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黑酸枝的区分(完整版)实用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097109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5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种黑酸枝的区分(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八种黑酸枝的区分(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八种黑酸枝的区分(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八种黑酸枝的区分(完整版)实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种黑酸枝的区分(完整版)实用资料(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种黑酸枝的区分(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题 目 : 黑酸枝木类木材树种的区分 学 院 : 材料院专 业 : 木材科学与工程 班 级 : 1104011学 号 : 110401122学生姓名:印佳伟指导教师 : 张耀丽 职称 :教授 二一 5 年 5 月 24 日黑酸枝木类木材树种的区分摘 要黑酸枝类木材在家具业运用十分广泛,自清代中期以后,一直都是我国古典家具的重 要用材。由于红木资源日渐紧缺、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红木市场鱼龙混杂,木材真假难 辨,不少人由于对红木的不了解而被黑心的商家骗财。因此对酸枝类木材的宏观、微观 结构特征

2、及细胞几何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将有助于规范和完善红木类木材的识别与 鉴定,丰富木材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本文通过对八种黑酸枝类木材 (亚马孙黄檀、 巴西黑黄檀、 伯利兹黄檀、 东非黑黄檀、 卢氏黑黄檀、刀状黑黄檀、黑黄檀、阔叶黄檀进行宏、微观构造分析等相关属性的分 析,归纳并总结了木材宏观构造特征及微观结构特征。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八种不同的黑酸枝。八种黑酸枝均为散孔材,其中伯利兹黄檀有 半环孔材倾向。刀状黑黄檀材色为紫黑或紫红褐色,常具有深褐色或栗褐色深条纹;黑 黄檀的材色也是紫黑或紫红褐色,常具有紫或者黑褐色窄条纹;阔叶黄檀为浅金褐、黑 褐、紫褐或深紫色,常具有紫黑色条纹;卢氏黑黄檀的新切面

3、为橘红色,随着时间的推 移会变成深紫色;东非黑黄檀是黑褐至黑紫褐色,常具有黑色条纹;巴西黑黄檀材色为 黑褐、巧克力至紫褐色,常具有明显的黑色窄条纹;亚马孙黄檀为红褐、深紫灰褐色常 具有黑色细线状条纹;伯利兹黄檀为浅褐色、黑褐色或紫褐色,常具有黑色条纹。 在三切面的微观观察下:刀状黑黄檀是同心层式波浪形傍管带状及细线状;黑黄檀 是同心层式窄带状;阔叶黄檀是断续带状,局部波浪形;卢氏黑黄檀是细心式略成波浪 形傍管细线状;东非黑黄檀的轴向薄壁组织较少,呈星散聚合,断续聚翼状;巴西黑黄 檀呈细线状; 亚马孙黄檀的轴向薄壁组织是环管束状; 伯利兹黄檀的轴向薄壁组织较少, 且呈细线状。关键词 :黑酸枝;宏

4、观结构;微观结构The Distinction of Black Rosewood Species ABSTRACTBlack rosewood species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furniture industry. Since mid-Qing Dynasty, it has been one significant materi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Because of rosewood resource lacking and market demand increasing, the rosew

5、ood market is quite a mixed bag and it is hard to tell the quality of wood. The incomprehension of wood leads to the fraud of corrupt merchants.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research and cell geometric shape feature analyze of black rosewood species will benefit the specification and perfection o

6、f rosewood recognition and authentication, which will abundant the basic theory of wood science.This paper, using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structure and relevant properties research of eight kinds of black rosewood species (Amazon Rosewood, Brazilian Rosewood, Honduras rosewood, African Black

7、wood, Bois de rose, Burmese Blackwood, Blackwood, Indian Rosewood, concludes and summarize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structure features of rosewood, measures and analyzes structure parameters.From the macroscopic view, this eight rosewood species are diffuse-porous wood. The Honduras rosewood

8、has semi-ring porous wood tendency. Burmese Blackwood appears to be dark purple or purple brown with dark brown or brown narrow stripes. India Rosewoods wood color is light golden brown, dark brown, purple brown or dark purple with dark purple stripes. The fresh section of Bios de rose is orange red

9、 and become dark purple as time goes. African Blackwood is dark brown and dark purple brown with black stripes. Brazilian Rosewood appears to be dark brown, chocolate and purple brown with clear black narrow stripes. Amazon Rosewood is red brown, dark purple gray brown with black thin-line stripes.

10、Honduras rosewood is light brown, dark brown or purple brown with black stripes.Under three section of microcosmic observation, Burmese Blackwood appears to be concentric-lamina wave stripe and thin lines. Blackwood appears to be concentric-lamina narrow stripe. Indian Rosewood appears to be interru

11、pted stripe with partly wave. Bois de rose is thin-core partly wave and thin line. African Blackwoods axial t endency has less parenchyma, and appears to be scattered polymerization with interrupted gathered wing shape. Brazilian Rosewood has thin line shape. Amazon Rosewoods axial parenchyma is rin

12、gbundle shape. Honduras Rosewood has less axial parenchyma and thin line shape. Key words: Black Rosewood, macroscopic structure, microcosmic structure.目 录第 一 章 引 言 1 1.1研 究 背 景 1 1.2研 究 现 状 2 1.2.1 国内研究现状 2 1.2.2 国外研究现状 4 1.2.2.1 DNA标记法 5 1.2.2.2 化学稳定同位素法 5 1.2.2.3 近红外光谱(NIR 技术 5 1.3研 究 意 义 5 1.4研

13、究 目 的 及 内 容 6 1.4. 1研 究 目 的 6 1.4. 2研 究 内 容 6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设备 7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8 3.1 宏观构造 特征 8 3.1.1 刀状黑黄檀 8 3.1.2阔叶 黄檀 8 3.1.3卢氏 黑黄檀 9 3.1. 4东 非 黑 黄 檀 9 3.1. 5巴 西 黑 黄 檀 10 3.1. 6亚 马 孙 黄 檀 11 3.1. 7伯 利 兹 黄 檀 11 3.1. 8黑 黄 檀 12 3.1. 9小 结 12 3.2 宏观构造特征 14 3.2.1 刀状黑黄檀 14 3.2.2 阔叶黄檀 14 3.2.3 卢氏黑黄檀 15 3.2. 4东 非 黑

14、黄 檀 153.2.5 巴西黑黄檀 16 3.2.6 亚马孙黄檀 16 3.2.7 伯利兹黄檀 17 3.2.8 黑黄檀 18 3.2. 9小 结 18结 论 20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于 生活的品味也越来越高。所以人们开始了对木质材料的追求,无论是“质”还是 “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特征性颜色和优良物理力学性能的热带进口木 材备受人们的喜爱,使得我国逐步成为热带木材进口的第一大国,进口的木材数 量和交易金额逐年递增 1,2。红木色深、气显(酸香、辣香、清香、雅致、坚重、 耐久,不仅纹理

15、美丽而且稳定性好,从古至今都被人们视为珍贵的木材,用红木 制作的家具名贵高雅,色泽迷人,牢固耐用,既是收藏品,又是消费品,也是投 资品 3,4,集“三品”于一身,深得人们的青睐。现在红木是指约定俗成用于制作高级家具、雕刻品等一类特定树种商品材集合 名称。但是市场上红木类的木材名称较为混乱,而不同的木材其价格相差甚远。 红木中仅“酸枝木”称谓的就有“红酸枝”、 “黑酸枝”、 “白酸枝”、 “白枝”、 “花枝”、“花酸枝”、“黄酸枝”等等,这些酸枝都是不同的木材,本文主要 就“黑酸枝”这一类进行分析辨别。中国明清高级家具所用木材主要以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与黄花梨 (D

16、albergiaodorifera 降香黄檀为主 5,6,虽然酸枝木在明代家具中已有应用, 但数量很少,在文献上未见明代和清朝前期有关酸枝木的记载。清代中期随着紫 檀与黄花梨逐渐稀少,酸枝木被广泛应用家具中。酸枝木是目前红木类木材中存 世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木材,常用的酸枝木品种在各个时期又不尽相同。 自清中期甚至更早期至晚清,红木家具中大量使用的是被称为“老红木”的 阔叶黄檀、巴里黄檀、交趾黄檀;清晚期特别是民国时期直至今日,主要使用的 是被称为“新红木”的奥氏黄檀 7。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特别 是 90 年代以来外贸交易的增加,现代红木家具开始采用目前列入国家标准的黑

17、酸枝木刀状黑黄檀、东非黑黄檀、黑黄檀和俗称“大叶紫檀”的卢氏黑黄檀以及 红酸枝木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等。在国家标准 GB/T 18107-2000红木中, 将红木分为五属八类三十三种,酸枝木隶属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全世界共有 130 余种,满足国家标准红木的有 15 种,其中黑酸枝木类 8 种,红酸木类 7 种,可见酸枝木几乎占国家标准红木的“半壁江山”。虽然酸枝木不如黄花梨木和紫檀木名贵,但其价格相对便宜得多,更接近大 众消费水平,可谓是一种高档次、低价格、高性价比的木材,与屡创天价的黄花 梨木材相比,酸枝类木材的价格显然更“平易近人”,其市场潜力更大。近十几年来,红木家具市场异常活跃,红

18、木家具收藏和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但 是红木不仅生长缓慢而且逐年减少,资源稀缺,有的甚至已经面临灭绝。因此 红木家具身价一路飙升,从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有的价格已经上涨近千倍,一 套红木家具动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随着红木家具的热销和红木资源的不断 紧缺,某些厂商寻找一些材色、纹理与红木相似的木材攀附、冒充红木,以假乱 真、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红木家具真假难辨,市场消费纠纷此起彼伏,行业 需要进一步规范 8目前我国红木市场比较混乱 , 以次充好 , 鱼目混珠及产品质量投诉等现象时有发 生。 鱼目混珠的主要以南美蚁木假冒紫檀 , 以波罗格、 木荚豆、 门格里斯、 红心漆、 胶漆、铁木豆、坡垒

19、和铁线子等木材假冒酸枝。以次充好的有花梨当酸枝 , 非洲花 梨当东南亚花梨来销售。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酸枝木在颜色及品质上的区分比较复杂,有 黑酸枝、红酸枝,另外还有白枝和花枝,。其中黑酸枝最为名贵且难得,真 正的黑酸枝家具极其少见,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是红酸枝家具,白枝和花枝品质则 相差甚远。” 9由此可见黑酸枝在红木市场是占了十分重要的比重的,因为珍 贵,所以更多的黑心商家会借着大多数人无法正确区分黑酸枝与其他类酸枝木材 的缺陷而去制造假的黑酸枝家具以谋取暴利。针对红木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现状,本研究以市场上较常见、具有巨 大市场潜力的黑酸枝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宏观构造特征,制作木材切

20、片标本,观 察分析显微结构特征,为黑酸枝类木材识别与鉴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2 研究现状1.2.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进口木材的树种多达上千种,其中 95%以上是种类繁杂的阔叶树材,识别 较困难。为了规范木材名称,保证进口木材树种明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 与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责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通过调查研究后负 责起草有关规范木材名称的国家标准 10。国家标准 GB/T 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于 1997 年 2 月 5 日发布,同年 9 月 1 日实施。共收录我国 380 类(个木材的中、英文名称及其树种的 中文名、别名、拉丁名及其科别、产地等 11。其中包括

21、 907 个树种,根据树木学 (或植物学的“属”为基础进行分类,把材性和用途相近的木材树种名称统一 规范,有利于木材生产、利用、贸易、造林、教学、科研等领域的应用。该标准 规范了中国主要木材的名称,但一些部门甚至包括一些刊物仍然沿用不规范的木 材名称。国家标准 GB/T 18107-2000红木于 2000 年 5 月 19 日发布,同年 8 月 1日实施。该标准确定红木树种的依据是:从木材解剖学的角度,研究明清家具残 片的木材特征;研究目前红木家具用料;参考国内外正确定名的木材标本和资料 12。经研究,该标准确定了红木包括五属八类共三十三树种,其中主要是紫檀属 和黄檀属木材,并且大部分进口于

22、东南亚、热带非洲及拉丁美洲国家。该标准明 确规定了在各种贸易活动中,必须明确标注各类木材树种的拉丁名、商品名、所 属类别及产地。该标准中红木树种的识别和区分,主要是以简便实用的宏观特征 (如材色、纹理、密度、结构等为依据,辅以必要的木材解剖特征。自该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为规范红木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红木市场仍 然存在一些问题。以 2021 年 11 月 26 日北京市木材家具质检站及中国红木网 公布的市场调查结果为例:80%的红木家具都使用了价值较低的浅色边材,而且绝 大多数商家并未明确告知消费者 13。个别厂商为牟取高额利润,在红木家具或其 他红木制品中掺入大量边材;更有甚者在浅色的边材上

23、,涂饰深色底料并人工描 绘木材纹理,销售时含糊其辞,使消费者受骗上当,利益受损 14。且近年来有部 分厂商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攀附紫檀的木材名称竟有 40 个之多,红檀、铁檀、 玉檀、金檀、龙檀、香檀、古檀、柚檀等不一而足;攀附花梨的也不少,如将主 产于非洲的古夷苏木(Guibaurtia sp.称为巴西花梨;有的同名称木材竞不是 同一个树种,如地板商所称红檀是指铁线子(Manilkara sp.,而家具所称红檀 则指铁木豆(Swartixia sp. 15。按照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的初步统计,目前福州 市场上竟有八成左右的红木家具,是通过类红木上漆等手法冒充的 16。国家标准 GB/T 1851

24、3-2001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于 2001 年 11 月 12 日发布, 2002 年 5 月 1 日实施。该标准是依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 究所十几年来研究各类国外进口木材的成果编写而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 工业研究所在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 的资助下,分别对东南亚、非洲、拉 丁美洲国家的热带木材进行了识别鉴定,对木材材性、用途进行研究,到木材原产地和国内经营、加工进口木材的单位进行调研、考察,收集已经正确定名的木 材标本和相关资料,并制做成木材切片标本。该标准的内容包括木材商品名、树 种中文名和拉丁名、隶属科别、木材材色及密度、主产地等。该标准共收载世界 各国 84 科(

25、针叶树材 4 科,阔叶树材 80 科, 366 属(针叶树材 19 属,阔 叶树材 347 属, 423 个(类木材名称,基本覆盖了全世界比较重要的商品材 树种 17。该标准还附有木材树种中文名索引、拉丁名索引、国外商品材名称索引 等以供使用者查询与检索。该标准对于从事进口木材贸易、经营与加工的单位和 个人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18,对红木类木材的识别和鉴定也有一定的帮助。 国家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85-2021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于 2021 年 3 月 12 日发布,同年 9 月 1 日实施。该标准是对 QB/T 2385-1998家具深色名贵硬木 家具的修订,增加了“红木家具产品”、“

26、深色名贵硬木软体家具”的定义, 取消了“实木家具”、“深色名贵硬木贴面家具”、“深色名贵硬木饰面家具” 的定义;扩大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主要用材的范围,修正了部分树种的名称 19。 相比于国家标准红木,该标准的应用范围更广,指导作用更大。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标准红木,促进红木及红木家具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 定繁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于 2003 年建立了红木和红木家具 的网络鉴定平台。基于 SQL 语言的红木家具网络鉴定平台的建成和运行为广大从 事木材专业的科研人员和普通消费者提供了快捷、简便的红木及红木家具鉴别服 务,不仅能将珍贵木材的特点和材性进行时时宣传和普及,还能使许多天南地北

27、 的科研人员、消费者之间进行直接交流,交换科研成果、经验和心得,比较方便 快捷,能更好更有效地为广大消费者服务 20。常规的木材树种识别技术主要有简易宏观识别、微观与宏观结合识别、物理或 化学方法辅助识别等;木材识别的辅助工具和软件有对分检索表、穿孔卡检索表、 计算机辅助识别系统和数据库查询、检索系统等 21。同时国内许多学者也对红木类木材的结构和性质做了研究。1.2.2 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外采用的 DNA 标记法、化学稳定同位素法和近红外光谱(NIR 技 术,对珍稀濒危树种的研究和保护、实施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建立木材的识别、认证与跟踪系统、推进世界天然林的

28、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22。1.2.2.1 DNA标记法因植物 /木材树种和产地的不同其 DNA 也不同 , 是某种植物 /木材所特有的。遗传 法可用于木材识别。近 10年来 , 从干燥和加工后的木材树种中 , 提取 DNA 的技术已 有突破 , 并编制了共同实施方案 23-24。 2007年 , 德国林业研究所已利用 DNA 标记技 术 , 成功进行了 6种杨树木材的识别 25。1.2.2.2 化学稳定同位素法此项技术早已应用于食品行业等领域 , 正在引入木材识别系统。该技术是分析在 已知木材中的某些稳定元素 , 如碳、氧、氢、氮、硫等的稳定同位素的比率。这种 比率

29、在某些地理区域是专一的 , 故可据此推断木材的原产地 26-29。稳定同位素的天然变异可以跟踪木材的产地 , 特别是 D/H(氘 /氚 和 18O/16O的比 率。由于在全球水系统中 , 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同位素分馏 , 每个地域均有其土壤 和地下水特有的同位素组成 , 且与上述二者的同位素比率密切相关。加之在针叶树 材中 , 由于植物在水分蒸腾中的分馏作用 , 同位素组成浓度更高。因此 , 从木材采伐 地区选取标准样品尤为重要。1.2.2.3 近红外光谱(NIR 技术NIR分析技术 , 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 , 在食品、药品、 农业等领域已广泛使用。 2003年 , 日

30、本专家利用 NIR 分析技术识别了 8种木材 30,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亦已建立了 20余种木材的 NIR 光谱数据库 , 并申请了 红木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方法的发明专利 (20061014962310。但是该项技术还需更 多的木材标本光谱数据 , 建立 更 有代表性的数学模型 , 加速其商业化应用。1.3 研究意义由于目前红木市场树种繁杂、使用名称混乱、木材真假难辨,且目前有关红木 类木材结构特征、组织比量及细胞几何形态特征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少见报道。 本研究以市场上常用的黑酸枝类木材和红酸枝类木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项特 征参数进行多种统计分析,简化冗余、重复的参数,保留对木材识别有实际

31、价值 的特征参数,从新的角度研究酸枝类木材,将为其识别与鉴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对红木市场的进一步规范、稳定与健康发展具有比较实际的意义,同时也将进一 步丰富木材科学研究的理论,兼具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1.4 研究目的及内容1.4.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分析黑酸枝类木材宏观构造特征、制作木材显微切片,分 析黑酸枝木材的结构特征、细胞种类和组合形式;利用图像测量分析系统,测定 木材结构特征参数及各类细胞几何形态特征参数;并测定分析木材材色,探寻酸 枝类木材间的个性和共性,规范和完善红木类木材的识别与鉴定,并丰富木材科 学研究的基础理论。1.4.2 研究内容(1观察分析木材的宏观构造特征。

32、(2制作木材切片标本,分析各类木材的微观结构特征、细胞组合形式,在三 切面上测定分析木材结构特征参数。(3对比八种黑酸枝的宏微观结构,并简化得出在木材识别鉴定上具有较高实 际价值的特征参数,为简便、准确、高效表达木材结构特征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 实验材料本实验木材原材料由年年红家具(国际集团提供,红木极为珍贵, 大部分都是进口材 , 如表 2-1:表 2-1 试材树种和产地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宏观构造特征六种酸枝木的宏观构造特征分述如下:3.1.1 刀状黑黄檀横切面上刀状黑黄檀的管孔在肉眼下略可见,分布为分散型,属于散孔材;生 长轮略明显;轴向薄壁组织多,在肉眼下明显,为同心层式带

33、状、翼状;木射线 在肉眼下略可见,在放大镜下,于横切面、径切面上可见,属于细木射线;波痕 在肉眼下可见;木材纹理颇直,结构细;新切面材色为紫黑色,久则转为黑褐色、 灰褐色、灰黑色,新切面具酸香气味。 . 3.1.2 阔叶黄檀横切面上阔叶黄檀的管孔在肉眼下可见,分布为分散型,属于散孔材,管孔内 含深色树胶;生长轮较明显;轴向薄壁组织略明显,为傍管型环管束状、翼状、 同心层式断续窄带状;木射线在放大镜下,于径切面上可见,横切面上略可见, 属于细木射线;波痕在肉眼下明显;木材纹理交错,结构较细;材色(此处材色 指心材材色,下同为黄褐色,新切面浅黄褐色,久则转为红褐色、黑褐色,酸 香气味较微弱。 3.

34、1.3 卢氏黑黄檀横切面上卢氏黑黄檀的管孔心材处在肉眼下不可见,分布为分散型,属于散孔 材;生长轮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不明显,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出主为带状; 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射线组织同形单列; 波 痕在肉眼下不明显;木材纹理交 错复杂, 结构甚细至细;有局部卷曲;心材新切面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 酸香气微弱。 3.1.4 东非黑黄檀横切面上东非黑黄檀的管孔在肉眼下可见,分布为分散型,属于散孔材;生长轮较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较不明显,肉眼下不易见,放大镜下略见,为同心层- 10 -式细线状、翼状;木射线在肉眼下不明显,在放大镜下,于径切面上可见,横切 面上略可见,属于细木射线;波

35、痕在肉眼下不明显;木材纹理较直,结构细;新 切面材色为黄褐色,久则转为红褐色、深黄褐色、栗色,酸香气味十分微弱。 3.1.5 巴西黑黄檀横切面上巴西黑黄檀的管孔在放大镜下明显,数量少,分布为分散型,属于散 孔材;生长轮明显;轴向薄壁组织较不可见,肉眼下不易见,放大镜下可见,主 为星散聚合、细线状及聚翼状;木射线在肉眼下不明显,在放大镜下于径切面上 可见,横切面上略可见,属于细木射线;波痕在肉眼下略见;木材纹理直,有时 波伏;材色变异较大,褐色,红褐到紫黑色;无特殊气味,新切面略带甜味。 - 11 -3.1.6 亚马孙黄檀横切面上亚马孙黄檀的管孔在肉眼下可见,放大镜下明显,数量少,分布为分散型,

36、属于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不明显,肉眼下不可见,放大 镜下略可见,呈环管状、带状;木射线肉眼不明显,放大镜下,于径切面、横切 面上略见,较密,属于细木射线;波痕在肉眼下不明显;木材纹理直至略交错, 结构略粗,略均匀;材色栗褐色,具黑色条纹;无特殊气味。 3.1.7 伯利兹黄檀横切面上伯利兹黄檀管孔肉眼下不明显,放大镜下明显,数量略少,分布为分 散型,属于散孔材;生长轮明显;轴向薄壁组织丰富可见,呈环管状、带状、翼 状及轮界状;木射线在放大镜下,于径切面、横切面上明显可见,略密,属于细 木射线;波痕略明显;木材纹理直至略交错,结构细,木质均匀;材色为浅红褐 色,有深浅相间条纹;新切面

37、略具香气,久则消失。 3.1.8 黑黄檀横切面上黑黄檀管孔在肉眼下略可见,数量少,分布为分散型,属于散孔材, 内含黑色树胶;生长轮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同心层式窄带状;木 射线在肉眼下不明显,在放大镜下明显,属于细木射线;波痕不明显;木材纹理 斜或交错,结构细;材色方面新切面紫褐、黑褐或栗褐,常带明显的紫或黑褐色 窄条纹;气味上,木材无酸香气或很微弱。 3.1.9 小结八种黑酸枝均为散孔材, 管孔数都较少, 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同心层式线状、 带 状,木射线在横切面及径切面上可见或略明显,结构均属于细,木材大多栗褐色, 酸香气有或微弱。将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汇总记载于表 3-1:- 12

38、-表 3-1 八种黑酸枝木的宏观构造特征汇总表 - 13 -3.2微观结构特征3.2.1 刀状黑黄檀刀状黑黄檀的横切面上管孔分布排列为分散型,导管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 管孔 (多为 2-3个 ,散生 ;1-12个 /mm2; 最大弦向直径 182m ,平均 118m 。管间 纹孔式互列,系附物纹孔 ; 单穿孔,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轴向薄 壁组织为傍管带状 (宽 3-12细胞 、翼状 ; 分室含晶细胞普遍 ; 叠生。木纤维壁厚, 叠生。木射线叠生。单列射线甚少,高 3-10细胞。多列射线宽 2-3细胞,高 5-10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 (多数 2-3列 。 横切面 径切面

39、 弦切面3.2.2 阔叶黄檀阔叶黄檀的横切面上管孔分布排列为分散型,导管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 孔 (多为 2-4个 , 散生 ;3-17个 /mm2;含树胶 ; 最大弦向直径 276m , 平均 144m 。 管间纹孔式互列,系附物纹孔 ; 单穿孔,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轴 向薄壁组织为翼状、聚翼状及带状 (宽 2-4细胞 ,呈波浪形 ; 分室含晶细胞普遍 ; 叠生。木纤维壁薄至略厚。木射线 6-10根 /mm;叠生。单列射线甚少,高 2-10个 细胞 ; 多列射线宽 2-3个细胞,高 4-17个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稀异 形 型。- 14 - 横切面 径切面 弦切面3

40、.2.3 卢氏黑黄檀卢氏黑黄檀的横切面上管孔分布排列为分散型,导管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 管孔 (多为 2-3个 ,散生 ;1-4个 /mm2; 最大弦向直径 205m ,平均 149m 。管间 纹孔式互列,系附物纹孔,单穿孔,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抽向 薄壁组织为翼状、带状宽 1-2细胞 ,弦向排列整齐,呈同心式 ; 分室含晶细胞 普遍 ; 叠生。木纤维壁厚。木射线 5-10根 /mm;叠生。单列射线 (偶两列 ,高 3-10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横切面 径切面 弦切面3.2.4 东非黑黄檀东非黑黄檀的横切面上管孔分布排列为分散型,导管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 管孔 (多为 2-

41、3个 ,散生 ;5-14个 /mm2; 常含深色树胶 ; 最大弦向直径 133m , 平均 72m 。管间纹孔式互列,系附物纹孔 ; 单穿孔,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 孔式。轴向薄壁组织为翼状、星散一聚合状 ; 分室含晶细胞普遍 ; 叠生。木纤维壁 甚。木射线 11-17根 /mm2;叠生。单列射线,高 3-14细胞。多列射线宽 2细胞, 高 7-12个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 横切面 径切面 弦切面3.2.5 巴西黑黄檀巴西黑黄檀的横切面上管孔分布排列为分散型,导管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 管孔 (多为 2-3个 及管孔团,散牛 :2-7个 /mm2; 部分含树胶及沉积物 ; 最大弦

42、向直 径 261m ,平均 149m 。管间纹孔式互列 ; 单穿孔,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 间纹孔式。抽向薄壁组织为翼状、带状 (宽 1-3细胞 、少数星散一聚合状 :具分室 含晶细胞 ; 叠生。木纤维壁薄至厚。木射线 5-10根 /mm2; 叠牛。单列射线,高 2-10细胞, 多列射线宽 2(偶 3 细胞, 高 5-10细胞。 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或异形 型。横切面 径切面 弦切面3.2.6 亚马孙黄檀亚马孙黄檀的横切面上管孔分布排列为分散型,导管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 管孔 (2-6个,多为 2-3个 ,散生 ;1-4个 /m2; 含树胶 ; 最大弦向直径 281m ,平均 209m

43、。管间纹孔式互列 ; 单穿孔,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轴向薄 壁组织为环管束状、翼状、星散一聚合状及带状 (宽 1-3细胞 :略叠生。木纤维壁甚厚。木射线 10-16根 /mm;略叠生。单列射线略多,高 4-15(多数 6-9 细胞。多 列射线宽 2(少数 3 细胞,高 5-17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横切面 径切面 弦切面3.2.7 伯利兹黄檀伯利兹黄檀的横切面上管孔分布排列为分散型,导管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 (2-6个,多为 2-4个 ,少数管孔团,散生 ;8-32个 /mm2;最大弦向直径 312m , 平均 82m 。 管间纹孔式互列 ; 系附物纹孔 ; 单穿孔, 导管

44、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 纹孔式。轴向薄壁组织为疏环管状、翼状、带状 (宽 1-2细胞,不连续 及轮界状 ; 分室含晶细胞量多、叠生。木纤维壁甚厚。木射线 9-12根 /mm;叠生。单列射线高 4-11细胞。多列射线宽 2(偶 3 细胞,高 6-13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 横切面径切面 弦切面3.2.8 黑黄檀黑黄檀的横切面上管孔分布排列为分散型,导管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 (多为 2-3个 ,散生 ;1-12个 /mm2; 最大弦向直径 182m ,平均 143m 。管间纹孔 式互列,系附物纹孔 ; 单穿孔,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轴向薄壁组 织为傍管窄带状 (宽 3-7

45、细胞 ,聚翼状,少数翼状 ; 分室含晶细胞普遍 ; 叠生。木 纤维壁厚。木射线叠生。单列射线甚少,高 5-10细胞。多列射线宽 2-4细胞,高 5-10细胞,射线组织射线组织同形多列及单列 (多 2-4列射线 。横截面 径切面 弦切面3.2.9 小结八种黑酸枝中除了伯利兹黄檀均为单管孔及少数径列复管孔,伯利兹黄檀的导 管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少数管孔团。管孔形状皆是卵圆形或圆形。单穿孔, 管间纹孔式互列,系附物纹孔。导管分子、轴向薄壁细胞、木纤维、木射线均叠 生。射线组织同形单列或同形单列及多列。将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汇总记载于表 3-2:表 3-2八种黑酸枝木的微观构造特征汇总表 结 论通过对六

46、种酸枝类木材 (亚马孙黄檀、巴西黑黄檀、伯利兹黄檀、 东非黑黄檀、 卢氏黑黄檀、刀状黑黄檀、黑黄檀、阔叶黄檀进行宏观构造分析、显微切片及 微观结构分析。分析了黑酸枝类木材的宏观、微观结构特征的差异情况,得出以 下结论:(1宏观构造特征表明:八种黑酸枝均为散孔材,管孔内多含深色树胶;八种 木材中巴西黑黄檀,亚马孙黄檀,伯利兹黄檀的生长轮明显可见,其余的五种不 明显;刀状黑黄檀、阔叶黄檀、卢氏黑黄檀、亚马孙黄檀、黑黄檀的轴向薄壁组 织都存在同心式带状,同时有些还含有翼状、环管状,东非黑黄檀、巴西黑黄檀 轴向薄壁组织为星散 -聚合状,伯利兹黄檀则是翼状、不连续带状及轮界状;阔叶 黄檀、黑黄檀、卢氏黑

47、黄檀纹理交错,其余 5种黑酸枝纹理直或直至略交错;刀 状黑黄檀、黑黄檀、阔叶黄檀、巴西黑黄檀和伯利兹黄檀这五种黑酸枝木的新切 面都带有酸香气,而其余三种黑酸枝酸象棋微弱或无酸香气。颜色特征上:卢氏黑黄檀心材新切面呈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巴西黑 黄檀木材有光泽,心材黑褐、巧克力色至紫褐色,常带有明显的黑色窄条纹;刀 状黑黄檀心材新切面紫黑或紫红褐,常带深褐或栗褐色条纹;黑黄檀心材新切面 紫褐、黑褐或栗褐,常带明显的紫黑褐色窄条纹;阔叶黄檀心材浅金褐、黑褐、 紫褐或深紫红,常有较宽但相距较远的黑色条纹;伯利兹黄檀心材浅红褐色,具 深浅相间条纹;亚马孙黄檀边材浅黄白色,与心材区别明显,心材栗褐

48、色,具黑 色条纹;东非黑黄檀边材黄褐色,与心材区别明显,心材黑褐至黄紫褐,常带黑 色条纹。(2微观结构表明:八种木材管孔分布均为分散型,属散孔材,其中伯利兹黄 檀和东非黑黄檀的平均管孔弦向直径较小,同时伯利兹黄檀的最大管孔弦向直径 最大,最大弦向直径 312m, 平均 82m ,东非黑黄檀的平均弦向直径为 72m ; 亚马孙黄檀的平均弦向直径最大为 209m ;卢氏黑黄檀、亚马孙黄檀以及黑黄檀 的单位面积管孔数比较少,卢氏黑黄檀和亚马孙黄檀的单位面积管孔数只有 1-4个 /mm2; 伯利兹黄檀的单位面积管孔数最多为 8-32个 /mm2; 卢氏黑黄檀的木射线组 织为同型单列,只有单列木射线;刀

49、状黑黄檀、阔叶黄檀、巴西黑黄檀以及黑黄 檀的单列木射线甚少,多数为多列木射线(2-3或 4列;亚马孙黄檀的单列木射线较多高 4-15(多数 6-9 细胞, 多列射线一般 2(少数 3 列; 木纤维壁方面黑黄檀、 亚马孙黄檀和东非黑黄檀这三种黑酸枝甚厚,阔叶黄檀和巴西黑黄檀的则由薄至 略厚,其余较厚。致 谢本论文是在张耀丽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选题、开题、试验方案的 制定和实施、结题直至论文撰写和修改,张耀丽教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论 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莫大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张耀丽教授严谨的科研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实践经验、简朴的生活 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脚踏

50、实地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以及和 蔼可亲的待人风格,始终影响和激励着我,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要向敬爱 的张耀丽教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在本课题试验过程中,得到了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 此谨向各位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向汪小叶学长、张俊学长,我的舍友王明同学、 张一驰同学和生嘉诚同学,协助我完成试验的樊世坤和刘浩同学表示诚挚的感谢! 最后,我要向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感激,是父母的谆谆教诲在时刻鞭策我不断 前进,在我二十多年的求学之路上,是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了我最大的关心、 支持和鼓励,陪我度过了生命中许多难忘的日子,今后我将竭尽所能报答这一辈 子也还不清

51、的深情!各方支持,未能尽列,在此,谨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家人、朋友和同学们 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作者:印佳伟 2021年 5月 江苏 南京参考文献1 徐斌 , 周旭 , 王传贵 . 增强红木标准可操作性之探讨 J.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12: 15-17.2 方崇荣 , 骆嘉言 . 世界贸易木材原色图鉴 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5.3 李晓琴 , 王巍奇 . 红木的识别与选购 J.林业科技 ,2003,28(1:43-45.4 王晓慧 . 鱼龙混杂的红木家具市场 J.新财经 ,2021,2:110-113.5 陆俭国 , 张乃宽 , 李奎 . 低压电器的试验与检测 M.北

52、京 :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90-123. 6 赵学智 , 叶邦彦 . SVD 和小波变换的信号处理效果相似性及其机理分析 J.电子报 ,2021, 36(8 :1582-1589.7 陈平 . 入木三分话鉴藏中国古典酸枝木家具材质价值辨析 J.艺术市场 ,2021(6: 54-57.8 段芬 , 方崇荣 , 于海霞 . 对红木家具与 “红木” 生产现状与发展的研讨 J.浙江林业科技 ,20 11,31(4:76-80.9 张贤达 . 矩阵分析与应用 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41-399.10姜笑梅 . 努力宣贯红木等国家标准 促进我国木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J.人造板

53、通讯 2001,9:15-17.11GB/T 16734-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主要木材名称 S.1997.12GB/T 18107-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红木 S. 2000.13靳茂 . 权威机构揭露称八成红木家具掺假 J. 中国经贸 ,2021,12(1:12.14姜笑梅 . 红木标准解析 (二 红木制品中边材问题的探讨 J.木材工业 ,2021,24(2: 47-48.15杨家驹 . 贯彻红木标准 规范红木市场 J. 人造板通讯 ,2001,12:20-21.16朱丽萍 . 红木家具造假多 合格率仅为 30%J. 福建轻纺 ,2021,11:19-20.17G

54、B/T 1851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 S.2001. 18姜笑梅 . 国标让进口木材市场健康发展 J.中国林业 ,2001,9:23-24.19QB/T 2385-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 S.2021.20陈勇平 , 周玉成 , 姜笑梅 . 红木识别鉴定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人造板通讯 ,2004,(10: 12-15.21姜笑梅 , 殷亚方 , 刘波 .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与展望 J.中国木材工业 .2021,24 (4:36-39.22姜笑梅 , 殷亚方 , 刘波 .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与展望 J.中国木材

55、工业 .2021,2 (4:36-39.23 Asif M J, Cannon C H. DNA extraction from processed wood:a case study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 endangered timber species (Gonystylus bancanus /Plant Mol Biol Report C .Canada: 2005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07.24 Deguilloux M F, Pemonge M H, Petit

56、 R J. Novel perspectives in wood certification andforensics: dry wood as a source of DNAJ. Proc R Soc Lond,Ser B-Biol Sci, 2002, 269(1495: 1039-1046.25 Degen B, Fladung M. Use of DNA-markers for tracing illegallogging C . Germany: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Fingerprinting methods for t

57、he identification of timber origins0, 2007.26 Hilmar Forstel. Application of the natural variation of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 in wood a brief view of the history and outlook to the future C . Germany: Proceedings of theinternational workshop/Fingerprinting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imber

58、 origins0, 2007. 27 Boner M, Sommer T, Erven C, et al. Stable isotopes as a toolto trace back the origin of wood C. Germany: Proceedings of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Fingerprinting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imber origins0, 2007.28 Bliznakov P, Boner M. Representing isotopic ratio data using

59、state of the art mappingtechnologies C . Germany: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Finger printIngmethods 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imber origins0, 2007.29 Keppler F,Harper D B, Kalin RM, et al. Stable hydrogenisotope ratios of lignin methoxylgroups as a palaeoclimate proxyand constraint of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wood J . NewPhytol, 2007,176(3:600-609.30 Tsuchikawa S,Inoue K,Noma J.Application of near-infraredspectroscopy to wooddiscr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