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21098527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古诗复习要点:1、会默写。要求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2、会解释。要求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每首诗的诗意和主题。3、会赏析(尤其是名句)。(注:一定要注意结合课本和教材全解等资料复习)古诗赏析要点总结:主观题(填空、简答、品析等)作答表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关键词语着手;从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和表达方式入手;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从诗歌所写具体内容入手;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入手。诗歌赏析体整体解题对策: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

2、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含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写的情怀。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体味诗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一、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加框字为易错字,下同)1、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整体赏析(课本):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残夜将

3、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3、主题: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4、解释词语:“次”:路途中的停宿。“客路”:作者要去的路,这里指旅途。5、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画面非常精彩。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

4、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衬托的更加恢弘阔大。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2)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3)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4)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了主旨。 二、赤壁唐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

5、雀春深锁二乔。2、整体赏析(课本):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4、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

6、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5、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不合适。原诗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三、浣溪沙宋 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整体赏析(课本):溪水尚可倒流,谁说人老不能焕发青春?这首词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3、主题:这首

7、词上阙写景,写清泉寺幽静的风光和环境。下阕抒怀,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中的“浸”字既写出小溪流水清浅透明,又突出了兰草伸出水面向上生长的勃勃生机。5、词中的对偶句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6、“黄鸡”的本意是黄鸡报晓,诗中是指:时间,时光流逝。 7、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几句诗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喻抒怀,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而最后一句反用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其意,更表现了他进一步自勉:虽然自己年老,但仍是可用之材,用不着为衰老叹息!写作此词时,苏轼正是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时,

8、但他积极地态度、豁达的胸襟、乐观的精神却跃然纸上。8、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描写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画面。9、 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也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名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整体赏析(主题):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

9、,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非常委婉动人。3、暗写诗人望月,点题之笔的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请赏析。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使人不禁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这里的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望月,正是全篇的点题之笔,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无声”二字,细致

10、的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带给我们丰美的联想。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诗人在这里并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5、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

11、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6、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7、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8、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五、水调歌

12、头 宋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整体赏析(主题):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3、这首诗上阙写诗人饮酒问天,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下阙写词人问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愿。4、“人

13、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包涵着人生哲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5、试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解释并对这两句进行赏析。“婵娟”,这里指月亮。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对离人的美好祝愿。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赏析: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主题,因而自解自叹了。 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14、,草色遥看近却无。2、整体赏析:诗人如画家设色作画,描摹早春特有的景致: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没有。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人们怎能不珍惜早春这一最美好的时光?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走近细看,却又看不清有什么颜色。以此景描写早春再恰当不过。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写早春之景,用“如酥”为喻,突出春雨的可贵,草因雨而绿,小雨中的草色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

15、现,似有似无,富有生机。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7、“绝胜”的意思是远远胜过。三四句属议论句,将满城烟柳与淡远草色对比,突出早春的可爱。七、西江月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整体赏析(课本):这篇以农村生活为题

16、材的佳作,恰如一幅山村夜行图,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下也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3、这首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蛙声一片”已透露出天将有雨的信息。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赏析: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八、秋词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

17、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整体赏析(课本):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与由此引发的诗人豪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美妙的诗情画意,发出了“秋日胜春朝“的感慨。3、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4、“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诗中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5、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鹤飞

18、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6、“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7、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九、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

19、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名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整体赏析(课本):这首诗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写进了天下多少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诗句中有六句用了叠字,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增强了全诗缠绵的情调。3、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4、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

20、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整体赏析(课本):这是一篇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3、题目中“闻”的意思是(听到),“左迁”的意思是(贬官)。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既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春末夏初),又渲染了(离恨伤感)的气氛。5、“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朋友“左迁”地点之僻,

21、又表明了作者(对朋友的同情和牵挂)之情。6、此诗首句出现了两个具有节令特点的景物“杨花落”“子规啼”二者的作用是什么?“杨花落”展现了暮春之景,给人以飘零和落寞之感;“子规啼”是哀啼,这是化用了典故,抒写离别之恨,二者都是以景衬情。7、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沉的牵挂和思念。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默写一、按原文填空。 1、天上的风雨来了, 。 2、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 。 3、潮平两岸阔, 。乡书何处达, 。 4、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 5、

22、 ,松间沙路净无泥, 。 6、 ,冷露无声湿桂花。 7、我欲乘风归去, , 。 8、 ,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 9、青山有幸埋忠骨, 。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 二、理解性填空。 1、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情怀和乐观的情致的诗句是 , , 。表达了诗人对千古离人的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2、湖南岳阳楼把楼中所观景色与古仁人的忧国忧民情怀相结合的对联是 , 。 3、次此北固山下(王湾):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为后人所称道的名句: ,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名句: , 。集中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点明主旨的句子: , 。4、杜牧的赤壁中,以

23、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 , 。5、苏轼的浣溪沙一词中描写清泉寺优美的自然景色的诗句是 , 。 表现诗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诗句是 , 。 6、十五夜望月中描写中秋夜景 的诗句是 , 。对月怀远,委婉地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的诗句是 , 。 7、林则徐表明自己的磊落河刚正的对联是 ;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写出细雨蒙蒙,春草乍生,似有似无的诗句: , 。让人感到春雨可贵的诗句: 。以对比的手法,议论抒情,突出早春的可爱的诗句: , 。9、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的句子: , 。诗人巧妙运用数字入诗写景的句子: , 。与“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相近的句子: , 。描写山乡骤雨将至的诗句: , 。10、迢迢牵牛星: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 , 。 织女手弄机梭,却织不出布莱,而且哭得泪如雨下,其原因是: , 。写织女牛郎虽只有一条清浅的银河之隔,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相视不能相语的句子: , ? , 。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 , 。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而“ ”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