,作为施工高程的控制依据。5.3.3 测

16、设方法根据设计总图给定的0.00 标高的绝对高程,以测绘院已测设的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首先用S3 水准仪对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高程无误后采用闭合路线测定0.00 标高控制点,并根据需要定期进行复测。5.4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5.4.1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为确保现场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稳定性,场区内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采用永久点的方法来布设,用木方上面钉钢钉做标志,木方用C15砼浇筑牢固。平面控制点在木方上刻划十字线标识。水准点以钉头的上表面作为水准面,将标高用红油漆标于混凝土面上。5.4.2 测量控制桩的保护在控制桩点周围用灰砂砖砌筑保护墙,并制作标识,写上“测量控制点N#”的字样。

17、测量人员应经常去现场巡视桩点的情况,并作好巡检记录。5.4.3 控制桩点的复测控制桩点的复测应定期进行,轴线控制点在施工测量使用过程中,每次需利用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控制网点进行复测校核;各高程控制点每月检查一次,如有变动应及时恢复,作好检查记录,记录填写应真实,签字齐全,具有可追溯性。5.5 0.000以下各层施工测量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5.5.1 土方开挖测量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土,挖最后一步土时,测量人员必须跟随监控,防止超挖。待CFG桩施工完毕进行桩头剔凿和褥垫层施工时,项目测量人员须对标高进行抄测,复检,保证

18、基底标高的准确无误。5.5.2 基础垫层放线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应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为准,在校测建筑物外廓轴线控制桩无误后,方可用经纬仪以方向线法直接投测各轴线。在垫层上,建筑物外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放出细部轴线与有关边界线。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如下表:长度L、宽度B的尺寸(m)允许误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90L(B)205.5.3 混凝土基础施工测量为检测模板位置、控制剪力墙竖向垂直度,在剪力墙两侧设控制线,控制线精度与轴线精度相同。模板上口轴线位移不得超过3mm,内墙用线坠检查,外墙用经纬仪检查。地下结构施工时引测前,

19、先检查轴线控制桩,无误后,采用经纬仪在基础作业平面上投测相应位置轴线;在作业面经几何尺寸闭合无误后,进行细部放样,其精度不得低于1/10000,细部放样偏差不大于2mm。5.5.4 平面放样测量(1) 轴线投测。1) 平面楼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J2 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控制轴线标识示例: 细部线放样示例: 2)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

20、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3) 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2) 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1) 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 或+1000mm 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2) 模板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 来校核模板的位置。5.5.5 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1)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 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21、方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 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3)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 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墙、柱外侧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标高点标记示例: 4) 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下表所示: 向基坑内传递标高时,先进行高程控制网的校核,确认原始点位正确后,向下传递高程。高程传递采用水准仪配合50m钢尺进行,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

22、标高的基准点。控制点设在基坑边坡上,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注明标高,作为土方开挖控制标高的依据,垫层和基础底板施工的控制标高也是以原始高程点为依据。5.6 0.000以上各层施工测量5.6.1 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高程控制点的复核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须复核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并引测便于地上结构施工的内控点。5.6.2 轴线投测校核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无误后,采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本工程平面控制内控点共布设 36个点,详见附图。根据平面控制点布置图在地下一层顶板上埋设预埋铁件,埋设位置对应于内控点的位置。在上层底板施工时预留投测孔,投测孔为300mm300mm,

23、距墙1米,并做好防水及安全防护工作。投测孔的布置原则为每施工流水段内布设四个投测孔控制点,以便投测、校核。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钢筋,且与底板附加筋焊接牢固,要求平整度为3mm。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由测量员负责将内控点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经校核无误后,在每块埋件上刻出十字交叉线,交叉点即为各控制点平面位置。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图。5.6.3 标高传递高程控制点先进行校核后,确认原始点位正确,以此为依据用水准仪在首层墙上上建立统一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均由首层向上传递。并

24、且利用经过检定以及经过温度、拉力和尺长三差改正的钢尺沿楼梯间铅直线往上传递各楼层的建筑标高+1.000m水平线。校核合格后,用红油漆做好标记,并注明标高。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引测,且在同一平面层上至少引测四个高程点,相互校测且互差不应大于3mm,施工中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施工层的控制标高点。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应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高线,作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5.7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5.7.1 剪力墙施工测量控制方法为保证剪力墙位置正确,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的位置,弹出墙边线,然后放测出墙的30cm的控制线,墙轴线及边角处标记红三角,每个房

25、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施工完后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面上,以便于检查竖向结构偏差情况,以及满足后续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5.7.2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根据轴线放测出门窗洞口位置边线,然后放测出门窗洞口的30cm控制线,洞口边线标记红三角,用以控制门窗洞口位置。每层墙体拆模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门窗洞口水平控制线根据标高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5.7.3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在电梯井墙体施工前,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位置线和30cm控制线及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

26、中心线,并投测到墙面上用红三角标识。以便于检查控制电梯井筒内侧的垂直度和结构偏差情况。5.7.4 二次结构施工测量1)、建筑物维护结构闭封前,必须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内部,作为室内装修与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控制线可采用平行界线法引测。2)、在基础墙顶面放线时,应弹出墙体轴线;在楼板上放线时,应弹出墙边线;外墙应弹出内边线。3)、砌块墙砌筑之前,应按有关施工图绘制皮树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树杆应绘出0.000与整米数标高线,以及窗台、楼板、墙拉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竖向位置,且标出砖皮数。5.7.5 装修施工的测量放线根据结构期间的平面放线,控制线及室、内外一米标高控制线,测设细部墙

27、体线及标高线,其精度符合细部放线规定。5.8 建筑物沉降观测本工程依据设计要求须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由甲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实施观测,我公司积极做好配合。进行沉降观测的专业单位应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相应的沉降观测专业方案,应包括基点、观测点的埋设及其具体观测方法等内容。6 测量精度及允许偏差6.1 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精度等 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三级241/80006.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高差中误差(mm)仪器型号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三等6DS3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6.3 轴线投测的精度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60mH90m156.4 高程传递的精度项 目允许误

28、差mm每 层360mH90m15施工层水平线37 各项保证措施7.1 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测量中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遵循主轴线轴线细部放线的放线原则,达到整体控制局部的目的。施工测量过程中,应遵循步步有校核的原则,即:在轴线投测前应先校测轴线控制桩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投测,投测后进行复核检查;施工层放线时,先校核轴线投测是否准确,再进行细部放线,细部放线完毕后,也应复核检查,这样做到步步有校核。为保证高程的准确性,每个施工层的高程点至少应传递三个,复核后较差在3mm以内,利用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引测水平线时,水准仪尽量安置在测点范围内的中心位置。钢尺必须经过检定,且测量过

29、程中要进行三改,即: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对仪器及其他用具定期进行检验,以避免仪器误差造成的测量误差。每次测角都应采用正倒镜取中数。高程传递水准仪应尽量架设在两点的中间,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轴的误差。使用仪器时在阳光下观测应用雨伞遮盖,防止气泡偏离造成误差。各项施测工作均有严格的检验措施,在班组进行三检合格后,由项目测量员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测量放线记录报项目质量及技术部门和监理共同验收。必须独立验线,验线工作要与放线工作尽量不相关。7.2 安全保证措施将轴线投测到边轴时,应将轴线偏离边1米,防止高空坠落,保证人员及仪器安全。每次架设仪器,螺旋松紧适度,防止仪器脱落下滑。较长距离搬

30、运,应将仪器装箱后再进行重新架设。轴线引测预留洞口,除引测时均要用木板盖严密,以防落物打击伤人或踩空。向上引测时,要对工地工人宣传,不要从洞口向下张望,以防落物打中。外控引测投点时要注意临边防护、脚手架支撑是否安全可靠。如果需要拆除防护时,需要经安全员同意后方可拆除。引测完成后要及时恢复防护;靠窗口处向外引测时,测量人员站在窗台上时,测量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要系到牢固处。8 施工测量记录依据“DBJ01-51-2003”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做好施工测量记录。施工测量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1、施工测量方案及审批单2、北京市城市规划局红线桩及水准点成果单。3、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表C3-1)4、基槽验线记录(表C3-2)5、楼层平面放线记录(表C3-3)6、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C3-4)7、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表C3-5)8、沉降观测记录附录一:1#楼平面主轴线控制网5#楼平面主轴线控制网8#楼平面主轴线控制网附录二:1#楼平面轴线控制网5#楼平面轴线控制网8#楼平面轴线控制网附录三:1#楼投测孔布置图5#楼投测孔布置图8#楼投测孔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